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男性, 64岁, 因"发现肝占位6个月"于2022年6月3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患者2022年1月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肝内不均匀回声, 未进一步诊治。2022年3月出现纳差伴消瘦, 2个月内体重下降5 kg, 2022年4月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 肝区为著, 可自行缓解, 于当地医院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 考虑诊断为肝右叶巨块型肝细胞癌, 大小约14.2 cm×10.2 cm。遂于2022年4月29日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一次, 术后疗效评估:病变部分坏死, 大部分血供存在, 考虑肿瘤存活。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30年, 口服抗病毒药物1个月;糖尿病病史8年, 血糖最高17 mmol/L, 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治疗, 血糖控制良好;高血压病史8年余, 血压最高150/100 mmHg(1 mmHg=0.133 kPa), 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吲达帕胺片等治疗, 血压控制良好。无冶游史及手术史, 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检无特殊。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60 500 μg/L;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 38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 发现肝脏占位1周"于2021年4月20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患者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进行性加重。1周前外院腹部超声检查、腹部增强CT检查和PET-CT检查结果提示肝脏6段占位伴下腔静脉癌栓, 左侧腹内斜肌转移。既往慢性乙肝病史10年余, 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冶游史, 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肝右叶见低回声占位, 考虑恶性可能性大。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1)肝脏6段占位性病变, 考虑原发性肝癌;(2)肝右静脉、下腔静脉及双侧肾静脉近段充盈缺损、明显强化, 考虑癌栓形成;(3)腹水(图1)。PET-CT检查结果显示:(1)肝脏6段占位, 代谢明显升高, 考虑原发性肝癌;(2)下腔静脉全程充盈缺损伴代谢升高, 考虑癌栓形成;(3)左侧腹内斜肌(L3层面)见结节状异常高代谢, 考虑转移。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为阳性;乙肝病毒DNA为1.12×104 U/ml;AST为376.5 U/L, ALT为106.3 U/L;甲胎蛋白为87.43 μg/L。其余检查未...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4岁,2007年6月在外院体检时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其后多次辗转数家医院就诊复查,右肝占位均未见明显变化.为了进一步诊断、治疗,于2007年10月23日入我院.患者自觉精神紧张,睡眠差,无其他不适主诉.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腹部外伤及手术史,无长期服药史,无烟酒嗜好,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4.
<正>病人,女,52岁,因"发现肝多发占位4年,腹胀、纳差2个月余"来我院就诊,病人4年前因腹部胀痛于外院行腹部平扫CT发现肝多发占位,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行MRI检查,MRI(2012-12-04)示肝脏多发囊实性占位,多考虑为囊腺瘤(图1)。建议病人行手术治疗,病人拒绝手术,未予特殊处理,定期复查。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腹胀进行性加重,尤以进食后明显,腹围较前明显增加,来我院就诊,以"肝囊腺瘤"收入我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性,48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2周余”于2020年5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2周前常规体检时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进一步行肝脏MRI检查,结果显示,肝尾状叶及肝左叶多发占位,较大者约4.0 cm×3.5 cm,考虑肝癌伴肝内多发转移(≥4个病灶)(图1),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者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20年...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57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4 d”于2019年12月6日收入我院。患者4 d前于我院行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肝尾叶胆管细胞癌,累及肝门血管及胆管,伴肝内胆管扩张”。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占位性病变”收住入院。患者神清,精神可,食欲可,睡眠一般,二便无特殊,体重无明显减轻,无发热畏寒、腹痛腹胀等不适。  相似文献   

