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乳腺肿块性病变患者(22个病灶)行多层螺旋CT电影模式灌注扫描,其中乳腺癌9例,良性肿块8例.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所得数据按乳腺癌与良性肿块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BF(35.92±8.36)mL/(min·100g),BV(12.79±3.13)mL/100 g,MTT(15.37±4.45)s,PS(19.72±5.08)mL/(min·100g);良性肿块组BF(16.83±5.36)mL/(min·100g),BV(5.35±2.43)mL/100g,MTT(16.54±4.19)s,PS(5.47±2.83)mL/(min·100 g),两组BF、BV、PS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的血流量、血容量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高于良性肿块,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王哲 《医学综述》2014,(11):2088-2090
目的分析CT灌注参数的变化对于肺癌疗效以及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组和放疗组,各53例,化疗奥沙利铂130 mg/m2,每21日注射一次,联合长春瑞滨用量为25 mg/m2,在第1日和第8日给药,以21 d为一个周期。放疗每周进行连续5 d的放疗方案,每次放疗计量为2 Gy,总共放疗6周。对CT灌注指数在化疗、放疗患者效果评估的应用情况及肿瘤组织血流量、肿瘤组织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变化情况对预后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化疗组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的肿瘤组织血流量、肿瘤组织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分别为[(64.19±32.95)mL/(min·100 g)vs(66.54±33.26)mL/(min·100 g)]、[(5.22±2.13)min/100 g vs(5.36±1.92)mL/100 g]、[(14.34±8.72)min/100 g vs(14.67±5.43)min/100 g](P>0.05);放疗组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的肿瘤组织血流量、肿瘤组织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分别为[(51.09±29.64)mL/(min·100 g)vs(65.83±32.78)mL/(min·100 g)]、[(3.83±2.15)min/100 g vs(5.26±1.17)mL/100 g]、[(8.16±5.37)min/100 g vs(15.14±5.65)min/100 g](P<0.05);68例肺癌患者中有47例患者的表面通透性降低,21例表面通透性升高,表面通透性降低患者的生存期高于表面通透性升高[(16.27±5.42)个月vs(8.95±3.86)个月](P<0.05)。结论 CT灌注参数的变化可以有效地对肺癌放疗疗效以及预后作出评估,而对化疗疗效评估无效。  相似文献   

3.
应用放射性微球技术测定兔骨和肌肉组织中血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放射性微球技术定量检测实验兔不同骨骼和肌肉组织的血流量.方法:以蟾蜍红细胞经99mTc标记后制成放射性微球(1×106/ml),将微球注入10只新西兰兔体内,检测并计算其四肢长骨干、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以及肱骨不同部位组织的血流量.结果:以四肢长骨干血流量最大,股骨血流量为(8.94±0.45) ml/(min·100 g);肱骨干骺端血流量为(7.73±0.68) ml/(min·100 g),明显高于骨干和骨骺部(P<0.01).肱二头肌血流量为(14.54±0.45)ml/(min·100 g),明显高于股四头肌(P<0.01).结论:应用放射性微球技术测量动物骨和肌肉组织血流量,是一种实用而又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燕子 《中外医疗》2016,(32):23-25
目的 研究脑卒中与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时期颈部动脉硬化斑块患者60例(确诊无并发脑卒中)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类动脉血管壁血流量和动脉硬化斑块等临床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不稳定斑块占比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积分以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以及椎动脉血管狭窄度68.33%、(1.01±0.26)mm、(1.66±0.85)mm2、(32.32±0.38)%、(45.69±0.64)%和(6.63±0.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3.33%、(0.75±0.03)mm、(0.23±0.11)mm2、(14.53±056)%、(19.36±057)%和(0.00±0.00)%(P<0.05),相应的研究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以及脑血流量[(268.65±91.33)mL/min、(89.82±31.52)mL/min、(58.56±32.14)mL/min和(293.65±89.64)mL/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86.65±82.31)mL/min、(195.32±55.65)mL/min、(78.25±25.31)mL/min和(553.65±58.41)mL/min(P<0.05).结论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出现不稳定斑块、较高的MIT和斑块积分以及较低的血流量均是发生脑卒中的前兆,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112例脑梗塞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逐渐降低,分别为(15.34±3.53)分、(12.37±4.32)分、(8.27±2.37)分,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升高,分别为(26.32±8.97) mL/100 g·min、(32.35±10.84) mL/100 g·min、(41.48±12.86) mL/100 g·min,同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增加,分别为(43.2±6.7)、(56.9±8.3)、(73.6±11.3),同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1.1%(51/56),高于对照组的75.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效果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增加其缺血区脑血流量,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体评价犬和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体观察缺血再灌注对犬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猪冠状动脉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方法]动脉麻醉后开胸、心包吊床,之后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犬作第一对角支插管,猪作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插管.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后再灌注60 min,猪不作缺血再灌注.分别向冠状动脉内注射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以注药后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的百分率来评价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的舒张功能.[结果]注乙酰胆碱后,基线状态下犬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从(17±4)mL/min升至(41±12)mL/min(P<0.05);但缺血再灌注后舒血管反应幅度降低,其中再灌注15 min时间点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幅水平明显低于基线增幅水平(142%±54%vs 87%±57%,P<0.05).注乙酰胆碱后,基线状态下猪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在(11±3)s内从(21±11)mL/min迅速降至(12±8)mL/min,在(42±10)s内又回升至(23±13)mL/min.