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0年延安市在岗人群血压值的变化规律和高血压患病现状,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主要调查身高、体重、血压等项目。结果延安市在岗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17.96%。其中男性标化率25.56%高于女性标化率9.29%(χ2=165.64,P〈0.001)。50岁以前血压平均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高血压患病率明显提高(男性为36.81%,女性为38.26%),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06,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2χ趋势=1296.24,P〈0.001);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最高(35.62%),医生最低(7.91%);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31.91%显著高于体质指数正常者10.51%(χ2=175.19,P〈0.001)。结论延安市在岗人群血压值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的粗患病率接近全国15岁以上水平,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高血压易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高级知识分子;超重肥胖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广西东兴市18~84岁京族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757名健康查体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血尿酸平均(306.39±93.98)μmol/L,男性平均为(353.88±95.20)μmol/L,女性均为(273.63±77.84)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71名,患病率为23%;女性53名,患病率为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01)。18~44岁年龄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为19.9%、女性为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脂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独立相关(P〈0.05)。结论:广西东兴市京族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性别、年龄、BMI、高血脂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在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农村常住与外出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动态变化趋势,分析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取研究对象,于2006、2008、2010、2012年和2014年对江西省芦溪县、修水县和婺源县开展五次入户调查,结果经加权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并分析影响农村常住人群患慢性病的因素。结果 调查加权后历年常住人群占总人口比例依次为65.92%、68.36%、64.31%、76.04%、72.02%,不同年份外出人群与常住人群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 118.11,P<0.001)。不同年份外出人群与常住人群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住人群老年人口比例较高,65~岁人口均超过10%,外出人群主要集中在5~44岁。不同年份外出人群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低于常住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一年份常住人群不同年龄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2006、2012年和2014年65~岁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同一年份其他年龄段慢性病患病率(P<0.05)。同一年龄段不同年份常住人群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35~岁常住人群2012年慢性病患病率均低于其他年份,55~岁常住人群2014年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2006年、2008年和2012年(P<0.05)。55~岁外出人群不同年份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是影响农村常住人群患有慢性病的因素(P<0.05)。结论 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农村地区常住人群高年龄段人数所占比例较高,且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有关,需加强农村地区慢性病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19,(11):833-837
目的了解某地区35~59岁机关工作人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对其未来10年ASCVD发病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该类人群心血管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该类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国人10年ASCVD风险评估流程表对2018年度体检的896名35~59岁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评估。结果 (1)男性收缩压、舒张压、LDL-C、空腹血糖、BMI的水平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糖尿病、低HDL-C及吸烟的暴露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1),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2)女性组低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男性(P<0.05),而男性组中危、高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女性(P<0.05),极高危等级组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和40~年龄组低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45~及以上年龄组中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55~59年龄组高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极高危组占比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及BMI的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率,在10年发病平均危险<5%组均低于10年发病平均危险≥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的检出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结论该类人群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男性高于女性,45~59岁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较大,应加强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12月在张掖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342名张掖市公务员、医务人员、企事业干部、离退休人员的血尿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5.63%,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8.64%)高于女性(1.36%)(P<0.05);男性组血尿酸以30~49岁较高,与20~29岁、50~69岁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组的血尿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50岁以后高于其他年龄组(P均<0.05).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血尿酸浓度比较,男性均高于女性(P均<0.05).结论 张掖市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区居民血脂水平及血脂紊乱患病率。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都市区居民,收集每位体检者的职业、体质量、身高、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工作性质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被调查人群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平均值分别为(1.60±1.30) mmol/L、(4.91±0.93) mmol/L、(2.70±0.75) mmol/L、(1.50±0.42) mmol/L。血脂紊乱的患病率为52.8%,男性血脂紊乱的患病率高于女性(61.75% vs 40.7%, P<0.001)。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年龄组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分别为27.7%、42.8%、55.5%、65.4%和61.1%。50岁以下年龄组男性血脂紊乱患病率高于女性( P<0.001),≥60岁年龄组女性血脂紊乱患病率高于男性( P<0.001)。根据职业人群分析,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人和其他人员血脂紊乱率分别为53.72%、53.71%、44.29%和50.02%,工人和其他人员血脂紊乱率低于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 P均<0.001)。血脂紊乱组的空腹血糖、尿酸水平高于血脂正常组( P<0.001)。结论 成都地区血脂紊乱发病率较高,3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工作者应作为血脂紊乱的重点筛查及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农村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宁波市农村地区中老年农民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40名体检者肝脏彩超情况。结果共检出脂肪肝690例,脂肪肝患病率20.66%。男性患病率11.35%,女性患病率24.82%,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0.01)。女性60岁~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亚组(〈0.01),男性各年龄组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宁波市农村地区中老年女性农民中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该引起重视,加强对脂肪肝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陈秋妍 《广州医药》2014,45(6):72-75
目的 调查汕头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发病率以及年龄分布特征,并探讨脂肪肝的健康管理方法.方法 对2012年5月-2013年8月的16个月中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中随机抽取3155例人员进行调查,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度,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55例检查结果中共检出脂肪肝884例,男性患病率(31.3%)高于女性(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50岁前各年龄组间的脂肪肝总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有不断增高的趋势,但在50岁以后女性患病率反而有所增加,在20~49岁各年龄组间,男性脂肪肝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岁以后各年龄组间,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汕头地区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并呈逐渐年轻化趋势.提倡加强人们的健康检查意识,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及时预防,纠正不良习惯,改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9.
