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视是青少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本病在青少年学生中发病率迅速上升,对青少年健康影响很大。本病目前尚无可靠且理想的药物疗法。为提高青少年学生视力,我科选用皮内针治疗近视4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在校中、小学生,共观察450例,846只患眼。随机分为皮内针组和耳压组。1.皮内针组 240例,438只患眼,男136例,女104例;其中12岁以下57例,13~20岁183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2.耳压组 210例,408只患眼,男98例,女112例;年龄12岁以下46例,12~20岁164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治疗方法1.皮内针组取穴 睛…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癔病性弱视赫桂林,傅守静癔病性弱视临床上以发病突然,多有精神或情绪不稳等为诱因,有时误诊为诈盲而延误治疗。自1991~1994年用针刺治疗15例癔病性弱视,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5例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6.5~49岁,平...  相似文献   

3.
弱视是儿童在视觉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眼病,儿童近视性弱视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如在患儿视觉发育期不及时治疗,将造成终生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临床上关于近视性弱视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意见较一致,从其治疗效果方面分析,并不十分理想,临床上对于其治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察。今对弱视及近视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针刺治疗单纯性近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库公开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时间截止到2021年2月1日。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按照Cochrane 5.3系统评价手册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RevMan 5.3软件对其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0篇,涉及患者1 240例。Meta结果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单纯性近视的有效率更高[OR=3.93,95%CI(3.0~5.14), P <0.001];在提高患者视力[MD=0.15,95%CI(0.08~0.22), P <0.001]、减慢眼轴增长速度[MD=-0.13, 95%CI(-0.21~-0.04), P=0.002]、提高调节灵敏度[MD=3.51, 95%CI(2.65~4.37), P <0.000 1]等指标方面,均显示针刺治疗单纯性近视具有显著作用。纳入文献中有3篇提及不良反应的...  相似文献   

5.
6.
近视为眼部屈光不正引起的一种疾病,多由于不适当地使用视力而形成,有的有家族史。祖国医学称近视为“能近怯远症”。自1967年起,我们采用承泣透睛明针刺治疗近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儿童低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6~12岁低度近视患者,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针刺和验光配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散瞳后屈光度及调节灵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针刺组视力、调节灵敏度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针刺组调节灵敏度、视力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屈光度较前略有增加(P0.05),对照组调节灵敏度较前改善不显著(P0.05),视力下降,屈光度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在改善近视患者裸眼视力及调节灵敏度方面疗效显著,同时对屈光度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以及视疲劳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200例存在视力问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该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200例患者中,近视88例(44.0%),176眼,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22例、64例、2例;弱视33例(16.5%),66眼,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12例、20例、1例;视力疲劳79例(39.5%),158眼,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33例、45例、1例。在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中,33例弱视患者中有1例因为没有按照要求配戴眼镜,出现视力下降。79例视疲劳患者中,有15例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复发。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以及视力疲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视性弱视是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的营养学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是导致近视性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的眼睛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成,若在发育过程中缺乏必须的营养成分,可能导致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色盲、夜盲以至失明。因此,在青少年眼部发育时期,给予眼睛充足的必须营养成分,可有助于降低近视性弱视等眼部疾病发病率。本文总结了近视性弱视发生的病因,包括饮食习惯的改变、食品添加剂对视网膜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各种所需营养成分参与近视性弱视病情进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视康合剂配合针刺推拿联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选取青少年近视患者90例(162眼),随机分为近视康组30例(56眼)、联合治疗组(近视康+针刺)30例(54眼)和观察组(近视康+针刺+推拿)30例(52眼),治疗3个疗程后对各组疗效及相关指标(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和调节敏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近视康组和联合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患者的裸眼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屈光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裸眼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屈光度与近视康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康合剂配合针刺推拿对于青少年近视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眼周奇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眼周奇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320例(640只患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320只患眼)。治疗组取鱼腰、下睛明、太阳穴,对照组取攒竹、丝竹空、四白穴。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后裸眼远视力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9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1),且治疗组视力变化明显(P〈0.01);治疗组年龄、治疗前近视程度与治疗后视力变化差值密切相关(P〈0.01)。结论针刺腧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肯定,裸眼远视力有所提高,且奇穴优于经穴;年龄、治疗前近视程度对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恢复的效果。 方法:青少年近视患者200例(13~25岁),男性99例(49.5%),女性101例(50.5%),平均年龄16.1±0.2岁。治疗对象的视力范围为0.01~0.9,在正常视力以下。屈光度分类:—3D以下为轻度近视,  相似文献   

13.
对象为主诉视力下降,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6±1.7岁)患者292例,其中男性140例,女性152例。针刺治疗选择对视力恢复有效的经穴,以太阳、风池、承泣、合谷为主穴,有眼疲劳、偏头痛等颞区瘀血时加颔厌、攒竹、头维、曲池穴。太阳、攒竹、承泣、合谷、曲池等穴直刺10~15mm,风池穴向对侧眼眶方向刺入约20mm,颔厌、头维穴沿发际约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弱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184例299只弱视眼用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弱视之间与治疗的关系,注视性质、屈光度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并随防了部分治愈、观察3年以上的弱视患儿。结果表明:中药对弱视的治愈率、有效率与弱视程度有关,而与弱视分类关系不大;疗效与注视性质有关,52.7%旁中心注视者治疗后转为中心注视;中药治疗弱视可明显减轻屈光度;本组299只眼总有效率为96.3%,基本治愈率为73.2%,观察3年后88.1%患眼视力保持在0.9以上。  相似文献   

15.
例1 女,42岁,1990年4月2日来诊。患者3日前因大怒双眼骤盲。检查:神清,烦燥,行走自如。苔薄、脉弦。视力:右0.05,左0.01,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正常,眼前部及眼底均无异常发现,视野检查为管状视野,但行走自如。西医诊断:癔病性弱视(双)。中医诊断:双眼暴肓症。病机为暴怒伤肝、木失条达,致肝疏泄失职、气滞血郁、肝窍被蒙而致盲。予以暗示及针刺治疗,取穴:合谷、人中,用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每5分钟捻1次,并嘱患者注视前方5m外闪烁的彩灯。首次治疗后双眼视力  相似文献   

16.
两年来,我们利用暑假期间对青少年近视、弱视50例进行了针刺加电脑增视仪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近视眼患者247例,总有效率为99.4%。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共计247例(486只眼),男137例,女110例;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9岁;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6个月。二、治疗方法: 1.取穴:承泣,睛明,目、目,合谷。2.针法:针眼区穴位,按常规消毒后,取1~1.5寸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起针时以消毒干棉球用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弱视的相关文献,综述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儿童弱视的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总结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在弱视的临床治疗中,经典疗法单独使用和配合针灸使用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在弱视的治疗过程中针灸和弱视经典疗法相结合,应当成为弱视患者的理想选择。临床医者在运用经典疗法的同时,不应忽视针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风池为主治疗近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贤海 《中国针灸》2004,24(5):334-334
方法:主穴风池,配穴翳风、合谷、太冲、光明左右交叉取穴(如左翳风、左合谷配右太冲、右光明).  相似文献   

20.
癔病性弱视是眼科门诊较偶见的病例。患者由于遭受过度的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超限制而形成一种功能性视觉障碍,一般多发生在神经类型属于弱型的青壮年女性。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眼科“暴盲”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