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独特型抗体作为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研究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作为抗原,进行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血清抗体,与用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照,检测100份急性病人血清,NP30检出率为95%;GAA为92%;SEA为97%,三埂无显著差别,52例慢性病人中NP30与GAA检出率均为73.1%,但与SEA94.2%有显著差别,在40例已治愈病人中,NP30转阴率为42.5%与GAA的45%无差别。但SEA仅为1 相似文献
2.
将血吸虫成虫表膜机原的单克隆抗体8SE4联接辣根过氧化物酶制成结合物,用于直接法斑点-ELISA检测循环抗原。结果48例血吸虫病患者的阳性率为81.3%(39例),24例正常人未出现假阳性反应。检测华支睾吸虫及并殖吸虫病患者各18例,均无交叉反应。本结果证实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有循环表膜抗原存在。直接法斑点-ELISA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补充方法。本文还报告了独特型/抗独特型(8SE_4/抗8SE_4)抑制试验检测循环表膜抗原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抗独特型抗体NP41的建株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anti-id,Anb2)NP30的抗抗独特型抗体(anti-anti-id,Ab3)。方法 IRS-NP30主动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anti-anti-id杂交瘤细胞株。结果 获得1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定名为NP41。NP41的Ig同型为IgM。免疫组化显示NP41与成虫的体膜、消化管上皮、子宫内膜上皮及虫卵内皮的毛蚴头腺,毛蚴膜呈阳性反应。结论 NP41为NP30的anti-anti-id,其识别的抗原即NP30的模拟抗原。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与日本血吸虫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检测了702份不同病期及正常人群中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在急性感染时,NP30抗体的检出率为98%,与GAA(94%)和SEA(98%)的无差别。在慢性感染时NP30抗体的检出率为87%,与GAA(86%)的无差别,但低于SEA(98%)的。在正常人群中,上述3种的抗体假阳性率均为3%左右,无差别。NP30的抗体滴度几何均数在急性血吸虫感染时高于GAA的,低于SEA的,在慢性感染时低于后两者,提示NP30的抗体在血吸虫感染期间出现比较早,消退较快。上述结果提示,NP30可以替代虫源性抗原,用于日本血吸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1株针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和童虫表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N15D9)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N15D9独特型抗体。结果表明,多克隆抗N15D9独特型抗体具有较高的抗体滴度,经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分析,该抗体显示较高的结合特异性,与具有相同靶抗原结合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有中度的交叉反应。当用抗N15D9独特型抗体作为诊断抗原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病人血清时,其阳性检出率为39%。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抗N15D9独特型抗体具有一定的分子模拟作帮和诊断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病患者血清CIC解离后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受检者血清免疫复俣物用改进方法解离后,以多克隆、单克隆抗体及呆溶性务虫卵抗原作ELISA检测血吸虫特异性及抗体。结果表明,检测CIC解离后的Ag和Ab,均显示满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抗SEA-PcAb与抗SEA-McAb对比检测NF-CAg时,显示相似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将45只ICR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注射NP30,对照组腹腔注射SP2/0腹水。尾蚴攻击感染后第4、8、12、16、20、24周分别处死小鼠取肝、VG组化染色和Ⅰ、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免疫组化染色,应用NYD-1000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VG染色显示实验组肝组织胶原的平均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对急性血吸虫病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根据L9(3^4)正交表设计动物实验,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C57BL/6小鼠后注射抗独特型抗体NP30,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并计算不同时问段的生存率,取小鼠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测量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的直径及面积。结果各实验组小鼠的生存中位数为45~78d,其中第4组生存中位数为71d,比同样感染40条尾蚴的对照组2(53d)延长了33.96%。Cox回归分析显示小鼠存活时间主要与尾蚴感染水平、抗体注射途径有关(P均〈0.05)。各实验组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为179.07~226.86μm,平均面积为(32.11~5t.37)×10^3μm^2;对照组各组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为205.89~239.86μm,平均面积为(44.61~57.24)×10^3μm^2。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均显示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注射方式和注射剂量是影响虫卯肉芽肿平均直径和面积的主效应因素。NP30的最佳免疫治疗方案为感染尾蚴28d后,以每鼠每只20μg的剂量连续3次肌肉注射。结论抗独特型抗体NP30可改善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生存状况,降低血吸虫对宿主造成的免疫病理损害,具有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本实验室已建立的IgG类抗日本血吸虫抗原不同表位的单抗中筛选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独特型抗体(id,Ab1)。方法 应用间接DLISA经典法,NP30作为抗原包板。加IgG各亚类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孵育,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鼠IgG捕捉。结果 单抗NP56与NP30呈阳性反应,NP56的Ig同型为IgG2b。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P56与虫卵内毛蚴头腺及毛蚴膜呈阳性反应。结论 NP56是NP30的特异性id,可用于NP30模拟抗原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抗日本血吸虫肠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Sj116和Sj10c作双夹心ELISA检测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阳性率达93.4%。正常人假阳性率为6.7%。与肺吸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及囊虫病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13.3%和13.3%。 相似文献
11.
Dot-IGSS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检测了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并与斑点酶联免疫试验(Dot-ELISA)作了比较。检测了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38份,两法结果全部阳性;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70份,Dot-IGSS阳性69份(98.6%),Dot-ELISA阳性65份(92.9%);治疗后血吸虫病人血清40份,Dot-IGSS阳性15份(37.5%),Dot-ELlSA阳性11份(27.5%)。用两法检测华枝睾吸虫病人血清20份,均有1份为阳性;检测正常人血清40份,均未出现阳性反应。将8份阳性血清作倍比稀释(1:20~1:61440)后分别用该两法检测,Dot-IGSS的敏感性明显高于Dot-ELISA(P<0.05)。对120例过去无血吸虫病史、接触疫水且皮试阳性者血清检测结果表明,Dot-IGSS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Dot-ELISA、COPT及循环抗原测定法(P<0.01)。 相似文献
12.