硝酸甘油使基线状态下犬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从(18±5)mL/min升至(40±22)mL/min(P<0.05),猪的冠状动脉也呈类似反应.[结论]乙酰胆碱引起犬冠状动脉呈舒血管反应,缺血再灌注使犬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受损.猪冠状动脉对乙酰胆碱呈先收缩后舒张的"双向反应".硝酸甘油则引起犬或猪的冠状动脉均呈舒张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定量评价肿瘤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肿瘤中心组织和肿瘤边缘组织的有效性,以及定量监测肿瘤微血管系对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反应的有效性. 方法 15只一侧大腿植入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分为2组,1组行抗血管治疗(n=11),1组为对照组(n=4).于肿瘤种植1周后、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进行DEC-CT扫描,分别计算肿瘤区、肿瘤边缘区、肿瘤中心区和正常组织区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并对各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肿瘤区和正常组织区的BF、PS、MTT值分别为(149.32±30.99)ml/(100 g·min)、(28.24±5.15)ml/(100 g·min)、(2.79±0.66)s和(32.18±4.10) ml/(100 g·min)、(11.88±0.71)ml/(100 g·min)、(6.57±0.90)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核心区和肿瘤边缘区的BF、PS、MTT值分别为(175.70±34.43)ml/(100 g·min)、(32.43±6.52) ml/(100 g·min)、(3.87±0.84)s和(19.07±3.58)ml/(100 g·min)、(18.75±2.10) ml/(100 g·min)、(8.11±1.44) 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区的BF、 BV、 PS、MTT值在治疗后第2周后从187.57 ml/(100 g·min)、5.21 ml/100 g、30.74 ml/(100 g·min)、3.87 s改变为118.48 ml/(100 g·min)、4.21 ml/100 g、24.02 ml/(100 g·min)、4.27 s,对照组从129.74 ml/(100 g·min)、3.22 ml/100 g、25.85 ml/(100 g·min)、3.68 s改变为362.33 ml/(100 g·min)、10.86 ml/100 g、39.31 ml/(100 g·min)、3.54 s,改善明显. 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能从血流动力学方面提供肿瘤定量信息,并能定量监测肿瘤微血管系对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朱美娟  王彧  林亚妹 《海南医学》2016,(12):2029-2030
目的:观察非热康谱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和穿刺周围硬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伴有动静脉内瘘穿刺周围硬结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0例,应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动静脉内瘘给予涂抹喜疗妥软膏并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非热康谱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初次治疗前、后、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改变和穿刺周围硬结治疗3个月后的改善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其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分别为(905.9±67.3) mL/min、(925.2±66.4) 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0±46.4) mL/min、(829.7±50.8) 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流的增加量为(103.1±21.5) mL/min,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5.4±13.1)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15/3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热康谱能有效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促进硬结消散,是动静脉内瘘功能维护和硬结辅助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腔内高氧含量对视网膜与脉络膜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高氧含量对视网膜、脉络膜血流量的影响。②方法 以 2月龄猪为实验对象 ,采用放射微球标记法分别测定玻璃体切割术中气液交换及氧液交换后 10min ,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量。③结果 高氧组视网膜血流量急剧减少 ,由未注氧前 (空白对照 )的 (1.885± 0 .4 76 )mL (min·g)降为 (0 .2 4 5± 0 .0 2 2 )mL (min·g) ,常规空气交换组降为 (1.343± 0 .16 6 )mL (min·g) ,高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t=5 .96 1,P<0 .0 1) ,与常规空气交换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t=11.2 5 7,P <0 .0 0 1) ;高氧组脉络膜血流量由未注氧前的 (4.6 4 5± 0 .5 2 0 )mL (min·g) ,降为 (2 .6 17± 0 .2 6 9)mL (min·g)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5 .999,P <0 .0 1) ,与常规空气交换组的 (3.899± 0 .2 88)mL (min·g)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t=5 .2 75 ,P <0 .0 1)。④结论 玻璃体腔内提高氧含量 ,可以使视网膜、脉络膜血流量明显降低 ,视网膜血管收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测定健康犬肝脏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12只健康中华田园犬行全肝灌注增强扫描,运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计算得出时间密度曲线(TDC)及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HPP)、总肝灌注(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灌注彩图,并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以评价正常犬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各脏器绘制的TDC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计算得到HAP(28.25±2.19)mL/(min·100 g),PVP( 53.53±10.71 )mL/(min·100g),TLP(S1.78±18.56)mL/(min·100g),HPI(0.30±0.16)%.结论 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克服了以往灌注成像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可以对健康犬肝脏进行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测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 36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尿崩症者 14例、高热 11例、电解质紊乱 8例、消化道出血 3例、癫痫 5例 ,死亡2例。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 ,加强早期监测和处理 ,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