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和评价CT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血管瘤及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等183例241个椎体操作经验,并与其他文献对比。结果 操作全部按计划完成,准确率100%,无失败和损伤,达到了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操作简便、准确、痛苦小,疗效佳,为应用前景广泛的非血管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晚期疼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晚期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分析5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镇痛效果,术前及术后均采用Dennis腰痛分级、止痛药使用评分和直观模拟量表判断疼痛变化。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20个月,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改善或消失,无临床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操作简便、安全,镇痛效果好,能明显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已成为治疗骨转移瘤的一种有效的姑息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4年4月~2009年11月,我院对70例椎体转移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引导下PVP,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0例椎体转移瘤患者,男46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8岁。原发肿瘤:食管癌19例,乳腺癌13例,肺癌26例,前列腺癌6例,肾癌3例,胃癌1例,胰腺癌1例,贲门癌1例。椎体转移均为溶骨性转移,共82个椎  相似文献   

4.
腹膜转移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腹膜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①腹水45例,占56.3%,其中少量腹水18例,大量及中等量腹水27例;②腹膜增厚25例,占31.3%,其中结节状10例、条带状7例、块状增厚8例;③网膜改变23例,占28.8%,污垢状7例、结节状10例、饼状6例;④腹腔内囊性占位性病变共9例,占11.3%,均见于卵巢癌;⑤小肠壁增厚伴肠管移位5例,占6.3%。结论:CT对腹膜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必要时应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术前指导.术后病情观察、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诊断半椎体畸形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3岁.腰痛1年,曾行X线平片检查可疑半椎体畸形引起脊柱向右侧弯曲,近日腰痛加重,遂来我院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机,120 kV,350 mAs,层厚0.625 mm,经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中的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重建图像示腰3半椎体畸形(图1),上位椎体向右侧弯曲,腰2/3棘突融合(图2).诊断:腰3半椎体畸形;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多层螺旋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8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等综合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QLQ-C30 3.0问卷调查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椎体成形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无脊髓受压、感染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前后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疲劳、疼痛、睡眠、食欲、便秘及经济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护理可减轻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鼻咽癌脊椎转移瘤疼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20例鼻咽癌脊椎转移瘤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术前、术后评分来判断、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镇痛效果,并对疼痛及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配合护理。结果:20例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1),无临床并发症发生。结论:细心观察、及时护理干预,能够为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肿瘤发生于胃7例,小肠9例,食管和小肠系膜及直肠各1例.其中,良性间质瘤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间质瘤14例.胃肠道间质瘤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软组织肿块,其中腔内3例,腔外11例,腔内腔外混合5例;CT平扫呈均匀等密度3例;混杂密度16例.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到明显强化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睾丸精原细胞瘤CT特点.结果:12例精原细胞瘤均表现为单侧睾丸增大,大部分边界清楚,呈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6例见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有分隔样强化.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 1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11个椎体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术后腰痛缓解程度根据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脊髓压迫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8小时内腰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随访12~18个月,VAS评分降至0~2.0分。结论只要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技术,PV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良好,能有效稳定伤椎,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椎体成形术在急性粉碎性椎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急性粉碎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31例急性粉碎性椎体骨折患者38个病变椎体,在椎体骨折相对严重的一侧注入PMMA 2~6 ml.分别在术前、术后48 h记录VAS和巴塞尔指数以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对31例患者共38个骨折的椎体进行PVP治疗.术前VAS评分为8.89±1.43,术后48 h为2.10±0.5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巴塞尔指数术前为52.97±17.22,术后48 h为86.54±16.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9例在PMMA注射过程中进入椎体的两侧或前方,1例进入椎间盘和椎管,3例进入静脉,1例进入肺动脉,均未发现相关临床症状. 结论 PVP是治疗急性粉碎性椎体骨折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单发与多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1年内再发骨折的风险、间隔时间及诱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PVP治疗的1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单发骨折及多发骨折两组,记录始发及再发椎体骨折的时间、数目及再发骨折的诱因。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及再发骨折发生率差异,骨密度、骨折诱因差异,年龄及再发骨折时间的差异。结果 15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中单发椎体压缩骨折102例,多发椎体压缩骨折54例。102例单发椎体骨折中,有16例患者再发生骨折,再发椎体骨折平均时间185.0天,54例多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有20例患者再发骨折,再发椎体骨折平均时间123.7天。再发骨折有明确诱因者单发骨折组2例,多发骨折组3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再发骨折的风险及间隔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多椎体骨折较单椎体骨折PVP术后易再发生骨折,且间隔时间短,再发骨折多无明确的诱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实施PVP,手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体位指导;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与患者沟通,配合医生操作,处理患者术中的各种不适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5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准备、术中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是确保经皮椎体成形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3D-CT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3D-CT扫描成像应用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4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共62个椎体的术前影像资料,经患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并注入骨水泥.配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3D-CT扫描成像观察穿刺针在椎体和椎弓根内的位置、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和椎体外泄漏情况等,观察术后1周的止痛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椎体内骨水泥注射量为2.0~5.0 mL.术后1周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止痛总有效率为91.3%(42/46),并发症发生率为17.4%(8/46).结论 DSA 3D-CT可以更直观地监测PVP穿刺过程,更快速有效地了解骨水泥的分布、使用剂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在缓解脊柱转移瘤疼痛方面效果更加显著,增加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2例经MRI明确诊断为慢性VCF的患者行PVP治疗,手术前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手术前后VAS变化的差异,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2个月至2年,术前VAS平均为(7.44±1.11)分,随访时为(3.1±0.96)分;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良好.结论 MRI对于VCF患者的评估非常重要,术前MRI出现骨髓水肿信号的慢性VCF采用PVP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0例患者术前加强原有疾病护理、做好体位训练、饮食调理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加强出院健康宣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平均住院5d。症状消失出院71例,症状减轻出院9例。随访3~6个月,9例症状减轻出院患者于术后第2周症状消失;78例患者均能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出院康复、用药、饮食指导,未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局麻下单侧或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近期、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OVCF患者共117例(126个椎体)资料。117例均采用局麻下PVP治疗,分为单侧PVP组及双侧PVP组。最短随访时间2年,评估两组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近期及短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PVP组与双侧PVP组在术前与术后,术后与末次随访VAS、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疗效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总体渗漏率及其他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单侧PVP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比双侧PVP组减少(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PVP治疗老年OVCF的短期、长期效果肯定,但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手术具有时间短、射线暴露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推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做好术前的基本护理、体位训练、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术后的一般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康复指导及出院健康宣教。结果:3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满意。结论:围手术期正确的身心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效果,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良、恶性椎体病变中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探讨相关机理。方法:在CT定位下PVP治疗患者86例,采用疼痛调查表进行疗效评估,定期随访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良性病变94.7%有效且长期效果稳定。转移瘤87.7%有效且3个月不变,4-6个月降到75.4%。发现19.8%有新骨形成或重新骨化现象。并发症少,轻微且易于处理。结论:PVP治疗椎体溶骨性或钙缺铁性病变疗效好且稳定,良性优于恶性。PVP有抑制肿瘤生长及促进骨生成作用,机理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PVP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疗效确实、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