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0年建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方法以来,一直用肝素剂量-ACT反应曲线作为指导体外循环肝素用量以及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用量指标。但发现用此法计算的鱼精蛋白量输入后ACT值常离基础值较远。1983年Gandhi在临床上进行了鱼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患者不同酸碱度对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对352例心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手术,麻醉后即测正常活化凝血时间(ACT)值,在打开心包后按2.5 mg/kg从中心静脉给予肝素,在体外循环结束时,鱼精蛋白的剂量从肝素的1.5倍开始在升主动脉根部给药,测量中和后的ACT值,并依此作为追加鱼精蛋白量的参考。按体外循环结束时其酸碱度不同分为3组,观察比较各组肝素与鱼精蛋白总量之比、中和后ACT值,并观测3组术后6 h、12 h及24 h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结果:在酸性环境下,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剂量及术后引流量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酸性环境下,鱼精蛋白和肝素比平均值为1.63∶1;在pH<7.31或剩余碱(BE)<-6时,鱼精蛋白的用量显著增加,鱼精蛋白和肝素比平均值为2.33∶1。结论:不同酸碱度对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有较大影响,酸性环境下鱼精蛋白的中和作用会减弱,鱼精蛋白用量增加,术后引流量也会增多。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测得pH<7.31或BE<-6时,建议纠正酸碱平衡的同时适量追加鱼精蛋白。  相似文献   

3.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按常规或经验给予肝素和鱼精蛋白的方法,有时因用药量不准确,易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术中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简称ACT)指导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具有减少术后渗血,防止鱼精蛋白过量等优点。1983~1984年我们对14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应用国产Q/HG硅藻土测定ACT,并以37例  相似文献   

4.
自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共观察117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经升主动脉根部给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方法的病例。全组未发现鱼精蛋白过敏反应、非心原性肺水肿以及鱼精蛋白引起的明显血液动力学变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CPB)下抗凝不足会耗竭凝血因子而导致CPB后凝血病,而肝素过量却会增加术后渗血。我院自1980年起,便常规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肝素抗凝与鱼精蛋白拮抗,至今已积累9000余例。但目前发现,如注用肝素后不监测ACT,或不获ACT报告结果便开始CPB或紧急转机,会给病人带  相似文献   

6.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简称ACT)是体外循环手术时正确指导肝素抗凝和鱼精蛋白拮抗的重要监测手段。由于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1980年开展ACT监测,先从三种硅藻土中选用性能稳定的西德  相似文献   

7.
鱼精蛋白中和肝素致严重低血压五例报告金咏梅,吕琪,徐志娟体外循环停机后必须以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由于鱼精蛋白是一种异性蛋白质,使用后易引起一些副反应,严重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心跳骤停。我们先后遇到5例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过程中出现严重低血压反应的...  相似文献   

8.
在体外循环术后,目前普遍运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由于鱼精蛋白有一些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近来人们开始寻求鱼精蛋白的替代品,结果证明复合血小板因子4种和肝素的效果更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笔者观察了90例体外循环手术停机后回输机内余血对患者的影响,体会如下: 1.停机后及时地经主动脉向体内回输机内余血,能使患者的循环血量保持充足和相对稳定,尤其给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时能减弱  相似文献   

