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国强教授,早年受业于医林名宿洪子云先生,获其真传,益以数十年心力,精勤治学,于理论与临床多有建树,今试述如次。一、外感热病须重阴津外感热病最易伤津耗液,而阴津充盈,又可制阳热之胜,是故保存阴津,于热病之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梅氏认为,护阴之途首宜辨邪正盛衰之趋势,邪势嚣张之际,急泻邪热便是护阴,而阴津欲竭之时,虽余邪未尽亦当急救其阴,候其阴复则阳热自消,未可孟浪处之,免致事与愿违。温病概分温  相似文献   

2.
廖家兴是赣南名医之一,早年曾在江西省中医研究所供职,七二年调赣南医专执教,于八二年病故。他学风端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疗效显著。予随其学习数年,耳濡目染,受益良多。现就记忆所及,粗略归集如下,以飨同道。一、急性重病审慎而果断七七年冬,我俩赴安远县城讲课,课余为当地群众看病。治一例高热病孩,至今记忆犹新。张×,男,六岁。发热数日,日轻夜重,迭经中西医治疗而罔效。父母心急如焚,求廖师诊治。当时患儿高热,呼吸喘促,口渴面红,四肢灼手,舌苔黄,脉滑数有力。他诊为冬温邪毒不解,留连  相似文献   

3.
王瑞春 《中医杂志》1995,36(11):651-652
先师王正公禀承家学,临床50余载,擅治外感热病。兹将其治疗风温、湿温症之经验介绍如下:1 辛透疏凤、清轻泄热治风温风温虽系感受春令之邪而发,但四季皆有,唯以春冬两季为多。风温之治,辛凉解表乃众所周知,但运用得恰到好处,并非所易。风温之邪  相似文献   

4.
盗汗乃临床常见病证,表现为睡则汗出、醒则汗止,其病机多责之于阴虚。然从历代文献及临床实际看,盗汗不局限于阴虚,亦多见阳虛、气虚、血虚及痰、湿、淤、热等实邪为患。一、盗汗的病因病机 1.阴虚火旺,蒸津外泄:由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伤阴、久病体虚,致阴精亏虚、阴虚阳亢、虛火内生。睡时由于阳气入内、助长虚火,加之阳气入里、卫表虚弱,故汗出;醒后卫阳出表、玄府密闭,故汗渐止。  相似文献   

5.
安徽中医学院王乐匋教授,对于外感热病,既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又有丰富的临症经验。他认为伤寒和温病是不同时代对外感热病的命名,两者根叶相连。如判定阳厥常可与闭证伴随而至,而阴厥往往可以成为脱证先兆;主张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顾阳气;创制一些邪正合治与寒温并用之方等。今择其在外感热病治疗中运用附子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治疗慢性病重症合并外感高热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仝小林  李爱国 《中医杂志》1994,35(11):655-656
1 病例介绍例1:晚期尿毒症合并高热及全身性药疹张×,男,44岁。病案号 466586。入院诊断: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晚期)、尿毒症性心包积液、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给予血液透析及中药治疗,病情改善,准备接受肾移植。1991年4月28日因发热、寒战、体温38℃,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尿中白细胞满视野,  相似文献   

8.
9.
不囿于寒温流派,中病是求温病学是《伤寒论》的发展,外感热病是指由外邪入侵而引起发热疾病的总称。《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以及“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的论述,既表示了伤于寒邪可以发热,又表示了不限于寒邪,其他外邪侵袭而引起的热病,皆可以伤寒一类视之,所以后人推演出了不少病名,如冬温、风温、春温、湿温等都带以伤寒名称。《素问·热论》又言:“凡病伤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中的消渴与现代医学糖尿病类似.临床治疗消渴,宜根据糖尿病发展过程、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期分类辨证治疗.病期包括隐匿期、症状期、并发症早期、中期、晚期.辨证可分为阴虚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络脉瘀阻型、阴阳两虚型.早期治疗以滋阴清热生津为主,晚期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病程长者重在益气活血,后遗症宜用活血通络综合治疗.笔者根据以上5型,临床上采用相应的施治5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 感冒虽为触冒六淫邪气 ,但卫表不和是本病发生的关键程士德教授宗《内经》“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之理 ,强调人体正气 (特别是卫表之气 )的强弱盛衰对外感六淫邪气是否能造成疾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将感冒分为单纯性感冒和机体状态失常之外感。后类病人多处于机体某些特定的生理、病理活动时期 ,如妇女更年期 ,由于“女子七七 ,肾气衰 ,天癸竭 ,地道不通”的生理特点 ,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均受其影响 ,外邪最易乘机体的失调而侵犯人体。经常感冒 ,久久不愈是此类感冒的特…  相似文献   

13.
党铎,男,生于1937年,辽宁省本溪人。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30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尤擅中医内科心系肺系病的治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任内蒙古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华北地区中医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包头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包头市人体生命科技研究所所长,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教授。  相似文献   

14.
夏季外感发热多挟暑湿,治疗多以清暑利湿为主。但亦有病属太阳、少阳者,若用常法则疗效不佳。近几年来,笔者按辨证论治的原则,对夏季外感发热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外感暑热:熊某,男,78岁。1986年7月22日初诊。发热(39.2℃),微恶寒三天,午后加重,头痛无汗,周身关节疼痛,口渴思饮、咳嗽少痰,饮食不进,小便短赤,火便硬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洪。证属外感暑热,肺气不利。法官清热解暑,宣肺止咳,润肠通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2):248-249
目的:探讨刘华为教授应用类举法辨治咳嗽的经验。方法:对刘华为教授应用类举法治疗本病的遣方用药作分类整理。结论:刘华为教授临证治疗咳嗽的根本思路在于调理气机,恢复肺的气化以复肺主治节之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外感高热757例。退热时间最短者0.5小时,最长者49小时,平均退热为2.14天,计总效率为89.24%,其中速效占42.11%,显效占39.09%,有效占7.19%。提示中医药治疗外感温热病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87年6月至8月,以自拟的石膏知母青蒿汤加味对40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观察方案:凡体温385℃(腋表)以上、病程在两周以内(夏季热时间可长)、外感六淫疫疠之邪热在卫分或卫气分者为治疗对象。两日内热退至正常范围且症状消失为痊愈;体温下降1~2度并症状好转为有效;体温下降而诸症不减为无效。二、一般情况;40例较完整病例中,男31  相似文献   

18.
梅国强教授致力于《伤寒论》研究数十年,理论修养深厚,临床造诣亦精,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之治疗,尤有独到之处,兹择要简述于下。1 益气养阴兼顾标本梅师认为,心衰虽云病位在心,实乃少阴为病,关乎心肾二脏,健则相互促进,病则彼此影响,故有言心衰不可舍肾之说。其病变总以心肾阳虚为本,轻则以心阳虚为主,肾阳虚次之;重则变化莫测,难以逆料。其证除心阳不振外,更多气阴两虚,且二者依阴阳互根之理,又可相互  相似文献   

19.
梅国强教授学识渊博。四十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很多方面多有建树。笔者仅对梅师诊治冠心病的经验方面进行小结 ,以飨读者。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心悸等范畴。中医学认为 ,本病多因年老体弱 ,过食肥甘厚味 ,情志内伤 ,可致本虚 (心气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