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逐渐增多,另一方面,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均衡,生活节奏的紧张使冠心病患者日趋“年青化”,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是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治疗1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AMI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116例中疼痛迅速消失102例,明显减轻14例;术后心电图均无缺血性ST-T改变或新的Q波出现;病人住院3~5d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加强病情观察,术中与医生紧密配合是顺利进行PTCA的前提;术后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介入治疗(PCI)完全再血管化(CR)与非完全再血管化(ICR)的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冠心病PCI CR与ICR的资料。结果:老年人多支冠脉病变PCI-ICR组患者有较高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40.2%与31.8%,P<0.01),发生MI、再行冠脉旁路手术(CABG)以及死亡的比率稍高于PTCA-CR组,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人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PCI非完全再血管化的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3—2004年对98例患者(包括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简称PTCA),现将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无手术禁忌症的急诊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30例AMI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28例患者顺利完成PTCA加支架植入术,并痊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心脏破裂,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护,积极的护理干预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Chronic Coronary Occlusion,CCO)病变在国外大部分临床中心占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1㈨病人总数的10%~20%。对于CCO病变.由于操作者无法了解病变长度及远端血管走向.因此手术成功率较低,手术时间长.病人及操作者接受的射线量多.消耗的材料多.平均费用高于冠状动脉狭。 相似文献
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2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管狭窄70%-100%,其中完全闭塞2例。共扩张27支血管的30处病变,术后定期随访包括症状、生活能力、动态心电图等。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95.5%,1例导丝无法通过完全闭塞病变。随访平均15个月(6-24个月),临床有效率95%,1例复发心绞痛,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术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急诊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和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首次AMI患者 ,7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6 2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和住院期及随访期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溶栓组院内死亡率高于直接PTCA组 (P <0 .0 5 )。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 73.2 % ,梗塞相关血管 (IRA)达到TIMIIII级血流者为 6 4 .3% ;直接PTCA组血管再通率为 10 0 % ,均达TIMIIII级血流。AMI后 2周左室射血分数 (LVEF)溶栓组为 5 0 .4± 13.3% ,直接PTCA组为 6 3.8± 9.4 %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溶栓成功者其AMI后 2周LVEF也明显低于直接PTCA组 (5 4 .3± 8.2vs 6 3.8± 9.4 ,P <0 .0 5 )。溶栓组中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者其AMI后 3、6个月的LVEF始终低于直接PTCA组 (P <0 .0 5 )。溶栓组因溶栓失败行补救PTCA者为 18.3% ,IRA开通率为 10 0 % ,其AMI后 2周及 3、6个月的LVEF略低于直接PTCA组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溶栓组因IRA未能开通或存在梗死后心肌缺血症状行择期PT 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 (32 .4 %vs 0 % ,P <0 .0 5 )。结论 :与溶栓治疗比较 ,直接PTCA能使IRA安全有效充分开通 ,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近期和长期心功能 ,降低院内死亡率。补救PT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在院主要并发症及在院死亡率.初步判断行效及预后.为老年AMI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连续行直接PTCA的AMI患者根据年龄分成两组.其中包括37例65岁以上老年组及45例50岁以下青年组,分析各年龄组一般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比较在院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在一般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面,随年龄老化,不利因素显著增加.在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总例数率.两组问存在显著性差异(≥65岁为46%,≤50岁为7%,P<0.05),在院期间死亡率(≥65岁为16%,≤50多2%,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65岁以上老年患者直接PTCA有较高的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在院期间直接PTCA预后与年龄密切相关。合并心源性休克可能是AMI患者直接PTCA治疗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火龙罐在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中山市中医院于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合并CHF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火龙罐干预,持续3个月。记录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2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6MWT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更优(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LVEDD均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LVEF和MLHF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将火龙罐应用于冠心病合并CHF患者的治疗,不仅有助于其临床症状、心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改善,也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血管紧张素Ⅱ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CHD)患者血清胰岛素与血管紧张素 ( Ang )及血脂间关系。方法对 5 7例 CHD( CHD组 )和 2 2例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进行胰岛素、Ang 及血脂测定。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比较 ,胰岛素、Ang 、TG、L DH均高于对照组 ( P<0 .0 5 )。胰岛素与 Ang 及 TG成正相关 ( P<0 .0 5 ) ;CHD组内 ,单纯冠心病组 ( P-CHD)与 CHD并发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较 ,两组间胰岛素、Ang 及血脂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CHD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 IR)、Ang 及血脂异常与 IR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 CH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尹晓坚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5):433-43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在我国,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CAD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CAD的急症之一,是人类心衰及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组织多普勒及应变率显像评价AMI左室功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诊治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多年以来,女性心血管病的研究和预防工作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早期的一些研究,包括部分临床试验的研究人群常常只有男性,其结论却作为证据写入指南,用于指导男女两性人群的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而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女性一直缺乏系统性的评价.在过去的10年,男性心血管病病死率不断下降,相反,女性心血管病病死率则不断增加.并且这一趋势仍然持续,除了人口的老龄化的原因外,还包括病理、生理的性别差异而导致男女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同时评价女性患者心脏缺血的检查手段缺乏敏感性与特异性,致使许多妇女错过了心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的最佳机会.近年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心肌缺血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只有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异,采取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才能有效改善女性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治疗原则: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单一治疗带有较大的局限性,最理想的是全方位的综合性治疗。现代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相似文献
17.
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能无创地定量评价心肌组织内在的细微结构及功能变化。本研究通过测定接受急诊及延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IBS,并应用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CK),获得收缩期心内膜位移速度(VSEM),旨在探讨这两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早期再灌注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血液净化技术的持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其中老年患者比例增加明显,这些患者多同时存在多器官和系统疾病。近年来的观察发现,透析患者冠状 相似文献
19.
20.
1临床资料 选择心功能Ⅲ-Ⅳ级病人,男25例,女7例,年龄在36—70之间,均为住院患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4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扩张行心肌病4例。心衰疗程为半年至2年,并按住院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美脱洛尔组,两组临床资料大致相似。治疗:在强心利尿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小剂量开始,6.25mg,日二次口服。3天后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增加剂量为12.5mg,日二次口服。逐渐增量,至心衰控制及症状改善为限。二周后可达50mg。日二次口服,并反复行无创性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