某高校高干及高级知识分子血脂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对某高校2 202名高级知识分子的血脂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C,LDL-C水平与性别、年龄有关,50岁之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在51-60年龄组达高峰,70岁后有所下降;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则高于男性(均P<0.001)。TG男性高于女性(P=0.005),在41-50年龄组达高峰,随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血脂异常检出率男性为56.1%,女性59.2%。血脂异常患者危险分层中,男女两性随年龄增加低、中、高危患病率的变化趋势不同(P=0.001)。男性70岁以前低危人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中危、高危人群患病率则随年龄增加而增高,70岁以后低危人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中危、高危人群患病率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01);女性低危人群患病率50岁之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后则逐渐下降,而中危、高危人群患病率在40岁之前随年龄增加而减少,40岁之后则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01)。结论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血脂异常的状况应引起高度关注,中年男性和绝经后妇女是调控血脂、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率的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郑州地区铁路职工血清尿酸水平调查,了解其高尿酸血症流行特征。方法对2013年6月-8月在郑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体检的5802名铁路职工的血尿酸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22.46%,男性患病率为24.93%,女性为9.54%。男性高于女性( P<0.05)。男性30~3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27.33%),女性50~55岁年龄组患病率显著增加(15.64%,P<0.05)。结论郑州地区铁路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海南省中老年人的口腔牙齿缺失和修复状况进行评价.方法 在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对1483名中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检查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结果 用SPSS12.0软件处理.结果 35-44岁中年组现存恒牙均数城区为29.52,乡村为30.00,城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牙列缺损率男女间具有显著差异(分别是68.6%,75.7%);缺牙修复率差异亦存在于男女之间(P<0.01),男性修复率为90.5%.女性修复率为82.3%.65-74岁老年组有牙人群现存恒牙均数在城乡及男女之间均不具有显著差异;牙列缺损率差异仅存在于城乡之间(分别是83.4%,78.9%);缺牙修复率在城乡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牙列缺损及缺失是海南省中老年常见的口腔疾患.应积极防治龋病和牙周病,加强人们口腔保健意识,提高治疗和修复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流行学病状,为进一步研究Alzheimer病(AD)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总体衰退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及哈金斯基缺血指数等量表为筛查工具,对石家庄市26个部队休干所的1630名65岁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进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患病率调查。结果:老年人男性MCI的患病率单为7.55%;老年人MCI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呈正相关(R=0.99,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MCI患者率亦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加强对军队离退休干部MCI患者这一痴呆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从而延缓或阻止病情进行为A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牙周附着丧失(AL)为指标,了解福建省中老年人群牙周破坏状况,为开展中老年人牙周预防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不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6个区(县)36个调查点的720名中年人(35~44岁)和720名老年人(65~74岁),男女各半,对他们的牙周AL情况以及严重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同时比较Ⅰ、Ⅲ象限和Ⅱ、Ⅳ象限的牙周AL差异。结果中年组中,女性AL 0~3 mm的检出率和检出牙数的均数都高于男性(P〈0.01和P〈0.05),AL?6 mm的检出率和检出牙数的均数都低于男性(P〈0.01和P〈0.01);男性AL 4~5 mm的牙数的均数高于女性(P〈0.01);女性的检出率略高于男性,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女性AL 0~3 mm和4~5 mm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5和P〈0.05),AL≥6 mm的检出率低于男性(P〈0.01),AL 4~5 mm和≥6 mm的牙数的均数低于男性(P〈0.01和P〈0.01);男性和女性AL 0~3 mm的牙数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别Ⅰ、Ⅲ象限和Ⅱ、Ⅳ象限的牙周AL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的牙周AL较中年人严重。男性的牙周AL较女性的牙周AL严重。交叉象限的半口牙周AL基本上可以反映全口牙周AL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对深圳罗湖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流行病学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中文“简易智力状态表”(MMSE)对深圳市罗湖区8个社区410名老年人进行测试。【结果】本组社区老年人MCI的发生率为21.46%,不同年龄、学历、性别的社区老年人的MMSE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与其他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相比MMSE具有显著性差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相互之间MMSE无显著性差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在70岁以上时,MCI发生率较60岁以上时有显著性增高(P〈0.05);女性老年痴呆(AD)的发生率较男性高。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本人群MMSE的主要因素为学历(F=75.78,P〈0.001)与年龄(rage=-0.442,P〈0.001)。【结论】深圳市社区老年人MCI发生率与学历、年龄、性别有显著相关性,应在社区中对诊断为MCI的老年人实施预防AD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雷奈酸锶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超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24只3.5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等分为3组:Nrm组:正常对照组;Met组:皮下注射甲强龙(Met)5 mg/(kg*d),每周5次;SrR组:在Met组基础上给予雷奈酸锶900 mg/(kg*d...  相似文献   

16.
