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病人时抗凝剂对凝血的影响。方法  2 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治疗方法或药物不同分为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 (LMWH)组。肝素组和LMWH组均给予人工肝治疗 ,但所用抗凝剂剂量不同。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肝素组和LMWH组对血红蛋白均无明显的影响 (P>0 0 5 )。治疗时肝素组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升高 ,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LMWH组引起二者降低。肝素组和LMWH组均可引起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增高 ,Ⅷ因子降低。肝素组可引起血压下降并发症 ,而LMWH组则无。结论 LMWH应用于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病人时是安全的 ,且对患者的凝血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钠 (LMWH)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治疗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钠组 (LMWH 2 5 0 0U皮下注射 ,bid ,连用 7d) ;普通肝素组 (肝素钠 10 0mg ,加入 2 5 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连用 7d)及对照组等 3个治疗组 ,观察治疗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结果 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在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LMWH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未见显著异常改变 (P >0 0 5 )。  结论  LMWH治疗UAP疗效好 ,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大为减少 ,应用时不需持续监测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选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和普通肝素组(UFH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炎、解痉、氧疗、防治并发症、抗凝等综合性治疗,LMWH组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次5000IU,每日2次,疗程7 d,UFH组皮下注射普通肝素,每次6250IU,每日2次,疗程7 d,治疗后比较两组氧合指标、APACHEⅡ评分、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及出血等发生率。结果 LMWH组治疗7 d后Pa O2、Sp O2数值明显高于UFH组,而Pa CO2、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U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总体有效率(50/54,92.6%)高于LMWH组(44/51,86.3%)(χ2=1.116 P=0.291);LMWH组治疗7 d内改有创通气比例(16/54,29.6%)低于UFH组(18/51,35.3%)(χ2=0.384 P=0.535);LMWH组出血发生率(6/54,11.1%)低于UFH组(13/51,25.5%)(χ2=3.659 P=0.056)。两组治疗7 d APTT、PT、PLT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XB2明显下降,6-keto-PGF1α明显上升,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治疗后CD62p水平明显低于UFH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在改善肺部氧合与降低APACHEⅡ评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抗凝效果与出血发生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血液透析中对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情稳定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31例,分成UFH组(15例)和LMWH组(16例)两组,第1年2组均按个体化使用肝素抗凝;第2年前组继续使用肝素抗凝,而后组改用LMWH,于血透前动脉端1次注入LMWH.2组分别于实验前、实验第1年和实验第2年结束时检测血浆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LP(a)及载脂蛋白(ApoA1、ApoB)水平.结果 UFH组患者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血浆CH、TG、LDL、ApoB水平明显升高,HDL、ApoA1明显降低,而LMWH组患者前1年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 1年后CH、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低分子肝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脂血症和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静脉注射国产低分子肝素钙(立迈青)和普通肝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7年6月收治的98例行PCI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50例)与普通肝素(SH)组(48例),观察术后30d内出血事件和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及需行急症血管再通术等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LMWH组出血发生率为0,SH组出血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PCI术后30d内两组均无死亡、心绞痛复发及需行血管再通术等临床事件发生,LMWH组有1例病人PCI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SH组无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PCI术后病人应用立迈青是安全和有效的,而且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S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10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B组(35例)及C组(33例)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分别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及普通肝素钠。比较3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且出血并发症少。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是治疗UAP安全、有效的方法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36),阿斯匹林100mg/d,普通肝素300IU.kg-1.d-1,B组(n=36),阿斯匹林100mg/d,LMWH(速避林)86U/kg皮下注射,2次/d,疗效为7d,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状况及凝血指标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ST段改变程度、总缺血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但两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B组凝血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部分凝血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MWH抗凝治疗UAP较普通肝素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8.
肺心病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分析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并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的价值 ;方法 将肺心病患者4 6例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 2 3例 ,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血浆凝血酶片段 1+2 (F1+ 2 )、纤维蛋白原 (F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和D -二聚体 (DD) ;结果 肺心病患者vWF、F1+ 2 、Fg、GMP - 14 0、DD血浆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肺心病治疗组经LMWH治疗后上述各凝血分子标记物及PaCO2 明显降低 ,而PaO2 显著增高 ,而常规组虽血气指标略有改善 ,而凝血分子标志物未见改善 ;结论 尽早检测诊断肺心病血栓前状态 ,及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 ,有望从根本上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ol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在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hromboembo-lism,PT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36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8例为治疗组,1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普通肝素(unfractionatal heparin,UFH)抗凝治疗,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8.9%,副作用出现率治疗组为5.6%,对照且为16.7%。结论LMWH治疗PTE有效性与UFH相仿但安全性优于UFH。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及分析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给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45.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降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抗凝作用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1.
