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明青 《河南中医》2010,30(11):1101-110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予中药内服及中药熏蒸治疗1月。结果: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内服可明显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药为主治疗盆腔炎性包块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为主、局部理疗为辅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以中药煎剂内服及中药针剂静脉滴注,配合下腹部局部中药外敷及微波照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病例。结果:全组27例,治愈21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为主、局部理疗为辅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确切,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治疗疾病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特别是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具有独特的、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药品种繁多,同一种中药,由于物种及产地(生态型、居群、化学宗)的不同,其质量差异较大,而质量(品质)与中医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及质量和疗效的稳定,准确、迅速、简捷的中药鉴定方法的建立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史国号  黄桂林 《山西中医》2011,27(8):33-33,37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中药内服及外敷在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71例肩周炎患者均采用小针刀疗法、中药内服、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后,71患者中,治愈29例,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8%。结论:采用小针刀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杜冠华 《中成药》2002,24(11):878-880
本文根据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和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研究中药复方的体会,论述了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概念,研究内容及意义,简要介绍了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的方法;笔者认为,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是中药复方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保证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疗效的基本条件,也是中药复方制剂(中成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对象,有效成分组不同于有效部位,有效组分或有效成分。也不同于中药复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而是指中药复方中发挥治疗作用的全部有效物质。研究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有利于中药理论的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文献资料,总结目前我国中药辅助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现状及特点,从中药特点的发挥及音乐乐曲的选择进行探讨,提出从辨证论治角度选择适合患者证候的中药及乐曲,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加大临床研究例数及观察时间,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单味药、中药单体及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说明了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及外敷的联合治疗淤积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3例淤积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以常规清创及单光纤氦氖激光治疗,治疗组加以中药内服及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溃疡面积缩小范围大于对照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用有助于患者淤积性溃疡面的恢复,改善相关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联合应用治疗骨性关节炎25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联用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7月至11月,对2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运用中药联合治疗,其中口服中药以自制活络丸为主,外敷肿痛灵液,分析中药口服及外敷联用的临床效果,安全性。结果:医生评价和患者自我评价有效率分别为96%和92%。病人在用药期间未出现胃肠道反应及用药处皮肤过敏反应。结论:中药联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的毒性,方法:研究中药毒性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的预防。结果:中药毒性临床治疗作用与副作用存在,关键在于合理的使用。结论:规范用药,毒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寻常痤疮好发于青壮年,作者将其分为萌发、发展、消退、巩固4个阶段辨证施治,除中药内服外,还配合针灸、食疗、中药面膜及面部清洁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21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应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同时,采用中药雾化吸入辅佐治疗,结果表明,中药雾化在降温止咳,利咽消肿,缩短病程上均优于对照组,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10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100例小结尚志市中医肿瘤防治院张艳秋车文彦张明义(150622)近几年来我院应用中药煎剂高位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内服方法,治疗盆腔炎及盆腔炎性包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均已婚,年龄最小23岁,最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前诊断并予饮食及中药治疗对控制血糖、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常熟市中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GDM后予饮食及中药治疗并住院分娩的7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同治疗方案的GDM分为2组(单纯饮食治疗组,饮食+中药治疗组)进行疗效及母儿并发症的比较。结果单纯饮食治疗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的比率为51.0%(25/49),而饮食+中药治疗组为77.3%(17/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饮食+中药治疗组某些母儿并发疽较单纯饮食治疗组减少。结论饮食及中药治疗可有效控制GDM者血糖水平,饮食及中药联合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药的毒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提高用经安全及治疗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来临床与教学的实践,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临证中药用量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成兰 《新中医》2005,37(6):87-88
中药用量,称为剂量。中医理法方药贯穿于辨证论治全过程,中药剂量的准确把握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剂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临床疗效。中药剂量稍有变化,处方的功用、主治则截然不同。治疗同样疾病的药物,不同医师所用的剂量有时会相差数倍,疗效却未必悬殊。所以,中药治疗的有效剂量存在一个变量问题,虽有药典规定量及中药教科书规定量,临床医师则常在其原则基础上根据个人经验对中药剂量进行一些突破,并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笔者通过资料与调查研究及个人临床体会,从九个方面对中药剂量进行阐述,冀为临床选药投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西医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药在AD治疗方面优势突出,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关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AD的专项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将整理分析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对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AD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AD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殷玉杰  肖映昱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50-2351
目的:观察及评价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用中药灌肠治疗3周,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并与接受一般西药(对照组)的治疗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7.42%,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心肌纤维化是诸多因素导致的心肌细胞以及心肌细胞间质病理性改变,表现为心肌重构及心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引发死亡。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系统等慢性疾病疗效显著,本文就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及中成药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中医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方法:中药口服及外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结论: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采用中药口服及外用的方法较激素递减法疗效更佳,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