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方法:对5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左肾、输尿管结石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休克1例,急性胃炎1例。好转2例,死亡3例。1例尸体解剖明确诊断,4例经彩超、CT检查明确诊断。结论:急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对于腹痛、腹部不适的患者,不仅要考虑到常见病,还想到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能,尽量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0年8月~2002年2月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的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除1例超声诊断为Debakey Ⅰ型的患者在未能做其它检查前死亡外,另外5例Debakey Ⅲ乙型经血管造影证实,行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术治疗,1例Debakey Ⅲ乙型经增强CT扫描证实。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病 ,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本文通过对 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诊诊断分析 ,并结合文献复习 ,对其诊断思路及诊断程序作一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2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急救中心共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9例 ,其中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4 3~ 77岁 ,平均 6 3± 11岁。1 2 临床表现 剧烈腹痛 5例 ,胸痛、背部肩胛区疼痛3例 ,两季肋部疼痛 1例。腹部搏动性包块 3例 ,呕吐、呕血 2例 ,全身大汗、血压下降、休克 1例 ,血压升高 6例。 9例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4例 ,冠心病 2例 ,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猝死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理基础,从而早期诊断,有效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结果 13例中,老年人11例。Ⅰ型1例;Ⅱ型6例;Ⅲa型和Ⅲb型各3例。死亡原因:急性心包填塞8例,以Ⅰ型和Ⅱ型多见;休克4例;1例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隐匿,但其动脉夹层一旦破裂或撕裂,则发病急骤,常导致严重后果。尽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夹层动脉瘤的根本措施。对于老年人,应定期查体,防治急性事件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及数天死亡,据统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死亡率2d内为50%,1周内为70%,而临床上一直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2年3月26日收治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并成功应用介入法对其进行了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术前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凶猛 ,预后险恶。文献报道 ,动脉瘤发病后 2 4h内病死率为 2 1% ,两周内病死率为 60 % ,1月内病死率为 90 %。临床上一般发病两周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称为急性期 ,突出的症状是疼痛 ,而疼痛又常是夹层动脉瘤发展的标志和破裂的先兆。因此 ,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应注意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症状。通过对 2 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疼痛的观察与分析 ,认为科学、有效的护理可减轻病人痛苦 ,争取手术时机和降低病死率。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总结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 1984年 7月— 1996年 12月收治的急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4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DebakeyⅠ型21例、DebakeyⅡ型11例、DebakeyⅢ型17例;术前正确诊断46例(93.88%),漏诊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CT、MRI、DSA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老年人夹层动脉瘤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6月期间经我院急诊救治的 2 4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如下。1 临床特点1 1  2 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 ,按年龄≥ 6 0岁分为老年组 13例 ,非老年组 11例。诊断依据 :①突发剧烈胸痛 ,向胸前及背部放射 ,部分患者疼痛可延至腹部、下肢及颈部 ,疼痛呈刀割或撕裂样。多数患者有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史。心电图及心肌酶 (CK -MB/TnI)无急性心肌梗死动态变化。②胸部X光片显示纵隔增宽、超声心动图可见主动脉增宽。③ 2 4例患者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和 /或胸、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术前均诊断为De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破口在升主动脉.术中证实为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致Ⅰ型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4例,行介入主动脉腔内支架术1例.结果: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其中1例术后伤口愈合延迟,1例出现声音嘶哑.随访2~18个月,效果良好.有1例远端假腔仍有血流,但无临床症状.结论: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可以认为是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及弓部形成,易误诊为一般Ⅰ型夹层动脉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是最佳适应证;术前要充分估计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疾病临床上较少见,多为夹层动脉瘤.近三年来,我们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主动脉疾病6例.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5岁至68岁,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胸骨后疼痛、胀痛、腹部肿块、截瘫及跛行等,临床上无一例首诊正确,经CDFI检查,结果发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DeBaKey I型、Ⅱ型各1例),腹主动脉瘤2例,腹主动脉广泛血栓1例,腹主动脉狭窄后瘤样扩张1例.其中腹主动脉广泛血栓患者,手术清除血栓后,死于肺梗塞.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近5年来我院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总结出对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56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死亡5例、放弃治疗3例,2例患者保守治疗1个月后出院。术后放弃治疗1例,术后死亡4例,41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7例,严重的肺部感染10例,一过性脑功能紊乱12例,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2例,肾功能不全8例(其中术前已出现。肾功能衰竭者有3例),需行血液透析患者5例。结论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发病机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病例因突发上腹疼痛入院,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胰腺炎,考虑外科治疗,等待手术期间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结合8篇国内外主动脉夹层并发胰腺炎的文献,共9例,所有患者经CT/MRI检查与实验室血淀粉酶检测确定诊断,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6例,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2例,1例未知。结论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胰腺炎非常少见,容易漏诊,可借助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可通过多种发病机制引发急性缺血性胰腺炎,其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加强临床医生对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的认识,总结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误诊为急性胰腺炎5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占同期收治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10.42%(5/48)。5例均因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入院,其中似刀割样疼痛且向背部放射4例,伴腹胀2例,伴头晕、晕厥各1例,血清淀粉酶均升高(2000~2500 U/L)。病初均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相应治疗病情未见明显改善,且3例病情加重,遂完善相关检查,经CT、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其中Stanford A型2例、B型3例,误诊时间3~10 d。确诊后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4例予保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预后良好。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警惕性和认知能力,减少误诊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特征,并与手术对照。结果Debakey Ⅰ型2例、Debakey Ⅱ型5例、Debakey Ⅲ型5例。术前正确诊断10例(83%),漏诊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余进  陈曦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5):450-451
目的通过对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分析,提高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对收治住院的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找出误诊原因。结果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剧烈胸腹或腰背部疼痛、胸腹部杂音、休克、胸闷、神经及运动系统障碍等。主要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腹痛待查等。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严重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急性期可突然或数小时、数日内死亡。据报道,1周内死亡者占70 % ,3个月内死亡者达90 % ,剩余病例中的2 5 %死于瘤体破裂。因此,只有积极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传统的巨型手术,死亡率高达31 4 % [1] ,而新近问世的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是当前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最佳方法。2 0 0 2年3月至2 0 0 3年1月我院采用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6例,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男3例,女3例,4 9~6 3岁,平均5 7岁。患者均合并高血压及…  相似文献   

17.
急诊超声诊断夹层动脉瘤25例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张坚,柴枝楠,狄国裕中日友好医院超声诊断科王敦礼本文就我院1985年6月1日至1993年6月间急诊超声诊断夹层动脉瘤25例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5例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均因疼痛就诊于急诊科...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治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2例,给予绝对卧床、降血压、镇痛等在内的综合保守治疗,此外,主动脉开窗治疗1例;应用覆膜支架封堵撕裂口行介入修复术3例。结果 12例患者中,死亡3例,其中DeBakey Ⅰ型2例、DeBakey Ⅱ型1例,死亡率25%。其余随访4~28个月,均健在,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与CT、MRCT、DSA等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急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的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超声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别为39例和42例,超声漏诊率7.14%,破裂口分别为4例和26例,附壁血栓分别为12例和7例。真假腔和内膜分离是本病最可靠的诊断依据,血流分隔现象、动脉扩张和管腔内血栓等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