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意义 调查并研究影响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评分的因素,为改善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技术接受与整合理论设计问卷并开展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互联网医疗服务整体评分处于中等水平,患者满意度、绩效期望和促进因素评分相对较高,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评分相对较低,其中满意度、努力期望和促进因素对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存在显著影响。建议通过优化互联网医疗系统平台、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宣传等措施改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2.
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互联网医院的运营管理,创新互联网医院业务服务模式将是今后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通过总结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建设经验,打通线上线下医疗流程,建立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并形成了覆盖八大业务模块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面向患者、医联体、区域的全方位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阐述国内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支持基础、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沿革与现状,分析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存在的问题。介绍美国在互联网医疗服务定价及医保支付领域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及定价机制、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报销范围及模式、优化老年人的慢性病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外部支持体系,加强监管能力的建议,以期为互联网医疗保险服务及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探讨国内互联网医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互联网医疗满意度的措施,进而提高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质量,扩大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范围。方法:采用元人种志研究方法对20篇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结果:互联网医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布在医疗服务、护理服务、自主购药、平台支持4个维度。具体包括专业性、沟通效率、响应性、项目设置、延续护理安全、配有处方药、收费合理、就医流程便捷、硬件支持完善、隐私性等10个因素。结论:互联网医疗应以实体医院为依托,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服务,合理配置在线问诊医生,优化线上线下衔接流程,提高医患沟通效率。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规范互联网医疗收费,将互联网医疗诊疗费用纳入医保结算范围。  相似文献   

5.
我院住院患者满意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03例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住院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2.5%,医院管理满意度94.7%,医疗服务满意度为92.2%,护理服务满意度87.2%,医技辅助服务满意度82.8%,医疗费用的满意度87.4%。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结论:医院需要加强医患沟通,改进检查服务流程,因病施治,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并改善配套环境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探索基于数据集成平台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实现患者与院内信息化环境的互联互通。在数据集成平台的基础上,通过统一的全预约服务平台,规范所有挂号App及第三方挂号平台的接入,简化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同时提高医疗安全性与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3大科室的三种常见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是职业、受教育程度、医疗性质和住院经历等.结论医院需要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并改善配套环境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马敏  王锦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95-1398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自制的《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是否初次就诊和住院时间等因素与总满意度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服务满意度8个维度与总满意度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患者对该院总体评价较高.对医疗费用、就医流程、饮食生活评价相对较低,需要加以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还应从服务态度、医疗技术等方面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电话回访出院患者服务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出院回访调查对象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患者出院5~10d进行一访,在10~20d内进行二访,统计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并与2015年开展传统电话回访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出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于开展传统电话回访的对照组,研究组开展两次回访调查后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患者开展出院后电话回访,可使医院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状况和模式.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和问卷调查方法对476名癌症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用偏最小二乘(PLS)路径模型对癌症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癌症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评价大多呈偏态分布或双峰分布,PLS路径模型较好地测量了潜自变量与潜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结论:PLS路径模型可作为研究癌症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患者就诊感受和体验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各环节的认同度和完善建议,探索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以上海市5家三甲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检索等方法,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各项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评估,确定测评体系中各级指标的认同度、重要度均值及其权重等测量值。结果:共发放400份问卷,成功回收有效问卷396份,有效率99%。结合各项评估指标给予各题项赋值,提出就医环境、服务流程、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患者权利5项一级指标和25项二级指标构成患者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结合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特点,基于患者直接就医体验,按照医疗服务项目分类设计的满意度测评体系,不仅适用于多种医疗服务部门的满意度测评,更有利于查找医院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推进医疗服务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31-135+141
