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并在患者体内复制损伤肝细胞产生肝脏组织学炎症,最终导致肝脏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易恶化的特点。本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多在体检时发现。虽然现在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乙肝患病率较前下降。  相似文献   

2.
敖勇峰  罗佳佳  杨松涛 《河南中医》2012,32(9):1143-1143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对S180移植腹水瘤荷瘤小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S180移植腹水瘤模型,黄芪干预14 d后处死,观察小鼠肝脏情况。如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各组小鼠肝脏/体质量比值,肝脏的颜色、体积等。结果:黄芪组的肝脏/体质量比在数值上高于阳性对照组,总体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处死小鼠后解剖肝脏见:腹水瘤小鼠肝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变大,S180+黄芪组较S180对照组稍小,空白对照组与S180+黄芪组肝脏颜色暗红,而S180对照组肝脏颜色淡红且发白。结论:黄芪具有减轻荷瘤小鼠肝脏受损程度的作用,其抗肿瘤效果可能是改善肝脏代谢,提高其免疫水平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电针艾灸治疗单纯肥胖性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脏被称之为人体的"化工厂",许多物质都在肝脏中进行合成、分解和转送,正常人在摄入良好的膳食时,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3-5%,但在机体肥胖超重时,肝脏的脂肪量则明显增加.当肝脏的脂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时,即称脂肪肝.现代医学对脂肪肝虽然有一些治疗研究,但迄今临床上尚未找到满意的药物.有些降脂药物可能使血脂更集中于肝脏代谢,促使脂质贮积并损伤肝脏功能,有些还有潜在的肝毒性,笔者采用电针、艾灸治疗单纯性脂肪肝3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分别用益气、补肾、健脾、活血四类不同的方药作用于老年大白鼠。21个月龄时,取其肝脏作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肝脏组织结构的退化程度明显较老年对照组轻。其中以益气与补肾方药组的效果为佳,健脾与活血组较为逊色。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7,(4)
目的探讨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水提物对大鼠的肝脏毒性作用及其特征。方法给药组大鼠分为灌胃给予栀子水提物低、中、高(3、10、30 g/kg)剂量组,同时设灌胃给予去离子水空白对照组。给药期间每天观察,分别于给药7、14、28 d后采血,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脱氢酶(GLDH)活性以及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的含有量;摘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指数;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给药7 d后,栀子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开始出现摄食量减少,体质量增长缓慢,血清ALT、AST、ALP、TBA、TBIL、GLDH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大;给药14 d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BA和TBIL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大;给药28 d后,高剂量组大鼠ALT和TBA、中剂量组TBIL和GLDH以及低剂量组GLDH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所有给药组大鼠肝脏指数均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给药7、14、28 d后,中、高剂量组大鼠均出现肝细胞肥大,小叶间胆管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不同程度病变。结论大鼠重复灌胃给予栀子水提物引起肝脏的毒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在高剂量时不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对肝硬化大鼠胃肠动力和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肝硬化的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油剂皮下注射配合饮食乙醇和高脂饲料的复合方法制作肝硬化模型。针刺组电针双侧"后三里""三阴交""太冲"15min,西药组予吗丁啉药液灌胃,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进食情况,测量小肠推进率、肝脏指数和门脉外径,取肝脏行HE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较空白组进食量减少,小肠推进率降低,肝脏指数升高,门脉外径增加(P0.05);针刺组和西药组的进食量和小肠推进率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针刺组肝脏指数和门脉外径较模型组下降(P0.05)。空白组肝小叶结构清晰,肝血窦无异常改变;模型组呈典型肝硬化改变,肝间质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间质内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西药组与模型组相仿,纤维增生较重,肝细胞变性和炎性坏死现象明显;针刺组较模型组改善,纤维组织间隔较细,变性和炎性反应坏死反应减轻。结论:针刺能增强肝硬化时减弱的胃肠动力,改善肝脏病理变化,对肝硬化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6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磨积解毒方。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病毒学应答效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及肝脏B超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早期应答率、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仅ALT、AS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HA、LN、PCⅢ、Ⅳ-C、肝脏硬度值、肝脏积分、B超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肝脏积分、B超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提高抗病毒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分别用益气、补肾、健脾、活血四类不同的方药作用于老年大白鼠。