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段淑荣  王勋  张璇  王德生  张黎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31-6933,i003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脑源性营养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为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不予以康复训练。每组随机分为3,7,14,21d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分别于相应天数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结果:脑梗死后3,7,14d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分别为(43.00&;#177;3.85),(64.29&;#177;4.34),(40.40&;#177;1.50)个/视野.较造模对照组[(22.10&;#177;2.60),(30.80&;#177;1.65),(20.99&;#177;1.83)个/视野]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且脑梗死后3d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即已增加,7d达到高峰,14d有所回落,至第21天康复训练组[(33.10&;#177;3.06)个/视野]与造模对照组[(31.40&;#177;1.38)个/视野]之间已无明显差异。结论:康复训练可诱导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通过其稳定细胞内环境以及促进树突中的某种蛋白合成,引起突触重塑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推动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小时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饲养,不予以康复训练。每组随机分为3天、7天、14天、21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分别于相应天数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的表达。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分较造模对照组为好(P<0.05);突触素阳性细胞于脑缺血3天后即已出现,7天、14天、21天大量表达,7天为高峰,且康复组较造模对照组多(P<0.05)。随时间延长免疫组化染色变深。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较高水平的突触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强制性使用"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D)组(10只)和手术组(60只),后者制作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24h后再分为患侧前肢固定(A)组、未固定(B)组和健侧前肢固定(C)组,每组20只.21天后解除固定,于MCAO后21天和28天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MAP-2的表达.结果与D组相比,手术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MAP-2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但光密度值增高(P<0.05或P<0.01);手术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MAP-2阳性细胞数及光密度值,B组高于A组,A组高于C组(P<0.05).结论脑缺血损伤可刺激MAP-2的表达,肢体固定或过度使用对梗死灶周围皮质部分神经元代偿性高表达MAP-2有不利影响,其中患侧前肢过度使用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灶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及HBO组。采用大脑中动脉(MCA)阻断3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1%四氮唑染色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灶的大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再灌注6h、24h、48h、72h、120h时间点大鼠脑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未发现脑梗死灶及bcl-2蛋白表达阴性。HBO组120h大鼠梗死灶体积(15.9±4.2)%明显小于缺血对照组(26.8±4.9)%(P<0.05);再灌注各时相点缺血对照组和HBO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HBO组大鼠再灌注各时相点bcl-2表达均显著高于缺血对照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表达增强,高压氧治疗可以进一步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白质Nogo-A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康复训练组和造模对照组,每组30只,应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康复训练组大鼠每天进行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时间共1 h;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自由活动。每组分别于造模后3,7,14,21和28 d 5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后处死,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白质Nogo-A的表达。 结果①康复训练组术后14,21和28 d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2组大鼠Nogo-A阳性细胞于脑缺血7 d后开始增加,21 d达高峰;脑缺血14 d,21 d和28 d 时间点,康复训练组Nogo-A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训练能通过减少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Nogo-A的表达,减低其对神经轴突生长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丰富康复训练能否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突触素(SYN)的表达,探寻其与神经系统可塑性的联系。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7只,体重160~200 g,随机分为缺血丰富训练组(n=36),缺血对照组(n=8),假手术丰富训练组(n=21)和假手术对照组(n=12),使用线栓模型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并再灌注,丰富训练组自术后2 d至28 d给予丰富康复训练,对照组则独居标准环境笼,不予任何训练。再灌注1 d、7 d、14 d、21 d和28 d分别进行各项行为功能测试,并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测MAP2和SYN的表达。 结果训练后,28 d时Bederson评分缺血丰富训练组(0.910±0.302)优于缺血对照组(1.330±0.