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ۺ��������ƽ�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短肠综合征 (以下简称短肠 )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 ,造成剩余的功能性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肠道的代偿能力甚强 ,切除 50 %的小肠并不引起症状 ;切除 75%以上可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严重腹泻、吸收不良 ,水、电解质紊乱 ,代谢障碍和进行性营养不良。肠外营养问世以前 ,造成短肠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病本身 (如广泛的血管病变或肿瘤 )、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营养不良和肠外营养及其并发症所造成的感染和肝肾功能损害。随着肠外营养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短肠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和…  相似文献   

2.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适应肠道吸收而积骤然减少,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吸收不良和进行性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 syndrome,sss)是指小肠吸收面积减少后而出现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外科手术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方式分为非移植手术和移植手术两类。国际上较为公认的非移植手术主要有两种:Bianchi术和连续横向肠成形术(serial transverse enteroplasty procedure,STEP),其目的都是为延长食物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增加吸收时间和吸收量.从而使患者脱离全肠外营养(TPN)。近年来,STEP术式因其简单、安全的手术方式,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短肠综合征及其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短肠综合征 (SBS)是消化、吸收不良所致的营养不良综合病征。因病使残留小肠不足6 0 cm或 <1cm/ kg,易致本病。影响 SBS代偿的因素有年龄、摄食情况、回盲瓣和结肠是否完整等。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已可能使 SBS者得以长期生存。谷氨酰胺、生长激素及膳食纤维的联合应用可促使 SBS者之代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的描述及其定义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系指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引起大部分小肠切除或旷置后,肠道吸收面积显著减少,从而产生以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不良和体重丢失为特征的综合征.Grosfeld等和Cooper等将新生儿小肠切除50%或更多时即定义为SBS.其实,新生儿期小肠正常长度是随胎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的,如27周胎龄新生儿的小肠长度大约为115 cm,而正常足月新生儿平均小肠长度为250 cm.因而Galen等定义新生儿SBS时的剩余空回肠与孕周有关,最长可耐受的剩余空回肠长度是平均长度的25% 1SD,即孕周27~35周的新生儿,剩余小肠<50 cm;孕周大于35周,剩余小肠<72 cm.由于剩余肠道的代偿和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悬殊,因而,临床上很难准确定义究竟剩余小肠多少即属于短肠.最近又有作者将新生儿SBS定义为:接受剖腹术并确定剩余小肠短于相同胎龄预计长度的25%,或者术后由于胃肠道不能耐受喂养需要静脉营养支持超过42 d者.  相似文献   

6.
短肠综合征的现代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短肠综合征是指广泛小肠切除(包括部分结肠切除)术后,残留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营养不良、严重腹泻、体重减轻、脂肪痢、脱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可影响发育,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外科技术、麻醉及术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广泛小肠切除术后长期存活的病例逐年增多,短肠综合征的病例也随之增加,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1]。1 药物处理短肠综合征内科学处理的第一步是控制腹泻,肠道细胞表面含有鸦片样受体,麻醉剂及其衍生物对短肠综合征病人腹泻具有良好的效果[2]。首…  相似文献   

7.
短肠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治疗李宁,黎介寿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常发生于广泛的肠切除后,常见病因有肠扭转,内外疝绞窄,肠系膜血管的血栓形成或栓塞等。此外,较长肠段的功能损害如放射性肠炎,或不...  相似文献   

8.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适应肠道吸收而积骤然减少,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吸收不良和进行性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
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小肠切除或旷置后,肠道吸收面积显著减少,残存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从而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综合征,称为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 e,SBS)。SB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脱水、吸收不良、维生素缺乏及代谢障碍和进行性营养不良,在小儿可影响发育,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SBS代谢变化、残留肠道代偿机制认识的加深,SBS病人的治疗措施也日趋完善。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和肠道康复治疗,可促进残留肠道的代偿,不少病人已能治愈或摆脱肠外营养(PN)而长期存活[1,2]。典型的SBS病程需经过急性期、代偿期和恢复期三个阶…  相似文献   

10.
小肠、阑尾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远期营养评价和智力发育评估;短肠综合征的肠内营养支持;婴幼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38例治疗体会;小肠肿瘤切除术后2h寒颤 腹痛 休克;结核性广泛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盲袢综合征(blind loop syndrome)是指小肠袢的内容物淤滞、细菌繁殖过多而造成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上有腹泻、营养吸收障碍和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细胞贫血等表现。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效果。狭义的盲袢综合征是指肠管(特别是小肠)的端-侧或侧-侧吻合术后造成的盲袢或盲袋,以及旷置肠管的残留肠袢所引起的吸收不良状态。广义的盲袢综合征还包括由于小肠结构或功能上的各种异常,  相似文献   

