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5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1~3min。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85%;皮下淤血发生率观察组为1.97%,对照组分别为1min11.18%、3min3.29%。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抽血拔针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复查抗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静脉抽血的440例患者随机分为和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为5min;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为≥8min。结果两种按压方法的皮下淤血发生率比较,扩充按压法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按压法(P〈0.01)。按压时间8min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按压时间5min皮下淤血发生率。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要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有效的按压针眼方法.方法 将在本院门诊儿童输液室进行肢体静脉输液的0.1~3.0岁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用拇指按压输液贴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指、中指)按压棉签法.比较2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持续按压5~7 min后,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在婴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应用拇指按压输液贴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其疼痛,避免患儿皮下淤血的情况,增加可供选择的静脉穿刺点,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静波 《家庭护士》2007,5(7):29-30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多长时间就能减少或不发生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方法]对100例300例次静脉输液的糖尿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其拔针后不同按压血管时间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5min较按压至不出血为止、按压3min的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时间5min或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缝交换静脉排空按压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6例和对照组234例,观察组采用无缝交换静脉排空按压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交换按压方法,比较两组皮下出血及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缝交换静脉排空按压法可明显减少输液拔针后的皮下出血及淤血,有利于穿刺静脉的反复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及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静脉输液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57例采用竖压法,输液完毕后,护士左手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并立即用消毒棉签在与穿刺血管平行方向按压穿刺点3min;B组59例方法同A组,但按压时间为5min;C组64例采用横压法,患者静脉输液拔针时消毒棉签在与血管垂直方向按压皮肤针眼3min;D组56例方法同C组,按压时间为5min。观察按压局部有无淤血,测量淤血面积,进行统计。结果A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D组;B组淤血率咀显低于A组;D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竖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横压法,按压时间为5min效果明显优于按压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及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 及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静脉输液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57例采用竖压法,输液完毕后,护士左手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并立即用消毒棉签在与穿刺血管平行方向按压穿刺点3 min;B组59例方法 同A组,但按压时间为5 min;C组64例采用横压法,患者静脉输液拔针时消毒棉签在与血管垂直方向按压皮肤针眼3 min;D组56例方法 同C组,按压时间为5 min.观察按压局部有无淤血.测量淤血面积,进行统计.结果 A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D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A组;D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竖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横压法,按压时间为5 min效果明显优于按压时间为3 mi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造影剂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眼底血管造影4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鱼肌+掌根部按压法,按压时间4~6 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2~3 min。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9%,对照组为81.92%;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1.61%,对照组分别为2 min 12.45%、3 min 4.42%。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多长时间就能减少或不发生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方法]对100例300例次静脉输液的糖尿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其拔针后不同按压血管时间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5min较按压至不出血为止、按压3min的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时间5min或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按压的最佳方法,降低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方法]将160例静脉输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3指平行按压法,对照组采用拇指按压法,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3指平行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清华  董桂花 《护理研究》2007,21(8):2224-222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多长时间较为合适,考虑到正常人出血时间为3min,凝血时间为3min5min,建议静脉拔针按压时间以3min~5min为宜。皮下淤血是输液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我们对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心血管病病人静脉输液后不同按压时间皮下淤血的发生率进行了临床观察,探索最佳按压时间,以减少皮下淤血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其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两种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曾龙英 《护理研究》2004,18(2):155-156
目的 :探讨最佳的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方法 :对 2 3 4例病人 2 10 6次静脉输液分别采用平行按压法和横行按压法 ,按压时间分为小于 1min、1min~、 2min~ 3min ,观察皮下出血和 /或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平行按压法明显优于横行按压法 (P <0 .0 1) ,按压时间大于 1min为宜。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采用平行按压法 ,按压时间不小于 1min能有效减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程金悔 《全科护理》2011,(8):707-70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按压的最佳方法,降低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方法]将160例静脉输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3指平行按压法,对照组采用拇指按压法,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3指平行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按压方法对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静脉输液病人,分别采用纵向大面积按压法与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并对皮下淤血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纵向大面积按压法皮下淤血的出现率明显低于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结论纵向大面积按压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皮下淤血,保护静脉血管,减少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对预防皮下淤血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680例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输液患者于静脉输液拔针后分别采用传统的按压方法和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进行按压,比较2种不同方法患者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静脉输液拔针后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在降低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按压方法(p<0.001)。结论拔针后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可以减少皮下淤血发生,有效保护了血管,有利于长期输液,患者感觉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0—3岁进行肢体静脉输液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0)采用传统的食指、中指按压棉签法,观察组(n=80)采用拇指按压棉球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用拇指按压法按压针眼5~7min,皮下淤血发生率为8.75%,对照组为2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1);拔针后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拇指按压棉球法能有效减少小儿拔针后针眼再次出血与皮下淤血,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按压时间对局部淤血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针,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片刻。试验组加强对病人宣教拔针后的按压时间及一系列措施,可减少局部皮下淤血,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保持穿刺部位皮肤的完整性。结果 在穿刺1465个病人中,对照组局部皮下淤血791人;而试验组510个病人中,局部皮下淤血只有57人。结论 2组病人输液后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和淤血面积大小方面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尸值均〈0.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价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以进一步探求减少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点局部不良反应的正确按压方法。方法 100例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50例)采用改良式按压法:静脉输液完毕,先拔针,采用手掌部大鱼际肌按压穿刺部位输液贴,并抬高手臂,按压时间为3~5 min,本次试验取4 min。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式按压法:静脉输液完毕以输液贴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在局部按压穿刺点,时间同试验组。结果两组的局部疼痛、回血、淤血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的局部疼痛、回血及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按压法对保护静脉、提高护士再次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长夹板固定时间在小儿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输液患儿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0)与对照组(n=500)。观察组在输液拔针时延长夹板固定时间按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拔针时先取固定肢体的夹板而后拔针,观察2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结果拔针后观察组针眼出血率1.2%、皮下淤血率1.4%,对照组出血率5%、皮下淤血率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延长夹板固定时间按压法能有效降低小儿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清华  董桂花 《护理研究》2007,21(24):2224-222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多长时间较为合适,考虑到正常人出血时间为3min,凝血时间为3min~5min,建议静脉拔针按压时间以3min~5min为宜[1]。皮下淤血是输液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我们对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心血管病病人静脉输液后不同按压时间皮下淤血的发生率进行了临床观察,探索最佳按压时间,以减少皮下淤血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其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5年3月—2006年10月在我科住院且口服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病病人132例,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