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与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4例肘内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治疗儿童肘内翻16例(A组),男童13例,女童3例,左侧9例,右侧7例,年龄(7. 3±2. 1)岁;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治疗儿童肘内翻18例(B组),男童12例,女童6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年龄(8. 2±1. 9)岁。术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对两组患儿进行了15个月至8年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39个月。对两组患儿术中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肘关节功能按改良的Flynn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与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外固定术比较,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治疗肘内翻手术时间更短[(0. 9±0. 2) h vs.(1. 8±0. 3) h],完全愈合时间更短[(28±4. 5) d vs.(48. 5±3. 9) d],拆内、外固定耗时更短[(31. 4±5. 7) min vs.(1±0. 14) min)],但手术切口更大[(3. 8±1. 1) cm vs.(1. 5±0. 9) cm],术中出血量更多[(25. 4±2. 5) m L vs.(10. 4±1. 5) 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组中有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为神经挫伤,1例为针道感染,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组中有4例术后出现尺神经挫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62,P 0. 05);两组预后优良率分别为93. 75%和94. 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7,P 0. 05)。经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治疗,术前提携角肘内翻(15. 2±2. 4)°,术后提携角外翻(11. 2±1. 5)°。经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前提携角为内翻(16. 3±1. 9)°,术后为提携角外翻(10. 8±1. 7)°。两组手术前后提携角的纠正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和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的临床疗效相同;Ilizarov外固定在外观瘢痕、外侧髁异常膨大方面有优势;但单纯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在手术时间、截骨完全愈合时间、取内固定耗时、术后护理等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外翻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10例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患儿,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5~14岁,平均10.5岁;右侧8例,左侧2例;患儿受伤时间为3~10年,平均6年;提携角20°~40°者8例,40°~50°者2例。所有病例肘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受限,其中3例有尺神经麻痹症状。术前测量患侧的外翻角及对侧的提携角。均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克氏针内固定,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2~60个月)。患儿原骨折不愈合处及肱骨远端截骨处均达到骨性愈合,肱骨截骨端骨性愈合时间5~12周,平均7周;肱骨外髁骨折端愈合时间7~24周,平均11.9周。9例患侧提携角恢复正常,1例患侧提携角20°,但肘关节功能正常。术前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2.5±20.8)°,术后1年时平均为(129.0±1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9,P 0.001)。3例尺神经麻痹症状消失,1例空心拉力螺钉断裂,予再次手术。结论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空心拉力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外翻畸形,术后肘关节外观、功能、稳定性恢复好,可避免二期手术,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3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应用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盂氏骨折的临床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采用Boycl切口,显露尺骨上段,肱骨头及脱位的桡骨头,将尺骨上段楔形截断,将桡骨头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并矫正尺骨成角及短缩畸形,用钢板固定。术后X线摄片随访。结果35例截骨部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元畸形愈合,随访9~24个月,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关系均已恢复,肘部功能全部改善。合并桡神经损伤者均恢复神经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术后3个月。结论应用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盂氏骨折,能矫正前臂及肘部畸形,恢复肘关节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儿童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肘部创伤主要的后遗畸形,手术截骨矫形是治疗这种畸形的有效方法.截骨矫形手术方法有许多,包括单纯外侧闭合性楔形截骨、杵臼状旋转截骨、阶梯状外侧楔形截骨等[1].这些方法多能达到预期的矫形效果,但对于严重肘内翻病例,存在2个不好解决的问题:肱骨远端外髁遗留的突起畸形、迟发性尺神经麻痹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为肘内翻畸形矫正术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种精确截骨的方法.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9例肘内翻畸形患儿进行肘关节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人Mimics 10.1软件,三维重建肘关节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人Imageware 10.0软件,根据内翻情况设计最佳截骨角度,然后建立与截骨范围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将模板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将建立的截骨导航模板与肱骨截骨部相吻合,沿截骨导航模板进行截骨,钢板及螺丝钉固定.