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建立RT PCR扩增Keratin19mRNA的方法 ,评价其应用前景。[方法]采用Keratin19cDNA的套式引物建立巢式RT PCR扩增体系 ,以酶切分析及DNA点杂交法鉴定扩增产物的特异性 ,逆转录产物系列稀释法分析检测敏感性 ,并对51例临床胃周淋巴结样品作初步检测。[结果]该扩增体系具有较好的扩增特异性 ,检测敏感性达1pgRNA ,相当于从105 个淋巴细胞中检出1个胃癌细胞 ;对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法较病理检查法敏感性高。[结论]该扩增体系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表达和端粒酶的活性,初步探讨它们在检测大肠癌微转移中的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检测相应患者外周血中的端粒酶的活性。结果:52例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按不同时间段分别为61.9%与57.7%(术前),69.1%与72.1%(术后24h),34.6%与30.9%(术后早期化疗结束后)。两者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Duke’S分期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端粒酶和CK20均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  相似文献   

5.
TNF-α、CK20在结肠癌淋巴微转移中表达关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在结肠癌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结肠癌淋巴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0例结肠癌患者,收集淋巴结共计398枚,采用连续切片和RT-PCR法,检测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存在情况和TNF-αmRNA、CK2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连续切片结果显示,在常规病理无转移的淋巴结中有20.2%的淋巴结存在微转移,TNF-α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与连续切片的检查结果基本吻合,三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关联性。TNF-αmRNA和CK20mRNA的表达在转移阳性淋巴结中表达高于转移阴性淋巴结,且随Dukes分期加深而增高。结论TNF-αmRNA和CK20 mRNA均可以准确反映结肠癌淋巴微转移的情况,TNF-α可能在结肠癌淋巴微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CK19 RT-PCR法检测淋巴结中肺癌微小转移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索检测淋巴结中肺癌微小转移灶的新途径。方法 区域性淋巴结共 15 9枚 ,取自 2 0例可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 ,将每枚淋巴结均分为两等份 ,分别进行癌转移的病理学检测和细胞骨架角蛋白 19(CK19)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CK19RT PCR法可检测到 1× 10 7个正常淋巴细胞中存在的 10个肺癌细胞。在被测的 15 9枚淋巴结中 ,42枚被病理切片和分子学方法同时证实存在转移 ,在余下的 117枚病检阴性淋巴结中 ,CK19RT PCR还发现 2 5枚存在微小转移。结论 与传统病理学检查相比 ,CK19RT PCR法可提高淋巴结癌转移检出率 ,从而准确地评价其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8.
联合检测端粒酶和CK20诊断大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表达和端粒酶的活性,初步探讨它们在检测大肠癌微转移中的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检测相应患者外周血中的端粒酶的活性。结果52例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按不同时间段分别为61·9%与57·7%(术前),69·1%与72·1%(术后24h),34·6%与30·9%(术后早期化疗结束后)。两者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Duke’s分期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端粒酶和CK20均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T—PCR检测K19 mRNA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通过病理组织学及RT—PCR扩增K19 mRNA对19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51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19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均有K19 mRNA表达;51个淋巴结中组织学阳性16个(31.4%),而RT—PCR阳性21个(41.2%)。RT—PCR扩增K19 mRNA及内参照β—actin后,所有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显示461bp和221bp的扩增片断,而非肿瘤患者的8个淋巴结仅显示221bp扩增片断。结论:RT—PCR扩增K19 mRNA检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优于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和发现淋巴结转移的高危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施行根治性切除的1051例大肠癌,并建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数学模型。[结果]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数学模到:淋巴结转移=-2.248—0.017x年龄-0.671x家族史+0.437x部位+0.508x病理分级+0.395x浸润深度。[结论]利用临床病理学参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和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倾向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O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45例行根治术的NO期大肠癌患者的453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以检出微转移.结果 45例NO期大肠癌病人的453枚淋巴结中,有20例(44.4%)共46枚(10.2%)淋巴结检出微转移.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X2=5.445,P<0.05).20例微转移患者与25例无微转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9.6和21.4月.20例微转移患者中7例发生复发转移,5例死亡;而无微转移25例中仅1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X2=7.305,P<0.05).有微转移组和无微转移组的生存率分别是75.0%(15/20)和96.0%(24/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0,P<0.05).结论 CK20 mRNA的FQPCR是检测NO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灵敏而特异的方法,可对精确临床分期、判断患者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巢式RT-PCR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站(SLN)定位和腋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术中肿块周围注射美蓝定位前哨淋巴 结,用巢式RT-PCR法检测腋淋巴结中Mammaglobin mRNA的表达,结果:SLN定位成功率为85.0%(17/20),SLN与非SLN组微转移的检出率具显著差异(P<0.01)。在常规病检阴性的淋巴结中,巢式RT-PCR法微转移的检出率为15.6%(17/109),结论:巢式RT-PCR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SLN定位和巢式RT-PCR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腋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45例行根治术的N0期大肠癌患者的453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以检出微转移。