10.
心脏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的救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回顾体外循环后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期间发生过敏性休克、心搏骤停2例,均属严重肺血管收缩型毒性反应。结合文献复习,作者认为:严重的鱼精蛋白过敏反应发病急骤,临床表现严重。立即二次转机辅助循环,应用副肾素、抗组织胺类药物和大剂量激素,及时补足血容量是主要抢救措施。而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与否与有无鱼类食物过敏史、注射途径、是否二次使用鱼精蛋白、鱼精蛋白皮试是否阴性均无相关性。缓慢注射(>3min)可防止快速给药反应型毒性反应的发生,但无助于防止严重肺血管收缩型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时循环和肺力学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20例体外循环(CPB)病人静注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时循环和肺力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是,鱼清蛋白注药后5、10min时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降低(P<0.05),心率(HR)显著减慢(P<0.01),但中心静脉压不变。MAP最大变化值与鱼精蛋白用量无显著相关,却与阻断和转流时间有一定正相关。肺静态(Cs)和肺动态(Cd)顺应性分别在注药后10min和20min显著减低,而气道阻力(Raw)显著增加,Cs最大变化值与MAP最大变化值呈正相关(r=0.61,P<0.01).却与注药前Cs值呈负相关(r==0.56,P<0.01)。表明鱼精蛋白除引起肺实质改变外,还可致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提示应用鱼精蛋白期间应行肺力学和动脉血氧合度的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邵伟 《山东医药》2003,43(29):8-10
本研究的目的观察PGE1对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所致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7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内操作结束主动脉根部注射鱼精蛋白对抗肝素后肺动脉平均压≥30mmHg即行PGE1 0.02~0.04蘥*min-1*Kg-1持续输注,并于注射前后不同时间分别监测动脉收缩压(SABP)、舒张压(DABP)、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采用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CO),并计算心指数(CI)、每搏指数(SI)、左心室和右心室做功指数(LVSWI,RVSWI)、肺循环阻力(PVR)及体循环阻力(SVR).结果:PGE1持续输注后,SABP、DABP、CVP、CO、SI未发生变化.肺动脉压、右室做功指数和肺血管阻力在持续PGE1 0.02~0.04μg*min-1*Kg-1注射后30min降低为注射前水平(P<0.05).结论:持续静脉输注PGE1 0.02~0.04μg*min-1*Kg-1可以逆转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降低肺血管阻力,对动脉压和心排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中的应用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功能,抑制纤溶,与肝素有协同作用使ACT延长,减少肝素与鱼精蛋白的用量,并能抑制血管舒缓素,激肽,补体等激活所致机体炎性反应,保护心肺功能。对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与输血具有确实和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6,(6)
目的观察老年非体外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肾功能变化,为预防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肾功能受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老年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移植血管数、肝素用量、鱼精蛋白用量、异体血浆用量和异体红细胞悬液用量,观察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患者血液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肝素、鱼精蛋白、异体血浆及异体红细胞悬液用量大于观察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血中尿素氮水平在术后3 d之内均逐渐升高,而肌酐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略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术后逐渐升高,观察组患者肌酐清除比对照组快。结论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较体外循环CABG患者快,对肾脏损伤小。但基于本研究样本较小等原因,这两种术式的优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彭涛  刘玉兰 《胃肠病学》2010,15(6):335-338
背景:活动期炎症性肠病(IBD)往往伴有高凝状态,高凝状态与炎症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模型中凝血异常与炎症的关系以及肝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炎组、肝素治疗组和肝素+鱼精蛋白组。后三组以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大体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AT)活性和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肠炎组DAI、大体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血清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5),PT、APTT、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增高(P0.05)。经肝素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肝素+鱼精蛋白组各指标与结肠炎组无明显差异。结论: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中存在凝血异常,肝素可有效控制炎症激活的凝血异常,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抗凝活性相关。鱼精蛋白可中和肝素的抗凝活性同时终止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已成为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重要手段.普通肝素是血液透析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但由于有增加出血倾向、影响血小板功能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应用,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局部肝素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如鱼精蛋白和肝素的精确用量难以确定,操作比较繁琐等,且有可能发生反跳现象[1].对于伴有出凝血功能障碍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已被证实成为CRRT时体外抗凝技术的最佳选择[2].本研究使用同步RCA方法,对6例MODS患者进行床旁CRRT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武民  赵宏  王培祥 《山东医药》2001,41(24):53-54
体外循环手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是一项重要措施 ,但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 1990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行体外循环手术 35 0例 ,其中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 2 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中 ,男 9例 ,女 17例。年龄 4~ 2 7岁 ,平均 34岁 ;体重 2 0~ 75 kg,平均 2 3.5 kg。瓣膜病 3例 ,先天性心脏病 2 0例 ,冠心病、心脏粘液瘤各 1例。全组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术中应用国产肝素抗凝 (3mg/kg) ,保持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 (ACT)为 480~ 6 0 0 S;停机后用鱼精蛋白经主动脉根部或中心静脉缓慢推注中和肝素。…  相似文献   

18.
鱼精蛋白在临床上被用来中和肝素,而其对体循环、肺循环的毒性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对鱼精蛋白的毒性反应机制及预防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鱼精蛋白在临床上被用来中和肝素,而其对体循环、肺循环的毒性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对鱼精蛋白的毒性反应机制及预防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异体原位非转流肝移植术中使用凝血弹性图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探讨新肝期再灌注后凝血紊乱的诱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153例终末期肝病行非转流肝移植手术患者,于切皮时、再灌注前5 min、再灌注后5 min及给予鱼精蛋白后10 min检测肝素酶修正及自然全血凝血弹性图。结果切皮时及再灌注前5 min肝素酶修正组与自然全血组凝血弹性图数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自然全血标本在60 min内均未形成有效的凝血图形,46例标本反应为无凝血形成。肝素酶修正组数据与灌注前比较,凝血时间(K)值显著延长,Alpha角度(Angle)与最大幅度(MA)值明显降低。静脉给予不同剂量鱼精蛋白后自然全血标本的有效凝血图形恢复,各组数值有显著性差异。肝素酶修正组各记录数值接近再灌注前水平。结论异体原位非转流肝移植术中的凝血异常由多种原因造成,凝血弹性图对凝血状况的连续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判断凝血异常的原因,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并可评价治疗效果。新肝期再灌注后凝血紊乱多由供肝外源性肝素或肝素样物质释放入血引起,给予适当剂量鱼精蛋白可以拮抗肝素活性,改善凝血状况。肝素酶修正凝血弹性图可及时监测到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