住院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昌吉地区老年病科住院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情况,分析与此患病相关的因素,为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6月在老年病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患者,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筛查:由经过培训的两名护士完成调查问卷,进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量表(MOCA)测定,对有主诉或家属诉其有明显记忆障碍者及MMSE分值低于正常值的患者进一步进行临床体格检查、总体衰退量表、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和日常生活量表(ADL)测定,并由2名老年科医师作出最后诊断。结果:共调查218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07例,女性111例,MCI者59例,占27.06%,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MCI的患病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MCI患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昌吉地区老年病科住院老年人MCI的患病率为27.06%,高龄、低教育水平、体力劳动者和女性为老年MCI的高发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M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云南省昭通高氟区35~44岁人群氟斑牙和龋病患病的流行情况,比较不同程度氟斑牙人群与正常人群患龋率及龋均的情况,探究不同程度氟斑牙龋病患病率、龋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高氟区中年人的氟斑牙和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龋病诊断标准及Dean氟牙症诊断及分类标准,抽取高氟区35~44岁中年人200名,调查其龋病和氟斑牙的患病情况,与正常人群组进行比较,记录分析结果.结果昭通高氟区35~44岁人群总患龋率为53%,氟斑牙患病率为100%,社区氟斑牙指数Fci为3.49,与正常组比较,轻度氟牙症龋病患病率及龋均均略低于正常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氟牙症龋病患病率及龋均均高于正常人群,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度氟牙症组、中度氟牙症组、轻度氟牙症组间循环比较患龋率和龋均,三组患龋率和龋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昭通高氟区中年人氟斑牙患病率极高,为氟斑牙重度流行区域;轻度氟牙症人群龋病患病率及龋均均略低于正常人群;中度组和重度组的患龋率及龋均高于于正常人群,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氟斑牙人群各分度间患龋率及龋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2012年吉林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吉林省32个调查县(市、区)18~79岁常住居民20 839人的有效数据。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超重、肥胖的判定指标。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统计描述吉林省成年人超重(24≤BMI<28)、肥胖(BMI≥28)的患病率,分析不同人群中超重、肥胖的分布,探讨体质量超标(BMI≥24)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2年吉林省成年人超重率为32.3%(男性34.3%,女性30.2%;城市32.9%,农村31.6%);肥胖率为14.6%(男性16.3%,女性12.8%;城市14.6%,农村14.6%);吉林省成年男性超重率及肥胖率均高于女性(P<0.001),但城乡间超重率和肥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男性、45~55岁、已婚或离异、其他职业、既往吸烟、饮酒和肉食为主饮食者更容易发生体质量超标;而吸烟、素食为主饮食、睡眠时间超过7 h者不容易发生体质量超标(P<0.05)。结论:与2010年全国、吉林省调查结果比较,2012年吉林省成年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增高,体质量超标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性质、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和睡眠时间,提示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癫痫患者按照认知功能是否存在损害分为MCI组(51例)和非MCI组(69例),对两组患者Hcy、S-腺苷甲硫氨酸(SAM)、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水平进行测定,并探讨Hcy水平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CI组患者血清Hcy、SAH水平均明显高于非MCI组(P<0.05),MCI组患者血清SAM水平明显低于非MCI组(P<0.05),当血清Hcy水平<15.0μmoL/L时,患者MMSE评分与血清Hcy浓度无明显相关性(r=-0.19,P>0.05);当血清Hcy水平≥15.0μmoL/L时,患者MMSE评分与血清Hcy浓度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cy与癫痫患者MCI有一定相关性,临床可据此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田蕾  汤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89-90,146
目的了解不同体重指数、腰围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4752人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测定空腹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结果本次共调查40岁以上居民4752人,查出DM患者220人,患病率为4.63%,其中男性4.35%,女性4.86%;查出IGT患者282人,患病率为5.93%,其中男性7.48%,女性4.67%,性别患病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除40~岁组以外,其他年龄组随着BMI水平增高,DM、IGT患病率也明显上升(P0.05);除BMI18.5组外,DM、IGT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P0.05)。男女各年龄组腹型肥胖的DM、IGT患病率比正常体型组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BMI≥24或男性WC≥85cm、女性WC≥80cm者是DM患病高危人群,因此做好中老年肥胖人群的行为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