21个月龄时,取其肝脏作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肝脏组织结构的退化程度明显较老年对照组轻。其中以益气与补肾方药组的效果为佳,健脾与活血组较为逊色。中药组大白鼠肝脏中琥珀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酶、三磷酸腺苷酶的变化均比老年对照组较为接近青年对照组。亦以益气、补肾组的效果最佳。揭示:益气、补肾中药有延缓大白鼠肝脏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919糖浆干预产后束缚应激小鼠对仔代体质量及血浆Leptin的影响。方法将产后雌鼠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及919糖浆治疗组。各组在束缚应激的同时,919糖浆治疗组每天灌胃给予919糖浆(27 g·kg~(-1)·d~(-1)),应激组给予等剂量的0.9%NaCl溶液,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3周后断乳,观察仔鼠体质量、血浆Leptin及肝脏Ob-Rb 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13、18、23周应激组与919糖浆治疗组仔鼠均出现低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组与919糖浆治疗组比较,仔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周龄时,应激组仔鼠较对照组血浆Leptin水平提高,919糖浆治疗组较应激组仔鼠血浆Leptin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周龄时,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仔鼠肝脏Ob-Rb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919糖浆治疗组较应激组仔鼠肝脏Ob-Rb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之间雄性仔代小鼠比较,肝脏Ob-Rb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束缚应激导致仔代低体质量与Leptin相关,护肝方919糖浆可通过调节肝脏OB-Rb mRNA来改善Leptin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肝癌前病变大鼠予抗纤抑癌方灌胃给药,结合肝脏病理及相关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观察抗纤抑癌方对肝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5只、扶正化瘀组15只与抗纤抑癌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肝癌前病变形成,每周1次,持续14周,同时每天分别以等计量生理盐水、扶正化瘀胶囊及抗纤抑癌颗粒的水溶剂灌胃给药,在第14周末给药后取材,进行大鼠肝脏HE、Masson病理染色及FN、GST-Pi及PCNA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通过肝脏HE及Masson染色发现抗纤抑癌方较扶正化瘀胶囊可明显改善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纤维堆积及肝细胞异常增生情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抗纤抑癌方可明显减少肝癌前病变时FN、GST-Pi及PCNA表达(均为P<0.01),较扶正化瘀组也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分别为P<0.01、P<0.01及P<0.05)。结论:抗纤抑癌方具有改善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纤维堆积及肝细胞异常增生等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为分析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对7例中西医治疗前后行二次肝脏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检查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中药(4例)、西药(1例)及中西药结合(2例)治疗对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的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①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方面:1例小结节肝脏表面结节基本消失,6例结节形态未见明显变化;②在组织学改变方面:肝脏纤维化程度改变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后纤维化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西药治疗无变化;在反映肝脏受损的炎症程度及范围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见减轻,中药、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变化;在肝脏受损的坏死程度方面,西药治疗后坏死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论 ①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大体结节形态可争取不变化或延缓进展,甚至部分可以有逆转;②三种治疗方法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各有所长:中西药结合治疗在抗纤维化和抗炎方面效果较单用中药或西药治疗为优,西药治疗在抗炎方面可能较中药治疗效果为好,而中药治疗的抗肝纤维化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丹参注射液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以条件大致相当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采用超声成像仪探测患者肝脏门脉右支血管(RPV)管径及血流速度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时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RPV的管径较正常人显著增粗(P0.05)。与给药前相比,给药2W后RPV管径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的血流速度(15.83±3.11cm/s)较治疗前(12.85±2.36cm/s)显著加快(P<0.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提示丹参注射液可较好地改善肝硬化患者肝脏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3.
《气功》1999,(2)
肝脏的病变是潜移默化的,当医生诊断出肝脏有问题时,恐怕病状已相当严重了,有一种简单的运动疗法可以增强肝脏功能。①仰卧在床上或地上,脚掌尽量往上翻;尽量伸展脚跟腱。②双手拿住一较重的物品,如书本等。从头顶至腹部划一个大弧。③手举时吸气,落下时呼气,需做10~30次。这个方法通过活动横隔膜来促进肝脏的伸缩,给肝脏送去新鲜的氧气和营养素以加快其新陈代谢,增强其功能。如何锻炼自己的肝脏  相似文献   

14.
