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9):864-867
目的检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在儿童ITP患儿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内科收治的ITP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新诊断ITP组(n=67)、持续性ITP组(n=25)及慢性ITP组(n=16);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BA)检测ITP患儿治疗前、慢性ITP患儿治疗后12个月及对照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IL-4、IL-6、IL-10、IL-17A水平,分析其与儿童ITP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2、IL-17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2水平高于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17A水平高于新诊断ITP组(P <0. 05);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新诊断ITP组(P <0. 05); 4组受试者血清IFN-γ、TNF、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慢性ITP患儿治疗后12个月血清IL-2、IL-6、INF-γ、IL-4、IL-10、TNF、IL-17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TP患儿血清IL-2、IL-17A水平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在慢性ITP患儿更显著,可能提示与疾病呈慢性发展有关,有助于判断ITP患儿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唾液氧化应激和免疫指标与儿童龋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龋病患儿107例(龋病组),根据乳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分为低龋亚组(0~4,42例)、高龋亚组(≥5,65例),另选择83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组当日均采集唾液,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肾损伤分子-1(KIM-1)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n=33)和非MACE组(n=59)。另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于入院24 h内、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KIM-1、IGF-1水平,荧光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病例组患者于入院后24 h内、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使用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测定安静状态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KIM-1、IGF-1与NT-proBNP、LVEF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估KIM-1、IGF-1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与肺功能、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邯郸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预后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又分为死亡组(n=37)和存活组(n=65)。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采用肺功能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Pred)的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清晨、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约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中NLRP3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NLRP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EV1%/Pred和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患者血清中NLRP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 virus,HCMV)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2016年某院诊治的193例ITP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近原则,选择98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的尿样,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DNA,并比较HCMV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治疗效果。结果 ITP患儿HCMV阳性率(61. 14%)高于健康对照组(23.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929,P <0. 01)。HCMV阳性ITP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均值少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19,P <0. 01)。HCMV阳性ITP儿童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仅33. 05%,同时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至75. 42%。结论 HCMV感染可能是诱发儿童ITP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对ITP患儿应开展HCMV检测,及时发现,并及时给予更昔洛韦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儿童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 分别检测85例ITP患儿(ITP组)和32名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ITP组患儿外周血CD3+和CD4+细胞数量减少, CD4+/CD8+比值下降(P<0.01);CD8+细胞与对照组差异无意义(P>0.05)。CD19+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CD16+CD56+细胞较对照组减少(P<0.01)。结论:ITP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 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是儿童ITP发生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曲波帕治疗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性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性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用人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艾曲波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Teneurin 跨膜蛋白4(Teneurin transmembrane protein 4,TENM4)基因 rs4483616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江西省汉族人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血液内科2015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ITP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于笔者医院体检的18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 探针法对所有受试者TENM4基因 rs4483616 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 病例组TENM4基因 rs4483 616 位点 CC、CT 基因型频率分别是98%和2%,C、T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99%和 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NM4基因 rs4483616位点可能是江西省汉族人群ITP的易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凝血酶调节蛋白(TM)、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P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的7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ITP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TM、PAI-1水平及PLT。结果ITP组血清TM、PAI-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TP组治疗后血清TM、PAI-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LT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ITP患者血清TM、PAI-1水平与PLT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TM、PAI-1水平与儿童IPT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疾病监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94例ITP患者分为初治和难治两组,初治ITP组患者又分为甲泼尼龙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19细胞、B1细胞、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血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 4~2018. 8收治的60例ITP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 67%,较高于对照组的76. 67%(P 0. 05);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家长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ITP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护理路径方法,可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家长健康知识评分。  相似文献   

12.
马嘉欣  刘玉  赵莉  岳迎宾  严媚 《热带医学杂志》2023,(10):1382-1385+139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正常儿童、ITP患儿及包虫病患儿中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ITP患儿39例及包虫病患儿3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8名儿童为对照组。对ITP患儿初诊时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的相关性及各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ITP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参数对ITP的诊断价值,比较正常儿童、ITP患儿及包虫病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ITP患儿初诊时PC与PCT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59,P<0.05),PDW与MPV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33,P<0.05),各参数与患儿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ITP患儿组治疗后PC[(154.44±84.31)×109/L vs.(36.20±34.12)×109/L]、PCT[(0.16±0.08)%vs.(0.04±0.04)%]较治疗前升高(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肠道乳酸菌、双歧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与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CHD患者为观察对象(CHD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2组受试者肘静脉血5 mL,使用全自动生...  相似文献   

14.
任红玲  吴铭辉 《安徽医学》2022,43(2):199-203
目的 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2例ADHD患儿为ADHD组,另选择同期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体检的1056例正常儿童(无ADHD)为对照组,收集ADHD组和对照组儿童资料,比较其临床资料和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情况,分析ADH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52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 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52例成人ITP 患者与对照组52例体检人群的Hp感染情况.结果 ITP组H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ITP组H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初治IT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在ITP疾病过程中的有一定的作用,Hp 感染对于ITP的发病、转归有影响,为ITP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特征及CD64、HNL、SAA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63例,将其纳入观察组。于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63例儿童受试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分析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特征及CD64、HNL、SAA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细菌检查率和病毒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D64、HNL、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CD64、HNL、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联合血清CD64、HNL、SAA水平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P<0.05)。结论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特征以细菌感染为主,CD64、HNL、SAA联合诊断儿童感染性腹泻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儿童ITP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ITP患儿105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3例),前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者予以rh TPO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相同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Hb、WBC、ALT、Cr、BUN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ITP患儿而言,行rh TPO治疗比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IT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静脉血中的CD8+水平为(28.04±4.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21±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54.35±4.86)%、(25.08±3.73)%、(0.98±0.16),均较对照组的(63.18±4.91)%、(35.27±4.35)%、(1.62±0.30)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的NK细胞和B细胞水平分别为(12.35±6.17)%、(12.78±9.03)%,与对照组的(11.18±5.96)%、(11.27±8.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原发ITP患儿中比例异常,NK细胞和B细胞在儿童急性ITP中的表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选择素在儿童血小板减少症血浆浓度变化。方法儿童ITP患者25例,自血病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均为初发病例,在接受治疗前采集清晨空腹全血。对照组为15例健康体检儿童,采集清晨空腹全血2ml。所有血液标本均先检测即时血小板计数,然后分离血浆检测可溶性选择素。结果ITP组和白血病组血浆sP浓度低予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血浆sP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然而与对照组的血浆sP/Ph浓度相比,ITP组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均高于对照组9倍左右(P〈0.01),白血病组则无显著差异。自血病组血浆sL浓度高于对照组3倍左右(P〈0.01),其它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ITP组sP浓度下降,sP/Ph浓度明显升高;白血病组sP浓度明显下降,sL明显升高;再障组sP/Plt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沧州市中心医院儿内科收治的ITP患儿95例为研究组;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PTX3、SDC-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TX3、SDC-1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TP患儿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X3、SDC-1水平对ITP的诊断价值和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显著下降,血清PTX3、SDC-1水平显著升高(t/P=76.639/<0.001、8.868/<0.001、8.483/<0.001)。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ITP患儿血清PTX3、SDC-1水平显著升高(t/P=8.313/<0.001、7.851/<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TP患儿血清PTX3与SDC-1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