结果 9例患儿截骨角度满意,术后经3~6个月随访,肘关节恢复满意.结论 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的截骨导航模板可以为青少年肘内翻畸形矫正术提供一种个性化、精确截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栅栏状截骨及尺骨中段截骨对先天性尺桡骨近端连接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们收治28例先天性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患儿,对其中18例实施尺骨中段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远端栅栏状截骨手术治疗,术后予石膏固定6周,拔除克氏针,定期复查,随访11个月至3年.结果 先天性尺桡骨近端连接患儿经尺骨中段截骨、桡骨远端栅栏状截骨治疗,左侧前臂可达旋后10°~20°、右侧前臂可达旋前10°~20°,无矫形丧失现象,日常生活达到功能要求.结论 先天性尺桡骨近端连接采取桡骨远端栅栏状截骨及尺骨中段截骨治疗效果确实,操作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一种矫治儿童膝内/外翻畸形的新术式.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设计应用栅状截骨手法矫形石膏固定术治疗儿童膝内/外翻53例,于骨的成角旋转中心(CORA)将骨膜切开剥离后,用Stryker电动摆动骨锯将骨骼在额状面沿纵轴前后方向剖成间隔约2 mm、长约2.5~3.0 cm的栅状骨片.截骨与骺板线的距离应保持1 cm以上,可同时将内/外侧骨皮质作斜形截断,但中央2~3根骨片不得切断.然后手法初步矫形,有挚石膏托固定.2周后再次在氯胺酮麻醉下手法彻底矫形,有垫管形石膏同定至截骨愈合.结果 53例患儿全部恢复顺利,没有发生早/晚期并发症者.随诊复查矫正效果满意,步态改善.结论 栅状截骨手法矫形石膏固定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儿童膝内/外翻畸形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足跖侧松解和跗骨V形截骨治疗儿童高弓足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软组织和骨性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高弓足畸形的方法 ,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因神经肌肉性疾病所致的高弓足 /高弓内翻足畸形 15例 19足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遗留高弓足畸形 1例 1足 ,采取足跖侧软组织松解和足跗骨V形截骨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 ,术后用小腿管型石膏固定 6周。主要从足外形的改善、足负重及行走功能和X线测量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平均获得随访 3年 6个月。跗骨截骨均于术后 6~ 8周愈合。术后 10周开始负重和行走。除 3例高弓足畸形复发并后足内翻加重 ,17足外形、足负重及行走功能均明显改善 ,X线测量Meary角由术前平均 2 5°减少至 5°以下。本组优者 8足、良者 9足、差者 3足 ,优良率为 85 .0 %。结论 足跖侧软组织松解和足跗骨V形截骨联合手术是治疗儿童高弓足 /高弓内翻足畸形确实有效的方法 ,对大于 6岁儿童足的生长发育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但是 ,对进行性神经肌肉性病变所致的高弓足 /高弓内翻足畸形 ,则术后容易复发或畸形加重  相似文献   

9.
倒V形外展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倒V形外展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7例先天性髋内翻的患儿 ,年龄 3~ 1 4岁 ,均采用倒V形外展截骨术治疗 ,并对临床效果及X线片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共有 2 2例 (2 8髋 )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5 .4年 ,参考史氏标准 ,临床评价优良率为 82 .1 % ;术后及最后随访时的NS角、HE角和ATD值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变化 (P <0 .0 1 )。结论 倒V形外展截骨术操作简单 ,内固定牢固 ,矫正充分 ,临床效果好 ,不易复发 ,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较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疗效.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本院共收治12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患儿,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7例,Ⅱ型5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9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3例采用肘关节后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拍片复查,3~6周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12例,随访1~6年,平均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周,平均4周;9例患肘屈伸活动良好,2例患肘屈曲受限,1例发生肘内翻.1例桡神经损伤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儿童肱骨远端骺分离复位困难,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解剖复位,减少肘内翻的发生.外侧入路对肘关节功能影响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肱骨髁上骨折34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肱骨前外侧入路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治疗因闭合复位失败,血管、神经损伤,或属开放性严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34例。其中25例经随访1~3年,除2例肘伸直有20°受阻外,手术效果均满意。此手术入路组织损伤少,肱骨后侧骨膜保持完整,有利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功能的恢复。术后将上肢伸直固定可避免远端骨断片随前臂旋转而移位。上述措施可防止出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6例难复性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四川省骨科医院儿童骨科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26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26例均在全身麻醉联合臂丛麻醉下行轻柔闭合复位,均未达到满意复位,后立即行肘外侧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3周取除石膏外固定行伤肢主动功能锻炼。