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vascu lar dem antia,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是老年性痴呆中最重要的类型,在我国,脑血管病是高发性疾病,故VD也是常见病,它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对此,在1999年3月—2000年12月笔者对VD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华佗再造丸对治疗VD具有可喜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VD的诊断及分极标准1.1.1西医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于1994年修订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的诊断标准[1]。确定痴呆的程度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 SE)[2,3]、日常生活功能水平量表(ADL)[4]及临床痴呆评定表(CDR…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人痴呆的病种分类,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108例老年人(60岁以上)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神经心理、MRI检查,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108例老年人痴呆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5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40例,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8例;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和MD组中分别为45例和8例;神经系统局灶征在AD组中无,VD和MD组分别为48例和5例;影像学变化VD组多发性脑梗死45例,AD组全部有脑萎缩,MD组全部有脑萎缩和腔隙性脑梗死;3种痴呆均存在记忆力障碍.结论:①老年人痴呆以VD最多见,AD次之;②老年人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变化;③老年人痴呆的诊断要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再根据VD、AD、MD的标准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述中医、西医研究血管性痴呆(VD)的大量相关文献,说明了中医、西医对VD的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临床治疗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尤其是中医药在VD的治疗中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以增强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通过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头颅CT影像学的特点的研究,研究头颅CT的影像学特点与痴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V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符合VD诊断标准的患者35例和非痴呆患者30例头颅CT检查,对两组的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D患者CT表现多累及脑叶(额叶、顶叶、颞叶)、基底节,丘脑病灶,大容积,更易导致痴呆。结论颅脑CT对VD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参龙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参龙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WHO公布的美国精神病学会VD诊断标准(DSM- IV),入选36例(72例次)VD患者,随机双盲给药,安慰剂对照,自身前后交叉试验为研究方法,选择简易智能量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于疗程前后统计分值变化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参龙汤治疗VD患者36例,显效5例(13. 89% ),有效22例(61. 11% ),无效9例(25% ),总有效率75%。该药可以提高VD患者不同痴呆量表的积分,对VD患者的认知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还可改善V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VD患者血脂、血液黏滞度及脑葡萄糖代谢亦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效应明显优于安慰剂(P<0. 001)。结论:肾虚精亏,气虚血瘀是VD的主要病机,补肾填精,益气活血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参龙汤对VD确有一定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1999年3月~2002年3月我们对10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采取了络泰静滴配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材料 10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病(AD)38例,血管性痴呆(VD)62例.AD患者均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DA)[1]中的AD标准.VD均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2]VD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AD)与血管性痴呆 (VD)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方法 根据ICD- 10诊断标准 ,对 2 3例AD和 2 7例VD病人的临床及颅脑CT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1)AD病人多起病缓慢 ,而VD病人起病多较急 ;AD病人的认知功能减退常常累及多个方面 ,而VD病人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 ;A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常常受影响 ,而V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受累较少。 (2 )AD病人的两脉络球间距离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和头颅内横径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均明显较VD为小 (P <0 0 1) ;第三脑室和外侧裂最大宽度则明显较VD为大 (P <0 0 1)。结论 根据两种疾病的不同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检查有助于AD及V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基础护理及家庭预防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功能恢复效果。方法:观察脑卒中病人190例,以DSM-IV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D组和非VD组,将纳入VD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加强基础护理及家庭预防,同时给予临床治疗。结果:两组愈显率比较:分别为66.7%和40.0%。经统计学分析,X2=4.239,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ADL评分62.24±11.60,明显高于对照组53.72±13.6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庭护理及预防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可取得显著的功能恢复效果,临床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科技的进步和蓬勃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增长,全球人口老龄化到来了.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随之而来.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致精神和躯体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欧美,VD患者占痴呆总患者的10%~20%;VD在亚洲的发生率较高,在日本VD患者大约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50%,这主要与卒中高发率有关[1].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AD合并VD占10%~20%[2].VD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VD是目前老年期痴呆中可预防和有希望治疗的痴呆之一,深入研究VD的诊断标准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本文尝试对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血管性痴呆打下基础, 防止误诊、漏诊,为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la VD)与不良生活习惯(嗜烟、酗酒、高脂饮食、高钠饮食)的相关性。