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国内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较迟,有关对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近、远期疗效评估国内报道不多。 目的:观察后稳定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9-06/2004-12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采用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晚期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58例,男16例,女42例;年龄59~81岁,平均66.42岁。单膝关节置换52例,双膝同时置换6例,共64膝。 方法:根据膝关节内翻或外翻情况进行内侧或外侧软组织松解。测量股骨髁的前后径,切除前后十字韧带,先后行股骨远端、股骨髁前后方、胫骨平台截骨,去除髌股关节软骨。安装试模,复位后反复检查髌骨股骨轨迹,并作相应调整,尽量使关节被动屈伸达到正常。选择相应后稳定假体并以骨水泥固定,完成假体置入。 主要观察指标:①膝关节活动功能。②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7个月。膝活动度由置换前平均67.4°,改善到置换后平均93.8°。HSS评分置换前平均(38.00±8.24)分,置换后平均(84.00±8.23)分。1例术后皮肤表浅坏死,2例(3膝) 置换后2个月发生膝关节疼痛,但无红肿、压痛,活动度基本正常,X射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置换后血栓栓塞性静脉炎5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感染、松动及脱位病例。 结论:后稳定型假体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老年骨关节炎近期随访结果较好,无特殊生物相容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背景:以往治疗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及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需要长期制动而常常导致肘关节复发性不稳定、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观察铰链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6-04/2010-06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4例,均采取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针钉置入内固定加金属铰链外固定架治疗。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个月,记录病情主诉、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关节稳定性、X射线片情况,采用MEPS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均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无浅表及深部组织感染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30±3.25)周;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25.42±19.66)°(75°~145°),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35.43±17.07)°(80°~150°);2例颅脑损伤患者肘前软组织中出现少量骨化,未影响关节活动。MEPS评分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6%。说明采用内、外侧入路通过铰链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能提高肘关节术后初始稳定性,有利于肘关节同心圆性中心复位及软组织修复,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免去二次手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背景:早期的固定铰链式关节由于存在较高的假体翻修率,已逐渐被旋转铰链式人工关节所替代。定制型人工膝关节还可以更好的匹配患者的解剖形态,实现机械和解剖的多样性个体化。 目的:评估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骨肿瘤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9~51岁;其中良性骨肿瘤6例,恶性骨肿瘤13例,股骨下端肿瘤15例,胫骨上端肿瘤4例。 采用Enneking功能评定标准评估术后功能,复查X射线片评估假体情况与肿瘤复发。 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 2.5~5.3(3.64±0.89)h,术中出血量300~800(452.63±135.88)mL。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4 (30.45±21.44)个月, 仅1例局部复发,无肺部转移。膝关节活动范围伸0°,屈曲95°~140°(124.47±12.89)°,Enneking功能评分为(20.95±3.69)分,优良率为89%。结果说明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膝部良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全髋假体和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假体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远期生物相容性反应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 方法:2002-01/2006-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一科收治的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60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全髋置换组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全髋关节置换组21例,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1±3.5)岁,合并内科疾病18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平均年龄(75.1±6.4)岁,合并内科疾病35例。①人工假体选择:16例假体采用德国Link公司及美国Zimmer公司产品,44例为北京蒙太因公司提供的人工关节。②术者资质:手术均由本科从事人工关节专业工作≥ 10年高年资医师作为术者完成,术者资格符合岗位技术标准要求。③置入后评估:全部病例平均随访37个月,从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 结果:①材料与宿主生物相容性的比较: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2例患者在术后5年出现髋臼壁磨损而行翻修手术。其余患者无切口感染,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②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各有1例在术后出现患侧髋部红肿、疼痛,经证实无假体周围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③关节功能随访比较:平均随访37个月,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平均为(89.8±8.6)分,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平均为(72.7±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50.2±24.3)min,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05.8±22.1)min,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990.1±184.6)mL,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量(680.5±154.7)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出现髋关节疼痛及髋臼磨损等生物相容性反应的几率较低,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膝关节肿瘤保肢手术两种假体置换的术后效果及其比较.方法 随访我院1999年6月2006年3月治疗的72例膝关节肿瘤患者,失访9例,余63例中40例采用单纯铰链型假体置换(A组),23例采用旋转铰链型假体置换(B组)63例随访时间9月~8年平均3年9个月,按MSTS膝关节评分标准、ambulation scores、关节屈伸度及感染、复发、手术时间进行评估。结果:A组:手术时间2.6625±0.3362h,复发5例,转移死亡3例,感染2例; B组:手术时间2.5722±0.2878h,复发3例,转移死亡2例,感染2例 。B组1例术后发生旋转轴聚乙烯轴套断裂关节脱位,再次手术更换轴套后未再出现并发症,两组无假体松动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去除复发及转移死亡病例后,剩50例, A组32例, MSTS评分平均23.0/30分。 B组18例,MSTS评分平均23.7/30分。两组MSTS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ambulation scores各分项总分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关节伸直时为0°或接近0°,屈曲度A组119.3750±17.49°,B组125.0000±15.34°,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按ambulation scores标准,在步行舒适度和快速步行方面,旋转型铰链假体置换组与单纯铰链型假体置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而MSTS标准则未能体现出两组术后功能方面的统计学意义,因此ambulation scores较MSTS评分更灵敏,更适合对膝关节保肢术后功能评价;3.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临床屈伸功能及并发症方面,如复发、感染,未见显著差别,单纯铰链型不会出现脱位,而可旋转铰链型假体有脱位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林基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30):5547-5550
