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临床痊愈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情况,及其与近期病情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在患者痊愈时进行检测,并观察其30周内病情是否复发。结果:患者痊愈时,外周血CD8+T细胞相比正常组明显减低;复发组CD4+T细胞较未复发组明显减低。结论:银屑病患者痊愈时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痊愈时CD4+T细胞较低者近期复发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麻黄汤与干扰素(IFN-β)并用可能有免疫调节作用。本次通过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探讨了麻黄汤并用IFN-β进治疗时,宿主免疫反应与病毒学应答的相关关系。对象与方法:①2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男性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5±10)岁,HCV基因型1b(15例)、2a(6例)、2b(4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CHB患者进行证候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分类,并检测其外周血T、B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并对其3个证型组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CHB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3个组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对照组、虚证组,实证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虚证组或对照组,3个组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结论:CHB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证候虚实分类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虚实证辨证结合免疫功能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Graves病(GD)的中医辨证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有益的数据,我们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系列等,检测了31例初诊GD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结果:GD组外周血总T细胞(OKT3)、辅助性T淋巴细胞(OKT4)、抑制性T淋巴细胞(OKT8)、E花环(ERFC)值均降低;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值上升,P均<0.05~0.01。GD患者中阴虚火旺型(17例)较肝郁脾虚型(14例)OKT8值降低明显、OKT4/OKT8比值升高明显,P<0.01、0.05;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OKT4、OKT8,ERFC值上升,smIg值下降,P<00.5~00.1。证明GD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恢复GD患者异常的T淋巴细胞亚群有效。  相似文献   

6.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近年来发现其病因、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群重要细胞群,是参与免疫调节和执行细胞免疫功能的免疫活性细胞.目前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与T 淋巴细胞密切相关[1].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动态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B 淋巴细胞指标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用直接葡萄球菌蛋白A菌体花环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了5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癌胚抗原(CEA)值,并探讨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肺癌患者OKT3,OKT4,OKT4/OKT8比值低于健康人(P<0.05~0.01),OKT8健康人(P<0.05),并依阴虚内热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肺型,气阴两虚型依次减低或增高;CEA则以气滞血瘀型为最高,各证型间及与健康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8.
甲型副伤寒是绍兴地区近几年来散发性常见传染病之一。1999年4月-2005年7月,笔者对比观察了本院收治的甲型副伤寒及其他疾病所致发热患者外周血小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毒量、死亡率、生存患者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为准确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百草枯中毒患者152例,对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口服中毒量、死亡率、生存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随访至中毒后30 d。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结果 (1)死亡患者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较生存患者明显升高,且中毒量越大,血清百草枯浓度越高,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越明显;(2)生存患者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计数越低,其住院时间越短,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随着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百草枯中毒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计数增高与死亡率具有相关性,对存活患者住院时间也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作为判断中毒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脓毒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抗生素、液体支持、血管活性药及其他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评分、CD_3~+、CD_4~+、CD_8~+及CD_4~+/CD_8~+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评分、CD_3~+、CD_4~+及CD_4~+/CD_8~+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19.6±3.5)d,对照组为(24.9±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8.51%(4/47),对照组为18.75%(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常因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发作。本次对意识障碍等重度后遗症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观察服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以及预后营养指数(PNI)的变化。对象与方法:脑血管疾病后出现意识障碍及重度运动麻痹患者7例(男6例、女1例,年龄21~71岁),包括脑出血5例、脑梗塞2例,发病时间3~15个月,均依靠经鼻饲或胃管给予营养液维持。其中3例从痰中检出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且1例有两种以上MRSA。经胃管给予补中益气汤提取剂(7.5g/d),营养剂的用量及用法同前,未给予抗生素。给药前后检查血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用限制食量导致营养不足的方法造成幼鼠胸腺萎缩、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胸腺重量减轻,组织内核酸含量和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下降。认为此种表现应属中医"虚证"范畴。补气方剂四君子汤对萎缩胸腺的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为"正气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
进行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可为小儿血液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一般认为,在外周血常规检验中,不易出现有核红细胞(EBL)。但由于某种疾病的原因,有核红细胞才出现在外周血液中。为进一步探讨外周血有核红细胞与临床关系,现将近5年来我院血液室共检出的有核红细胞184人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McAb和ABC法测定了3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简称T亚群)。与健康人相比,CAA的Ts明显增高(P<0.001),Th/T5明显降低(P<0.001)。并发现外周血Hb水平、病程、疗效及中医证型与T亚群相关。按气血两虚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的顺序,患者Th逐渐降低,Ts逐渐升高,Th/Ts明显降低。后两组比前两组Th/Ts下降更显著(P<0.01),提示阳损及阴时机体免疫机能发生更大的改变,从T亚群水平揭示了中医证型特别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17.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常因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发作。本次对意识障碍等重度后遗症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观察服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以及预后营养指数(PNI)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妇女进行妇产科手术后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的妇女临床治疗资料,其中168名妇女在进行妇产科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在对这168名妇女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中68名妇女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100名妇女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每一种治疗方法的患者病情的康复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α=0.05.结果:传统方法治疗组32名患者治愈,16名患者好转,20名患者无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8名患者治愈,13名患者好转,9名患者无效.X2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妇产科术后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了解机体在不同阶段的免疫状况,及其与炎症活动和病毒复制、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对慢性活动型肝炎和肝硬化、肝硬化静止型和活动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复制活跃组和不活跃组及不同的中医证型之间分别对比观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淋巴细胞计数肝硬化组较慢性活动型肝炎组明显下降(P<0.05),CD4+/CD8+两组没有显著差异;肝硬化活动型组CD4+/CD8+明显高于静止型组(P<0.01);HBV-DNA活跃组CD4+/CD8+明显低于非活跃组(P<0.05)。气虚血瘀型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长期慢性HBV感染会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失调,其炎症活动程度可能与CD4+/CD8+比值升高有关,而病毒的活跃复制与该比值下降密切相关,气虚血瘀型可见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