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两种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娟  潘雪华 《广西医学》2006,28(12):1893-1894
目的 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评价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缝合壁层腹膜的新式剖宫产术(下称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20例为研究组,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20例为对照组,第2次手术均为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比两组腹腔粘连情况、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 腹腔粘连程度对照组重于研究组(P<0.05);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研究组快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取出胎儿时间两组近似(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2.
不同术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术中所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早秀 《当代医学》2010,16(4):74-75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三种术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各200例,其中新式剖宫产200例作为研究1组;改良式新式剖宫产200例为研究2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腹壁切口情况,腹腔粘连情况,有无切口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两组研究组切口愈合为1类明显高于对照组;腹腔粘连研究1组高于研究2组及对照组,而研究2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开腹时间对照组明显少于两组研究组,胎儿取出及手术时间两组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面三种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脏,壁层腹膜可增加盆腹腔粘连,导致再次剖宫产难度,笔者认为新式剖宫产要缝合脏壁层腹膜可减少粘连。  相似文献   

3.
龚玉琴  李建平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44-114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手术的影响。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既往行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术51例,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纵切口)术51例,比较2组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术中肉眼观察腹壁盆腔黏连情况。结果开腹时间腹壁横切口组(10.00±1.35)min高于腹壁纵切口组的(5.00±1.02)min;开腹出血量腹壁横切口组(50.00+6.12)ml多于腹壁纵切口组(20.00+3.19)ml,手术总时间腹壁横切口组(50.00±3.53)min长于腹壁纵切口组(40.00±2.69)min,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横切口组术中黏连率(56.9%)明显高于腹壁纵切口组(21.6%,)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腹壁横切口组为(60.8±1.1)h短于腹壁纵切口组(102.4±1.3)h。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使得再次开腹手术开腹时间延长、腹腔内黏连严重、手术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壁纵切口及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为A组,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58例为B组,对两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壁及盆腹腔重度粘连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腹腔轻、中度粘连及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粘连较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首次手术选择腹壁纵切口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后第3次剖宫产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第3次手术为研究组,新式剖宫产及改良式剖宫产术后第3次手术为对照组,第3次手术均为原切口开腹剖宫产.对比三组术式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腹壁各层及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再次手术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下段无法暴露[1],多数采用例"T"字形切口切开子宫,改良式剖宫产第3次手术腹壁各层粘连严重,均较第2次手术明显开腹困难.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各层均有粘连,但开腹均较对照组容易,腹腔粘连情况改良式剖宫产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均无明显差别,故在基层医院针对可以多胎妊娠,且需剖宫产的产妇推荐使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再次剖宫产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60例采用新式剖宫产术,比较2组孕产妇腹壁切口情况、腹腔粘连情况、有无切口疝、开腹时间、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原剖产子宫切口愈合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腹壁粘连为有层次无粘连低于对照组,而无层次难分离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腔粘连为1类明显高于对照组,2、3~4类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开腹时间、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较新式剖宫产术对孕产妇的再次剖宫产影响较小,手术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探讨孕妇初次采取不同剖宫产手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对孕妇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再次剖宫产患者120例.对照组选取第1次剖宫产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的孕妇60例;观察组选取第1次剖宫产为腹部纵切口手术的孕妇60例.比较2组孕妇初次剖宫产术后腹壁、腹腔粘连程度和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腹壁、腹腔粘连情况明显重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婴儿娩出时间观察组为(7.37±2.6)min,对照组(14.54±2.7)min,术中失血量观察组(241.12±47.46) mL,对照组(310.57±49.71) mL,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总手术时间、胎头娩出困难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纵切口患者在腹腔粘连情况和再次剖宫产中婴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好于腹部横切口患者,对于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初次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184例再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80例(CS组),新式剖宫产术(stark式剖宫产)104例(SCS组),比较两组腹壁、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初次手术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SCS组与CS组相比,再次剖宫产所见腹壁、腹腔粘连程度明显严重(x2 值分别为19.70, 4.98);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子宫切口愈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k式剖宫产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再次剖宫产易引起出血多、开腹时间长等不利因素,故初次剖宫产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常鸣 《吉林医学》2013,(30):6227-6227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方式对于再次进行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手术病史再次行妇科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新式的剖宫产手术,采取腹壁横切口;对照组行子宫下段的剖宫产手术,采用腹壁的纵切口;比较两组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开腹时间(8.52±2.01)min,术中出血量(46.89±5.84)ml,手术时间(72.18±16.92)min;对照组开腹时间(13.87±3.21)min,术中出血量(58.28±7.02)ml,手术时间(75.11±22.0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腹腔粘连。结论:剖宫产手术对于再次进行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临床中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的指征,降低剖宫产手术率,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苏洪  谢福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601-1602,1605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的盆腹腔及腹壁粘连的情况,以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剖宫产术后2次开腹手术患者124例,分为观察组(改良新式剖宫产)52例,对照组(新式剖宫产)72例,比较两组盆腹腔、腹壁粘连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粘连,术后腹壁盆腹腔粘连观察组25例,发生率为40.08%,对照组61例,发生率为84.72%,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盆腹腔及腹壁粘连较改良新式剖宫产严重。