背景:继往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切除股骨颈,将严重改变压应力系统和张应力系统之间的受力平衡。而保留股骨颈则保留了股骨颈健康骨结构,使假体应力沿股骨近端生理状况分布,亦可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 目的:评价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03-03/2008-04施行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42例52髋,均应用S-ROM假体(Depuy,美国),假体分为髋臼部分和股骨部分。记录髋关节置换时间、术中出血量、置换后住院天数、Harris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置换后摄标准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并测量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 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随访12~61个月,平均39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时间30~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70~200 mL,平均110 mL。置换后X射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平均44.1°,前倾角平均21°。置换后第5天髋关节摄片确认置入假体正常后即要求扶助行器下地活动。置换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32.7±6.3)分,置换后3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3.2±4.1)分。提示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假体稳定、假体磨损小的特点,可以作为传统股骨柄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在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选择2003-06/2008-05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疾病患者18例(20膝,左侧11膝,右侧9膝),男11例,女7例,年龄34~66岁,平均58.7岁。原发疾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骨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均合并膝关节20°~30°内外翻畸形,或25°~40°固定性屈曲畸形,其中2例双膝置换。置换前X射线测量内外翻角度,采用AORI对骨缺损进行分型。全部患者采用可旋转铰链稳定型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均为初次置换。采用HSS评分标准对置换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18例患者膝关节置换均顺利完成,每膝置换时间95~147 min,平均129 min。全部病例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6年,平均随访4.2年。置换后所有病例膝关节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内外翻和屈曲挛缩畸形均纠正,关节活动范围达100°~136°,所有患者均能不扶拐独立行走。置换后未出现浅部或深部感染,无假体下沉、移位及骨折骨吸收发生。膝关节HSS评分置换前平均42分(25~56分),置换后86分(78~95分),优11例,良6例,一般1例,优良率94%。 结论:对于膝关节严重内外翻或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早期效果满意,可以解除膝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2007-05/2008-07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和上海长征医院骨科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6~58岁,病程8~24个月;病变节段:均为单节段,C4~5 5例,C5~6 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置换后3个月行JOA评分,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射线平片,观察假体置入后的稳定性及置换颈椎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显示置换过程中和置换后未出现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平均置换时间135 min。8例患者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13个月,所有患者置换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由置换前平均8.9分(6~12分)增加到置换后第3个月平均15.2分(12~17分)。置换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5.3°(4.3°~6.1°);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3.4°(2.8°~4.3°)和3.5°(2.9°~4.3°)。假体无偏移或下沉。末次随访未发现置换节段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或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提示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临床效果良好,能维持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9.
背景:全膝关节翻修比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技术上更具挑战性,骨缺损或侧副韧带的缺失,使假体的固定、力线的保持及稳定性的重建更加复杂和困难。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翻修过程中采用金属垫块和髓腔柄组成的翻修假体系统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4-02/2008-01对12例12膝行全膝关节翻修,其中假体松动翻修8例,感染后假体置入4例。翻修过程中使用金属垫块修复AORI-Ⅱ型非包容性骨缺损及恢复关节线水平,并使用髓内假体柄来增加翻修假体的稳定性,使用的假体为组合式髁限制型膝关节OPTETRAK.CCK。翻修后进行随访观察,采用膝关节协会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估膝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翻修后随访 6~37个月,平均21个月。患者膝关节协会评分从翻修前27分增加到最后随访时的75分,膝关节活动度由翻修前63°增加到最后随访时的97°。除一例患者皮肤伤口感染延迟愈合外,未见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提示采用金属垫块和髓腔柄组成的翻修假体系统重建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非包容性骨缺损和软组织平衡,既可以方便手术操作,获得即刻稳定性,又可以提高翻修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Corin Rotaglide全膝关节假体置换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2007-05/2008-05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膝部损伤科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15例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例(共34膝),男7例,女19例,年龄52~67岁;均为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所用假体为英国Corin Rotaglide全膝关节假体。记录置换时间,置换后住院天数,参照膝关节协会评分对比置换前后膝关节功能,观察置换中并发症并摄标准膝关节正侧位X射线平片观察假体位置。2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84°(40°~95°)增加到置换后平均104°(80°~120°),膝关节评分从置换前平均39分(10~67分),提高到随访时平均87分(10~100分),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38分(0~60分)提高到随访时平均76分(20~100分)。31膝获得肢体的良好对线,股骨及胫骨假体位置良好。1例胫骨假体后倾不足,2例胫骨假体残留2°~3°内翻,1例胫骨假体与骨组织界面存在非进展性透亮带。置换过程中发生副损伤或并发症4例,其中内侧副韧带股骨起点损伤1例,行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加用可吸收线、丝线缝合,置换后带支具锻炼,恢复良好;内翻畸形未完全矫正2例,至今未出现不适;脑梗死1例,经内科治疗后未遗留神经症状。提示Corin Rotaglide全膝关节置换减少了假体磨损和潜在的松动,尤其适合年轻活动量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