维医学认为,肝脏是人体物质力及自然力的中心,在新陈代谢中,肝脏通过自己的正常功能,产生按质、按量的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及黑胆质等4种体液,并通过心脏的推动力,将这些体液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营养全身。肝脏来自消化道的各种食物及对生存有害的腐气和其他毒物进行分解和解毒来起到较强的保护人体和维持生命的作用,并维持4种体液的平衡状态。1酒精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观察证明,当大量饮酒时,被人体吸收的酒精导致在体内产生异常体液。大量饮酒时,酒精通过门静脉迅速吸入肝脏,迅速增加肝脏负担并损害肝脏组织细胞,导致肝脏生产正常体液功能紊乱。另一方面,被血液吸收的酒精很快引起大脑皮层的抑制和神经细胞的损害而导致神经系统对保持体液平衡功能的紊乱,从而产生体液平衡紊乱及体内产生异常体液。体液平衡的紊乱和体内产生的异常体液,影响肝脏元气质,引起肝脏气质的失调,肝脏气质失调时肝细胞的摄取营养物质功能受阻,肝脏自然力损失而肝脏细胞大量损害产生酒精性肝炎。2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理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是长期大量饮酒时,胃中黑胆质偏盛引起体液失衡导致肝脏气质干寒性失调,累及肝脏所致。肝脏气质的干寒性失调,促使肝脏组织细胞物质代谢紊乱,再加上体内...  相似文献   

15.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原发性肝癌最为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但因其毒副反应较大,对肝功能损害较严重,因此远期疗效欠佳。而中医药在TACE治疗肝癌时可以减毒增效,保护肝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掌握诊治肝病某些化验指标的临床含义,对基层医务人员更好地开展肝病的中西医结合医疗和科研工作,或有裨益。如何选择对肝病或某种肝脏病变较有针对性的血化验指标?反映肝病或某种肝脏病变的化验指标很多,较常应用或较有价值者,大致可归纳为五类:一、反映肝细胞损害(变性、坏死等)的指标: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吴茱萸对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组织分布及肝脏摄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黄连组、黄连吴茱萸合用组,分别灌胃给予黄连粉末、黄连与吴茱萸混合粉末。于末次给药后1h、2h、4h分批麻醉大鼠取心、肝、肾、脾、肺等组织,HPLC检测各组织中小檗碱的量;将SD大鼠离体肝灌流给予黄连、黄连与吴茱萸混合粉末,取出不同时间点肝灌流液,HPLC法测定肝灌流液中小檗碱的浓度,计算肝脏摄取率。结果:黄连配伍吴茱萸后,小檗碱在肝脏中的分布最高,较配伍前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檗碱的肝脏摄取率较配伍前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可增加黄连中小檗碱在肝脏中的分布,促进小檗碱的肝脏摄取。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3):623-626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法检测肝脏GSH的方法,探讨雄黄中砷对小鼠肝脏GSH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雄黄低、中、高剂量组(0.15 g/kg、0.45 g/kg、1.35 g/kg雄黄),连续灌胃8周;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小鼠肝脏GSH含量,同时采用氢化物发生-火焰原子吸收法(HGFAAS)测定雄黄染毒小鼠肝脏砷含量。结果:GSH在10~500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81.9%~96.4%之间;随着雄黄染毒剂量的升高,GSH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雄黄低、中剂量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雄黄高剂量组较对照组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雄黄染毒小鼠肝脏砷含量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且低、中、高剂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合肝脏中GSH含量的测定;雄黄染毒8周,可引起小鼠肝脏中GSH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果汁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表明其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强的松龙诱导的小鼠肝炎模型的SGPT和肝脏甘油三脂作用不显著,但对上述模型的肝脏病理损伤具有较明显的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致肝脏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性肝脏损害是临床上较常见且易产生严重后果的疾病之一。目前中药肝脏损害的报道越来越多,应引起医药专家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对近五年来中药致肝脏损害研究情况做了综述并展开了讨论。参考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