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而造成不孕。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胚胎种植窗期血清孕激素、雌激素浓度,组织学分期和子宫内膜整合素av、β3的表达,并与同期已育妇女的指标作比较。结果: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中Ⅰ期和Ⅱ期共8例(研究1组),Ⅲ期和Ⅳ期共7例(研究2组),与16例对照组比较,血清孕激素和雌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黄体功能不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仅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证实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标记物-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下降,与其导致不孕和流产相关,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形态结构与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判断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条件及黄体功能。方法:活检不明原因不孕55例及正常生育16例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行组织学天数及组织学分型;内膜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检测黄体功能缺陷8例及子宫内膜反应不良6例着床窗期内膜性激素及其受体。结果:不孕组内膜的发育同步率(63.6%)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子宫内膜胞饮突数量少,且发育明显滞后于正常生育组。黄体功能缺陷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表达与正常生育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反应不良患者孕激素受体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性差,内膜容受性欠佳可能是部分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之一。鉴别由黄体功能缺陷抑或子宫内膜反应不良引起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是阻碍辅助生殖技术进一步提高临床妊娠率的困难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是造成反复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宫腔镜下定点活检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可通过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RIF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卵巢低反应(POR)患者采用拮抗剂方案加用生长激素(GH)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188例POR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用GH者为研究组(n=98),其余不加用GH者为对照组(n=90),比较组间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及妊娠结局,以评估GH治疗对POR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Gn使用时间、Gn RH-A使用时间及总Gn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而获卵数、MII卵子数、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h CG注射日血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子宫内膜血流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OR患者,GH改善了子宫内膜血流,可能提高了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对妊娠结局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在IVF-ET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第一次进行IVF/ICSI-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19例,根据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状况分为A组(n=8):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2支;B组(n=50):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3-4支;C组(n=61):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5支。各组患者均移植1-3个胚胎。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各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妊娠率低于B组(P<0.05)和C组(P<0.01)。A组着床率低于C组(P<0.01),B组和C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在IVF-ET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一定预测价值。IVF-ET周期中内膜和内膜下血流≤2支者建议当月不做胚胎移植,可待血流改善后再行胚胎移植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改善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解冻移植周期(FET)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效果。方法对激素替代人工周期方案准备子宫内膜拟行FET的RI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h CG组(n=275),自月经周期第7日起肌内注射h CG 150 IU/d直至胚胎移植后第6日;对照组(n=237),自月经周期第7日起肌内注射等体积0.9%生理盐水直至胚胎移植后第6日。监测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分支、放射状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与血流阻力指数(RI)、基底区螺旋动脉PI与RI,以及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移植日h CG组子宫内膜厚度[(9.72±0.20) mm]、子宫内膜血流分支[(5.1±1.6)支]高于对照组[(9.35±0.18) mm,P=0.033;(4.8±1.3)支,P=0.013];放射状动脉PI、放射状动脉R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 CG组基底区螺旋动脉PI(1.03±0.17)、基底区螺旋动脉RI(0.57±0.06)均小于对照组(1.15±0.20,P=0.000;0.62±0.0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G组胚胎种植率(38.66%)和临床妊娠率(6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48%,P=0.005;51.49%,P=0.025)。结论对于RIF患者,在FET周期添加小剂量h CG是有益的。h CG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丰富子宫内膜的血流供应,从而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采用生长激素(GH)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两种药物分别宫腔灌注后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设计,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冷冻胚胎移植的RIF患者118例,随机分为3组,GH组((印)n(正)=40)接受人重组GH宫腔灌注治疗,G-CSF组((印)n(正)=39)接受重组人G-CSF宫腔灌注治疗,空白对照组((印)n(正)=39)不接受治疗。比较3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结果:3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分析后发现,仅胚胎种植率在GH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另外,GH组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的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S/D)两个值在内膜转化日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G-CSF组的蠕动波幅度较另外两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结论:用GH宫腔灌注提高了RIF的胚胎种植率;GH宫腔灌注可能通过降低子宫内膜血流的PI、S/D改善RIF患者内膜的血流灌注;G-CSF宫腔灌注使RIF患者的子宫内膜蠕动波幅度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其相关因素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 年8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RIF患者(RIF组,n=40)为研究对象;同期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的患者(首次IVF助孕成功组,n=40),首次IVF-ET助孕治疗失败患者(首次IVF助孕失败组,n=40)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erine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API)、子宫内膜厚度,并同时测定血雌二醇及孕酮值。