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新生儿短小手术中喉罩与气管插管复合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优点及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非胸、腹部手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组Ⅰ(喉罩组,n=20)和组Ⅱ(气管插管组,n=20),均采用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麻醉期间监测诱导后下颌松弛(T1)、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1min(T2)及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3)、拔出后1min(T4)时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喉罩的置入方法、喉罩或气管插管置入次数、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时间,以及置入、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组Ⅰ有18例采用标准法一次性置Ⅰ成功,组Ⅱ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比较,组Ⅰ在他与T1时间点以及T4与乃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Ⅱ在,12与T1以及T4与1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时组Ⅱ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组Ⅰ(P〈0.01)。结论喉罩复合全凭七氟醚麻醉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新生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气管镜检术的麻醉效果;并通过与目前常用麻醉方法的比较,探讨更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40例需行气管镜检术的患儿,年龄2~5岁,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S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维库溴铵麻醉组(K组)。术中持续监测并记录患儿SpO2、HR、BP及ECG,并观察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s组麻醉后心率、血压下降,与麻醉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麻醉后心率、血压与K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S组较K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麻醉方法,都有满意的肌松效果,声门显露充分,无呛咳、屏气现象。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气管镜检术,可为手术操作提供满意的肌松条件,声门显露充分,患儿元呛咳、屏气现象,可避免置镜困难,减少声门、气道水肿及损伤,消除气管置镜引起的剧烈心血管反应;停药后可迅速苏醒,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复苏中建立喉罩气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分娩、经过初步复苏后需要正压通气的新生儿,按出生日期奇偶数分喉罩组和面罩组,观察喉罩成功插入时间及1次成功放置率,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复苏起效时间和通气时间.结果 (1)喉罩组57例,面罩组42例,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高危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成功插入喉罩所需时间(7.5±2.1)s,1次放置成功率98.2%;喉罩组复苏成功率(98.2%),明显高于面罩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起效时间和需要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面罩组[(11.5±5.5)s比(32.1±19.3)s,(32.9±21.9)s比(74.5±89.1)s,P<0.05].两组1 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5 min Apgar评分高分者多于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复苏中,喉罩气道的建立简单、安全、有效,复苏效果优于面罩,可降低气管插管率,是一种适合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的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4.
喉罩全麻复合骶麻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喉罩全麻复合骶麻与单纯气管内全麻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利弊,为临床小儿麻醉提供参考。方法:2~12岁行腹部及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骶麻组(喉罩组)和单纯气管内全麻组(气管组),每组30例。观察患儿麻醉前、置入喉罩(气管)前后及术后拔除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O2及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与躁动情况。结果:MAP、HR和SpO2在两组间麻醉前和置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罩(气管)后及术后拔除时喉罩组MAP、HR的数值明显低于气管组(P<0.05),喉罩组术后疼痛评分(VAS)值明显低于气管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气管组(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诱导和苏醒期患儿血液动力学比较平稳,术后疼痛明显降低,苏醒时间较短,且可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儿全麻下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时,不同材质喉罩(充气或充水)囊内压力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小儿,随机分为3组(n=20),A组选用可重复使用喉罩,空气充填通气罩;B组选用一次性喉罩,空气充填通气罩;C组选用可重复使用喉罩,注射用水充填通气罩。喉罩插入后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观察喉罩囊内压力的变化。结果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30min后,A组喉罩囊内压力为(77.8±8.7)mmHg;B组喉罩囊内压力为(35.2±1.0)mmHg;C组喉罩囊内压力为(29.7±1.0)mmHg。结论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30min后,可重复使用喉罩(充气)囊内压力明显升高;一次性使用喉罩(充气)囊内压力轻度增加;可重复使用喉罩(充水)囊内压力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儿童全身麻醉中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60例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舒芬太尼组)及对照组(芬太尼组),每组 30例.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3mg/kg 、琥珀胆碱2mg/kg ,试验组予舒芬太尼0.1μg/kg、 对照组予芬太尼1μg/kg,所有患儿以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拔除喉罩时间(停用麻醉药至拔除喉罩的时间),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在PACU对患儿进行儿童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Ramsay镇静评分、FLACC疼痛评分.