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模式概括了影响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全部因素,从医学整体论出发,综合分析了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综合作用,突出了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为此,现代医学模式对预防医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的疾病谱和前十位死因从以往的传染病转向环境、职业、生活方式和社会条件等所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病-药(或手术)"的单纯治疗型和为个体被动式服务向为群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主动服务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的健康与其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预防医学正是一门研究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学模式在上世纪曾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然而,当人类跨进21世纪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趋势使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对人类健康的最大挑战主要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用单因单病,病在细胞为特征的生物医学模式来指导慢病的预防和控制则显得力不从心,在新形势下应对传染病的威胁也显得单薄无力.本文试图结合出台不久的新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分析生物医学模式对我国主流社会的影响,主要讨论我国现状:虽然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落后过时,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已经产生;然而,新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却深受生物医学模式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代多元化护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君 《职业与健康》2012,28(2):241-24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逐渐取代了旧的医学模式,即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现代护理观也是建立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上的多元化护理模式,即:把环境,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影响加以认真分析,并施以心身的整体护理。具体要求则是护理工作应多方位地开展其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本文简述现代预防医学的内涵,从单纯治疗扩大到多因素综合性预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希望越来越迫切,预防医学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其研究范畴包括人类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消除或控制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循证医学与循证健康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管理从学术上讲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微观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危险因素的发现、控制和管理,以预防疾病发生。宏观健康管理是对从没有发生疾病到发生疾病生命全过程的管理。所谓大健康模式和社会-心理-生物-环境医学模式,实际上都是现代医学随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球生态平衡被破环,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很大变化,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模式转变,这使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生物学疾病,还应关注到生态环境变化-社会文化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发展源性"和"文化性"疾病上来.只有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类才能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8.
Engel GL于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健康模式:健康与疾病是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提出后在健康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导致了医学模式转变的运动,即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健康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种新的医学模式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健康的心理学因素,坚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多个方面研究个体或团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及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健康体检发展与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对人类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的疾病也由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远忠  申旭波  李岩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907-2908
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环、人口剧增等社会问题,人类正面临新的卫生挑战。一方面,在控制大多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后,人类的疾病谱和前十位死因已逐步转向环境、职业、生活方式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影响所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医学模式也从传统的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对疾病发生及转归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当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12.
预防医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以多门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预防医学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它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订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预防医学着重研究环境诸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及心理因素。研究人类面临的人口与环境、健康与疾病等关系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本质问题。“健康是身体上、精神和社会适…  相似文献   

13.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中,在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对医学本质的概括.随着人类健康需求的变化,医学实践与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经历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等医学模式.如今,从认识论、实践论的视角出发,健康医学模式将从理论上、认识上吸纳生物-心理-社会等医学模式的理论方法并且不断发展,从多维度因素来认识健康和寿命.在这种模式下,单体医院将从疾病治疗为主向提供全面、持续的健康服务转变,医院体系将从分工协作向资源整合、纵向联合一体化转变,从而给未来医院发展提供新认识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预防医学 (Preventivemedicine)是以多门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预防医学的定义一般认为是 :它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 ,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 ,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学科。预防医学着重研究诸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及心理因素。研究人类面临的人口与环境、健康与疾病等关系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本质问题。“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死因顺位已从1952年的第1位降到2004年的第10位之后;计划免疫接种使麻疹、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已限制在较小的流行范围.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因素的变化以及病原微生物的不断进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和蔓延.新发传染病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使人们无法及时作出决策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就新发传染病的概念、流行特点、流行因素、我国新发传染病流行情况以及预防控制策略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科理念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防医学是研究社会人群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内外环境以及社会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制定预防、控制、消灭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对策,着眼于优化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和维护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最佳劳动和生活条件,保护劳动力,增进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命价值的科学和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环境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当今人类主要死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疾病和心律失常等,其病因复杂,属于多因素疾病.现代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足生物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起促进作用,在缺乏防护和诊疗手段的情况下,则起重要作用.人们除了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工作场所大量存在的各种污染源也使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传统的生物学因素及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明确,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但作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关键的职业卫生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却了解不多,国内外的学者在这一交叉领域开始了探索性的研究.我们将对近年来环境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被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实践证明,新型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和疾病认识的飞跃。在健康观上更加注重人的心理、环境、营养和社会因素,从而扩展了医疗卫生工作的服务功能和领域.推动丁医学的社会化,促进了保护个体和群体身心健康的高层次化。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必须由单一的医疗型向救治一预防康复型的医疗保健中心转变.医务工作者必须树立大卫生观念、积极有效地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预防、治疗、护理、保健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转变,对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化,对疾病的治疗、康复和对健康的需求也从生物的层次扩大到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层次.  相似文献   

20.
传染病健康教育作用与内容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离不开健康教育.为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求人们懂得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和最佳时机及方法,也要求人们了解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在美国,健康教育与公共卫生监测、疾病调查等一道成为传染病控制的主要措施[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