7.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32岁 ,体检中B型超声无意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于 2 0 0 0年 6月 8日入我院。既往无肝炎 ,肝硬化病史。入院后检查 ,肝功能及甲胎蛋白均正常 ,CT片示肝右叶占位病变 (图 3) ,入院诊断肝右叶肝癌 ,限期手术。术中见 :肝右前叶包膜下直径约 2cm结节性肿物 ,行肝肿物切除术。病理学检查 :部分切除的肝组织 ,切面见肝包膜下有一 2 3cm×2 0cm× 2 0cm的结节状病灶 ,境界清楚 ,颜色较周围肝组织略浅 ,结节内可见纤维条索将病变分隔成多个小结节。光学显微镜检查显示 :肝结节主要由排列成索状的成熟肝细胞构图 1,2 光学…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5岁,因“右上腹痛10余天,发现右肝巨大占位”于2018年10月8日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中等程度疼痛,呈持续性,不伴发热、恶心、呕吐。外院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肝脏右叶巨大实性占位,考虑为巨块型肝癌。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56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7 d”于2014年12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7 d前于外院体检,超声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无腹痛腹胀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慢性乙肝20余年,肝硬化6年,规律服用拉米夫定(1片/d)和阿德福韦酯(1片/d)行抗病毒治疗,病情控制一般。2014年5月出现呕血、黑便,...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病人女 ,5 7岁。以“发热、上腹胀痛 3个月 ,影像检查发现肝右叶包块 10余天”为主诉于 2 0 0 1年 1月 30日入院。 3个月前无诱因发热 ,体温 39 2℃ ,午后为重。上腹胀痛、不适。静脉滴注氧氟沙星、青霉素 ,口服红霉素等抗菌治疗 1个多月无好转。 10余天前彩色B超、CT、MRI检查发现肝右叶包块。既往史 :1992年曾有右肝下外方肝血管瘤病史 ,当时CT检查为肝右叶 1 5cm× 1 5cm低密度灶及肝血池充填试验为阳性。 1987年患子宫肌瘤。 1993年患左输尿管扩张症、右肺大泡。查体 :神情 ,营养中等 ,轻度贫血。腹部平坦 ,右上…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59岁, 因"体检发现右肝占位1周"入院。患者入院1周前单位体检B超发现右肝占位, 4.2 cm×4.0 cm大小, 无腹痛、腹胀, 无黄疸、食欲下降等表现。查体:巩膜不黄, 全腹无压痛, 未及腹部包块。既往无"乙肝、丙肝、血吸虫肝"等慢性肝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5年, 15年前有外伤性脾破裂行开腹脾切除术史。入院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入院CT(图1):右肝后叶占位, 边界清, 平扫为等密度,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为等密度。MRI:T2W1高信号, TIWI低信号, 增强后动脉期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及肝胆排泄期强化减弱, 呈低信号。科内讨论考虑为肝脏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恶性肿瘤不能排除,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行手术治疗。行荧光腹腔镜下右肝肿块连同周围2 cm正常肝组织的局部切除(术前48 h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25 mg), 术中见右肝后叶肿块边缘清楚, 呈被周围肝组织包绕而内陷状, 病灶无吲哚菁绿残留, 周围2.0 cm范围正常肝组织吲哚菁绿有部分残留(图2)。采用超声刀离断肝实质,...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29岁,6个月前体检超声发现肝内类圆形占位性病变,病灶最大径约5 mm;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既往无肝炎、肝硬化或其他肝损伤病史。本次来院复查腹部增强MRI见肝右叶异常信号,最大径约12mm,增强扫描病灶呈"快进快出"征象,提示恶性病变可能性大。患者拒绝外科手术治疗,遂收入院拟行介入治疗,行经导管肝动脉造影+栓塞后及CT引导穿刺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2岁,乙肝病史20年,既往体检规律,每2- 3个月行肝脏超声检查1次,均未见异常。2005年11月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约1.5 cm×1.5 cm,患者无不适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1个月后复查肝脏彩超,发现该肝脏占位略有增大,约2.0 cm×1.7 cm,边界欠清楚。血清甲胎  相似文献   

14.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简介例 1.男 ,34岁。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正常 ,甲胎蛋白 (AFP)阴性。术中见肝右后叶包膜下约直径 3cm的结节状肿物 ,行肿物切除术。肉眼见肿物大小为 3cm× 2cm ,无包膜 ,边界清 ,切面呈褐色 ,可见纤维条索将肿物分隔为多个小结节。镜检 :肝结节主要由排列呈条索的肝细胞构成 ,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 ,结节周围组织受压、萎缩。纤维条索中可见厚壁血管、增生的小胆管及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例 2 .女 ,2 7岁。已婚 ,既往无避孕药应用史。体检发现肝占位病变 2周。B超、CT…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 60岁。