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在小鼠和豚鼠中用B.melitensis 16M和E.OMP及其组分的安全性、免疫反应性和保护力的研究。其结果表明,E、OMP及其亚组分免疫小鼠后对ip和s.c攻击强毒布2氏菌均具有保护力;E、OMP免疫豚鼠后血清学反应低,致敏原性弱,细胞免疫反应良好。E、OMP免疫小鼠后的病理组织学反应低于104M组。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报导了用超声波等理化因子从104M 羊_(13)菌株提取的有效抗原104M A、E 免疫小鼠、豚鼠的效果观察。从实验结果中看到,104M A、E 抗原对小鼠、豚鼠都有较高的保护力,而且这种化学抗原制剂具有凝集原性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10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评价OMP10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方法 本研究表达和纯化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10,通过Western Blot进行验证,建立了OMP10间接ELISA检测方法,然后将OMP10与弗氏佐剂和LDH佐剂配伍成2种亚单位疫苗,免疫小鼠后检测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CD4+和CD8+T细胞比值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最后通过攻毒试验评估OMP10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OMP10作为诊断抗原的特异性和符合率均高于70%;免疫小鼠后2种亚单位疫苗均能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CD4+/CD8+T的比值均高于PBS对照组,IFN-γ高于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IL-4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OMP10能够诱导很好的体液免疫及Th1型免疫应答。免疫保护结果显示,2种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脾脏载菌量低于布鲁氏菌M5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OMP10蛋白配伍的亚单位疫苗对布鲁氏菌M5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诊断抗原GST重组蛋白进行动物免疫,探讨GST免疫保护性及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在价值。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蛋白免疫组和对照组,每隔2周皮下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4周,用Eg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0周剖杀小鼠,检获棘球蚴包囊,计算免疫保护力,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结果与佐剂对照组比较,蛋白免疫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为89.39%;与免疫前比较,免疫后和攻击感染后蛋白免疫组小鼠血清IgG及其亚型和IgE均有不同成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rEgGST能诱导小鼠产生部分免疫保护力,表明rEgGST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抗包虫病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5.
超表达分泌蛋白Ag85B的重组卡介苗免疫豚鼠获得的保护效力超过卡介苗,这为研究新型结核病疫苗提供了思路。为了全面评估我们构建的融合表达Ag85B与ESAT6的重组卡介苗免疫学特性,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在小鼠体内诱发的免疫应答水平及其对结核分枝杆菌毒株感染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提取的几种化学疫苗对豚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学改造,但“PI”抗原的血清学效价很低。除了布氏菌核蛋白免疫的少数豚鼠对其本身抗原产生了弱的皮肤变态反应外,其余免疫制剂对布氏菌素和其自身抗原均不产生皮肤变态反应。在免疫高峰时,各种疫苗对豚鼠都产生了良好的保护力,同时在本次试验中和104M 活菌苗比较未出现差别。  相似文献   

7.
用菜籽磷脂制成脂质体包裹鼠疫EV活菌后对实验动物进行了抗体动态观察,比较了不同含量的脂质体对免疫增强作用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豚鼠自动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的脂质体一EV菌免疫的豚鼠和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都比单用EV菌免疫的动物明显提高,阳性滴度持续时间延长,统计学表明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经用脂质体二EV菌免疫的动物获得完全保护,可以抵抗高达10亿强毒鼠疫菌的攻击。  相似文献   

8.