结果 试验组PAE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过度镇静(Ramsay镇静评分均<4),试验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喉罩拔除时间和离开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2例设为介入治疗组,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50例。健康对照组与介入治疗组术前、术后10d分别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结果介入治疗组患儿术前潮气呼吸肺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每分通气量(MV)无明显差异(P〉0.05),呼吸频率(RR)增快,潮气量(VT/kg)减小(P〈0.01);吸气时间(TI)及吸呼比(TI/TE)缩短(P〈0.01);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VPEF)及达峰容积比(VPEF/VE)降低(P〈0.01);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PTEF)增快(P〈0.01),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减低(P〈0.01),而剩余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剩余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50%)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治疗组患儿术后10d潮气呼吸肺功能与术前相比,RR下降,VT/Kg增加(P〈0.05),TI及TI/TE上升(P〈0.05或P〈0.01);TPEF、TPEF/FE、VPEF及VPEF/VE增大(P〈0.05或P〈0.01);PTEF减慢(P〈0.05),TEF25%增加(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仍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介入治疗能改善先心病患儿肺功能,但肺功能的完全恢复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小于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小于6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组(KPS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组与麻醉前及KPS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KPS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PS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每组21例。记录置入喉罩前(T_(1))、置入喉罩即刻(T_(2))和置入喉罩结束(T_(3))3个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并记录拔除喉罩的时间、停留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时间和手术后的躁动情况。结果 D组T_(2)时间点MAP高于T_(1)和T3时间点(F=21.75,P0.001),而HR T_(2)与T_(1)和T3时间点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F=2.76,P=0.07);C组T_(2)时间点MAP高于T_(1)和T3时间点(F=21.53,P0.001),HR高于T_(1)和T3时间点(F=46.30,P0.001),D组T_(2)的HR低于C组T_(2)的HR(t=4.32,P=0.001)。D组拔除喉罩的时间长于C组(t=3.35,P=0.002),两组停留在PACU的时间相似(t=0.17,P=0.97)。D组手术后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t=-2.70,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麻醉置入喉罩时心率的波动,明显减少术后的躁动,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有创-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撤机过程中,采用有创一无创序贯性通气能提高撤机的成功率。方法将3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17例患儿接受有创一无创序贯通气治疗为治疗组,17例患儿接受传统脱机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撤机成功率、总用氧时间。并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及漏斗胸的患病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撤机成功率分别为94.1%和70.6%(P〈O.05);总用氧时间分别为(15±6)d和(21±8)d(P〈0.05);呼吸暂停的患病率分别为5.9%和23.5%(P〈0.05);漏斗胸的患病率分别为0和17.6%(P〈0.05)。结论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性通气檬吉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较传统脱机模式更有效,提高了撤机成功率,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60例行腹腔镜疝内环扎术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A组30例)和非插管组(B组30例),观察气腹效果、手术时间、呼吸,连续监测HR、SBP、DBP、SaO2,分时段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A组、B组气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100%和8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min)A组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比较,B组出现5例窒息,A组无;两组间血气分析,B组气腹10min,PaCO2、PaO2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A组气腹10min,PaO,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插管和未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是可行的。但未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适用于手术时间短的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1h的手术,以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出生后需正压通气且心率<60次/min的新生儿68例随机分为喉罩组(36例)及气管插管组(32例),比较两种方法的复苏效果并观察喉罩操作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1)两组新生儿生后1min及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喉罩组一次插入成功率为94.4%,置入时间(7.58±1.16)s;气管插管组一次插入成功率为90.6%,置入时间(7.89±1.52)s.(3)喉罩组复苏成功率(86.11%)略低于气管插管组(96.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喉罩组起效时间(34.06±10.56)s略低于气管插管组(41.38±27.19)s,通气时间(137.19±80.14)s亦略低于气管插管组(171.09±84.28)s,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喉罩组2例有恶心,1例腹胀;气管插管组1例喉头水肿,2例气胸,1例气道出血.结论喉罩通气操作技术难度小,易于掌握,对较重窒息儿的复苏效果不亚于气管插管,且似更安全,可在相当程度上替代气管插管,尤适于气管插管操作不熟练者或基层医生.  相似文献   

13.