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2个月"于2022年5月12日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患者2个月前体检发现肝脏占位, 无自觉不适, 于当地医院就诊, 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提示为肝脏占位性病变, 不除外胆管细胞癌。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 口服厄贝沙坦, 血压控制良好。乙肝病史15年, 接受规律抗病毒治疗。家族史:父亲因贲门癌去世。术前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46 g/L、血小板计数270×109/L、ALT 21 U/L、AST 22 U/L、白蛋白40.9 g/L、总胆红素10.1 μmol/L、肌酐58 μmol/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V DNA<100 cps/ml、甲胎蛋白4.32 μg/L、CA19-9 12 U/ml、癌胚抗原8 U/ml, Child-Pugh分级A级。术前5 d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15 min潴留率为3.9%。腹部增强MRI检查结果提示肝右后区占位, 考虑为恶性肿瘤(图1)。胃镜检查结果提示为浅表性胃炎;肠镜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由于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肝脏恶性肿瘤及有贲门癌家...  相似文献   

16.
病例资料患者,男,27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入院。患者于1年前行体检并未发现脾脏异常,但于3 d前行B超检查发现脾脏占位。入院前无任何症状,入院后查体无异常。行CT检查示脾脏上极有一约6 cm×5 cm大的团块占位;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及CA-125均为阴性;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考虑为脾脏占位,遂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大小正常,脾脏上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性 ,43岁。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 1年 ,于 2 0 0 1年 3月 2 6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3月体检时 ,行B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病变 ,约 3cm大小。于当年 5月在外院做CT检查 ,发现肝脏病变已 5cm大小 ,怀疑“肝血管瘤”。于2 0 0 1年 2月 2 6日行肝穿刺活检 ,病理结果为“良性组织”。于 2 0 0 1年 3月 8日经肝动脉插管行栓塞化疗 ,术后患者出现腹部疼痛伴发热 ,来我院就诊以“肝尾叶巨大肿瘤”收入院。查体 :腹部膨隆 ,肝肋下 5cm ,脾脏不大 ,无移动性浊音。B超检查示肝尾叶巨大囊实性肿块 ,以囊性为主 ,内壁可见乳头状突起 …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2岁,因“上腹部不适3周余”于2020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3周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血。2020年11月12日外院腹部平扫CT检查结果提示,肝内大片状或条索状低密度影,占位可能,合并肝内胆管扩张;腹部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提示:(1)肝右叶巨块状异常信号影,增强后有不规则条索状分割样强化,门静脉右支低信号充盈缺损影,考虑为巨块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2)肝硬化;(3)脾大。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病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吸烟史30年,平均20支/d;饮酒史30年,白酒平均350 ml/次,每天3次。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52岁,因“上腹部不适3周余”于2020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3周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血。2020年11月12日外院腹部平扫CT检查结果提示,肝内大片状或条索状低密度影,占位可能,合并肝内胆管扩张;腹部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提示:(1)肝右叶巨块状异常信号影,增强后有不规则条索状分割样强化,门静脉右支低信号充盈缺损影,考虑为巨块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2)肝硬化;(3)脾大。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病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吸烟史30年,平均20支/d;饮酒史30年,白酒平均350 ml/次,每天3次。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9岁.因肝棘球蚴病术后1个月,黄疸、发热10 d于2008年7月10日人院.患者于3年前出现上腹部胀闷不适,进食后明显,经口服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无黄疸、疼痛、发热症状.于1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行上腹部CT及超声检查均提示右肝后叶80mm×60 mm×60 mm大小多囊低密度包块,考虑肝棘球蚴病,在当地医院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中发现包虫囊与胆道相通,于包虫腔内放置引流管l根,引流管内有胆汁流出,每天约20 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