比较三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RIF组患者UAPI 3.3±0.4,显著高于同期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组2.3±0.5及失败组UAPI 2.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组与失败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及孕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日测定UAPI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种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分子[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及自体PBMC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RIF患者,收集子宫内膜和PBMC细胞。建立体外培养模型,观察组添加PBMC培养,对照组添加等量培养液,培养至第6天,取第1、3、5天培养液,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中LIF和整合素αvβ3的浓度。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PBMC宫腔灌注组(56例)和不灌注组(22例),比较两组冻融胚胎移植助孕的妊娠结局。结果培养第3天观察组与对照组培养液中LI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5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培养液中LIF浓度明显升高(P0.05)。培养第3天两组培养液中整合素αvβ3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5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整合素培养液中αvβ3浓度明显升高(P0.05)。行冻融胚胎移植的RIF患者,宫腔灌注组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不灌注组(P0.05)。结论自体PBMC可以提高RIF患者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LIF和整合素αvβ3的浓度,进而上调子宫内膜容受性;自体PBMC宫腔灌注可以提高RIF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助孕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可以做为改善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助孕结局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腺肌病模型小鼠种植窗期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新生ICR小鼠滴喂他莫西芬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随机分为GnRHa降调的模型鼠组(A组)、模型对照鼠组(B组),并取同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C组),每组8只,于100~115日龄处死,HE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CD31染色计算小鼠子宫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表达及扫描电镜下观察胞饮突发育情况。结果:①口服他莫西芬法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造模率为100%,B组小鼠子宫肌层微血管密度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蛋白水平A组和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B组可见较多退化的胞饮突,分布稀疏,呈局灶性分布;A组的胞饮突较B组丰富但大小略不均;C组胞饮突分布较丰富且发育完全。结论:新生小鼠口服他莫西芬法可高效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GnRHa降调节能改善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内膜中LIF表达及胞饮突发育,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1.
生长激素对IVF-ET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对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患者子宫内膜影响。方法:2005.01-2006.05期间由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IVF-ET种植失败68例,再次IVF-ET治疗中加用生长激素(GH)治疗者为研究组(37例),未使用GH治疗者为对照组(31例)。结果:二组在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上有明显差别(P<0.05),而受精率、卵裂率无区别。研究组子宫内膜形态学及厚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流产率明显减低。结论:对IVF-ET治疗中内膜发育不良的患者再次进行IVF-ET治疗时加用生长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从而提高临床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预治疗对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形态不良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择近排卵期子宫内膜超声检查形态不良者并行子宫内膜搔刮的干预性治疗后至内膜回声正常的患者30例(34周期)为干预组,子宫内膜回声不良而未行干预性治疗的患者37例(40周期)为未干预组;另选择同期子宫内膜形态正常的不孕患者51例(53周期)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内膜厚度、卵巢反应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30例患者中,19例干预治疗1次,2例干预治疗4次,其余9例干预治疗2~3次后至内膜形态基本恢复正常。3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内膜厚度、卵巢反应、受精数以及移植胚胎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胚胎种植率、周期临床妊娠率(27.1%,50.0%)均高于未干预组(13.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19.4%,3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的胚胎种植率、周期临床妊娠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形态不良的患者行干预治疗至内膜回声正常后有利于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IVF-ET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体外受精(IVF)治疗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案的妊娠结局,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助孕的促排卵方案。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行IVF治疗患者(297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长方案组(长效长方案、卵泡期长方案)、改良超长方案组、超长方案组和非降调方案组(拮抗剂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随访结局分析。结果:各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促卵泡激素、不孕年限、原发不孕率、获卵数、不同方案在AFS分期中所占周期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Ⅱ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方案组MⅡ卵数最多;但4组的2PN数、优胚数、冷冻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n量、hCG日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超长方案Gn量最多,非降调方案量最少,非降调方案hCG日子宫内膜最薄(P<0.05)。