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病毒病杂志》2023,(2):111-114
<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常累及呼吸系统,导致肺炎。重症病例的心脏、肾脏、肠道、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或系统也可受累。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针对多器官进行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一、适用人群(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和危重型病例,统称“重症病例”。(二)对于未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但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且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亦可按重症病例管理:年龄>65岁、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合并较为严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  相似文献   

2.
裴茂华  王瑶  陈倩 《疑难病杂志》2021,(4):414-417,4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COVID-19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等典型呼吸系统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有心悸、胸闷等不适,出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功能等改变,表现为心脏损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作为SARS-CoV-2侵入细胞的受体,可能与COVID-19患者心脏损伤有密切联系。文章就COVID-19患者心脏损伤及其与ACE2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自2019年12月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湖北武汉感染流行并迅速辐射至全国各地,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现感染病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轻症患者偏多,重症患者多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感染性休克进展迅速,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心血管受累尤其明显。本文旨在探讨SARS-CoV-2对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以及对COVID-19患者的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4.
2019年底,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种冠状病毒(CoV)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在人类历史中未曾出现过。这种新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S-CoV-2。SARS-CoV-2与SARS病毒(SARS-CoV)来自同一个病毒家族,不是同一个病毒。SARS-CoV-2感染可导致轻微症状,包括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和发热,也可导致严重症状,包括肺炎、呼吸困难。对少数患者,这种疾病可能致命。高龄人群及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的人群,似乎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目前,这种病原体已造成前所未有的疫情,人们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回应。但是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或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紧迫局面,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冠状病毒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以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疾病。截至目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流行,随着国内疫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与研究不断加深,发现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出现以循环系统损害症状为首发或继发的临床症状。SARS-CoV-2可直接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受体损伤心肌细胞,也可以通过异常激活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从而导致急、慢性的心肌损伤。当心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能会通过RAS系统影响到肾脏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同时出现心脏和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此外,对于COVID-19患者来说,还存在着动、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本文结合近日来公布的新冠肺炎病例的资料和各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对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循环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循环系统的损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各省份及境外均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疫情。针对我国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体,尤其是更多分布于基层的高血压患者,现提出县域SARS-CoV-2感染下的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本建议仅限于没有合并SARS-CoV-2感染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7.
《肝博士》2021,(3)
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继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后,出现的第三个人群间突发传播的冠状病毒,三者属于同一个病毒种。但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它所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于存在大量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速度快、人群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8.
张一敏  胡晨 《重庆医学》2021,50(13):2319-2322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多种病毒疾病都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效应而导致二次感染的病情加重.SARS-CoV-2感染是否会诱发ADE效应是目前冬春季疫情防控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ADE效应的研究,以及ADE效应在其他病毒感染中的发生情况,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对SARS-CoV-2感染有可能导致ADE效应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原体被命名为SARS-CoV-2,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被确认为SARS-CoV-2的受体,与SARS-CoV-2的感染和致病密切相关.靶向ACE2已成为目前最有希望攻克COVID-19的方向之一,研究AC...  相似文献   

10.
<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侵害人体多系统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部分患者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而且出现了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其中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已经被确定为感染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快,病情潜伏期长,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引发了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爆发。SARS-CoV-2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基因序列、传播途径、临床特征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但其传染性、变异性和适应性更强。SARS-CoV-2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气溶胶和接触传播。SARS-CoV-2通过表面S蛋白入侵表面有ACE2受体的细胞,通常最先攻击肺,亦可波及心脏、血管、肾脏、肠道和大脑等多个器官。而识别和消除人畜共患病源是阻止新的病毒从动物宿主传染到人类的重要任务,预防和控制SARS-CoV-2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仍然是早发现、早隔离新的感染源、疑似感染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并对感染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支持治疗。同时建议建立全球性健康保护体系,统筹安排各种防疫资源,以积极应对现阶段的全球疫情。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稳定以来,医院门诊就诊患者逐渐恢复常态,接受心电图相关检查的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加。虽然心电图相关检查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风险较低,但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和感染防控方案进行操作。本文通过总结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根据不同心电图检查感染SARS-CoV-2的风险特点,从患者管理、医务人员防护、清洁消毒等方面制定感染防控方案,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3.
何红霞  张丽娟  范恒 《中医学报》2020,35(8):1594-1597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感患者的中医体质,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306例临床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评估,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易感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年龄、性别、吸烟史、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史等因素的分布规律。结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易感的中医体质有4种,分别是痰湿质(29.7%)、阳虚质(23.9%)、气虚质(14.4%)、阴虚质(13.1%)。男女数量相当。有吸烟史者仅占4.6%。体质量指数偏大、肥胖和重度肥胖者所占比例为57.2%。有基础疾病史者占比为59.2%。结论: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主要易感中医体质类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男女未见明显发病差异;有吸烟史者更不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体质量指数偏大、肥胖和重度肥胖以及有基础疾病史的人群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短短的半年内肆虐全球,至今在全世界已有3568万人感染,126万人死亡。本病的病因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病毒通过刺突糖蛋白(S蛋白)与宿主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其结合能力甚至超过SARS病毒。ACE2主要存在于呼吸道与胃肠道,也广泛分布于心脏、肾脏、睾丸、脑组织与脂肪组织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1].艾滋病(acquired immun...  相似文献   

1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过程中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与干扰素(IFN)的异常表达有关。查阅相关文献,从SARS-CoV-2的病原学特征、机体抗SARS-CoV-2感染的免疫机制、IFN抗SARS-CoV-2的调控机制、IFN抗SARS-CoV-2的疗效分析及异质性评估等方面,探讨COVID-19免疫病理损害的复杂性以及IFN在COVID-19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异质性,从而为临床合理选择IFN抗SARS-CoV-2的治疗时机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2月以来,全国暴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对COVID-19的临床诊疗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学特征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诊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世界蔓延超过两年,...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除引起肺部病变外,尚可引起肺外多系统损伤并持续至恢复期。中医药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兼顾,能有效改善COVID-19恢复期后遗症。从COVID-19恢复期后遗症研究现状及中医药干预思路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COVID-19恢复期后遗症及中医药干预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以发热、头痛、干咳、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呕恶纳呆、腹痛腹泻、便秘不畅等消化道表现[1].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及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王玉光教授均强调了调治脾胃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的重要性[2-3].脾胃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