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取神门、百会、照海、三阴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方氏头皮针,头穴取伏象头、伏脏上焦、伏脏中焦、思维等,飞针直刺后行震颤手法。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及多导睡眠监测相关参数[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OL)、觉醒时间(WASO)、睡眠效率(SE),快速眼动睡眠相(REM)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相1、2、3和4期时间占TST的百分比,即REM%、N1%、N2%、N3%],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CP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除睡眠质量外,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C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两组TST、SE%、REM%、N3%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两组SOL、WA...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观察脐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脐针组、联合组与体针组各28例。脐针组采用单纯脐针、联合组采用体针联合脐针、体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均隔1-2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失眠症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及其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在PSQI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SAS、SDS、中医证候方面,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2周后,脐针组与联合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体针组(P<0.01)。治疗4周后,联合组PSQI总评分、各项睡眠因子评分、S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1)。治疗后,脐针组、联合组、体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26/28)、96.4%(27/28)、78.6%(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三种干预措施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整体睡眠情况、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状态,且具有良好安全性。脐针组与联合组可能在短期内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方面更具优势;联合组可能在PSQI各睡眠因子评分及总分、焦虑状态、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宋籽良  闵国庆  李丹丹 《新中医》2024,56(13):78-82
目的:观察舒眠胶囊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 取106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佐匹克隆片治疗,试验组接受 舒眠胶囊联合佐匹克隆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睡 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评分]、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甲 状腺功能指标值[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甲状腺激素(TSH) ]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 证候积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T3、T4、TSH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T3、T4、TSH指标值均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舒眠胶囊联合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 态与睡眠质量,有效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冯盈雷  董徐斌 《新中医》2022,54(22):26-29
目的:观察归神汤加味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证失眠症患者6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 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归神汤加味治疗。2 组连续治疗4 周。比较2 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心脾两虚证证候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2.7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PSQI 量表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催眠药物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PSQI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心悸不寐、神疲健忘、短气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神汤加味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为主治疗帕金森病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帕金森病失眠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采用方氏头针联合美多巴治疗。完成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UPDRS和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美多巴联合方氏头针治疗帕金森失眠症患者的有效率95%(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美多巴结合方氏头针治疗帕金森病失眠症主要以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疏通人体营卫,调和人体整体阴阳,从而对患者进行整体调节,其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调肝安神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调肝安神汤,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安神汤用于治疗失眠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娜  杨帆 《新中医》2014,46(6):194-195
目的:观察针刺血管舒缩区对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胆气虚型失眠症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体针加血管舒缩区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传统体针加血管舒缩区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传统体针针刺治疗的对照组,其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茹英  沈仲夏  董丽萍 《新中医》2023,55(22):180-18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68 例失眠症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及佐匹克隆治 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 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 评分、收缩压(SBP) 及舒张压(DBP)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为94.12%,对照组为76.4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夜寐不安、久不能眠、 头晕胀痛、急躁易怒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PSQI 量表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失眠症状、日间功能障碍、助 眠药物使用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后,2 组SBP、DB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BP、DB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穴位贴敷疗法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伴高血压病可提高临床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睡眠 质量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占伟  胡亚东  李文侠 《新中医》2022,54(20):95-98
目的:观察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 组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 评分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3 d、7 d、14 d,2 组NPQ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NPQ 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症状积分及ND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症状积分及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SF-36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可有效缓解患者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艾灸足三里在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机制研究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完善。大量研究证明,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神经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系统而复杂的,既可以直接调节胃肠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也可以作用于胃黏膜损伤的信号传导途径上。因此,艾灸足三里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作用,且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据现有研究,对未来艾灸足三里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