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已确诊的2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有代表性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分析;对其中16例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7例行单纯抗凝治疗,以临床及辅助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3例病人均有肺栓塞危险因素。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心脏彩超,X线胸片,肺CT等是诊断肺栓塞的综合指标;溶栓组有效率(93.8%)明显高于抗凝组(74.1%)(P<0.05)。结论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及早诊断,减少误诊率;尿激酶溶栓加抗凝治疗优于单纯抗凝治疗。溶栓时间越早越好,对有溶栓适应症者应首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分析27例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症状、体征、各项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以及抗凝、溶栓治疗的重要性。结果本组27例患者经溶栓、抗凝等治疗后,治愈23例(86%),死亡4例(14%)。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抗凝、溶栓,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栓塞21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来军  王淑君 《河北医学》2008,14(8):926-928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1例肺栓塞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确诊。21例患者均行肺动脉造影确诊,对其中不属溶栓适应症的8例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属溶栓适应症的9例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对其中血液动力学差的中/大块肺栓塞4例行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吸栓加肺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再加术后抗凝治疗。以临床、化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造影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院外误诊率高达77.8%,尿激酶溶栓加抗凝治疗组13例,总有效率为63.2%。根据本组有限病例观察溶栓效果与栓塞面积未见差异,而与发病开始到溶栓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P<0.05)。肝素抗凝8例,1例无效。结论:应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尿激酶对急性大块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时间窗越靠前疗效越好;对有溶栓适应症的患者应首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栓塞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峰  张小颖 《黑龙江医学》2007,31(11):844-845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即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晕厥、休克等症状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治疗。方法 将确诊的2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组。A组12例,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B组14例,采用单纯抗凝治疗。观察疗效并于6个月后复查肺功能、CT、MR、心功超声、放射性核素肺扫描,判定肺栓塞对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和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形成等改变。结果 A组有效率75%,症状得到明显改善。6个月后复查,呼吸困难缓解,心率、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B组有效率64%,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溶栓加抗凝疗法治疗PE优于单纯抗凝疗法,早期诊断治疗是预防猝死、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2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不同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B超、核素灌注肺显像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等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并给予溶栓和(或)抗凝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病情转归。结果12例患者中,溶栓+抗凝组9例,治愈3例;抗凝组3例,治愈1例;余病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明确诊断并经过合理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近5年来收治急性肺栓塞患者34例,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D-二聚体等多种检查确诊,经溶栓,抗凝治疗前后10天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溶栓加抗凝治疗19例,单纯抗凝治疗15例.治疗前后行心电图检查,有84%的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善.结论: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是多种形态,虽然缺乏特异性,但仍有一些特征可循,应结合D-聚体,肺动脉造影等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为治疗效果及愈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简称肺栓塞)的临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问题。方法 对26例经肺螺旋CT或核素扫描证实肺栓塞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 26例存在肺栓塞危险因素,表现为呼吸困难(61.5%)、呼吸频率增快(80.8%),均有血D—Dimer升高,低碳酸血症(96.2%)、低氧血症(84.6%),心电图示S1QⅢTⅢ(61.5%),胸片或CT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76.9%),心脏彩超均示肺动脉压增高及右室扩张(76.9%)。接受溶栓或抗凝治疗23例无死亡;单纯对症治疗3例,l例死亡(33.3%)。结论 肺栓塞的诊断应注重危险因素,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尽早实施床旁无创检查以尽早确立诊断指导治疗。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动脉栓塞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情况.结果: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接受溶栓及抗凝治疗22例,单纯抗凝治疗16例,介入治疗2例;临床症状改善痊愈36例,死亡4例.结论:急性肺栓塞早期无特异性表现,诊断应以临床综合判断为主,加强对肺栓塞临床特点的认识,对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对确诊者应尽早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  相似文献   

9.
