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他们相恋于纯真浪漫的大学校园。他追她,她置若惘闻,故作清高。他自惭形秽,颇有自知之明:时下的美女,有几个会把身无分文的青涩男生放在眼里,她们的心气极高,事业有成的男士才是她们锁定的目标。他想放弃,但又无法抑制内心的那份狂热与激情。最终,他下决心把她追到手,哪怕与那些成功男士竞争!哪怕碰个头破血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情绪反应以及观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用自我评定量表(MMPI.SDS.SAS.SCL-90)对患者进行测量.结果量表一致提示患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情绪障碍和人格缺陷,以抑郁、强迫、焦虑、偏执、癔病、精神衰弱和病态人格为主;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进一步加强儿童期的性别角色教育;青少年期的性知识教育以及全民的性道德教育是预防性心理障碍的重要环节.而综合治疗(心理、行为加药物治疗)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与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对安宁市某小学3~6年级的儿童进行整群抽样筛查.采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和多重成就测验成绩筛出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非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 CV)、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 研究组儿童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感、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U=9.749,5.302,10.033,8.384,6.999,13.407;P<0.05),而矛盾性因子分则高于对照组(U=5.43,P<0.05);在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学习障碍组儿童的总分和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U=12.535,12.018,9.251,3.469,12.058,9.358,9757,P<0.05);在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学习障碍组儿童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U=4.356,3.193;P<0.05),外向性得分低于对照组(U=3.251,P<0.05).FES—CV的某些环境因素与学习障碍组儿童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相关.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不良,其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家庭环境与其自我意识和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起病于3岁之前的广泛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其核心症状表现为社交能力缺损、兴趣狭窄和僵硬、刻板、重复的行为特征。最新美国发育障碍控制和预防网监测报告显示[1],每54名儿童中即有1名患ASD。ASD发病具有一定的生理和遗传基础,不能早期获得诊断和康复,将造成永久性社会功能障碍,影响其终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听到这样一件事:语文课上,老师为同学们订正作业,讲到一道题时,一位小女孩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她为了证明自己答案正确,便勇敢地站起来与老师辩论。可没想到,这竟让老师大发雷霆,当着全班同学说她是“哗众取宠”!小女孩伤心地哭了,她说:“我没想到,在课堂上与老师讨论问题会被老师认为是‘哗众取宠’!”“如果老师真的认为我的这种行为是‘哗众取宠’,那么我发誓:从今以后,我在课堂上不会再发一次言!”小女孩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咬牙切齿地说道。 小女孩还把这件事写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自杀观念的抑郁障碍(DD)和广泛性焦虑(GAD)患者条件负变化(CNV)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59例DD组、42例GAD组和54名正常人(NC组)的CNV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CNV的M1波幅降低,PINV出现率高。与此,GAD组的CNV的M1波幅变化方向及PINV出现率与DD一致。结论:CNV应用可作为DD和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愿意自己经常并永久处于欢乐和幸福之中。然而,生活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并且经常发生祸不单行的事。频繁而持久地处于扫兴、生气、苦闷和悲哀之中的人必然会有健康问题,减损寿命。那么,遇到心情不快时,应采取什么对策呢?1.休息片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天中多进行几次短暂的休息,做做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以使你放松大脑,防止压力情绪的形成。千万不要放任压力情绪的发展,不能使这种情绪在一天工作结束时升级成能压倒你的工作压力。2.了解造成压力的根源确切地说,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你?是工作,是家庭生活,还是人际关系?如…  相似文献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临床亚型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法:将符合DSM—Ⅳ ADHD诊断标准的男童70例分为注意障碍为主型(PI)44例,以多动/冲动为主型(HI)6例、混合型(CT)20例,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比较各亚型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ADHD组行为问题发生率(48.57%)明显高于对照组(12.70%),P〈0.01;ADHD各亚型行为问题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混合型最高;ADHD亚型与对照组CBCL因子分的4组间比较显示分裂性、强迫性、体诉、多动、攻击性、违纪因子及CBCL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分裂性因子PI〉HI,攻击性因子CT,HI〉PI,违纪因子HI〉PI,CT。结论:ADHD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其中混合型行为问题发生率最高;ADHD临床亚型行为问题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睡眠障碍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在长沙市5个区随机抽取854名3~5岁儿童,对受试儿童的家长进行睡眠状况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调查.结果:854名儿童中睡眠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3.4%、20.4%,筛查出多动症的发生率为3.6%.睡眠障碍组行为异常及多动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9.5%、7.7%,高于非睡眠障碍组的16.0%、1.6%(P<0.01);PSQ各因子得分大多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1).睡眠障碍评分等级最高的五级组,其行为异常和多动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4.0%、9.0%,明显高于其它等级组的6.3%~20.4%、0.6%~2.8%(P<0.01或P<0.05).打鼾频繁组多动症的发生率为8.8%,高于偶然与从不打鼾组的2.7%~3.6%(P<0.01或P<0.05).结论:儿童睡眠障碍与行为问题及儿童多动症相关.对行为问题儿童,有必要关注其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月前,妻为我买了一双浅紫色的棉手套,因为当时天气还不冷,便随手放到了书柜里。这些日子,冬意渐浓,气温骤降,便想起了棉手套,找到后却发现一只长一只短,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不恰如其分体验问卷修订版(NJRE-Q-R)在中国临床和社区人群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选取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强迫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患者共238例,社区招募正常对照201例,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NJRE-Q-R、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分别评估强迫症状、不恰如其分体验及抑郁焦虑情绪。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效度,Cronbach α系数检验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NJRE-Q-R中的种类量表可分为3个维度,NJRE-Q-R中的严重程度量表单维结构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示NJRE-Q-R种类量表及严重程度量表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1.66,CFI=0.95,RMSEA=0.06;χ2/df=2.71,CFI=0.92,RMSEA=0.11);NJRE-Q-R种类量表及严重程度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分别为0.73,0.96。结论:不恰如其分体验问卷修订版在临床和社区人群中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焦虑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水平的特点.方法:对湖南省6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共抽取9495名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最后选出符合标准的三组儿童(对照组214人、单纯ADHD组219人、伴焦虑障碍ADHD组111人).入组儿童由家长填写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儿童自己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CSCS).结果:(1)单纯ADHD组儿童行为问题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如行为问题总分(30.35±24.32)vs.(16.97±14.86),P<0.01],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如总分(50.85±9.98)vs.(57.46±10.80),P<0.05];(2)伴焦虑障碍ADHD组行为问题评分[如总分(41.66±28.07)]均大于对照组(P<0.01),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除躯体情况外,其他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s<0.05);(3)伴焦虑障碍ADHD组行为问题评分均大于单纯ADHD组(P<0.05),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的行为分、焦虑分、合群分及总分均小于单纯ADHD组[(10.44±3.17)vs.(11.55±2.80),(8.06±2.61)vs.(9.21±2.61),(7.42±2.22)vs.(8.16±1.89),(47.25±9.93)vs.(50.85±9.98);均P<0.05].结论: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其行为问题多,自我意识差,而伴焦虑障碍ADHD儿童比单纯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更突出,自我意识更差.  相似文献   