用菜籽磷脂制成脂质体包裹鼠疫EV活菌后对实验动物进行了抗体动态观察,比较了不同含量的脂质体对免疫增强作用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豚鼠自动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的脂质体-EV菌免疫的豚鼠和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都比单用EV菌免疫的动物明显提高,阳性滴度持续时间延长,统计学表明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经用脂质体-EV菌免疫的动物获得完全保护,可以抵抗高达10亿强毒鼠疫菌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外膜蛋白疫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外膜蛋白(OMP)加大肠杆菌不耐热内毒素(LT)经口免疫对小鼠H.pylori感染的保护作用。探讨定量细菌培养在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从H.pyloriNCTC11637菌株制备OMP和全菌超声粉碎抗原,LT作为粘膜免疫佐剂。通过灌胃分别以H.pylori全菌超声粉碎抗原1mg加LT10μg(A组)、H.pyloriOMP0.5mg加LT10μg(B组)和生理盐水(C组)免疫小鼠(n=30),每周1次,共4次。免疫完成后4周以H.pyloriSydneyStrain1菌株攻击小鼠1次(1×107CFU/只),攻击后4周处死小鼠,取胃分别作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检查及定量细菌培养,观察H.pylori定植情况。结果C组小鼠Hpylori定植密度为2.40×107CFU/g胃组织,A组和B组小鼠分别为2.03×105CFU/g和6.76×105CFU/g胃组织,免疫组的定植密度明显降低。结论口服HpyloriOMP加LT对小鼠H.pylori感染具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预防感染,需进一步筛选更为有效的抗原和佐剂。定量细菌培养可以更敏感、更客观地反映胃粘膜H.pylori定植量和评价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用编码完整膜蛋白(Sj23)核酸疫苗诱导BALB/c小鼠抗日本血吸虫病保护力的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DNA疫苗,BALB/c小鼠被分成3组,肌肉内注射进行免疫.免疫小鼠3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周,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免疫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结果 编码Sj2-pcDNA质粒免疫的小鼠产生了针对Sj23的特异性IgG,而peDNA对照组免疫小鼠血清则无此作用.Sj23-pcDNA疫苗对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有一定的保护力.结论 Sj23-pc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分泌性表达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重组卡介苗(rBCG-omp25),并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免疫作用。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重组穿梭分泌载体pMV261-Ag85B-omp25.电穿孔技术导人卡介苗(BCG)。通过抗生素筛选、重组卡介苗基因组PCR扩增、测序,以及Western blot对重组卡介苗进行鉴定。分别用rBCG-omp25、BCG腹腔接种BALB/c小鼠,于免疫后第10、20、30、40和50d称重,尾部采血,用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OMP25—32a检测免疫小鼠抗体的生成情况,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并计算CD4^+/CD8^+T细胞比值。制作小鼠肝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重组卡介苗rBCG-omp25含有Ag85B-omp25序列,大小为745hp;Western blot表明rBCG-omp25可分泌表达布鲁氏菌OMP25。rBCG-omp25免疫小鼠后第20d,用Western blot检测到布鲁氏菌OMP25特异性抗体;rBCG—omp25免疫组和BCG免疫组的CD4^+、CD8^+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8.68%、11.32%和、48.44%、14.01%,PBS组为33.24%、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50d内rBCG-omp25组、BCG组与PBS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构建的rBCG-omp25能够表达特异性蛋白OMP25。该蛋白能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能刺激小鼠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增殖。rBCG-omp25毒力弱,可作为预防布鲁氏菌病的疫苗候选株之一。  相似文献   

12.