术后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3年6个月,平均2年1个月,疗效判定等级:优19例,良5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达92%。结论儿童难复性肱骨远端全骺分离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可最大程度获得解剖复位,术后肘内翻发生率低,伤肢肘关节功能活动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闭合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Delee B型肱骨远端经骺板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 2015年6月收治并获随访的36例儿童Delee B型肱骨远端经骺板骨折患儿资料,其中闭合复位组(闭合复位石膏固定)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21个月.闭合复位内固定组(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11例,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23个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行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22.5个月.比较三组患儿术后1年肘关节功能及患侧与健侧提携角差别.结果 所有患儿获得12~60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所有患儿均在术后4周获骨折临床愈合.术后1年时,按照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闭合复位组优良率57.1%(4/7),闭合复位内固定组81.8%(9/11),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100%(18/18).三组患儿患侧肘关节提携角与健侧差别分别为(17.4±5.2)°、(5.6±1.8)°、(3.5±0.8)°.三组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3例和闭合复位内固定组1例均因肘内翻行髁上截骨术.三组均无骨折延迟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及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儿童Delee B型肱骨远端经骺板骨折,行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闭合复位、闭合复位内固定相比,可获得更好的疗效,患侧后遗肘内翻程度更低.  相似文献   

14.
肱骨经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肱骨经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误诊和肘内翻发生。方法 报道16例肱骨经髁骨折,男10例,女6例。年龄从分娩第一天到7岁,平均3岁。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本组2例误诊为肘关节脱位。1例误诊为肱骨外髁骨折,1例闭合复合失败改行切开复位。余均2闭合复位。随访12胡访时间2-10年,治疗效果良好,结论DelceA型昨肘关节脱位鉴别,B型和C型由于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出现,小头和挠骨近介的  相似文献   

15.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好发于5~7岁儿童,根据受伤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伸直型约占98%,Gartland又进一步将其分为3型。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特殊,骨折复位困难且不稳定。若治疗不当,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及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理念逐渐得到完善。本文就目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术后肘内翻畸形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1975~1986年收治并行切开复位的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61例,经远期随访发现肘内翻畸形30例,占49.1%。其中尺偏型18例(60%),桡偏型3例(10%),中间型9例(30%),尺偏型发生率较高。着重讨论了肘内翻畸形的发生机理、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外侧或肘后正中切口,清理骨折断端,于直视下复位,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1根钢丝8字缠绕固定于桡侧两个针尾。结果98例患儿经6个月~3年的随访,骨折一期愈合,肘关节功能正常,无肘内翻、肘外翻的发生。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有效的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肘前入路复位并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4月至2015年4月我们收治GartlandⅢ型骨折患儿120例,均采用肘前L形小切口复位,运用肱骨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3~4周拆除固定并行个体化功能锻炼,术后24周根据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儿进行功能及外观评价。结果120例患儿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与固定,无尺神经损伤,随访24~36周,平均23周。出现肘内翻2例,发生率1.67%,24周疗效评价优良率93.3%。结论肘前入路并交叉克氏针固定可实现骨折的安全快速解剖复位与固定,无严重并发症,能兼顾功能与外观,是部分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Baumann角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应用Baumann角(B角)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骨折的三维移位,测量并纠正患侧B角,X线片证实与健侧B角之差≤4°。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97例。其中男59例,女38例;年龄2.5~13.5岁,平均6.8岁,伸直尺偏型57例,伸直桡偏型38例,屈曲型2例。结果97例平均随访时间34.5个月。B角患侧平均为73.7°,健侧平均72.8°;提携角(C角)患侧平均7.6°,健侧平均9.7°,其中12例发生C角减少5°~10°、其中5例发生轻度肘内翻,根据Flynn评价均为优87.6%、良12.4%。肘关节伸屈功能平均为-6.5°(伸)138°(屈),优良率为97.9%。克氏针固定时损伤尺神经1例,未出现Volkmann挛缩。结论整复时强调完全纠正尺偏移位及内倾,B角恢复满意后,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固定可靠,能避免肘内翻,可提前功能锻炼时间,不需极度屈肘外固定,能防止前臂Volkmann挛缩的发生,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