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目的探究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金银花、甘草、防风水剂擦涂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据出生后是否患有毒性红斑将其分为发生新生儿毒性红斑组(n=88)及未发生新生儿毒性红斑组(n=192),统计2组临床资料,对影响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新生儿毒性红斑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清水沐浴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金银花、甘草、防风水剂擦涂处理。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 d。统计2组治疗后疗效、红斑消退时间及完全愈合时间。结果与未发生新生儿毒性红斑组比较,胎龄、分娩方式、产妇流产史、产妇糖尿病、新生儿Apgar评分(6~8分)是影响发生新生儿毒性红斑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6.250、2.123、1.753、2.203、1.731、3.56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5%,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27%,34/44)(P0.05);观察组红斑消退时间和完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胎龄、分娩方式、产妇流产史、产妇糖尿病、新生儿Apgar评分是新生儿毒性红斑的危险因素,针对其危险因素,可尽早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以缓解病情并预防并发症;金银花、甘草、防风水剂擦涂可有效促进新生儿毒性红斑患儿皮肤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夏季金银花水浴对新生儿皮肤中毒性红斑及黄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住院且孕期未忌口的剖宫产孕妇所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80例。对照组予以清水浴,观察组用金银花水浴,其余皮肤护理及室温一致。统计分析2组新生儿皮肤红斑、脓疱及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情况。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皮肤红斑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脓疱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比较:除出生1 d试验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试验组3 d、5 d及7 d经皮胆红素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夏季金银花水浴对新生儿皮肤中毒性红斑具有保护作用且减轻新生儿黄疸,预防症状发生、促进症状改善、降低炎症反应及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结果: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无切口感染,对照组切口感染率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外周白细胞总数及红细胞沉淀率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TH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曹玉笈 《吉林中医药》2012,32(9):910-911
目的:观察自拟醒神饮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醒神饮加减(牛角、犀角、熊胆粉、石菖蒲、黄芩、郁金、栀子、半夏、竹沥、神曲等),通过鼻饲给药.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总有效率,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和74.5%,2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醒神饮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风咳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小儿风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风咳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1%、76.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临床效果佳,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岚 《北京中医药》2012,31(11):848-850
目的观察清肺解毒饮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清肺解毒饮加减治疗;对照组以栀子金花丸并配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两组同时予中药马齿苋煎水冷湿敷,局部干燥紧绷脱屑者外用维生素E乳膏。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58%,高于对照组77.78%,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对治疗各时点(治疗1周、2周、4周)观察指标的分析显示,治疗组在改善红斑、丘疹、灼热感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对于改善皮肤肿胀、干燥、瘙痒方面疗效相当(P〉0.05)。结论清肺解毒饮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辨证为肺胃热盛证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大埔县人民医院150例行剖宫产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清水游泳,观察组则采用中药游泳加抚触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胎粪排出时间、胎粪转黄时间以及黄疸发生的时间和程度。结果:(1)观察组的胎粪转黄、退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新生儿第3~6天的血清胆红素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游泳加抚触能加速新生儿胎粪排泄和胎粪转黄的时间,减轻黄疸症状,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而且无不良反应,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110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桑菊饮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支糖浆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9 %高于对照组的7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症状、咽干症状、咯痰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1例(1.8 %)低于对照组的8例(1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炎疾病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采用急支糖浆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绿豆饮加减方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标准选取60例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绿豆饮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症状均有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及相关指标经治疗后均有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降脂效果具有等效性。结论:绿豆饮加减方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钦加味外洗方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安全性承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毒性红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外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外洗方及紫草油,对照组外用紫草油,有破溃者外用硼酸冷湿敷,治疗、护理5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68.33%,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味消毒钦加味外洗方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安全性好,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10):1447-1448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究犀角地黄汤及阿奇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MIC测定。方法:将132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予口服阿奇霉素片口服+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犀角地黄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针对Ⅱ、Ⅲ度痤疮患者,观察组分别有36、27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6.43%,对照组分别有31、2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76.9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犀角地黄汤联合阿奇霉素明显优于单一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痤疮,犀角地黄汤和阿奇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52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给予桑菊饮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支糖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有效提升支气管炎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天麻钩藤饮合四藤龙牡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6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敏使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天麻钩藤饮合四藤龙牡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9%,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合四藤龙牡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调胃饮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疏肝调胃饮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3%(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调胃饮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的效果。方法:将66例高血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BP和DBP变化、不良反应、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SBP和DBP均显著降低(P 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SBP和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眩晕采用西药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拟行THA患者40例42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五味消毒饮加减。结果:全部病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24个月,THA术后感染率治疗组11.5%,对照组2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外周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THA术后感染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持续性蓝光照射和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症的效果,并分析蓝光护理治疗新生儿黄疸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统计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出生并患黄疸疾病的新生儿,共7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两组新生儿运用蓝光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连续式蓝光照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断式蓝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中1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84%;观察组中23例显效、14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36%。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新生儿之间无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一定可比性。结论:蓝光连续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常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解毒益气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围产期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围产期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解毒益气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早产、流产、死胎、胎膜早破、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结膜炎、低体质量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流产、死胎、胎膜早破、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结膜炎和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益气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围产期沙眼衣原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妊娠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肝阳上亢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尼莫地平、谷维素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