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建立我国第一个专门全面收录颅脑创伤资料的专业数据库,研究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同时为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公共的资料信息交流平台.方法 制作统一的颅脑创伤患者信息录入表格,由计算机专业人员据此完成颅脑创伤数据库的初步建立,最后进行患者病例信息的录入.结果 数据库平台的搭建已于2011年完成,并于同年开始进行患者病例信息的录入.目前数据库的运作良好,已经可以满足一些基本的科研需要.结论 颅脑创伤数据库的成功建立将有效推进我国神经创伤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在创伤中所占比例大、残死率高,对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我院是浙北创伤救治中心,承担着湖州地区及苏皖部分地区的创伤救治任务。本文对1563例颅脑损伤患者《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我市颅脑损伤(尤其是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进一步指导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齐齐哈尔市交通性颅脑损伤的救治特点,为创伤急救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5~2007年收治的163例交通性颅脑损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63例患者中死亡59例,中残13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交通性颅脑损伤死亡及伤残率很高。结论齐齐哈尔市交通性颅脑损伤具有广泛性,且死亡、致残率较高,应加强对交通伤救治的研究。建立高效规范的救治模式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骨盆创伤诊治的全流程专业数据库.方法 基于既往大量骨盆创伤数据,研究骨盆创伤救治流程及临床信息组成,分析辅助检查、诊疗环节元数据.以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为基础,现有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和影像归档和信息系统(PACS)等信息系统为依托,整理骨盆创伤全流程信息,开发骨盆创伤数据库.结果 将复杂的骨盆创伤救治流程进行结构化、流程化表达,整合大量历史数据,成功构建骨盆创伤专业数据库.检验结果、指标参数实现可视化表达,临床参数实现结构化分类管理.数据库将骨盆创伤患者就诊全流程分为基本信息、早期诊治及围手术期诊治、手术治疗、预后随访4个部分.结论 该骨盆创伤数据库的初步开发及应用有助于改善数据管理,便于数据挖掘,优化了临床诊治流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长途转诊入ICU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长途转诊入ICU的创伤患者入住ICU的原因、院前是否手术、入ICU时是否休克、是否建立人工气道、是否呼吸停止、是否建立中心静脉、转诊途中是否抢救、入院后是否手术、治疗后是否死亡等临床资料。并且对颅脑外伤中脑血肿类型转诊前是否手术以及是否休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转诊的创伤患者以致命部位分类病例构成依次为重型颅脑外伤、严重腹部外伤、胸部外伤、四肢外伤、大面积烧伤。死亡病例的构成依次为重型颅脑外伤、大面积烧伤、腹部外伤、胸部外伤。有手术指征的颅内血肿患者转诊前手术组与未手术组、入ICU时休克组与非休克组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有手术指征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创伤后出现任何的休克患者均不适合长途转诊。主张建立社会急诊医疗服务体,制定高级创伤生命支持计划,建立上下级医院创伤救治联动及远程会诊机制,就近抢救严重创伤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实现我院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病历的信息化管理,为今后分析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资料提供依据.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院前急救电子病历录入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导入SPSS软件,从而建立SPSS数据库.结果 通过院前急救电子病历完成本市急救中心2007年全年创伤病例l 650例,录入便捷,资料全面准确,数据库具备统计分析、检索查询、资料共享等功能,有效服务于临床科研及教学.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保证了电子病历资料完整性、准确性,而快捷录人数据建立的院前急救创伤数据库,显著降低临床、科研工作量,实现了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救治的全程经过及关键环节详细地阐述了抢救重型颅脑创伤的各项重要措施及注意事项,对有效地抢救重型颅脑创伤提出了几点原则,为今后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生率在各类创伤中居前2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之一,而在颅脑创伤救治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文章论述了建立我国颅脑创伤信息系统的作用和意义,即建立经过专家论证的全国统一的各级颅脑创伤资料库并形成网络,使全国的颅脑创伤资料在规范化救治的基础上集中统一,实现资源共享.为TBI患者的救治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二次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以及提高整体治疗水平提供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湖南省骨盆创伤数据库,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的骨盆创伤登记工作。方法:阅读骨盆创伤相关 文献,参考国内外大型综合性数据库的结构特点和研发经验,结合湖南省骨盆创伤救治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 数据库字段内容。以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reSQL为平台,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Java 1.6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建立骨盆 创伤数据库。结果:将骨盆创伤救治复杂的过程进行了结构化、流程化表达,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受伤情况、院前 急救、入院情况、院内救治、出院情况、诊断与分型、并发症、创伤评分及疗效评价等。本数据库以浏览器/服务器 基于互联网的形式登录,具备病例管理、数据导出、历史痕迹查询、进度报告、影像管理、个人资料管理等功能。 结论: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包含院前急救的骨盆创伤全生命周期数据库。通过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分析,证明数据库运 行良好,具有内容详实科学、功能实用、界面友好、结构清晰、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院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探索创伤患者的救治策略。方法对我院327例严重创伤院内死亡病例进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228例,女99例,平均年龄33.71岁.致伤原因主要是交通伤(82.87%),损伤类型以颅脑损伤为主(84.71%)。3d内主要死于严重颅脑损伤、创伤失血性休克,4d以后主要死于继发性脑疝、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美并发症。结论增强国民的安全意识,加强交通、生产、治安等管理.尽快健全急救网络,提高医务人员对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是减少创伤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姜春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1557-1559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方式在颅脑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应用降阶梯思维方式进行救治的6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以传统经验思维进行救治的6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救治成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家属满意率、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家属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阶梯思维方式能有效缩短颅脑损伤病人预警时间,可为病人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梗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分析42例重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所有病例均为重型脑外伤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检出脑梗死后积极给予内科治疗,恢复良好者10例,中残64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42.9%。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合理的诊疗及术中操作、得当的术后处理及周密细致的护理是救治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二次脑损伤(SBI)的发病规律、诊断及治疗特点,以期提高SCCI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对我科近4年收治的31例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SB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SBI,发生时间多在伤后1-7天,伤后3天为高峰。结论SBI可以明显加重原发性脑损伤,使SCCI死残率大大提高,应当针对其发生机制积极展开临床研究,加强预防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多发创伤病人早期血清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变化与创伤严重度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关系,探讨创伤后两者及两者比值变化的意义.