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5%那他霉素眼液治疗轻、中度外伤性真菌性角膜炎( fungal keratitis,FK)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7例轻、中度外伤性FK患者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病灶刮除并碘酊烧灼联合5%那他霉素眼液点眼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国产那他霉素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进口那他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病灶刮除并碘酊烧灼联合国产5%那他霉素眼液治疗轻、中度外伤性FK同样安全有效,而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4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的烧灼法结合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角膜溃疡清创、碘酊烧灼联合那他霉素滴眼液和氟康唑滴眼液点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收集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180例,将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75例)、B组(70例)及C组(35例)。所有病人均先行角膜溃疡清创、碘酊烧灼,然后A组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和氟康唑滴眼液联合点眼,B组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点眼,C组采用氟康唑滴眼液点眼。比较3组病人治愈率、治愈病例的治愈时间和视力变化。结果 A、B组的治愈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4、6.285,P〈0.05);3组治愈病例的治愈时间分别为(25±4)、(26±5)、(30±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病人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角膜溃疡清创、碘酊烧灼联合那他霉素滴眼液及氟康唑滴眼液点眼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0 g/L碘酊烧灼创面联合兰美抒(盐酸特比奈芬)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上经角膜刮片镜检确诊的真菌性角膜溃疡79例(79只眼)进行病灶清除,碘酊烧灼联合兰美抒治疗,酮康唑滴眼液点眼。结果79例患者中痊愈61例(77.2%),好转15例(19.0%),无效3例(3.8%)。结论真菌性角膜溃疡在早期确诊后,局部病灶清除,20.0 g/L碘酊涂擦创面及联合兰美抒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5%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31例31眼真菌性角膜炎行5%那他霉素滴眼液点眼,并依据病情进行调整用药频次,联合伊曲康唑200mg每天1次口服,观察患者疗效。结果:治疗25—45d,26例治愈;2例好转;3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2例行结膜瓣遮盖,1例行角膜移植术。结论: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局部清洁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清洁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综合组(15例患者)采取清洁睑板腺、碘酊烧灼联合那他霉素治疗,药物组(18例患者)采取单纯那他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综合组15例患者9例治愈,3例好转,3例无效;药物组18例患者4例治愈,5例好转,9例无效。综合组治疗效果好于药物组。结论局部清洁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效果好,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时应注意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碘酊烧灼联合贝复舒加口服斯皮仁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碘酊烧灼联合贝复舒加口服斯皮仁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11眼经角膜病灶区组织刮片镜检或分泌物涂片行镜检,确认为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用10%碘酊烧灼联合贝复舒加口服斯皮仁诺治疗。结果:11例11眼经治疗8例治愈,3例有效。无1例无效。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早期及时确诊后,局部用碘酊烧灼联合贝复舒加口服斯皮仁诺治疗,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对36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采取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滴眼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滴眼治疗,轻度患者治愈率100%,中度者66.6%,重度者33.3%.结论 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滴眼对轻、中度真菌角膜溃疡治疗效果好,对重度者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自体血清及那他霉素综合性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应用伊曲康唑、自体血清,角膜局部清创及碘酊烧灼,那他霉素滴眼液点眼,观察综合用药的疗效.结果:48例8 ~45天内愈合,9例好转,5例未愈.结论:自体血清和伊曲康唑及那他霉素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7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眼。对照组:碘酊烧灼角膜溃疡后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及氟康唑眼膏包眼。实验组: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于角膜溃疡后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及氟康唑眼膏包眼。观察和对比碘酊烧灼和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所有溃疡愈合,病程缩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达克宁霜对21例(21眼)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疗效。方法:21例(21眼)角膜溃疡面用5%碘酊烧灼后,涂用达克宁霜,每日1-2次,平均用药时间为27天。结果:治愈率为71.4%,平均为27天。结论:达克宁霜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AS)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对36例(42眼)丝状角膜炎患者先剔除角膜丝状物,再用自体血清配制液和贝复舒眼液滴眼,疗程1个月,随访1年。结果治愈33例(38眼),占90.5%;好转3例(4眼),占9.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自体血清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 年3月-2016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9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那他霉素滴眼液+伊曲康唑胶囊)和对照组(那他霉素滴眼液),两组患者治疗14 d 后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角膜染色、共聚焦角膜显微镜等,并记录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63.0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膜染色阳性率为13.04%、对照组为36.96%,观察组低于 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局部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基础上,配合口服伊曲唑康胶囊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羊膜覆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人97例(98眼),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53例(53眼),药物联合羊膜覆盖术组44例(45眼)。两组均行角膜溃疡清创术并给予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药物联合羊膜覆盖术组病人在接受上述处理方法基础上,联合应用羊膜覆盖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平均视力和平均疗程。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62,PdO.05)。两组术后平均矫正视力及平均疗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7、2.19,P〈O.05)。结论药物联合羊膜覆盖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注射液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48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聚肌胞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结膜下注射,对照组用无环鸟苷滴眼液点眼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6例。治疗组治愈率76.oo%,高于对照组56.52%,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与聚肌胞注射液舍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34例34眼每日予生理盐水冲洗,以5%碘酊烧灼溃疡面,并予0.5%氟康唑滴眼液。结果:治愈19例(55.88%),好转9例(26.47%),无效6例(17.65%),总有效28例(82.35%)。结论: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一种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扶康注射液联合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大扶康注射液原液点眼及结膜下注射,0.2%二性霉素B眼药水点眼。结果 26例中,治愈18例,好转4例,无效4例,治愈率达69.2%,总有效率84.6%。结论 大扶康联合二性霉素B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角膜溃疡面进行清创,5%碘酊小病灶早期烧灼,或大病灶的中晚期烧灼,一般不超过三次.氟康唑结膜下注射,加频点眼,加强散瞳,素高捷眼膏涂患眼.重症患者加服消炎痛.结果 36例(36只眼)治疗9~30天,痊愈3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结论 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金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0):592-593
目的观察2%碘酊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2%碘酊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氟康唑治疗。结果治疗组42例,治愈40例,治愈率95.2%,疗程最短12d,最长35d。平均22d。对照组30例,治愈23例,治愈率76.7%,疗程最短28d,最长76d,平均48d。结论2%碘酊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纳他霉素滴眼剂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3例,采取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观察组63例,采取纳他霉素滴眼剂治疗,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取纳他霉素滴眼剂治疗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眼部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