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失误测试中缺血丰富训练组与缺血对照组间差异始终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但缺血丰富训练组恢复趋势优于缺血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示梗塞周边区及海马的MAP2和SYN的表达早期下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后不断恢复,缺血丰富训练组在晚期(MAP2-21 d为0.2055±0.0124,MAP2-28 d为0.2406±0.0419;SYN-28 d为0.2931±0.2407)优于缺血对照组(MAP2-21 d为0.1681±0.0124,MAP2-28 d为0.2064±0.0301;SYN-28 d为0.2407±0.0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丰富康复训练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AP-2和SYN的表达,促进功能表现的改善和大脑可塑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大鼠局灶脑梗死微管相关蛋白表达动态变化及针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鼠脑梗死后树突可塑性的物质基础和机制及针刺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电针干预组,缺血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MAP2表达动态变化及电针治疗后对其的影响。结果缺血对照组MAP2在病灶区从缺血后1 d即出现表达减少,3 d达最低点,7 d表达开始增加,14 d表达进一步增高。病灶对侧区从缺血1 d始表达亦可见增高,针刺干预后阳性表达增加,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MAP2可以反应缺血损伤程度和树突修复能力,可作为脑损伤可塑性指标之一,电针可增强这种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梗死灶周围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6只SD大鼠,其中30只用于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注入生理盐水)、脑梗死组(插入线栓,注入生理盐水)、移植组(插入线栓,注入ADSC悬液),三组各10只;剩余6只用于分离培养ADSC。分别于造模后第1、2周,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DSC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迁移情况;通过免疫印迹法测定NF-200和DCC蛋白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NF-200和DCC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的分布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DCC蛋白在梗死灶周围皮质中的定位。结果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移植组脑组织中可见PKH-26标记的ADSC,且多见于脑梗死周围皮质中。经免疫印迹法检测可知,相比假手术组,脑梗死组造模后第1、2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蛋白表达明显下调,DCC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组造模后第1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造模后第1、2周DCC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移植组与假手术组造模后第2周NF-200表达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脑梗死组,移植组造模后第1、2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和DC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可知,脑梗死组与移植组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和DCC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更加明显,且移植组更加明显;NF-200蛋白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轴突中,DCC蛋白呈现条索状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DCC蛋白主要定位于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阳性的神经元轴突中。结论通过颈动脉注射途径移植的ADSC可移至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且其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修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NF-200和DCC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谷氨酸受体NMDAR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02-08/2003-03在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所进行。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0,1,3,6,9,12,24,72h,1周、2周10个时相点脑的病理及NMDAR1免疫组化染色变化。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脑组织出现神经细胞变性,细胞周围水肿,软化灶等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大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神经细胞NMDAR1呈散在阳性表达,胶质细胞无表达。缺血再灌0-1h NMDAR1表达即明显增高,3h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24-72h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一两周表达开始恢复。结论:脑缺血后NMDAR表达的变化参与了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表达的升高是谷氨酸兴奋性细胞毒性作用的重要环节,后期表达的下降可能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5只,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30,独居于标准笼),社交组(n=30,5只一组群居于标准笼),探索学习组(n=30,15只一组居于迷宫笼),丰富环境组(n=30,5只一组居于丰富环境笼)和假手术对照组(n=5,5只一组居于标准笼)。各试验组分别于1d、3d、1周、2周、3周、4周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测定皮层梗死灶周围区NF光密度(OD)。结果探索学习组及丰富环境组在1周后各时间点NF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丰富环境及探索学习均能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大脑皮质中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光化学法诱导大鼠脑梗死24h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制动组,康复训练组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滚笼训练,制动组网状笼内固定。在1、2、3、4周时观察大脑皮质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大脑皮质中即有NOS阳性神经元表达,梗死后24h梗死灶周围及对侧皮质中NOS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增多;1.2周时梗死灶周围皮质中NOS阳性神经元表达减少,制动组较康复训练组明显,3、4周时两组相差不显著。结论:NO合成和释放增多在脑缺血所致的脑损伤早期中起着重要作用;康复训练可促进脑损伤周围及对侧神经组织修复和代偿。  相似文献   

12.
