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顺铂对原代培养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PTC)的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 ,N 乙酰 β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活力的影响,探讨牛磺酸,三七皂苷,茵陈素对酶活力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体外建立PTC。顺铂损伤组:顺铂与PTC共同保温24 h ;处理组:牛磺酸,三七皂苷,茵陈素提前与PTC作用24 h,后再加入顺铂(26 μmol·L- 1)共同保温24 h。结果 顺铂(13,26,52 ,78,104 μmol·L- 1)抑制LDH,ALP,和NAG的活力( P<0-01),牛磺酸(1,10 g·L- 1) 和茵陈素(4 ,8 mg·L-1) 可提高被顺铂抑制的LDH、ALP和NAG 活力( P< 0-01) ,三七皂苷(10 ,100 mg·L- 1)可提高被顺铂抑制的LDH 和NAG活力( P< 0-01 , P<0-05) ,但不能提高ALP 活力。结论 顺铂抑制PTC 的LDH,ALP,NAG 活力,牛磺酸和茵陈素可提高被顺铂抑制的LDH,ALP,NAG 活力,三七皂苷可提高被顺铂抑制的LDH,NAG 活力,但不能提高ALP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顺铂与肾近端小管DNA的作用机制,和茵陈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兔肾近端小管细胞(PTC),溴乙锭荧光测DNA链间交联,^125I标记测DNA-蛋白交联,顺铂与PTC保温24h,茵陈素与PTC提前24h保温后,加入顺铂26μmol.L^-1再保温24h结果:顺铂13到78μmol.L^-1和26到78μmol.L^-1可使PTC形成DNA链间交联和DNA-蛋白交联。茵陈素(0.4,4  相似文献   

3.
硝酸铋与丙磺舒合用对顺铂肾毒性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性剂量的顺铂(CP30μmol·kg-1ip)可引起血尿素氮(BUN)升高。硝酸铋(BN)5μmol·kg-1于CP前48和24hse,丙磺舒(Pro)700μmol·kg-1于CP前15,1h及CP后5hig,或BN与Pro二者半量合用,按上述给药,均能抑制CP引起的BUN升高,尤以BN+Pro组抑制作用显著。肾脏光镜和电镜标本显示,CP使肾小管受损严重;BN组,Pro组和BN+Pro组均使CP引起的肾小管受损减轻,尤以BN+Pro组减轻明显。BN2.5-20μmol·kg-1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小鼠肾脏金属硫蛋白合成。Pro可使CP后24b肾铂含量明显降低;Pro或Pro+BN使尿铂累积排出量增加,血浆铂浓度降低。提示PFO防护CP肾毒性与其减少肾铂分布,增加尿铂排出有关。  相似文献   

4.
毒性剂量的顺铂(CP30μmol.kg^-1ip)可引起血尿毒氮(BUN)升高。硝酸铋(BN)5μmol.kg^-1于CP前48和24hsc,丙磺舒(Pro)700μmol.kg^-1于CP前15,1h及CP后5hig,或BN与Pro二半量合用,按上述给药,均能抑制CP引起的BUN升高,尤以BN+Pro组抑制作用显。肾脏光镜和电镜标本显示,CP使肾上管受损严重;BN组,Pro组和BN+Pro组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在顺铂致大鼠肾损害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顺铂肾毒性氧化应激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少量多次给大鼠腹腔注射顺铂(CP)及经口给予水飞蓟素(SB)预处理后给予CP模型,观察血尿素氮(BUN)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形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P可诱导NOS活性增高,使NO生成量增多;BUN含量与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而与NO含量的时相变化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对阿霉素致膈肌毒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阿霉素致隔肌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18只,分3组:①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S)×5 d;②NS+阿霉素组:静脉注射NS×5 d;③牛磺酸+阿霉素组:静脉注射牛磺酸 100 mg·kg-1 × 5 d。 2、3组于末次注射后 2 h,静脉注射阿霉素 10 mg·kg-1组注射等量NS。24h后,麻醉动物,测量跨膈压(Pdi)、膈肌诱发电位(DEP)。同时测定膈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RJD活性。电镜观察细胞器改变。结果阿霉素( 10 mg· kg-1)可使跨膈压( Pdi)、膈肌诱发电位(DEP)幅度降低( P< 0. 05);膈肌中 MDA含量增加, SJD活性降低(P<0.05),肌小节和线粒体形态改变。而牛磺酸100mgkg-1可抑制上述现象。结论牛磺酸对阿霉素致膈肌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N-乙酰半胱氨酸对硫代乙酰胺致大鼠肝衰竭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引起大鼠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取SD♂大鼠分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ip TAA300mg/kg,给药组同时ipNAC24h后取血及肝脏,进行血清生化、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肝脏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 NO合酶( NO synthase,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NG-nitro-L-arginine,NOArg)和 NO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去甲吗啡(normorphine,NM)在离体豚鼠回肠上依赖性耐受性产生的影响,研究NO在阿片类药物依赖性耐受性产生中的作用。方法以离休豚鼠回肠为实验对象,4℃孵育6 h, 24 h后,分别测定纳洛酮(naloxone,Nx)与氯化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引起的收缩高度比值,作为依赖性产生的指标。在耐受性产生实验中,分别测定回肠空白组和药物组4℃孵育3h后对NM抑制电刺激收缩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回肠分别经NM,NM加NOArg,NM加L-Arg中孵育6h后,纳洛酮均可使其产生戒断收缩,且两组与Ach的收缩高度比值差异无显著性(n=6), P>0.05。而孵育24 h后,NM,NM加 L-Arg组收缩高度比值分别为 0. 89±0. 02, 0. 90±0. 02, P> 0. 05,而NM加NOArg药物组对纳洛酮的戒断收缩反应明显减弱,收缩高度比值为 0.47± 0.05(n= 6, P< 0.01)。可见NM加NOA?  相似文献   