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将5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组、单用人工肝治疗组、单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组,观察治疗效果。联合治疗组病死率22.22%,胆红素下降明显,白蛋白回升,凝血酶原活动度好转,HBV DNA转阴或载量下降。血浆置换治疗可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可加快肝功能好转,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组合型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组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lasma change,PE)联合在线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on-line CVVHF)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机制及可行性.将64例中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3例内科常规治疗加PE联合on-line CVVHF;B组21例内科常规治疗加PE;C组仅予内科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3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治疗后A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60%,血胆红素、血氨、尿素氮、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近期有效率81.5%,生存率45.5%;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治疗加PE联合on-lineCVVHF能够提高脑病苏醒率,显著改善生化指标,提高近期生存率,且方便可行,应作为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仅予以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并对预后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好转,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除Alb外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0%,其中早期治疗有效率为8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对于早期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3组,A组29例,B组31例,C组34例。A组内科治疗加PE联合CVVH治疗,B组内科治疗加PE治疗,C组仅予内科治疗。比较三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并观察A组和B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 A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50.0%(5/10),低钠血症改善,白细胞介素(IL)-8下降,IL-10上升,近期有效率82.8%,生存率48.3%;B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I8.2%(2/11),低钠血症、IL-8,IL-10无改变,近期有效率48.4%,生存率22.6%;C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9.1%(1/11),近期有效率26.5%,生存率20.6%。结论 内科治疗加PE联合CVVH能降低IL-8,升高IL-10,提高生存率,且方便可行,应作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 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给予血浆置换 59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血常规变化。结果 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1或P<0 05 ),PTa上升 (P<0 05)。不良反应较轻。早期重症肝炎 7例全部存活(100% ),中期重症肝炎 15例中存活 10例(66 7% ),晚期重症肝炎 10例存活 3例(30% )。结论 血浆置换对早、中期慢性重症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的即刻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前瞻性、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探讨不同类型人工肝在重型肝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佑安医院的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且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0%的患者469例,共进行不同种类人工肝治疗1257次,按照人工肝类型分为3组,血浆置换(PE)组,分子再循环系统(MARS)组,PE和血液滤过组合(PE+CVVH)组,并记录人工肝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E组、PE+CVVH组清除胆红素及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的能力优于MARS组;PE+CVVH和MARS组降低肌酐(Cr)作用强于PE组;PE组治疗后肝性脑病(HE)无改善,MARS组、PE+CVVH组治疗后HE明显缓解,其中MARS组有效率为51.5%(17/33),PE+CVVH组有效率为54.3%(19/35)。结论 3组人工肝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病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而PE、PE+CVVH治疗清除总胆红素(TBil)的作用优于MARS组;PE+CVVH和MARS治疗对Cr的清除优于PE。PE组发生过敏反应的比例高于PE+CVVH组及MARS组,PE+CVVH组发生血压下降的比例高于PE组及MARS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置换量(2000ml)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同期40例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存活率均有明显改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联合速避凝治疗400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速避凝救治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照组 2 0 0例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 2 0 0例加用大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的血小板数恢复更多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更好 ,纤维蛋白原降的更低 ,肌力恢复的更快 ,治疗效果更好 (P <0 .0 1)。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联合速避凝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应用研究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79  
目的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治疗重型肝炎临床应用疗效,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对88 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ALSS 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内毒素含量等,并对部分患者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含量、氨基酸谱等。比较重型肝炎不同期应用ALSS治疗效果。结果 ALSS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内毒素由治疗前(62 .41 ±28 .18)ng/L降至治疗后(43 .56 ±22 .15)ng/L( P< 0 .001) ,HBV 量由(2 588 ±1 534)copies/ml 降至(1 815 ±620)copies/ml( P< 0 .05) 。蛋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浓度下降,BCAA/AAA 比值由1 .18 上升至1 .52( P< 0 .05) 。早、中、晚期重型肝炎应用ALSS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0 .9 % 、71 .0 % 、20 .5 % 。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在早、中期治疗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价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内含5×10~9以上猪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结合血浆置换装置,构建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HALSS),并用于治疗15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减轻,乏力、腹胀明显改善,腹水减少。总胆红素在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由(493.5±139.8)μmol/L降至(250.9±91.3)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由(24.5±8.4)%升至(30.6±6.3)%。15例患者中11例经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细胞迅速坏死得到控制,最终好转出院,4例患者病情无好转死亡。15例患者治疗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支持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