方法对350例脑卒中患者详细记录不良生活习惯,按NINDS-AIREN工作组提出的VD的诊断标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Hachinski缺血积分(HIS)量表进行评估。运用χ2检验分析血管性痴呆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性的情况。结果其中90例符合VD的诊断标准,发病率为25.7%。结论嗜烟、酗酒、高脂饮食与VD的发病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无海马萎缩的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关系,探讨其对VD的诊断和评估价值。方法:VD组21例,非VD组19例,对照组1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分;利用1H-MRS技术分析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及磷酸肌酸(Cr)及NAA/(Cr+Cho)的比值;分析各组间认知评分及代谢物的差别,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D组MMSE、MoCA量表评分均低于非V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双侧海马NAA值均低于非VD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Cr、CHo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双侧海马NAA/(Cr+Cho)值低于非VD组和对照组(P0.05)。VD组的MMSE、MoCA量表评分与海马的NAA值正相关,左侧海马(r=0.86、0.78,P0.05),右侧海马(r=0.81、0.75,P0.05)。VD组MMSE、MoCA量表评分与海马Cr和Cho值均无相关性(P0.05)。VD组MMSE、MoCA量表评分与海马NAA/(Cr+Cho)值正相关,左侧海马(r=0.75、0.76,P0.05),右侧海马(r=0.66、0.67,P0.05)。结论:无海马萎缩的VD患者存在海马代谢异常,表现为NAA及NAA/(Cr+Cho)值的降低,并且与认知水平呈相关性,1H-MRS技术结合神经心理学量表可对VD患者的评估和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EEG对VD患者进行早期检查,讨论EEG在诊断VD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6年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VD患者分别进行EEG检查,分析患者EEG检查结果并将结果与简易智能评分量表(MMSE)进行对比.结果:84例VD患者中有79例出现异常(占比94.05%),突出表现在α节律的异常,偶见低波幅θ波,更有甚者会在各导联频繁查见低中波幅θ波出现或混合性θ波与σ波活动占优势.此外,VD患者MMSE评分与EEG检查异常程度成相反的趋势.结论:VD患者EEG检查结果与相应的MMSE评分值有着显著相关性,因而可以客观评估VD患者脑功能水平及脑损伤程度,有利于VD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冯燕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276-4277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血流特点及诊断方法和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胎儿脐带绕颈的形态、周数及血流情况,采用脉冲多普勒检测脐动脉VS/VD比值、RI。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的形态、周数的判断与生产时所见完全一致;通过VS/VD测量判断胎儿在宫内是否窘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对提高围产期保健水平及降低胎儿的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梗死病变特点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②方法对VCIND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依据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最终将患者分为仍为VCIND组和进展为血管性痴呆(VD)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前临床确诊为VCIND时在梗死数量及梗死部位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以探讨促使VCIND患者进展为VD的影响因素。③结果进展为VD组患者总梗死数量多于仍处于VCIND组,在进展为VD组中,额区、丘脑、基底节区梗死数量均高于仍处于VCIND组。额区、丘脑、基底节区的梗死和脑白质稀疏均可加重VCIND患者进展为VD。④结论研究梗死数量和梗死部位的特点对预测VCIND患者进展为VD的风险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影像学和药物治疗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冯涛 《中国全科医学》2004,7(4):276-279
1 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 1.1 血管性痴呆诊断的基础:采用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修订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痴呆诊断标准做出痴呆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痰浊瘀血为病机,采用活血化痰,涤痰逐瘀原则组方,制成中药益智开窍汤治疗VD,并进行了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的探讨,旨在讨论痰浊瘀血在V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在防治VD方面的发展。方法:观察脑卒中病人190例,以DSM-IV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D组和非VD组,将纳入VD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益智开窍汤1日两次服用。对照组予多哌奈齐20mg口服每日一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血浆含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WAIS-RC减分率等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下降相关,中药益智开窍汤通过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多哌奈齐。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建立合适的VD动物模型对于深入探讨VD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血管疾病导致的血管性痴呆(VD)脑血流(CBF)变异和分布,评估CBF技术对VD临床诊断价值。方法VD组和健康组,分别得到CBFSPECT影像,并用3D-FA及3D-SSP方法做同机处理,比较两个组CBF影像的FD均值及VD组CBF减少的分布形式。结果VD组CBF影像中FD均值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经3D-SSP分析重建后,显示VD组CBF呈现全脑皮层的血流减少和额前叶区局限性血流减少。结论影像分析技术的应用,对VD患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血浆、脑脊液 (CSF)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痴呆的关系。方法 :对5 5例VD患者血浆、CSF胰岛素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s)进行测定 ,并与 72例有脑梗死无痴呆患者 (CI组 )及 32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对照比较。血管性痴呆组Hachinski缺血评分均 >7分 ,痴呆的诊断均符合DSM -ⅢR(USA)痴呆标准并进行MMSE评分。结果 :VD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比较显著性增高 (P <0 .0 1) ,而CSF胰岛素含量、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与患者MMSE评分呈正相关 (r =0 .75 4 2 ,P <0 .0 1)。CI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与VD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VD患者相对的CSF低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参与导致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VD)在老年期痴呆中发病率列第二位,它是因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123例VD患者均为1997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3例患者中,男92例,女31例;年龄在67~84岁,平均年龄71.9±5.1岁。既往有卒中病史112例,有高血压病史108例,心脏病史13例(主要为心房纤颤),糖尿病史8例,无基础病史6例。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1994年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的诊断标准,根据Hachinski缺血量表作出VD诊断。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