方法 急诊就诊的男性多发创伤患者95例,就诊时间均在伤后24 h 内,即时采集血样.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沉淀法测定病人早期血清中睾酮、雌二醇含量.按照ISS评分予以分组,其中合并颅脑损伤病人按GCS评分分组.并与15例上E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各分组间比较睾酮、雌二醇含量以及雌二醇/睾酮变化.结果 多发创伤病人早期.创伤越重,睾酮值降低越明显.雌二醇值升高.严重创伤组(ISS>25分)睾酮、雌二醇、雌二醇/睾酮值与其他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合并颅脑损伤组按GCS评分分组:5≥GCS≥3组、8≥GCS>5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性激素睾酮、雌二醇水平的改变以及雌二醇/睾酮的改变与严重创伤、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伤情、观察预后的参考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serum estradiol, testosteron and their ratio to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and Glasgow coma score (GC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tic injuries. Methods The serum levels of estradiol and testosteron were determined by radioimmunoassay double antibody precipitation method in 95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tic injuries within 24 h after trauma.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ISS or GCS (in case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for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estradiol and testosterone levels with those in 15 normal individuals. Results In the acute stage of multiple trauma, a distinct declination of testosterone and a marked increment of estradiol were observed, and the chang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the trauma .The serum levels of estradiol and testosteron and their rati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ISS>25) and the other groups (P<0.01), and also betwee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with GCS of 3-5 or 5-8) and the other groups (P<0.01). Conclusion Serum estradiol and testosteron levels and their ratio are cor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trauma and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and may serve as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the trauma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the trauma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王雪  王振杰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8):1320-1322
目的 分析总结颅脑外伤后合并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和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3例颅脑外伤后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13例脑挫裂伤严重,出现颅内血肿伴有颅内压增高或脑疝者,给予钻孔血肿引流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去骨瓣减压者6例;2例外伤后单纯出现脑梗塞者,及时行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外伤后栓子形成所致,行积极的溶栓介入治疗;对于8例病情稳定,脑挫裂伤较轻或颅内血肿较小,无显著颅内压增高的脑梗塞者,实施内科保守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均积极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等药物治疗;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时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后期积极补液;并早期行高压氧和康复治疗。实行个体化综合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在23例颅脑损伤后合并脑梗塞患者中,经过积极抢救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价,恢复良好14例,轻残6例,重残1例,死亡2例。其中死于创伤失血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例。 结论 早期预防和诊断,及时发现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早期个体化综合性治疗能有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分析224例颅脑外伤患者创伤后首次凝血功能结果与对应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4例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基本资料,在患者入院时测定凝血功能,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继发血肿的发生与否、外伤性脑梗塞发生与否以及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T(凝血酶时间)在GCS评分和GOS评分不同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提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的凝血功能与其病情、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魏诚文 《海南医学》2006,17(12):26-27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病人脑CT方面的改变.方法 颅脑外伤病人手术治疗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治疗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脑挫裂伤出血的吸收及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硬膜外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完全吸收方面,治疗组的疗效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别不显著.结论 应用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手术后的病人,能促进脑挫裂伤出血的吸收,降低硬膜下积液的发病率,有利于脑机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损伤伴有胸腹部外伤或四肢骨折的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法,使其病死率降低,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近年来高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复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过敏史、疾病史以及造成颅脑损伤的原因等。共有老年患者78例,其中脑胸复合伤患者有24例,脑腹外伤患者有6例,脑外伤伴有骨折患者30例。颅脑损伤中开放颅脑损伤的患者有32例,闭合颅脑损伤65例,脑腹外伤伴有骨折患者23例等。进行GCS评分,3—5分8例,6—8分28例,9—11分24例,11—15分18例。受伤原因大多为车祸、坠落、砸伤等。结果78例患者中,69例治愈,9例死亡。其中恢复良好37例,中残23例,重残及植物生存9例。结论高龄颅脑损伤患者的痛死率相对较高,通过之前的研究可以得出患者的年龄越大,恢复能力越弱,病死率也会相对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治疗、护理方案,选择相应的措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因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93例急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93例因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对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因交通事故所致以颅脑损伤为主合并多发伤病人的急诊处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3例病人中成活142例;死亡51例,死亡率26.4%。结论即时和适当的院前处置,入院后的及时救治,迅速诊断,正确的抢救程序及多学科的协调是救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海斌  黄勤  朱蔚林 《海南医学》2003,14(12):21-23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将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4mg/hr静注,连用7天停药。观察患者呼吸,心率变化、意识恢复时间。脑水肿改变,主要症状改善和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伤后1周内患者脑水肿明显减轻,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残及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应用纳洛酮早期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可以减轻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