目的通过第三方测评了解住院患者对东莞市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东莞市医疗行业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住院(在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于2017年7月12~24日由第三方人员对东莞市53家二、三级医院14240名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医院品牌、感知价值、医护技术和态度、医患沟通、环境设施。结果 2017年东莞市53家二、三级医院的住院总体满意度84.66分,在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6.08分,出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3.25分。三级医院整体住院患者满意度为88.57分,二级医院整体住院患者满意度为85.00分。结论本研究设计的住院患者满意度测评量表具有实用价值,可在市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患者满意度评价对于完善医疗服务,指导医院管理者运用患者满意度测评为医院改进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患者满意度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693名接受过适宜技术服务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患者总体满意率为71.6%;治疗效果、医疗费用和病情解释是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患者满意度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研究大城市居民选择互联网医疗服务时的典型特征,建立患者行为画像,为改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过程 以北京市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个体属性特征、在线问诊行为以及择医需求偏好3个维度构建患者群体画像,通过聚类方法对在线患者群体分类。结果/结论 在线患者可划分为价值潜力型、平台忠诚型、潜在转化型、需求强烈型和服务转移型5类不同特征群体。总体上来自大城市的在线患者病例级别偏低且活跃度不高,通常使用价格较低的图文问诊方式,倾向于选择来自三甲医院、职称较高且在线服务质量较高的医生。5类患者群体各具典型特征,需要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满足其个性化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医疗服务措施和院内管理,以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方法:利用信息化技术及统计分析,构建多渠道、多类型的满意度调查系统.对外全方位了解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对内提供职工满意度调查,从满足职工需求和提升满意度出发,不断提升医院的文化建设水平.结果:该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二维码等多种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探讨通过门诊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综合实力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获有效问卷239份。结果: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得分3.73)较高;满意度较高的项目主要体现在医师医疗技术水平、医疗环境设施,满意度较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看病前等候时间和医疗收费等方面。在总满意度上,首次就诊的门诊患者明显高于多次就诊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4,P<0.01);不同年龄与医疗过程(F=6.814,P<0.01)、服务结果(F=3.262,P<0.01),不同文化程度与医疗过程(F=3.477,P<0.01),不同费用支付方式与环境设施(F=9.473,P<0.01),不同就诊次数与环境设施(F=9.218,P<0.01)、等候时间(F=12.419,P<0.01)、服务态度(F=5.115,P<0.01)和服务结果(F=7.643,P<0.01)比较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较好,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就诊次数是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完善医院收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的忠诚度,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疗实践实现了民主化、去中心化和去神秘化。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应用重组了医疗服务的商业供给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个体化发展。发展中国家"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推广和使用极大地扩宽了专业医疗救助服务和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服务的范围,保障了居民健康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作者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为国内"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42-146
目的 通过对白内障术后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析,探讨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为提升眼科医疗服务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西省抚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眼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的白内障术后出院患者进行有关医疗质量、就医环境、医患沟通、医疗费用、医德医风、效果评价6个维度及其所包含的20个项目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等对不同数据类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各维度及其所含项目的满意度结果,并找出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872例出院患者6个维度的满意度评价中,医疗质量满意率和满意度较高,分别为99.08%和(4.96±0.14)分,医疗费用和就医环境两项的得分较低。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均与患者术后满意度因素有关。结论 白内障术后出院患者满意度与多种因素相关,要注重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提高,改善医院住院环境及膳食服务,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新农合患者的报销比例,这些方面将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胡文爽  张柠  封国生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1982-1988
背景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级诊疗制度是实现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而慢性病管理又是分级诊疗的重点内容和推进突破口,然而我国基层服务能力不足,未能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需求,无法有效引导患者至基层就诊。目的 分析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的相对满意度及重要性感知,探讨影响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关键因素,为完善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北京市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内、外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8年7月,对慢性病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情况,以及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及重要性感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社区医疗服务相关因素公因子,建立坐标轴探索各因素相对满意度与重要性关系,进一步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结果 因子分析共提取医疗服务质量感知、服务可及性及医疗费用3个公因子。医疗服务质量感知方面,相对满意度评分为(6.4±2.3)~(8.3±1.7)分,联盟内、外患者评分顺位相同;重要性评分为(8.3±1.5)~(9.0±1.2)分,联盟内、外患者评分前3项均属于此公因子。服务可及性方面,相对满意度评分为(8.1±1.8)~(9.0±1.3)分,其中联盟内“候诊时间”短于联盟外(P<0.05);重要性评分为(8.0±1.7)~(8.5±1.4)分。医疗费用方面,联盟内外患者相对满意度均最低;重要性评分,在两组内顺位相差5位次,联盟内患者对其评分顺位最低(第10),而联盟外则居中(第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服务质量感知、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所在社区是否属于联盟内是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医疗服务质量尚未达到患者预期,应补足卫生人员、探索个性化管理方式、提高药品配置能力。服务可及性高,但患者对候诊时间的获得感较低,应科学测算资源配置水平,以应对社区就诊人数增长所带来的挑战。样本地区患者对社区医疗费用的敏感度较低,需完善医保政策及患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启用基于信息化手段支持并考虑患者安全及满意度的门诊化疗模式来有效释放病房及日间医疗部的医疗资源,解决患者留院时间长、入院手续繁琐等问题,在保证安全及患者满意度的前提下,将住院病房及日间医疗病房的化疗患者逐渐转至门诊,以进一步调节有限的住院床位资源,从而满足更多手术及疑难危重患者的住院需求,最终形成"大手术在病房、小手术至日间、微手术到门诊"的格局,进而探讨建立安全的门诊化疗模式对提高医院服务的效率,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强化三级综合性医院服务定位的重要意义。 方法 本文通过将住院病房及日间医疗病房的化疗患者逐渐转至门诊的举措,从治疗总费用、留院时间、医疗资源成本及患者满意度等四个维度对门诊化疗的效果及意义进行分析。 结果 门诊化疗模式的开展,可以缩短患者留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医院服务效率、优化医疗资源供给,有利于强化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位。 结论 门诊化疗既能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经济的治疗,又能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降低治疗成本,是一种值得被广泛推广的医疗模式,对提高医院服务的效率,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强化三级综合性医院服务定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