MTB分泌蛋白64(MPT64)是MTB早期分泌蛋白中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原之一.本研究探讨以腺病毒为载体,重组MPT64亚单位疫苗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及其对MTB感染的保护力,旨在为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弓形虫体不同组分抗原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宿主的免疫保护力。 方法 应用SDS PAGE电泳对弓形虫体超声粉碎抗原进行分离、纯化 ,选择特异性抗原组分进行配伍 ,然后与福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 ,检测多项免疫指标 ,并观察弓形虫对各免疫鼠的攻击力。 结果 SDS PAGE电泳显示 ,弓形虫体抗原有 7条特异抗原带 ,对其中 4条 (P67、P3 5、P3 0、P2 2 )分离、纯化、配伍后分别免疫小鼠 ,各实验鼠脾脏的CD8+ T淋巴细胞及其脾细胞培养液中IL 2、IFN γ的滴度均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加 ,其中以P3 0 /3 5配伍组增高最明显 ,并且该组合诱导的免疫保护力最强 ,攻击感染后平均存活时间 (7.0 5d)明显长于其它实验组和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P3 5和P3 0蛋白联合使用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细胞免疫和较强的免疫保护力 ,二者可能成为弓形虫多价亚单位疫苗的侯选抗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亲肌肉抗原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在价值。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蛋白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每隔2w皮下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2周,用Eg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0w剖杀小鼠,检获棘球蚴包囊,计算免疫保护力,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结果与佐剂对照组比较,蛋白免疫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为94.46%;与免疫前比较,免疫后和攻击感染后蛋白免疫组小鼠血清IgG、IgG1、IgG3和I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gG2b降低(P<0.05)。结论细粒棘球绦虫亲肌肉抗原重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是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重组亲肌肉抗原(rEg.myophilin)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包虫病分子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方法 (1)选取111只ICR小鼠随机分为A、B对照组和C实验组,分别于皮下注射PBS、PBS+佐剂和PBS+佐剂+候选疫苗,之后分别用同样的试剂进行两次加强免疫;(2)用Eg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5周剖杀小鼠,检获棘球蚴包囊,计算免疫保护力;(3)按不同的时间点分批次对小鼠采血、取脾,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并检测其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rEg.myophilin能诱导小鼠产生≥86.11%的免疫保护力;免疫小鼠血清IgG、IgG1、IgG2a、IgE和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均增高,对照组攻击感染后IL-10增高,实验组未增高。结论 rEg.myophilin免疫后IgG及其亚类IgG1和IgE介导的体液免疫在抗细粒棘球蚴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4在IgE亚型类别转换中起关键作用,这一机制可能直接影响IgE参与的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的抗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用不同方法处理E组分抗原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80℃1h不影响其免疫效果,当从E抗原中去掉小分子多糖时,免疫效果明显下降。用透析法很难完全去掉残余的SDS。用E抗原免疫少数人后,产生凝集抗体低,致敏作用弱,但有较强的全身和局部反应。  相似文献   

17.
减毒活菌免疫的地鼠对同型强毒株的攻击具有较强的保护力,但不能完全预防肾带菌。经皮下、皮内途径免疫,减毒活菌的保护力与死菌无差别,但活菌口服免疫后,能保护87%的地鼠,而死菌仅为3.7%。免疫动物后,用ELISA和MAT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水平测定,在血清抗体反应出现时间、最高滴度和维持时间方面,活菌免疫都优于死菌。此外,减毒钩体活菌还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而死菌免疫则否。可以认为,减毒活菌免疫的效果较死菌免疫为好。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痘苗病毒“422”株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痘苗病毒(V-RG)422株,对小鼠、豚鼠及家兔免疫,于14天血清抗体100%阳转 其平均滴度≥1:90。免疫的小鼠对狂犬病毒CVS株以及ERA、北京(Beijing)、CTN-HD、Wuhan(WH)等其他毒株致死剂量的的脑内或肌肉内的攻击都有很好的保护力。免疫的家兔及豚鼠都能抵抗CVS病毒致死量的脑内或肌肉内的攻击而免发狂犬病。获得的血清抗体能中和aG株及Plury(LEP)株等国内外狂犬病毒,其中和指数为3.33~4.5Log10。表明V-RG422株的免疫原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免疫小鼠产生抗感染保护力的机制.方法用ELISA法对每次免疫前、攻击感染前的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及滴度进行检测.结果第1次免疫后即产生了特异性抗体,第2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进一步上升,攻击感染前达最高.攻击感染前的血清抗体滴度测定结果显示,平均抗体滴度达151200.结论rSj97免疫小鼠可引起明显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华蟾毒精(CBG)单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复制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测定胸腺、脾脏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用 MTT 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腹腔巨噬细胞(MΦ)能量代谢水平,中性红吞噬法测定腹腔 MΦ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CBG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脏器指数,改善免疫抑制小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小鼠腹腔 MΦ能量代谢水平和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提高外周血CD4+、CD8+细胞数.结论 CBG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升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尤其是CD4+细胞数,使CD4+/CD8+比值上升,活化并增加免疫效应淋巴细胞,进而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