李莺  徐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4):1880-1882
目的探讨婴儿捂热综合征(IMS)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2月63例I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低血钙、超高热,及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脏器衰竭数目对患儿进行分组,对各项危险因素行χ^2检验,比较组间患儿的病死率。结果63例患儿住院期间病死率为22.1%。并代谢性酸中毒与未并代谢性酸中毒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20,95%CI=1.0~10.24,χ^2=4.76P〈0.05),且病死率随着血pH降低而升高(Pearson列联系数=0.49,χ^2=9.80P〈0.05)。存活48例与15例死亡患儿PCIS评分相比有显著差异(t=7.798P〈0.05)。PCIS≤80分与〉80分患儿的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RR=12.73,95%CI=1.78~91.04,χ^2=13.24P〈0.05)。血糖〉12mmol/L的患儿与血糖〈12mmol/L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73,95%CI=1.46~9.54,χ^2=8.73P〈0.05)。并低血钙与未并低血钙的患儿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RR=3.0,95%CI=1.23—7.31,χ^2=6.30P〈0.05)。体温≥41℃与体温〈41℃的患儿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RR=3.0,95%CI=1.34~6.74,χ^2=3.97P〈0.05)。脏器衰竭≥3个与脏器衰竭〈3个的患儿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RR=7.88,95%a=2.85~21.78,χ^2=17.66P〈0.05)。结论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低血钙、超高热、低PCIS评分及多脏器衰竭可能是IMS的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麻醉工作通常分为3个时期,即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其中,以气管导管或喉罩的拔除过程风险最大,拔管时机选择不当可导致严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小儿全身麻醉拔管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拔管时机是指全身麻醉结束后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的最佳时间。目前临床上全身麻醉拔管时机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治疗中对肺氧合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将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N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保护通气组(PV组)和传统通气组(CV组),每组20例。对两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肺氧合功能指标、并发症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PV组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和氧浓度显著低于CV组(P均〈0.05);呼气末正压高于CV组(P〈0.01);两组通气频率(RR)差异无显著性(P〉0.05)。(2)Pv组PaCCh高于CV组(P〈0.01);pH低于CV组(P〈0.01);两组Pa02差异无显著性(P〉0.05)。(3)Pv组上机后48h与72h氧合指数明显低于CV组(P〈0.01),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的比率在机械通气后72h也高于CV组(P〈0.01),PaO2/FiO2在各监测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P〉0.05)。(4)Pv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率低于CV组(P〈0.05)。(5)两组脑室内出血及动脉导管开放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V组上机时间均短于CV组(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改善肺部气体氧合,维持适当血氧分压,减少并发症,缩短上机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不增加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开放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醚诱导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120例患儿随机均分成三组,七氟醚诱导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A组),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B组),氯胺酮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40例,监测并记录基础值、切皮时和术毕的SBP、DBP、HR和SpO2,观察患儿术毕清醒时的幻觉、谵妄、恶梦和躁动不安等精神症状及异常行为。结果三组患儿年龄、体重及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比较,切皮时和术毕时C组SBP和DBP升高,HR增快,明显高于快于A.和B组(P〈0.05)。A组麻醉效果与B组相当,但术后的精神症状明显少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毕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诱导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呼吸管理简便,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平稳,几乎没有精神症状的发生,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简便、安全,优于传统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和氯胺酮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对照组(常规治疗+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检测治疗前后睡眠时的潮式呼吸肺功能。