13.
焦虑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体验,并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焦虑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在某种特定情景下,我们能够明确察觉到的内心涌动的紧张感。焦虑是人们对将要到来的危险或需要,因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而唤起的不安的预感。焦虑使有机体对生存威胁产生警觉,并采取适当的行为。轻度的焦虑可以提高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适应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的适应行为能力。方法: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4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和34名正常儿童进行了评定。结果:ADHD患儿除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和时空定向项目与正常儿童接近外,其它分量表、因子和适应能力商数均低于正常儿童,男性ADHD患儿社会自制能力较正常儿童为差。结论:ADHD患儿的适应能力评估对ADHD的诊断、干预和预后预测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社交焦虑、个性特征及其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筛查行为问题儿童82名,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41),随机抽取非行为问题儿童50名作为正常组。对干预组儿童采用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行为干预一个学期,干预前后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估。结果:行为问题组儿童的社交焦虑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行为问题组情绪稳定性(N)分高于正常组、内外向(E)分低于正常组(P<0.01,0.001)。干预前干预组社交焦虑及个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社交焦虑及各因子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与正常组比较,社交焦虑及个性各因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行为问题儿童和正常儿童在社交焦虑水平、个性特征方面存在差异。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行为干预对行为问题儿童的社交焦虑和个性缺陷有效。  相似文献   

16.
<正>自尊是个体对其在竞争能力、个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判定等多个领域中的自我意识的评估[1]。有研究显示,与正常对照儿童相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具有低自尊的表现[2]。本文对ADHD患儿的行为问题与自尊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M P I测评结果,评估焦虑障碍患者个性特征。方法应用399题的MM P I测查表进行测验,并与中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以及用两点划分法对焦虑障碍患者人格特征进行测图分析。结果焦虑障碍患者在L(t=-2.979,P=0.006)、K(t=-2.750,P=0.010)、M F(t=-4.994,P=0.000)、S I(t=-9.751,P=0.000)量表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D(t=2.612,P=0.014)、HS(t=4.879,P=0.000)、HY(t=4.354,P=0.000)、PT(t=19.933,P=0.000)、SC(t=10.445,P=0.000)量表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具有代表意义的测图有23/32、26/62、27/72、28/82、36/63、38/83、68/86、78/87,百分率均〉50%。结论焦虑障碍患者个性特点表现为多疑、焦虑、抑郁、追求完美、不自信、躯体化,伴有强迫性观念或行为,部分患者伴有某些精神分裂症的异常体验等。  相似文献   

18.
强迫障碍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焦虑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病人头脑里的想法、表象和意象。强迫动作是病人不能控制地重复做一些不必要的动作和行为。病人明知这些想法或念头以及动作是不必要或多余的,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19.
刘大妈50多岁了,她和老伴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平时除了带带外孙,还帮着女儿女婿做饭、买菜、收拾屋子。虽说家务繁杂,但能干的刘大妈却里外都操持得顺手,"孩子们工作忙,我来帮他们减轻点家务负担!"年龄不饶人,刘大妈也时常感觉自己力不从心,但每当看到小外孙稚气的脸,所有的疲惫就会一扫而光,和家里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快乐幸福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依赖、自我批评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和不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90例抑郁障碍病人进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抑郁体验问卷(DEQ)的测量。结果:①高依赖高自我批评者的CES-D总分及抑郁的躯体症状、抑郁情绪因子分显著高于低依赖低自我批评抑郁障碍患者(P<0.05);②依赖、自我批评与CES-D总分、抑郁的躯体症状、抑郁情绪症状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在0.203~0.297之间);③自我批评因子对CES-D总分、抑郁情绪症状有显著的回归效应;自我批评因子对男性抑郁患者的躯体症状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依赖因子对女性抑郁患者的躯体症状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依赖、自我批评因子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程度、躯体症状、抑郁情绪症状存在低度相关;相对于依赖因子,自我批评因子能更稳定地预测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