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7例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个月~1岁1个月,平均年龄(6.5±3.7)个月;嵌顿发生部位右侧10例,左侧5例,双侧2例。临床表现均为患侧腹股沟包块、阴囊红肿,伴有发热、腹胀、呕吐,其中休克3例,常规行腹股沟、阴囊B超和腹部X线检查。16例一期行腹股沟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术+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伴睾丸坏死2例,行坏死睾丸切除术,1例行二次探查,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医源性隐睾,无复发,睾丸萎缩1例。结论 腹股沟阴囊B超具有很好的协助诊断作用;需严格把握手法复位指征;对于嵌顿时间大于24 h,合并有发热、腹胀、阴囊红肿或休克的病例,需积极行患侧腹股沟探查术,坏死肠管的切除和完好的肠吻合术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嵌顿疝肠坏死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新生儿嵌顿疝肠坏死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肠管为内容物的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13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肠管坏死的病例数14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新生儿嵌顿疝肠坏死的高危因素。结果:本次嵌顿后手法复位>2次(χ2 =69.289,P2次(χ2 =84.731,P<0.01),肠系膜嵌顿(χ2 =80.233,P<0.01)为新生儿嵌顿疝肠坏死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中对于曾有2次以上嵌顿史或本次嵌顿后已行2次以上手法复位的患儿及肠系膜嵌顿患儿需警惕肠坏死,禁止手法整复,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手术切口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1997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下腹横纹正中切口行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24例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儿手术时间多在20~38min,术后阴囊水肿8例,1周内自行消退,均痊愈出院,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采用下腹横纹正中切口行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具有单一切口瘢痕小,节省时间,可同时探查对侧疝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经脐双孔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实施的125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腹腔镜手术治疗资料,并与95例传统开放手术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右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89例,左侧36例。其中85例麻醉后复位;35例腹腔镜直视下手法复位;5例难复性嵌顿疝经腹股沟小切口打开外环口后腹腔镜下复位。13例患儿合并其它临床问题,其中2例嵌顿肠管浆肌层撕裂;4例嵌顿肠管合并穿孔;3例合并阑尾炎;4例美克尔憩室,同时手术处理。平均住院时间(4.4±0.3)d,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发生。随访9~15个月,无睾丸萎缩、复发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右侧嵌顿80例,左侧15例,平均住院(7.4±4.3)d,术后切口感染3例,阴囊血肿10例,睾丸萎缩3例,复发3例。结论经脐双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性嵌顿疝时优点更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婴儿(≤3个月)嵌顿疝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36例小婴儿嵌顿疝发病及治疗情况,其中急诊手术33例,自然复位后择期手术3例。急诊手术33例中肠坏死4例,睾丸坏死1例,回盲部嵌顿伴阑尾炎1例。结果28例冬季(头年10月~来年3月)发病,其中包括4例小肠坏死和1例睾丸坏死患儿。全组均治愈,随访23例,无并发症及复发,无对侧疝发生。结论小婴儿嵌顿疝多发生在冬季;易产生肠坏死和睾丸坏死,均应急诊手术,术中应探查患侧睾丸;伴发结肠坏死能否Ⅰ期行肠切除吻合,值得关注和研究;急诊手术时探查是否存在对侧潜在疝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们采用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52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后腹腔镜下辅助手法复位,对复位失败者于腹股沟外环体表投影处做1.5 cm小切口,松解嵌顿,均行腹腔镜下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改良法)。结果 5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下辅助复位36例,手术时间(35.4±9.16)min,住院时间(4.5±1.5)d,腹腔镜下嵌顿松解16例,手术时间(54.9±13.6)min,住院时间(5.5±1.7)d。无输精管、精索血管损伤,无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l4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切口疝、疝复发等。结论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安全可行,疗效确切,腹腔镜下可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解剖学及病因学探讨。方法对35例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采用手法复位5例,成功2例;手术治疗33例。肠坏死9例,睾丸坏死6例,睾丸明显淤血肿胀、张力高、呈紫红色7例。松解疝环、回复疝内容物、疝囊高位结扎术11例,肠切除吻合4例,肠造瘘5例,切除睾丸6例,温盐水热敷及睾丸白膜切开减压7例。结果痊愈出院34例,切口感染3例,死亡1例(死于败血症);随诊30例,复发3例;肠造瘘患儿3~6个月后均返院行肠闭瘘术,痊愈出院;随诊睾丸包膜切开减压的7例体查及B超检查睾丸大小及质地均正常。结论新生儿嵌顿疝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睾丸及肠坏死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89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时间与肠坏死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如诊治不及时可能导致肠坏死、卵巢或睾丸坏死等,后果严重。我院2003年2月~2007年3月共收治89例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孔法腹腔镜下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的手术方法,探讨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新术式。方法对30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于全身麻醉下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于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作1.5mm切口,刺入带线针,在腹腔镜监视下完成疝内容物手法复位、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16.5min(5~50min)。平均住院时间3.6d(1~8d)。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嵌顿物坏死、嵌顿物切除及中转开腹病例。患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部无疤痕。全组随访2~16个月,无阴囊水肿、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1例复发。结论一孔法腹腔镜下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疗效可靠,安全、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正常小儿和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急诊手术后随访病儿的睾丸进行了测量。正常儿童两侧睾丸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另组小于1岁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整复失败而行急诊手术者33例,其中作肠切除肠吻合9例,睾丸切除2例,随访时年龄2~12岁例27例,对侧睾丸体积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患侧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对侧和正常儿童睾丸体积,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14~17岁组中2例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对侧。27.7%嵌顿性腹股沟疝婴儿发生早期和远期睾丸损害,故对本症要早期诊断,嵌顿时间在12~24小时者可尝试手法整复,需急诊手术者操作应仔细,少损伤。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临床上较少见,常因就诊不及时、延误诊断等造成肠管、卵巢、睾丸坏死。2000—2008年本院共收治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婴儿嵌顿疝并发睾丸坏死1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睾丸坏死的多种原因。临床资料:收治小婴儿嵌顿疝致睾丸坏死11例,年龄16天-4个月,平均50天。嵌顿时间为7-96小时,平均41小时。均经手术有病理证实。结果;11例均切除患睾,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婴儿嵌顿疝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避免睾丸坏死。  相似文献   

13.
