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医院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组织架构、建设措施、实施成效等进行系统阐述。科级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是依据“品管圈”等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理论开展的医疗质量管理实践活动,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举措,同时对医院的医疗团队建设、文化建设等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将品管圈纳入质量管理活动,成为一线员工落实标准的“抓手”。共开展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营养、政工、医保、后勤、影视等专业品管圈400余个,覆盖员工2 400余名,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0%。品管圈活动成果被纳入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品管圈作为一项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其应用推动了医院质量文化建设。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开始引入了品管圈,以品管圈项目管理助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践证明,项目设计、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是品管圈项目管理的基础,但后续还需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调动职能科室参与两方面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三级医院评审的迎评工作,医院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构建和完善质控体系。运用PDCA、品管圈、根因分析法、追踪方法学等管理工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通过迎评工作,医院加强了制度建设,规范了医疗授权,充实了急诊工作,严格了手术安全管理,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血,推进了多学科联合诊疗和医疗不良事件的处置;践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院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当前品管圈活动在全国一些地区成功地展开,有逐步向全国各地推广之势。但效果很难定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引进一些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同时,未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医院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做得欠佳,往往有始无终,甚至发生“水土不服”的“流产”现象。在引进品管圈活动这一管理方法时,管理者应认真探索持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方法,要与医院文化相伴而行,相得益彰,这样才具有生命力,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持续全面地改进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医院品管圈内训师的岗位胜任力对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与医院内训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围绕医院品管圈内训师课程设计要点展开研究,构建了包含通用胜任能力、专业胜任能力、核心胜任能力在 内的14项、72类胜任力要素框架,并从团队模拟、工具实操、优秀案例赏析、主题点试讲等方面进行实践,促进了内训师队伍建设朝专业化、卓越化方向发展,更好地确保了医院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绩效考核是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动医院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由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转变的有效手段。自2019年全面开展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来,全国各三级公立医院纷纷对“国考”指标展开深入研究,完善自身的内部考核体系,从末端发力迎战“国考”。作者阐述了医院绩效考核实践的背景和意义,以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为例,探索当前“国考”新形势下医院完善内部绩效考核的可行之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品管圈是寻求医疗质量问题解决措施的有效工具。从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功能设计3方面搭建了品管圈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品管圈活动,为其他医院品管圈活动开展与推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二级医院品管圈活动起步较晚,在主题选定、对策拟定环节相比三级医院存在较多问题。通过案例解析,对我国二级医院品管圈活动现状展开分析,内容涉及主题选定、对策拟定等。认为主题选定类型单一、工具及手法操作不规范是目前二级医院品管圈活动的重点及难点,并针对性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今后二级医院品管圈活动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品管圈(QCC)作为管理工具,有助于将医院传统、粗放的管理转化成科学、精细化管理,推动医疗创新。然而,医疗类品管圈开展常常较难。作者分析了相关原因,并提出病友-医院-学生/社会志愿者(PHS)共赢理念。PHS共赢理念可整合医院内的各方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更利于医疗类品管圈的开展和医疗创新。本文从全国医院品管圈比赛一等奖的案例出发,探讨联合品管圈手法和PHS共赢理念,从管理、技能及制度创新方面,提升医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探索降低点眼药水漏点率.方法:由8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回顾分析发生的漏点眼药水事件原因,制定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的活动,眼药水的漏点率活动后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保证了用药安全,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品管圈是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通过案例剖析了品管圈的应用过程,并对在医疗领域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入院评估单书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导致肝胆外科护理入院评估单书写缺陷的原因,通过筛选,找出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使护理入院评估单书写合格率从88.08%提高到94.6%。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入院评估单书写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临床医用气体故障报修平均处理时间。方法成立“GAS圈”,按照“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原因解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及实施”“效果确认”“讨论与改进”等步骤进行品管圈活动,缩短临床医用气体故障报修平均处理时间。结果供氧吸引中心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由43.41 min降至21.83 min,有效保障了临床科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品管圈”方法是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法,可以在提升医院后勤各项品质管理方法中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生命圈”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门诊预约诊疗服务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门诊预约诊疗选择率由37%上升至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段,对提升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效果明显,有助于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在医院管理实践中,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PDCA、品管圈、根本原因分析法、追踪方法学等管理工具,加强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完善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促进评审标准落实,持续改进医院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浙江省三级综合性医院质量管理组织设置现状,结合JCI、六西格玛、ISO9000、卓越绩效模式、QC小组等质量管理组织建设经验,根据医院质量管理活动的不同特性,提出了基于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组织设计模型。指出:控制型质量活动依托常规的三级质控体系,从高层领导、质量专职部门、科室层面的质量管理3方面,强化了原有质量组织的职能与作用;创造型质量活动则借助跨职能团队的运作,到达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国家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的质控工作从零开始。经过10年的发展,围绕脑死亡判定质控的基本条件,解决了如下问题:(1)组建脑死亡判定质控团队,其中包括脑死亡判定专业技术人员、师资人员、质控管理人员、质控秘书四大团队建设,以及质控专家、质控技术、质控咨询三大工作委员会建设;(2)制定脑死亡判定质控措施,其中包括制定《脑死亡判定质控指标》《脑死亡判定技术管理办法》和《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工作手册》以及持续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三级质控管理体系;(3)设定脑死亡判定质控目标,提出了质控技能专业化、质控步骤程序化和质控效率信息化三大核心要素,并围绕下一步脑死亡判定质控目标,提出了增加质控病例体量、缩小质控地区之间差异和扩大质控国际影响力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全员质量考核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大型综合医院开展以个人为基础、以科室为主体的全员质量考核的实践过程。阐述了针对现状评估、目标设定和策略制定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对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是否产生影响。方法 2018年1-7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急诊输液596例患儿的具体输液等待时间进行现况调查,剖析导致小儿输液等待时长的要因,分析总结后采取相应对策并组织活动加以实施。结果实施此活动后,输液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由原来14 min缩短至目前的7.4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缩短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