刘胜利 《西部医学》2009,21(9):1490-149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83%)、胸痛(60%)、咯血(33%)等、咳嗽(32%)、恐惧(43%)、晕厥(20%)、心悸(33%)。影像学特点呈多样性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治疗。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无创检查在确诊中起重要地住,及时溶栓抗凝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主要是溶栓和抗凝。结果: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溶栓和抗凝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特异性差,易误诊、漏诊,临床上具有下肢静脉炎或心脏病史患者如突然出现胸闷憋气或伴有胸痛或咯血,应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治疗上要根据每个病例特点决定是否选择溶栓,所有病例均应抗凝。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APE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溶栓加抗凝治疗65例,单纯抗凝治疗10例。治疗后病损肺段数减少(5.20±2.18)个。治疗前后行心电图检查,在溶栓后心电图变化的基础上,于出院前(约在溶栓3—4周)心电图又发生一些改变,如RⅡ增加,RⅢ减小,QⅢ减小;TⅢ变直立20例次,TV2直立12例次。结论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为一过性、多变性改变,但仍有一些特征可循,所以要提高警觉、仔细分析、动态观察其心电图变化并结合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作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急性肺栓塞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5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0.7%(49/54),其中主要异常表现有窦性心动过速(35.2%)、肺型P波(14.8%)、SIQⅢTⅢ(14.8%)、心前导联T波倒置(13.0%)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1.1%)、房性期前收缩(7.4%)。行溶栓及抗凝治疗22例,行单纯抗凝治疗27例,好转43例,好转者心电图可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变化具有一过性、多变性等特点,随病情变化而变化,对诊断急性肺栓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正确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0年-2008年抢救的23例肺栓塞患者的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高龄、手术、心房纤颤、长期卧床等是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等主要症状.溶栓及抗凝可提高急性肺栓塞的存活率.结论 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杨晓云 《中外医疗》2011,30(9):88-88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对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经过。结果经溶栓抗凝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高度怀疑肺栓塞的病人应及早给予溶栓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全国21家医院急性肺栓塞诊治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He J  Cheng X  Gao M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4):1490-1492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部分医院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情况。方法:1997年8月至1999年7月在全国21家医院开展了“急性肺栓塞尿激酶溶栓(栓复欣抗凝)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各医院对试验期间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填表登记,记录其基本情况和诊断、治疗情况。试验结果后收集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年间21家医院诊断急性肺栓塞297例,溶栓治疗总有效率80.8%(231/286),病死率9.8%(28/286)。结论:急性肺栓塞是一常见疾病,增强诊断意识是减少误、漏诊的关键,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Swan-Ganz导管肺动脉内溶栓治疗手术后高危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经Swan-Ganz导管肺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溶栓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13例采用单纯抗凝治疗的高危组肺栓塞患者(抗凝组)作为对照,综合判断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溶栓组和抗凝组的住院总有效率分别为77.8%、30.8%,早期病死率分别为11.1%、30.7%,较大出血率分别为11.1%、7.7%。结论对于手术后高危组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经Swan-Ganz导管肺动脉内溶栓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特点 ,观察抗凝溶栓等方法对急性肺栓塞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10月至 2 0 0 3年 3月确诊的 38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并抗凝治疗 ,另有 18例单纯抗凝治疗 ,1例行介入治疗 ,1例转外科治疗。根据症状、血气分析及心脏超声 (UCG)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易患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首位。溶栓治疗 2 4小时后动脉氧分压 (PaO2 )明显升高 (P <0 .0 5 ) ,一周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 (P <0 .0 5 )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而单纯抗凝组以上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 ,减少误诊率 ;积极去除可变的易患因素 ,对有溶栓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溶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治经验,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于26例和24例不同症状的APE患者分别给予溶栓加抗凝治疗和单纯抗凝治疗,即设置溶栓及抗凝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溶栓及抗凝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抗凝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该病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规范的溶栓抗凝治疗很关键,应尽量采用溶栓联合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30例,随机分为溶栓加抗凝组与单纯抗凝组,溶栓加抗凝组给予尿激酶溶栓及抗凝药物治疗;抗凝组仅给予肝素联合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PaO2及PaCO2)变化,进行疗效的对比。结果:单纯抗凝组治疗后的PaO2及PaCO2变化与溶栓加抗凝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抗凝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较溶栓加抗凝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次大面积肺栓塞单纯抗凝治疗与溶拴加抗凝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单纯抗凝治疗较溶拴加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率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特点,观察抗凝、溶栓及介入等方法对急性肺栓塞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确诊的49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中20例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并抗凝治疗,17例单纯抗凝治疗,12例行介入治疗.根据症状、血气分析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易患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首位,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溶栓治疗24h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氧分压(PaO_2)明显升高。介入治疗可迅速降低肺动脉压,缓解症状.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减少误诊率;积极去除可变的易患因素,对有溶栓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溶栓,有条件者可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