小儿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的影响。方法:阴囊外手法测定163例无嵌顿史、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睾丸体积,作为对照同时测定131例同年龄段正常儿双侧睾丸体积;患儿组有97例、对照组有82例,同时采用B超阴囊外测定。将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患儿睾丸体积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将患儿组双侧睾丸体积差和对照组双侧睾丸体积差进行统计学处理。患儿组均手术治疗,术中观察精索静脉,术后3个月、6个月及6-12个月随访测定患睾体积的变化。结果:患儿组双侧睾丸体积有明显差异(P<0.05),患侧大于健侧;术后6个月内患睾与健睾仍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后双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的发育有不良影响,应重新认识腹股沟斜疝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肠切除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肠切除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为肠管嵌顿.将其分为行肠切除患儿(6例,肠切除组)和未行肠切除患儿(20例,未行肠切除组),比较其差异,探讨新生儿嵌顿疝肠切除的可能高危因素.结果 肠切除组,男5例(83.33%),女1例(16.67%);腹胀6例(100%),便血3例(50%);右侧嵌顿5例(83.33%),左侧嵌顿1例(16.67%);嵌顿时间(20.33±4.59)h;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为(1.92±0.65)h.未行肠切除组,男9例(45%),女11例(55%);腹胀7例(35%),便血1例(5%);右侧嵌顿5例(25%),左侧嵌顿15例(75%);嵌顿时间(10.05±6.17)h;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为(4.30±0.53)h.两组在性别、腹胀、便血、发生部位、嵌顿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时间(36.55±19.97)个月,肠切除组失访1例,未行肠切除组无失访.肠切除组术后出现睾丸萎缩1例(20%),未行肠切除组出现1例(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新生儿发病时间>20 h、右侧嵌顿是新生儿嵌顿疝肠切除可能的高危因素,新生儿嵌顿疝肠切除者术后更易发生睾丸萎缩.识别高危因素、提高观察警惕性,将有利于高危患儿的早期筛选与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5月,我们对8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腹腔镜直视下行肠套叠整复术,对于难复性肠套叠,术中辅助空气灌肠,复位后观察套叠肠管生机,探查末端回肠1 m以上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情况,对有肠坏死或器质性病变者,扩大脐孔提出病变肠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在腹腔镜下切除阑尾或淋巴结活检,对合并腹股沟斜疝者同时手术。结果82例中,77例腹腔镜下复位成功,5例因发现肠坏死或套叠过紧而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发现13例有肠管器质性病变,75例非小肠套叠者予以阑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6 min,5例合并腹股沟斜疝者同时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平均单侧手术时间5 min,总手术时间平均为52 min。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年9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安全可靠,可清楚探查有无肠管器质性病变,对合并腹股沟斜疝可酌情同时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腹腔镜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处理的意义。方法腹腔镜辅助还纳嵌顿肠管,检查肠管有无缺血、坏死、破溃,并行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结果45例嵌顿疝患儿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5例行肠修补术,1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结论经腹腔镜处理小儿嵌顿疝损伤小、安全系数更大。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小儿腹股沟斜疝,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疝囊、肠管、网膜及与之相连腹腔内的肠管、网膜的性质、血流变化,并与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疝囊内容物为稀少血流时说明疝囊内容物可能坏死、部分穿孔,应手术治疗。少血流的患者可进行复位后留诊观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腹股沟斜疝嵌顿,并指导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小婴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婴儿的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103例患儿因嵌顿性疝行急诊手术22例。均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经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9~43min,平均手术时间28min。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2~4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3.7d;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婴儿的腹股沟斜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哭闹与腹股沟斜疝嵌顿疝漏诊后果严重患儿15个月,因阵发性哭闹伴呕吐1天入院。体温37.8℃,精神略差,心肺(-),腹稍胀,按一般感染处理,症状未缓解,病情渐加重。于住院第2天晚发现右腹股沟疝,手法不能复位。手术发现肠管已坏死,切除肠管8cm,术后第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腹股沟斜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11例,56例采用腹腔镜(腹腔镜组)手术治疗,55例采用腹股沟斜切口(传统手术组)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3例麻醉后,手法复位困难,放弃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31.4±10.2) min;术后通气时间(7.8±2.9)h;住院时间(3.3±1.1)d.所有患儿恢复良好,切口美观,Ⅰ期愈合;术后阴囊或阴唇肿胀轻,无血肿;无粘连性肠梗阻;随访1~15个月无复发.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40.7±11.6)min;术后通气时间(15.3±2.8)h;住院时(5.8±1.4)d.切口较长;术后阴囊或阴唇肿胀重,7例出现阴囊血肿,3例切口少许渗液,1例感染;随访2~17个月,2例术后复发;8例术后对侧出现疝.结论 腹腔镜与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比较,具有切口美观,术后阴囊或阴唇无血肿,可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