主要参数为: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静态顺应性(Crs)和气道阻力(Rrs)。结果治疗组雾化吸入治疗前后潮式呼吸的各项参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PTEF/TE(t=2.08,P〈0.05),VPEF/VE(t=2.84,P〈0.05),Crs(t=2.33,P〈0.05),Rrs(t=2.98,P〈0.05),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潮式呼吸参数TPTEF/TE及VPEF/VE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08,P〈0.05;t=2.35,P〈0.05),Crs与Rr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1.20,P〉0.05;t=1.26,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Crs及Rrs发生了明显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t=2.25,P〈0.05;t=2.09,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肺功能的改善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末端肠壁内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探讨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结肠盲端标本76例(包括高位11例,中位26例,低位39例)。记录平均胎龄、出生体重及取得直肠标本时的年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GP9.5和S-100蛋白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类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出生时胎龄和平均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P9.5和S-100在高位畸形患儿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中位畸形(高位VS中位,PGP9.5:0.422±0.008VS0.447±0.006,P值=0.0226;S-100:0.417±0.009VS0.442±0.007,P值=0.0401)和低位畸形(高位VS低位,PGP9.5:0.422±0.008VS0.450±0.009,P值=0.0331;S-100:0.417±0.009VS0.447±0.010,P值=0.0436);中位和低位畸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畸形一期手术组直肠末端PGP9.5和S-100的表达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PGP9.5:0.421±0.010vs0.453±0.006,P值:0.0128;S-100:0.413±0.010vs0.449±0.006,P值=0.0048);低位畸形26例男性患儿取得直肠盲端标本时的平均年龄为(0.11±0.08)个月,13例女性患儿平均年龄为(6.15±0.29)个月(P〈0.0001),但直肠末端PGP9.5和S-10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末端肠壁内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与畸形位置密切相关,这可能是高位畸形术后排便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中位畸形盲端肠壁内神经系统的发育可随年龄逐渐趋向于成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在婴儿声门下狭窄钬激光消融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钬激光消融术治疗的声门下狭窄患儿8例,所有患儿采用喉罩置入下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狭窄原因、手术时长、麻醉操作时间,记录术中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8例均为获得性狭窄,狭窄部位均2. 8 mm,其中1例狭窄部位为1 mm。手术时间平均为(50±5. 81) min,麻醉诱导时间为(10. 62±1. 49) min,血氧饱和度下降需停止手术加压给氧均集中在烧灼的前2次。术中除了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外,还出现了气管痉挛、声门活动度过大、分泌物增多等不良事件。结论喉罩置入能安全用于婴儿声门下狭窄的治疗,良好的气道表面麻醉和保留自主呼吸,能给予术者充分的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的耗时,降低麻醉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食物过敏患儿采用综合营养干预后,监测患儿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探讨营养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对158例2岁以下食物过敏患儿,按照其有无接受营养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儿定期由营养医师指导患儿饮食及必要时补充营养素(钙、铁、锌)、益生菌。对照组仅由儿科医师诊治时口头指导。2组患儿随诊6个月后测量身长、体质量等体格指标,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评估患儿膳食营养摄入情况。结果营养干预后干预组营养不良发生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2.03,P〈0.05)。干预组血清锌、铁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8.5±9.6)μmol/L比(68.2±8.5)μmol/L,t=12.264,P〈0.01;(18.6±3.4)mmoL/L比(12.8±2.7)mmol/L,t=10.762,P〈0.05]。干预组〉6~24月龄患儿钙、锌日摄入量,〉12~24月龄患儿蛋白质日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96.1±110.3)mg比(412.8±89.3)mg,t=4.011,P〈0.05;(10.7±3.7)mg比(7.3±2.1)mg,t:5.367,P〈0.05;(42.8±9.4)g比(33.2±8.2)g,t=3.245,P〈0.05)。结论食物过敏患儿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营养干预可明显降低食物过敏患儿营养不良及铁、锌、钙缺乏的发生率,应规范指导过敏患儿的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