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正>重型颅脑损伤在无感染、脱水的情况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原发或继发性损害,体温常达39~41℃[1,2]。应激性溃疡出血(SUH)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40%~80%。分析不同程度中枢性高热对SUH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护理重型颅脑损伤SUH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于2008-06~  相似文献   

2.
魏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0,16(6):564-565
认真做好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是降低其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护理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1 入院观察与术前护理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将患者入院时测得的各项指标作为以后的观察的基础,以便比较.(1)体温: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可造成脑组织缺氧,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且可发生弥漫性脑肿胀,颅内压升高又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继发性损害,此外,体温调节中枢内的5-羟色胺(5-HT)含量也因颅脑损伤而增高.因此,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后易发生中枢性高热.故在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中,体温的观察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它能直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护理人员务必严密滥测,及时记录,准确判断高热原因.如体温>3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冰敷控温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冰敷控温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设立未冰敷控温护理病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高温持续时间、高温出现的次数、昏迷时间、病死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早期进行冰敷控温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没有出现持续高温,昏迷时间缩短,病死率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冰敷控温能有效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苏醒,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为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水平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7例,统计预后不良患者和预后良好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既往史、合并伤、环池情况、脑疝、术后并发症、体温、WBC计数、血糖水平、入院GCS评分、收缩压是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P<0.05)。结论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体温,治疗合并症,改善机体缺血缺氧状态,降低颅内压,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陈涪容 《重庆医药》2009,38(13):1616-1617
目的探讨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50例重型颅型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体温超过38℃给予常规降温处理;治疗组:应用头部冰敷、腋窝及大血管处冰敷,使体温维持在腋温36℃(肛温:32-34℃)72h。结果治疗中生命体征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及致残率,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起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死亡者作为观察组,生存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体温、血压、血糖、血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死亡40例(33.33%,40/12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温高、血糖、血钠水平高、血压低(P<0.05),是引起二次脑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损伤的相关因素比较复杂,治疗过程加强对体温、血糖、血钠水平、血压的监测,并且实施相应管理。  相似文献   

7.
引起重型颅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病历;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在白细胞计数、体温、早期血压、血糖、血钠等因素上差异。结果120例重型颅脑损伤中死亡42例,病死率为35.0%;继发性脑损伤的因素有关包括白细胞≥20.0×109/L、体温≥39.0℃、血糖≥11.1mol/L、血钠≥145mmol/L、血压≤90/60mmHg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高,影响因素复杂,高热、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白细胞增高均属于继发性脑损伤指标,都直接参与了颅脑伤的继发性病理损害。高度重视监测和严格控制这些继发性脑损伤指标的变化,对提高颅脑伤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段卫红  胥晶 《黑龙江医药》2013,26(4):688-690
目的探讨医用冰毯用于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脑外伤病人用医用冰毯实施亚低温疗法,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调节体温和水温,使体温控制在32℃~35℃。结果 32例病人体温都控制在32℃~35℃,降温维持时间稳定。结论凡符合重型(GCS6~8分)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5分),广泛性脑挫裂伤及脑水肿;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伤;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亚低温疗法适应证者,采用冰毯5-7天效果显著,早期应用对脑缺血或脑损伤确有神经保护作用,使脑梗死得以减少,病人预后显著改善,死亡率降低。同时还要做到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才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珉  张莉 《河北医药》2003,25(1):61-6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而又复杂的创伤 ,它不单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 ,同时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将接踵而至 ,促使病情加重。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一直徘徊在 3 6.8%~ 64 .3 % [1 ] 。近几年来临床上开展了亚低温冬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 ,使病人体温降低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 ,脑损伤超过 7~ 8h实施亚低温治疗其低温保护作用明显减弱[2 ] 。因此 ,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对脑保护作用越明显 ,疗效越好。为了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我科于 1999年 9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在常规…  相似文献   

10.
超早期使用控温毯控制体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超早期使用控温毯控制体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在2h以内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入院测其腋温在36℃以上即使用控温毯进行物理控温,对照组59例,腋温在38℃以上才使用控温毯降温,观察两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病人的生命体征较容易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发症较少,死亡率低.追踪观察,恢复良好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57%和44.0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χ 2=5.61,P<0.05);致残(中残 重残 植物状态)率分别为11.48%和25.42%,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两组差别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意义(χ 2=3.89,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超早期使用控温毯控制体温,对脑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小,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及减轻致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正>颅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以及脑神经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所发生的损伤。重型颅脑损伤即格拉斯哥昏迷测量表(GCS)评分≤8分,此时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大脑继发损害发生率高,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体内儿茶酚胺、乙酰胆碱等细胞内因子分泌增多,加重细胞损害。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临床实验研究,国内外陆续采用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在近年广泛普及。亚低温疗法即使用冬眠合剂和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降至32~35℃,从而达到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干损伤或是丘脑下部的损伤以及脑出血等,使体温调节中枢损害,导致体温异常升高[1],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使病情加重,影响预后。如何早期控制体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本病病残率及病死率是治疗及护理的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痰热清注射液及抗生素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予相同抗生索静脉滴注,通过比较气管切开拔管时间,体温控制情况,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有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重型颅脑损伤属于预后效果不佳的病症,采取何种方法能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尽快使身体稳定性得到控制,避免并发症严重出现才是治疗损伤的关键。有数据资料表明,亚低温(28~35℃)状态下实施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症状,加快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使颅内压得到明显控制,加速颅脑损伤症状的恢复。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3~8分且受伤后昏迷时间>6 h颅脑损伤患者,其预后效果不良,病死率较高。据相关统计资料[1,2],其病死率可达23%~31%,极大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故研究其有效治疗方法对患者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以常规治疗比照,分析体温控制对患者血清S-100B蛋白、LDH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22-23
目的:探讨引起重型颅脑外伤二次脑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9年6月本科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的WBC计数、体温、血压、血糖、血钠水平差异。结果:168例患者死亡49例(29.17%);两组比较死亡组WBC计数、体温、血糖、血钠水平高,血压低。结论: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二次损伤因素较多,应高度重视监测和严格控制二次脑损伤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创伤性疾患,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易导致脑组织缺氧,加重脑细胞继发性损害,影响病人预后.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30℃~35℃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减轻脑损伤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病理形态损害,保护脑损伤后血脑屏障功能等,并且亚低温治疗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因此,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方便等优点,我院神经外科已将亚低温治疗方法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常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脑颅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63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分为3组:(1)稳定较低体温组(55例),将体温控制在35-36℃;(2)亚低温组(54例),体温控制在33-34℃;(3)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稳定较低体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2.7%(29,55),死亡率为20.0%(11/55);亚低温组良好率为50.0%(27/54),死亡率为22.2%(12/54);对照组良好率为22.2%(12/54),死亡率为33.3%(18/54);稳定较低体温组的良好率与亚低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较低体温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亚低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并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亚低温组,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便于操作的方法之一,容易在县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在颅脑外伤发生率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此类患者不仅原发性损伤严重,损伤范围较广泛,且有继发性损伤,尤其严重脑水肿的处理极为棘手,治疗效果欠佳.我科2001年1月~2004年6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8例,显著降低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且并发症少,尤其对难以控制颅内高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效果更加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枢性高热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常见症状,而上消化道出血则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本文通过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机制,为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