12.
短肠综合征的营养康复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i N  Li J  Li Y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07-709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但两种疗法都有其限制和不足之处。作者总结了3例短肠综合征患者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纤维素行营养康复治疗的经验,3例患者残存小肠的长度分别为65、75、30cm,治疗后患者残存肠管的吸收功能和营养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作者认为营养康复疗法为短肠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益气生津法结合胃肠外营养治疗短肠综合征2例张静吉吉朱培庭沈平刘铭升王伟良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上海200032)短肠综合征是指小肠广泛切除(小肠切除量超过70%或残留肠管长度少于100cm)术后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吸收和全身营养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2...  相似文献   

14.
“短肠综合征”是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消化和吸收面积不足,引起腹泻、脂肪泻、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继之病人出现恶病质而死亡。国内曾有报道小肠切除后,仅剩25cm,存活8年以上。我院1988年3月7日曾收治一例极短小肠(21cm)综合征合并严重肠瘘的病例,经过静脉高营养等各种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短肠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肠系指小肠大部分切除后,成人保留的小肠少于100cm而言。短肠病人可发生短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若保留的小肠少于50~60cm,如果不采取吻合技术上的补救措施,则病人可因腹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最终将使病人不能生存。短肠吻合术的术式较多,其目的均为延长食糜在短肠内停留时间,增加小肠吸收或增加食糜在短肠内重复循环、重复吸收,以维持人体的基本营养吸收及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现分别讨论如下: 一、短肠双口循环式吻合术(图1,2):短肠吻合时,先将近端小肠断端吻合于距断端16cm处近端肠壁上(端侧吻合)制成d型,然后将远端肠断端  相似文献   

16.
肠功能障碍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是维持人体营养、生存的重要器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肠功能的认识偏重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通常所谓的“肠衰竭(intestinalfailure)”是指患者丧失了小肠这一器官或小肠的功能,不能通过消化吸收来维持机体最低营养需要量、甚至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在日常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结肠在短肠综合征中的代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肠综合征 (shortbowelsyndrome,SBS)是指小肠切除 70 %以上 ,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吸收减少的综合病征[1] 。SBS常易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严重的营养不良 ,尤其是对一些极短肠 (残留小肠 <30cm[2 ] )乃至全小肠切除的患者 ,若处理不当可使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死亡。SBS主要病因有 :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肠扭转、外伤性肠系膜血管破裂、腹内疝和Crohn病等。 70年代后期 ,随着肠外营养 (PN)的发展 ,患者通过肠外途径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的状况得以明显改善[3 ] 。但较长时间的PN…  相似文献   

18.
短肠综合征康复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行康复治疗的实验动物及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短肠组和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 ,GH)组 ,短肠组和GH组切除 80 %小肠 ,GH组术后第 1天开始注射GH 1U·kg-1·d-1,共 2 8d ;9例患者残存小肠长度为 (4 4± 2 4)cm ,其中 3例无完整结肠。结果S期细胞比率系数、增殖指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增强表明外源性GH可明显促进残存小肠粘膜的增殖 ,GH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原癌基因C jun表达的改变有关。康复治疗后 9例患者营养状况和残存肠管吸收功能均明显改善 ,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 ,75 %的患者完全脱离肠外营养 ,2 5 %的患者需间断肠外营养补充。结论康复治疗为短肠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珍爱小肠 减少短肠综合征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的器官,长达3~5m。因为较长,代偿能力很强,常难令人珍惜。但是小肠一旦减少到不足100cm时,残存小肠将无法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短肠综合征就会发生。患者将会出现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障碍.并最终导致各种营养与代谢并发症的发生。有作者认为,少于180cm即为短肠综合征。较为权威的观点是,如残留肠管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0.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大量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以维持生理代谢的需要.而导致整个机体处于营养不足的状况,继而出现器官功能衰退,代谢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成人短肠综合征可由于小肠因反复发作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肠外瘘而多次被切除所致.也可因血管疾病如肠系膜血管发生梗塞,肠扭转血运障碍而坏死。或是外伤性血管破裂、中断,大量小肠因缺血坏死而被切除所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