要减少盆腹腔及腹壁粘连应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减少术中不必要的干预和操作,保证组织血供,避免体内异物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丁玉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08-290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妇科手术患者,根据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Ⅰ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Ⅱ组(新式剖宫产)与研究组(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比3组患者腹腔粘连、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剖宫产及新式剖宫产进行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能够减少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降低腹腔粘连程度,且不会导致再次手术时出现严重不利影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霍开荣  吴晓莉 《吉林医学》2014,(26):5871-5871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再次剖宫产术的孕妇200例,其中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孕妇100例(研究组),采用传统常规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孕妇10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再次剖宫产时的进腹时间、胎儿取出时间以及出血量和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进腹时间、胎儿取出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出血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腹腔粘连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能够缩短正给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防止腹腔粘连,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开腹手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南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按手术史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两组患者均再次进行开腹手术,观察比较其开腹出血量、开腹时间及盆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开腹出血量及开腹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00%比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后再次行开腹手术可缩短手术开腹时间,减少开腹出血量及盆腔粘连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缝合腹膜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爱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63-63,110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按照初次剖宫产的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研究组新式剖宫产缝合腹膜,比较初次剖宫产后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不缝合腹膜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明显重于缝合腹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缝合腹膜盆腹腔粘连率明显增高,造成再次剖宫产开腹困难,完整闭合腹膜可减少盆腹腔粘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32例行再次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前次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和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对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胎头娩出困难例数、手术出血量、盆腔粘连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开腹时间上,观察组为(9.1±3.7)min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5.2±2.6)min;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胎头娩出困难例数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粘连程度上.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引起的盆腹腔粘连程度严重,影响再次手术,但术后恢复好,应视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6.
stark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次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184例再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80例(CS组),新式剖宫产术(stark式剖宫产)104例(SCS组),比较两组腹壁、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初次手术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SCS组与CS组相比,再次剖宫产所见腹壁、腹腔粘连程度明显严重(χ2值分别为19.70,4.98);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子宫切口愈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tark式剖宫产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再次剖宫产易引起出血多、开腹时间长等不利因素,故初次剖宫产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杨无恙 《西部医学》2012,24(5):952-953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选择stark术式术后的腹壁与腹腔粘连情况及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再次剖宫产病例纳入研究,按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即对照组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行新式剖宫产(即stark式剖宫产)。比较再次剖宫产的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手术时间,重度粘连比率,术后24h肛门排气率及术后病率。结果观察组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重度粘连比率及术后病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24h肛门排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tark式剖宫产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再次剖宫产易引起出血多、恢复时间长等不利因素,首次剖宫产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再次剖宫产术116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子宫下段横切口与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比较,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更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需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122被按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具新式剖宫产术史,观察组具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两组均按原术式再次进行剖宫产术,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行再次剖宫产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进腹时间、总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手术疤痕宽度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总粘连率分别为68.8%和82.0%,观察组总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粘连和轻度粘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重度粘连率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较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小,可作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行妇产科手术的腹腔黏连情况.方法 对2006-2008年既往有过剖宫产史因妇产科疾病再次进行开腹手术的98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黏连情况.结果 其中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者48例黏连轻、黏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者5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黏连轻、黏连发生率低,新式剖宫产术需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