结果45例N0期大肠癌病人的453枚淋巴结中,有20例(44.4%)共46枚(10.2%)淋巴结检出微转移。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χ2=5.445,P<0.05)。20例微转移患者与25例无微转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9.6和21.4月。20例微转移患者中7例发生复发转移,5例死亡;而无微转移25例中仅1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χ2=7.305,P<0.05)。有微转移组和无微转移组的生存率分别是75.0%(15/20)和96.0%(24/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0,P<0.05)。结论CK20mRNA的FQ-PCR是检测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灵敏而特异的方法,可对精确临床分期、判断患者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无假基因干扰的CK19 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以CK19为基因标志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优化的无假基因干扰的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CK19mRNA表达。结果:1)方法可靠性验证:检测30例正常人外周血CK19mRNA表达,结果无假阳性;将乳腺癌细胞系MCF-7以1∶107与正常外周血有核细胞混合,检测CK19mRNA表达,结果无假阴性。2)检测乳腺癌41例,外周血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26.8%(11/41);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阳性率在患者不同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ER和PR状态的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外周血肿瘤细胞检出率(38.1%)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5.0%),虽然统计学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10),但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危险性有增加的趋势。结论:以CK19为基因标志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可能是乳腺癌有意义的预后指标,可以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疗效的评价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适应证筛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被用于检测胃癌微转移病灶中特殊的mRNA表达,可以发现早、中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微小转移灶,对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有重要临床意义。现综述RT-PCR在胃癌微转移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定位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用异硫蓝标记法标记SLN并定位,用RT-PCR法检测SLN中CK20mRNA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分析结直肠癌转移与各种病理因素关系。结果:SLN定位成功率为96%,SLN状态与非SLN的符合率为100%。RT-PCR法与常规病检法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在常规病检阴性的40例淋巴结中,RT-PCR法检出8例有微转移。结直肠癌转移与肿瘤侵袭深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密切关系。结论:SLN技术运用于结直肠癌将更方便、更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RT-PCR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SLN定位和RT-PCR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并提高结直肠癌临床分期,为结直肠癌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巢式RT—PCR扩增Keration19诊断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川  陈路芸 《浙江肿瘤》2000,6(4):216-218
目的:建立RT-PCR扩增Keratin19mRNA的方法,评价其应用前景。方法:采用Keratin19cDNA的套式引物建立巢式RT-PCR扩增体系,以酶切分析及DNA点杂交法鉴定扩增产物的特异性,逆转录产物系列稀释法分析检测敏感性,并对51例临床胃周淋巴结样品作初步检测。结果:该扩增体系具有较好的扩增特异性,检测敏感性达1pgRNA,相当于从10^5个淋巴细胞中检出1个胃癌细胞;对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法较病理检查法敏感性高。结论:该扩增体系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70例大肠癌患者和35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结果:70例大肠癌患者中有30例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2.9%,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ukesC和Dukes D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高于Dukes A期大肠癌患者(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比手术前的阳性表达率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阳性表达同肿瘤的分期有关,可作为大肠癌微转移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hMAM mRNA和CK19 mRNA联合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的human mamglobin(hMAM)mRNA和CK19 mRNA表达,探讨乳腺癌患者早期骨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一步法)法检测骨髓组织中hMAM mRNA和CK19 mRNA的表达.结果:102例乳腺癌患者骨髓hMAM mRNA、CK19 mRNA表达阳性者分别为37.3%和56.9%,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P=0.043,P=0.002).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呈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1、0.020、0.003、0.031和0.001;与淋巴结转移状况、年龄和月经状况无关,P值分别为0.101、0.255、0.111、0.110、0.492和0.187.结论:乳腺癌微转移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hMAM mRNA和CK19 mRNA均可作为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标志,且两者间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VEGF与MMP-2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18例正常大肠黏膜、18例大肠腺瘤样息肉和51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MMP-2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瘤样息肉、大肠癌中VEGF、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VEGF、MMP-2阳性袁达率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VEGF、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VEGF、MMP-2可能成为反映大肠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及其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