9.
钩藤碱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NOS变化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钩藤碱(Rhy)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皮层和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的作用。方法: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15min和再灌注24h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NADPH-d组化技术检测脑NOS阻性细胞数目的变化和Rhy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皮层和海马NOS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Rhy(12.5和25mg/kg)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可显著抑制此增多,与NOS拮抗剂L  相似文献   

10.
黄芪总黄酮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家兔为实验对象,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30min、2h、6h、24h转氨酶(GPT、GOT)和血气指标(pH、PCO2、PO2、HCO-3、TCO2、SBC)的改变以及滴注黄芪总黄酮(TFA)后的影响。结果: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24h血浆GPT、GOT值升高明显,血气指标发生改变,而滴注TFA后可有效抑制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GPT、GOT的升高,血气指标的变化明显改善。结论:TFA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所致肝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NO÷2含量作为反映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量的指标,观察细菌脂多糖(LPS),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2(IL-2)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产生NO的影响.结果C6细胞于体外培养8h时可自发产生NO,24h达峰值(17.5±1.9vs溶剂对照组6.5±1.9μmol·L-1),48h仍有产生.在所用剂量范围,上述因素单独作用24h均不影响C6产生NO,而5-500kU·L-1IL-2与0.5mg·L-1LPS或50kU·L-1IFN-γ合用可增强C6产生NO(10.6-13.4vs7.2μmol·L-1),LPS,IFN-γ及TNF-α三者合用亦有一定促进C6产生NO作用.提示炎性刺激与炎性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可促进中枢神经胶质细胞产生NO.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烟碱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表达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新生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细胞计数仪测定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MN)的数目;应用ELISA法检测BCMEC表达E-选择素的量。结果··:高浓度烟碱(10-5mol·L-1)单独作用于BCMEC2h后,使BCMEC对MN的粘附率从12.9%±s0.4%增至15.7%±s0.6%,且BCMEC也可表达少量的E-选择素;而当烟碱与BCMEC作用2h后,再经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4h,烟碱可浓度依赖性(10-7mol·L-1-10-5mol·L-1)地增强IL-1β的诱导作用,增加BCMEC对MN的粘附率以及E-选择素的表达量;抗E-选择素单克隆(AEmAb)能显著阻断IL-1β诱导BCMEC后对MN的粘附率。结论··:烟碱增强IL-1β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世文 《中国药房》2001,12(8):460-461
目的:研究顺铂对培养的兔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以及牛磺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兔肾小管上皮细胞,顺铂损伤组用不同浓度的顺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同孵育24h,牛磺酸保护组用不同浓度牛磺酸预先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孵育24h,然后再加入顺铂(26μmol/L)共同孵育24h,用DPH荧光探剂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顺铂13、26、52μmol/L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荧光偏振度(P),各向异性(γ)和微粘度(η)显著下降(P<0.01),牛磺酸在10g/L时可逆转顺铂导致的P、γ和η的下降(P<0.05)。结论:顺铂可引起体外培养的兔肾小管上皮细胞膜流动性增加,牛磺酸可降低膜流动性,具有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柳珊瑚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柳珊瑚酸(Sub),N-柳珊瑚酰胺-N-N-二环己基脲(Sub-DU)N-环己基柳珊瑚酰胺(N-CS)在影响记忆与抗胆碱酯酶(AChE)作用间的关系,方法:在被动回避操作装置上测定了小鼠ipSub或其衍生物后的跳台潜伏期(SDL)和逃避潜伏期(EL),比色法测定AChE活力。结果:Sub1.9,Sub-DU3.0和Phys0.15mg.kg^-1分别使成年小鼠的SDL延长195%,271  相似文献   