各组因卵巢低反应放弃周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促排卵可以有很多方案选择,均可获得与超长方案相似的结局,非降调方案还能减少促排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GH)对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至12月湘潭市中心医院114例既往因内膜原因取消移植周期拟采用人工周期准备内膜行FE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用GH及阿司匹林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仅加用阿司匹林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移植前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及内膜情况,比较两组子宫内膜Salle评分、周期取消率和移植结局。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Salle评分为15.17±2.29,对照组为13.99±2.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内膜厚度、舒张早期切迹存在率、内膜血流存在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值、子宫内膜形态多层率、子宫肌层回声均匀率、舒张末期血流存在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期取消率、着床率、妊娠率分别为9.68%、27.71%、50.00%,而对照组分别为16.50%、15.80%、28.57%,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可以增加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部分内膜条件欠佳患者的冻融胚胎周期取消率,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种植窗期硒结合蛋白1(SBP1)的差异表达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和输卵管因素不孕(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种植窗时期[排卵日(OD)后6天(OD+6天)]在位子宫内膜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比较研究。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对两者子宫内膜组织进行SBP1的半定量表达分析。结果:电泳图谱显示,等电点约5.93,相对分子质量为52.9kD的蛋白斑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OD+6天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1.58倍;经鉴定,此蛋白斑点肽指纹图谱(PMF)为SBP1;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种植窗时期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两组蛋白质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3.89±1.63和11.34±0.95(t=-2.709,P=0.03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种植窗时期SBP1表达显著上调,可能与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罗国群  邓伟芬  马文敏 《生殖与避孕》2011,31(11):769-772,739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对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者子宫内膜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IVF-ET患者共67例,均由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IVF-ET种植失败,再次行IVF-ET治疗时随机分为研究组(加用GH治疗,3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GH治疗,35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患者Gn用量、平均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研究组的胚胎种植率(31.4%)及临床妊娠率(39.5%)明显高于对照组(15.7%和19.8%)(P<0.01),早期流产率明显减低(14.6%vs 21.4%)(P<0.01)。结论:对内膜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IVF-ET治疗时加用GH可能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7.
评估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种植失败(RIF)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ART)发展的难题,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RIF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日益受到生殖医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价常用临床方法到宫腔镜治疗宫腔结构异常、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调节母-胎免疫容受性、药物抑制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等方面,对RIF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与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刺激子宫内膜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且其自然月经周期卵泡晚期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形态不良的不育患者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3)。研究组在胚胎移植前1~2周对子宫内膜行机械刺激,对照组未行机械刺激为,统计分析IVF-ET的临床结局。结果:Gn用量、hCG注射日P/E2值、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及移植优质胚胎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研究组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流产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机械刺激子宫内膜可能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评价IVF-ET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预测IVF-ET的结局。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分布情况,将115例IVF-ET/ICSI-ET助孕患者分为A组(n=56):子宫内膜和内膜下均有血流通过;B组(n=42):内膜下有血流但内膜没有血流通过;C组(n=17):内膜和内膜下均无血流通过。随访IVF-ET结局,按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n=53)与非妊娠组(n=62)。比较A、B、C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厚度及类型和妊娠结局;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内膜厚度和类型。结果:A、B、C组间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膜厚度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但3组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妊娠率(62.5%、33.3%、23.5%)和种植率(37.9%、18.4%、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内膜厚度及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对IVF-ET的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是一种较好的、能在临床上普遍开展的无创伤性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IVF-ET中输卵管积水对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接受IVF-ET助孕的110例不孕症妇女,根据有无输卵管积水分为积水组(n=48)和对照组(n=62),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组间子宫动脉血流、内膜形态、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及IVF-ET结局。结果:积水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水组hCG注射日A型血流(可检测到子宫内膜和内膜下均有血流通过)、三线型内膜比率及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子宫动脉血流参数PI、RI和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膜形态的改变及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减少可能是输卵管积水患者在IVF-ET种植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