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估X线"C"型臂引导下盘外注射和CT引导下盘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差异. 方法 将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6例,B组95例,分别于X线"C"型臂引导下采用盘外注射法(A组)和CT引导下采用盘内外联合注射法(B组)注入胶原酶. 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一次穿刺成功率A组为79.3%,B组为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年,A组获随访99例,B组获随访90例;A、B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9.8%和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痛发生率(82.1%)B组明显高于A组(23.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A组1例剧烈头痛行对症处理外,其余头痛、腰痛病例均未行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结论 盘外注射和盘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但CT引导下盘内外联合注射法较X线"C"型臂引导下单纯盘外注射法有更大的优越性及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陈光斌  李江山  曾小丽 《安徽医药》2010,14(12):1468-1469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联合注射臭氧和胶原酶治疗多发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盘内、盘外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多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经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患者60例。结果经随访3~12个月,其中55例均取得较好疗效,其中优43例,良1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X线引导下经皮盘内、盘外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多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三种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30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A组 ( 10 0例 )骶裂孔前间隙穿刺法 ,B组 ( 10 0例 )侧隐窝穿刺法 ,C组 ( 10 0例 )后正中硬膜外腔穿刺法。结果 发现由A、B组穿刺法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其近期 (治疗后 7天 )、远期 (治疗后半年以上 )优良率达 78%、76 %和 86 %、87%。结论 经A、B方法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且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胶原酶定向靶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1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3组,Ⅰ组(治疗组)49例在CT引导下作定向靶位治疗,Ⅱ组58例在C型臂引导下注入消炎镇痛药物治疗,Ⅲ组54例C型臂引导下注射胶原酶治疗。记录3组的穿刺时间、治疗前后的VAS评分(0-10cm)及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失访23例,第Ⅰ组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第Ⅱ组和第Ⅲ组,第Ⅰ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第Ⅱ组和第Ⅲ组,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3-7天对照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0.5-1年第Ⅰ组明显优于第Ⅱ组和第Ⅲ组。结论:CT引导下胶原酶定向靶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安全准确、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不同穿刺方法注射胶原酶行腰椎间盘溶解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三种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00例)骶裂孔前间隙穿刺法,B组(100例)侧隐窝穿刺法,C组(100例)后正中硬膜外腔穿刺法。结果 发现由A、B组穿刺法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其近期(治疗后7天)、远期(治疗后半年以上)优良率达78%、76%和86%、87%。结论 经A、B方法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6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A组48例应用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器,经后外侧穿刺入路,行髓核旋切腰椎间盘减压术,然后经穿刺针管向盘内、外注入臭氧;B组48例单纯行盘内外注入臭氧。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后三个月有效率来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随访,A组显效率(81.25%)、有效率(91.67%)均高于B组(60.41%、77.08%)(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减压和臭氧注射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影像介入引导下应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C形臂X线透视引导下,经骶裂孔置管注射胶原酶进行溶盘,经过1年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38例X线透视引导下靶点刺中率为100%。临床评定:优14例,良1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2%,有效率94.7%。术后6—12个月后有31例做CT复查,与术前CT片比较.明显缩小13例,部分缩小16例,无变化2例。结论:在影像介入引导下,经骶裂孔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具有微创性、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等特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随机分为3组。A组19例给予臭氧治疗,B组17例给予胶原酶治疗,C组23例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SLRT)转阴率。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或P<0.01);且C组较A、B组明显减轻(P<0.01或P<0.05)。C组SLRL转阴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随机分为3组.A组19例给予臭氧治疗,B组17例给予胶原酶治疗,C组23例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SLRT)转阴率.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或P<0.01);且C组较A、B组明显减轻(P<0.01或P<0.05).C组SLRL转阴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胶原酶注射椎间盘突出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于局麻下X线引导胶原酶硬膜外注射115例,治疗效果优良率83.5%,表明该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杨刚  谷学兰  裴仁明  姚越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81-188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靶位注射胶原酶准确到达突出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结果随访36~60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2.97%(大于36个月)、82.23%(大于60个月)。结论把握好适应证,CT引导下经皮穿刺靶位注射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安全、简便、有效,是此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CT扫描精确定位,将穿刺针准确刺入靶点,推注40~60 μg/ml的臭氧5~20 ml和600~1200 U胶原酶,分别观察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术后1个月:优42例(58.33%);良21例(29.17%);可5例(6.94%);差4例(5.56%),优良率为88.50%.术后6个月:优45例(62.50%);良24例(33.33%);可3例(4.17%),优良率达95.83%.术后出现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症状各2例,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或消失.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微创、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实验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时机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的方法,以12个月为手术时机时限,将85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分为A组43例(≥12个月)和B组42例(<12个月),对术前及术后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日本整型外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85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术前症状持续时间A组36.0(12.0,84.0)个月,B组2.5(2.0,4.2)个月.下肢疼痛VAS评分A组术前为6.0(5.0,8.0)分,术后为1.0(0.0,1.0)分;B组术前为5.0(4.8,8.0)分,术后为0.0(0.0,2.0)分.2组对比,术前(t =0.868,P=0.390);术后(t=1.530,P=0.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DI评分A组术前为57.0% (42.0%,75.0%),术后为15.0%(8.0%,21.0%);B组术前为57.5% (44.2%,76.0%),术后为11.0%(4.8%,18.0%).2组对比,术前(t=-0.396,P=0.694);术后(t=1.399,P=0.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OA评分改善率A组(78±24)%,B组(86±17)%,t=-1.322,P=0.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是肯定的.本研究选取12个月作为手术时机时限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发现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及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8年12月。2010年12月,58例经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侧隐窝内注射臭氧,浓度与剂量为60μg/ml,10ml,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600~1200U。结果据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价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的疗效,其疗效优、良、差率分别为71%(40)、26%(15)、3%(2)。此外,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气栓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LD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对照组应用甘露醇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术后6、12个月治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神经损伤、椎管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LDH,集2种方法优点,提高疗效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强  蔡迎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98-199
目的:探讨胶原酶加参麦注射液椎管内推注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胶原酶加参麦注射液椎管内推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疗效优良8例,有效4例。结论:胶原酶加参麦注射液椎管内推注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之单纯的胶原酶注射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臭氧骶管注射配合自拟中药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采用臭氧骶管注射配合自拟中药方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封闭药物经骶管注射,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两组均治疗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和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11±0.45)分,对照组为(3.01±0.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骶管注射配合自拟中药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