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的研究分析慢性肾脏病1-4期进入"终点事件"的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1-4期人群为研究对象,建立2015年7月-2018年7月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前瞻性队列,完成进入"终点事件"的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病程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服药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等信息。以"终点事件"为结局因变量,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进行慢性肾脏病1-4期人群"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调查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450例,进入"终点事件"50例,发病率为11.1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病1-4期人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尿蛋白增高、高磷血症、贫血、基线肾小球滤过率。服用中药12月及以上(HR=0.86,95%CI:0.73~0.93)相比服用中药12月以下者,不易发生"终点事件"。结论慢性肾脏病1-4期人群中年龄大、基线肾小球滤过率低、尿蛋白增高、高磷血症、贫血等因素是其病程进展,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长期中药干预可以降低慢性肾脏1-4期人群病程进展的发生率,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慢性肾脏病1-4期人群疾病进展的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益肾通络法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肾脏结局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科研共享平台及肾病科临床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筛选,纳入符合本研究要求的DKD患者共130例,根据患者是否规律接受益肾通络法治疗分为益肾通络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收集其基线及随访诊疗信息,以进入终末期肾病为主要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终末期肾病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益肾通络法干预是否为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结果:益肾通络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终末期肾病累积发生率为20.6%;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终末期肾病累积发生率为83.1%,Log-Rank检验显示益肾通络组终末期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益肾通络法是DKD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益肾通络法改善肾脏结局可能与患者性别及基础肾功能有关,在男性或eGFR<60 mL·min-1·1.73 m-2患者中,益肾通络组肾脏结局显著优于较...  相似文献   

3.
马金强  曹汉华 《新中医》2022,54(2):64-67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汤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慢性肾脏病(CKD) 2~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CKD 2~3期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络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三焦针法"对慢性肾脏病合并不寐患者辨证施治,探讨"三焦针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长期随访的89例慢性肾脏病3、4期未透析患者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筛选出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30例患者实施"三焦针法"针灸治疗,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针灸治疗总疗程为3个月,继续随访至6个月。全部患者治疗前、3个月疗程结束、6个月随访结束后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PS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价干预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中男性占60.7%,平均年龄52.5岁,平均eGFR 48.9 mL/(min·1.73 m~2)。至6个月随访结束,针灸治疗组PSQI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针灸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失眠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eGFR及SF-36评分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三焦针法"可以显著改善CKD3、4期未透析患者的失眠症,各项中医症状也得到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逐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KD) G3a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DKD G3a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格列喹酮片、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补肾逐瘀通络汤治疗。于治疗结束后评价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 (CysC)、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TGF-β1、ACR、β2-MG、CysC、SCr、eGF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逐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DKD G3a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高颖源  南征 《吉林中医药》2021,41(9):1171-1175
目的 通过对南征教授治疗的消渴肾衰患者的疗效及回访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南征治疗消渴肾衰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南征治疗的750例消渴肾衰患者,根据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进行分层,观察其治疗9周及5年长期随访中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对消渴肾衰(DKD分期V期)患者肾功能、24 h尿蛋白及血糖的改善作用,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短期疗效,治疗3个疗程(9周)后,CKD2~5期患者均得到改善(P<0.05),年龄、病程、血压与肾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没有相关性(P>0.05);长期疗效,采用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的初诊肾功能为CKD2~4期的患者在接受治疗5年及以上者,肾功能持续改善,CKD2期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CKD3期和4期的患者,CKD3期的患者肾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CKD4期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71%;初次就诊时分期为CKD5期的患者在治疗第2年开始因肾功能无法改善而出现残余肾功能持续丧失,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7.03%;同时与治疗时间短于1年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衰的诊疗方案治疗消渴肾衰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越早期使用缓解肾功能减退的作用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循环障碍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DKD目前已成为我国新发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1],流行病研究显示糖尿病人群的20%~40%会并发DKD[2]。DKD早期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通过筛查确诊。该病是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损害,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e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首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例,制定中医医院心肌梗死患者队列研究调查表,分别记录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患者一般资料、中医药使用情况、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事件种类、发生时间、次数及依据,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中医药治疗、年龄、性别、合并症、药物治疗情况等指标与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238例心肌梗死患者,完成随访152例。住院期间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是急性心力衰竭(18.49%)、心源性死亡(16.81%)、心源性休克(14.45%);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是心血管再入院(30.19%)、心源性死亡(25.16%)、急性心力衰竭(13.84%)。住院期间中医药治疗(OR=7.753)、年龄(OR=1.230)是心源性死亡的相关因素,年龄(OR=1.055)是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年龄(OR=1.072)是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因素;随访期间抗栓治疗药物(OR=2.831)、降脂药物(OR=2.696)、血糖异常(OR=2.734)、中医药治疗(OR=1.528)、年龄(OR=1.053)是心源性死亡的相关因素,血糖异常(OR=2.793)、中医药治疗(OR=1.587)、年龄(OR=1.054)是发作性心力衰竭相关因素,年龄(OR=1.074)是严重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结论 中医药干预、年龄、合并症等是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中医药干预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死亡和出院随访期间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真实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暴露定义为使用中药注射剂≥7 d,或使用口服中成药或中药汤剂≥28 d。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住院和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59例,其中院内死亡51例,完成随访92例。住院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28.16%对比39.29%,P<0.05)发生率明显降低。随访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18.75%对比28.57%,P<0.05)、急性心力衰竭(14.06%对比21.43%,P<0.05)和心血管再住院(28.13%对比42.86%,P<0.05)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结论:真实世界条件下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和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再入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杨伟球  林海红  陈迪 《新中医》2014,46(5):76-78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法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CKD 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KD4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防治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化浊内服方和化浊灌肠方。2组疗程均为12月,若出现终点事件则提前终止。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记录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记录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7%,对照组6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BUN、SCr较治疗前上升(P0.05),eGFR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BUN、SCr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呈上升趋势,第6月、12月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3月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第6月、12月评分也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第3、6、12月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12月内有22例(73.3%)患者进入终点事件,平均进入终点事件时间为(8.5±1.3)月;观察组有16例(53.3%)进入终点事件,平均进入终点事件时间为(9.7±1.4)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化浊法辅助治疗CKD 4期患者,能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对肾功能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