15.
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毒剂与粉防己碱(Tet)共同作用于原代培养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24h,发现10-7,10-6mol·L-1Tet明显降低谷氨酸(Glu),β-N-oxalylamino-L-alanine(BOAA)和β-N-methylamino-L-alanine(BMAA)导致的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高,细胞形态损害减轻,细胞数量增加。对NMDAA介导的神经元损伤改变无影响。提示Tet对某些Glu类神经毒剂引起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膜Na+通道开放,阻止膜去极化而影响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启动。对NMDA受体可能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蒿甲醚(Art)对日本血吸早磷酸化酶(PP)、乳酶脱氢酶(LDH)、6-磷酸工唿科(G-6-P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影响。方法:感染32-38天的小鼠于灌服Art100-300mg.kg^-1后24-72h剖 杀,收集雌(♀)、雄虫(0165)、按NADH和NADPH的形成和无机磷的释放量测定 上述4种酶。结果:感染小鼠用Art300mg.kg^-1治疗后24-48h,♀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氨甲酰胆碱(CCh)所致CCL137细胞中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失敏时磷脂酶A2(PLA2)激活的机理,应用百日咳杆菌毒素(PTX),抗-βγ血清和纯化的Giβγ,分别观察了它们对PLA2活性的影响.当在培养液中加入PTX或抗-βγ血清时,可见CCh不再能引起CCL137细胞中mAChR失敏和PLA2激活.反之,加入Giβγ或GTP-γ-S则使PLA2激活,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前者尤为明显.结果表明,Giβγ在CCh所致CCL137细胞的PLA2激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硫胺素对小鼠顺铂肾毒性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胺素(150umol·kg ̄(-1),im)于顺铂(30umol·kg ̄(-1),ip)前1.5h首次给予小鼠,随后每1.5him半量,连续4次,可显著减轻上述剂量顺铂引起的血尿素氮水平升高和近髓肾单位小管的坏死。经硫胺素处理的小鼠,0-24h期间肾及尿内铂含量明显低于单用顺铂组(P<0.01),血浆铂含量无变化。肾内铂含量的减少可能与硫胺素防护顺铂肾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方道硕  彭明勇 《中国药房》2013,(47):4436-4438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联合牛磺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尼莫地平(40mg/kg)组、三七总皂苷(240mg/kg)组、牛磺酸(60mg/kg)组与联合用药高、中、低剂量(三七总皂苷480、240、120mg/kg+牛磺酸120、60、30mg/kg)组。术前1h及再灌注开始1h后分别灌胃给药1次。测定大鼠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显著增加,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减弱,MDA含量显著增加,大鼠大脑形态严重受损。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牛磺酸组与联合用药高、中剂量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显著减少,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减少,大鼠大脑形态学有一定改善,且联合用药高、中剂量组以上指标均好于三七总皂苷组、牛磺酸组。结论:三七总皂苷与牛磺酸联合用药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神经缺损评分、改善大脑形态学与调节生化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方法:将45例患者分成2组,三七总皂苷治疗组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50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滴,qd,共1周,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血清SOD活力明显增高(P〈0.01),LPO含量降低(P〈0.01)。对照组SOD活力及LPO含量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均〉0.05),血清SOD的含量在治疗组用药前后和对照组皆无明显差别(P均〉0.05)。三七总皂苷治疗后tPA明显高于治疗组,PAI-1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升高冠心病患者SOD活力,降低LPO含量,提高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