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于24h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制动组。前者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和滚笼训练,后者置于筒状网笼内限制活动。分别在1d,3d,7d,10d,14d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每组每个时间点各6只,观察各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结果:1d两组梗死灶周围BDNF阳性神经元均明显增多;3d训练组较制动组有更多BDNF阳性神经元(P<0.01);随时间延长,BDNF阳性神经元减少,染色亦变浅,在7d两组梗死灶周围仅有少量BDNF阳性神经元;10d,14d两组梗死灶周围偶见BDNF阳性神经元;BDNF阳性胶质细胞在3d,7d,10d,14d大量表达,且康复训练组较制动组多(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较高水平的BDNF。  相似文献   

13.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大脑皮质突触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大脑皮质中突触膜糖蛋白 (synaptophysin ,p38)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脑梗死 2 4h后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制动组 ,康复训练组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滚笼训练 ,制动组网状笼内固定。在 2 4h和 1、2、3、4周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大脑皮质p38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大脑皮质中可见到点状的p38免疫阳性物质 ,梗死后 2 4h及第 1周时在梗死灶周围皮质及对侧相应皮质中免疫阳性产物的灰度值无明显变化 ,2、3、4周时 ,梗死大鼠较正常大鼠灰度值明显增加 ;康复训练组与制动组比较 ,第 3、4周时前者的增加更为明显。结论 脑损伤后神经组织中存在突触发生 ,并且康复训练可促进这种过程。  相似文献   

14.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中枢神经系统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对脑硬死大鼠中枢神经系统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60只SD大鼠制作脑梗死模型;1d后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制动组;康复组每天给予平衡、抓握、旋转、行走等训练,制动组置于网状笼内固定,各组在1、7、14、21、28d检测Fos表达。结果 康复组和组大鼠大脑皮质、丘脑、下丘脑、基底节、网状结构及脊髓后角均出现Fos阳性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康复训练可激活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和对侧相应皮质神经元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脑源性营养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为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不予以康复训练。每组随机分为3,7,14,21d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分别于相应天数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结果:脑梗死后3,7,14d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分别为(43.00±3.85),(64.29±4.34),(40.40±1.50)个/视野,较造模对照组犤(22.10±2.60),(30.80±1.65),(20.99±1.83)个/视野犦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脑梗死后3d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即已增加,7d达到高峰,14d有所回落,至第21天康复训练组犤(33.10±3.06)个/视野犦与造模对照组犤(31.40±1.38)个/视野犦之间已无明显差异。结论:康复训练可诱导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通过其稳定细胞内环境以及促进树突中的某种蛋白合成,引起突触重塑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推动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脑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9例心功能不全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分级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脑利钠利尿肽(BNP)水平及6rain步行距离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具有心功能不全的脑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 (LA)对脑梗死康复的影响。方法  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根据MRI有否LA分为两组 :脑梗死合并LA组 (A组 ) 36例 ,脑梗死不伴LA组 (B组 ) 38例 ,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评定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ADL能力 步行能力和高级脑机能。结果 康复治疗前长谷川智能评分 ,A组 2 3 .8± 4 .6 ,B组 2 7.3± 4 .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肢体运动功能 ADL能力和步行能力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治疗 8周后A组不能步行从治疗前 75 %下降至治疗后 2 2 % ,独立步行从 0 %提高至 2 5 % ,B组不能步行从 74%下降至 1 3 % ,独立步行从 0 %提高至 4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均P <0 .0 5 ,但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DL积分A组从 31 .6± 1 0 .7提高至 64 .1± 1 6 .8,B组从 32 .3± 1 1 .4提高至 71 .5± 1 8.3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A组的康复效率 (0 .54± 0 .0 8)明显低于B组 (0 .65± 0 .0 9)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结论 LA能够影响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康复训练对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40例急性期,恢复早期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运用神经促通技术,循序进行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和适度的ADL训练,功能评定采用Lindmark感觉运动功能评定表和BarthelADL指数,结果为3周后,康复组主动运动功能,快速运动变换能力,姿位转换及平衡功能明显提高,与康复前及对照组间差异显著;腕,手功能,行走能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DL指数提高,与对照组间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措施。方法:76例脑梗死后遗症失语行语言康复训练的患者,根据其失语类型分为A、B、C三组,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结果:C组(命名性失语)恢复效果显著优于A组(运动性失语)和B组(感觉性失语)(P<0.05);A组略好于B组,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患者恢复效果有所不同,但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改善患者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