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唾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唾液中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 EL ISA检测血吸虫病患者及正常人唾液中的抗血吸虫抗体并与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比较。[结果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唾液 32份 ,阳性 2 9份 (90 .6 % ) ,血清 32份 ,阳性 32份 (10 0 % ) ,经χ2 检验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正常人唾液140份 ,阳性 8份 (5 .75 % ) ,正常人血清 15 6份 ,阳性 6份 (3.8% ) ,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检测唾液中的特异性抗体可以作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或筛查的一种无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环孢菌素A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环孢菌素A对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和成虫具有明显杀灭作用,同时对童虫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可抑制感染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反应。环孢菌素A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17个县、市,50年代至今钉螺面积2.19亿m~2,病人30.15万。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诸因素的综合作用,钉螺和血吸虫病的分布有强烈的地方性。在海拔1350~2450m,年均温11.8~19.5℃,年降雨量574~970mm地带,均有血吸虫病流行。而以海拔1800m左右,年均温15.7℃左右,年降雨量800mm左右的地带,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最高。水稻土带宜于钉螺孳生,更适宜于血吸虫病传播,亦常常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带;红壤土带仅有少数钉螺孳生,血吸虫病流行程度轻;棕壤和高山草甸土带不宜钉螺孳生,未发现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5.
胶体染料斑点免疫试验检测血吸虫病人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研究首次从国产染料中筛选出一种能用于免疫反应显色的蓝色染料(D-1),并对用此染料标记羊抗人IgG的最适条件进行了探讨。这种标记抗体的胶体染料能与相关抗原反应并直接显色,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IgG蛋白的最低检出量为25—10ng/ml,胶体染料斑点免疫试验(DIA)检测62份血吸虫病人血清,61份阳性,阳性率为98.4%,40份姜片虫病人血清均为阴性,30份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健康人血清有1份出现阳性,假阳性率为3.3%,与Dot-ELISA检测结果相似。标记的胶体染料在室温下保存1wk仍保持活性不变,冻干能保存更长时间,与酶联免疫斑点法相比似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Dot-ELISA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快速Dot-ELISA。运用该法检测了96份血吸虫病人血清,其中88份为阳性(91.7%),另检测了20份华枝睾吸虫病人及30份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各有1份为阳性。与Dot-ELISA比较,两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相似,然而快速Dot-ELISA具有快速(整个反应可在0.5h内完成)、简便、试剂用量少等特点,尤其在基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夏选择疫区鄱阳湖边的星子县2个自然村和恒湖农场的1个自然村,按双盲配对设青蒿琥酯和安慰剂两组。剂量为6mg/kg顿服,安慰剂形状、色泽、重量相同。每周服1次,试验期共服药8次于停止服药后4周进行效果评价。粪检用Kato’s法加孵化。共考核服青蒿琥酯226人,全部阴性。对照(安慰剂组)考核179人,阳性率14.5%。服药组无1例急性血吸虫病发生,对照组发生3例。服药后询问5400人次,副反应出现率在0.4%以下;与对照组无差异。服药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复查都在正常值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也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与超声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为探寻能早期、敏感、全面反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指标,对血清肝纤维化诊断及超声诊断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3例粪检阳性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和83例正常人群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和LN)的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血清肝纤维化诊断在患者组的总阳性率为79.5%,正常人中仅为6%,两者具显著差异;超声诊断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则分别为83.1%和10.8%,卡方检验亦具显著差异(P<0.01)。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患者组中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结果的符合率为74.7%,区两种诊断方法的主要参数指标与肝实质分级呈正相关。结论两种方法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诊断具较高敏感性及相关性,结果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联合运用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全面了解肝纤维化的程度及活动情况,对早期诊断和防治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结果证明血吸虫感染免经吡喹酮治疗后循环表膜抗原逐渐下降。用斑点—ELISA检测结果表明:接种4条及10条尾蚴的家兔于治后3个月,接种50条及100条尾蚴的家兔于治后6个月循环表膜抗原转为阴性.据此认为检测循环表膜抗原考核治疗效果较检测抗休具有阴转快的优点,值得在病人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pHGF对日本血吸虫病宿主肝内TNF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动态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不同时期肝内TNF-α、FN、LN、Ⅰ及Ⅲ型胶原的分布及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后第8-12wk,肝内TNF的量即明显增加,第16wk时达到高峰,主要分布在虫卵肉芽肿内及其周围。炎症反应越重,TNF量越多。在慢性感染期,肝内FN、LN、Ⅰ及Ⅲ型胶原的量逐渐增加,使得感染初期呈细线、环状结构分布的Ⅰ及Ⅲ型胶原,逐步增宽变厚,呈网状连结分布,虫卵肉芽钟内开始有较多的胶原纤维沉积。但TNF的含量变化与肝内胶原的增加不成正比。注射pHGF后.对肝内肉芽肿的大小及炎症反应、TNF、FN及Ⅲ型胶原的量影响不大(P>0.05),但LN及Ⅰ型胶原的含量明显低于同期非注射组(P<0.05)。提示早期应用足量pHGF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对于减轻虫卵引起的肝损害及肝纤维化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