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意义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院前急救领域信息化建设也在持续加强。研究5G与院前急救场景深度结合,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信息化水平,以及院前、院间、院内业务协同效率。方法/过程 分析院前急救业务痛点,按照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3层架构阐述基于5G专网的智能院前急救方案,提出5G智能急救专网实现方法、基于5G智能急救车的急救平台改造实现方法、5G智能院前急救场景应用模式等。结果/结论 基于5G实时传输医疗设备信息、高清音视频画面,在急救人员、急救车、应急指挥中心、医院之间构建5G智能院前急救专用网络,相较传统模式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就医效率,优化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医院急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的实现路径和内涵,具体介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践情况。在原有急救系统基础上,通过多种通讯手段的集成将医疗信息无缝连接,建立数字化急救平台,从院前急救现场、院内急救平台、院前急救平台、院外急救平台4个方面着手,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院前与院内急救数据的传输稳定性问题,提高急救信息互联互通水平。方法: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院内集成平台的基础上,对院前院内急诊系统进行标准化数据传输、医联体院前急救模式改造和统一调度平台建设,打通院前和院内急救系统。结果:院内医生可提前查看院前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等诊疗信息,并通过5G网络与患者或医生进行实时视频沟通或指导。结论:5G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性,可大大缩短抢救响应时间,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实现院前院内信息资源共享、院前院内急救系统信息互联互通,为院前急救、智慧医疗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强调急救医疗服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服务体系由院前、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院前急救又是近几年来医院里重视的新的医疗服务,院前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加强院前急救意识,提高院前救治水平,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护理,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院前急救科研网络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我国院前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科研网络与培训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急救科研网络是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与急救分中心(站)、医疗救援中心与医院、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与社区、各城市急救中心(站)之间的科研信息平台,以达到急救科研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课题研究以及人员培训的目的。建设急救科研网络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的总体水平,有利于急救科研的协作开展和急救知识的普及,从而提高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向医、护、患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全周期医疗服务,突破当前医院信息化传统架构所面临的困局,建立医疗服务外联平台以支撑“互联网+医疗”的落地,本研究运用领域驱动设计、微服务架构、冗余部署等理念开发医疗服务外联平台,分领域规划业务服务、综合管理业务服务、梯度管理服务版本、敏捷服务升级,解决院内系统耦合性高、可扩展性差、接口复用率低、服务缺乏灵活调整能力等问题。医疗服务外联平台的建设,可以快速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降低医院各类成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渴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高质高效的救治,而院前救护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同时院前、救护又与灾害医疗救援密不可分,所以其重要性也变得更为明确,广义和普及上的院前救护是项系统工程,是与广大群众、各政府职能部门相协作的一个大的救助体系:而狭义和专业上的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第一环节。它包含急救通讯、急救运输、急救医疗等。其中急救医疗直接决定了院前急救的质量,其理应成为院前急救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8.
院前急救医疗是城乡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急救医疗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医疗业务建设,提高急救业务水平,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要提供优质的院前急救医疗服  相似文献   

9.
院前医疗急救是城市应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反映一个城市的医疗保健水平、综合实力强弱的具体社会指标之一.本文通过了解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的情况、院前医疗急救的现状、急救网络的建设情况及急救业务开展的情况,探讨建设基于城市应急联动平台的南宁市三级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以优化急救资源配置,缩短急救半径,节省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移动急救医疗平台,介绍该平台体系架构、模拟运行功能,通过案例说明平台的功能实现,从而为参与医疗急救援助的各方提供决策支持和增值服务,根据患者所处位置及具体症状分配医院和救护车。  相似文献   

11.
面对信息技术支撑薄弱、顶层设计缺乏、业务条线整合差的卫生应急系统现状,提出在重庆建设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应急专网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区卫生信息化已经过20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家也出台了政策和标准支持社区卫生信息化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然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仍面临着居民健康信息未整合、社区信息化顶层设计缺失、信息系统与实际业务脱离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上海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案例介绍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发展阶段、应用成效和未来展望,以期为其他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本文首先从基础建设、互联互通、标准集成、系统应用4个阶段总结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历程,形成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对医院的业务、居民健康及各个部门管理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其次,介绍了社区卫生信息化应用成效:实现居民健康信息便捷查询,改善居民医疗就诊流程和服务体验,提高医务人员在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和上门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效率,从绩效机制、预算机制、管理机制层面助力社区综合改革,推动社区精细化管理。最后,从健康预警、辅助诊疗、医疗智能审核和社区随访4个方面对社区卫生智能化的未来进行展望。笔者认为,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强调互联互通和实践应用的顶层设计,以业务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善服务体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能为驱动,实现业务系统、信息系统和居民健康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简述当前院前急救环节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种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详细阐述其系统设计和功能,包括移动定位呼救、救护车车载信息终端,与120急救中心有机地组成救治网络,创新了急救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军队人员医疗保障标准、医疗行为、服务质量等内容的整体监管,北京军区卫生部建立了《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法及部署模式,为跨网络的数据审核系统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分析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性能设计需求,提出该平台的体系架构,描述平台的总体业务流程、模块及数据库表,对平台实施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的建立和推广有助于全面掌握区域人群健康信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服务政策和调配医疗服务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区域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目标,阐述其系统架构和患者、120急救中心、中心医院、基层医院各自的应用流程,分析其在院前接诊、急诊调度、急诊转运等阶段的实践效果,以期推动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院前急救投诉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急救中心的满意度。方法对云南省急救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0月94次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云南省急救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0月出诊量约16万人次,投诉94次,占O.059%;最常见的投诉原因是患方对服务态度和急救收费不满意,各占22.3%和20.5%。结论医疗投诉不可避免,但通过及时处理,避免医患双方严重冲突,并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省保健干部区域医疗服务为切入点,分析了保健干部区域医疗的相关业务流程。在平台的建设上,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抓取适配器、数据调用接口等相关技术;实现上,采用.NET的模块化及面向声明的编程思想;架构上,通过基础层建设数据资源中心,利用服务层的单点登录及各类引擎技术,搭建ESB服务总线。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对保健区域医疗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为中心,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建设建立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系统,并探索构建虚拟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其特点是政府为主导、信息化平台支撑,专科技术辐射、区域协同医疗。整个信息平台根据需求进行相关系统软件的研发、硬件平台的调试、网络的搭建,同时对专家资源、设备资源共享,协同医疗服务模式进行探索和推广,发挥眼科影像学诊断优势,以利于后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