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5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在体外循环下行赘生物清除、合并心脏畸形矫治及三尖瓣手术,术后抗生素使用2~4周。结果术后1例病人二次开胸止血,1例病人术后1年出现二尖瓣赘生物,1例病人术后3个月间断发热持续4年再次出现三尖瓣赘生物行二次手术,1例病人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肾损害、败血症转院,50例病人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13年,病人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2例复发。结论通过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由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或做过心脏手术引起的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静脉用药成瘾者心内膜炎三尖瓣病变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以侵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为主 ,侵犯三尖瓣者比较罕见。国外有报道〔1,2〕静脉用药成瘾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病变。我们连续收治了 3例因静脉吸毒导致细菌性心内膜炎感染三尖瓣的病人 ,对其施行了三尖瓣置换术。现对此类病变诊断和治疗上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例病人中男 2例 ,女 1例 ;年龄 30~ 32岁。静脉注射吸毒约 2年。入院后均有反复发热 ,白细胞显著升高 ,血培养阳性 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例阴性 ,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未能控制体温。反复出现胸闷、气急、咯血。X线胸片示肺部多发性脓肿及胸腔积液 ,胸穿…  相似文献   

3.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VDIE)是因静脉滥用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部分患者药物治疗难以控制,需手术治疗。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9月应用自体心包片行三尖瓣成形治疗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7例患者静脉注射毒品史2~10年,均有心脏瓣膜赘生物;其中三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16例,二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血培养阳性8例.三尖瓣置换术8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同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术后平均随访(44.7 ±19.1)月.结果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抗凝不当致大咯血1例,三尖瓣重度返流1例.结论 外科手术修复受累瓣膜或置换瓣膜是治疗静脉吸毒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三尖瓣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3例三尖瓣置换术(TVR)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指征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3例三尖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右心室肿瘤1例,均行TVR。结果早期死亡2例,均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再次手术患者,术前心功能均为Ⅳ级。随访11例,随访时间3个月-12年,晚期死亡2例,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另1例为右心室肿瘤;1例Ebste-in畸形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Ⅲ级,8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三尖瓣病变可继发于多种疾病,严格掌握TVR适应证,用机械瓣行TVR治疗三尖瓣病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5例静脉注射毒品患者,均有心脏瓣膜赘生物,其中三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14例,二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血培养阳性8例。行三尖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均手术治愈,心功能明显改善,2例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均获随访,平均时间(46.8±22.3)月。随访期间抗凝不当致大咯血1例,予维生素K1治疗后痊愈,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予强心利尿等内科处理维持。结论外科手术修复受累瓣膜或置换瓣膜是治疗静脉注射毒品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中彻底清除炎症坏死组织后,作主动脉瓣置换(ANR)10例、二尖瓣置换(MVR)7例、MVR 三尖瓣DeVega成形1例、三尖瓣置换(TVR)1例、三尖瓣瓣膜缺损修复2例;同期室间隔缺损(VSD)修补2例、漏斗胸矫治1例;本组急症手术7例,均为主动脉瓣病变,其中高热不退2例、循环衰竭少尿5例;围手术期均使用足量敏感或广谱抗生素、改善心功能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死于多器官系统衰竭(MOSF)、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1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成功率。恰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均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999年 5月 ,我们对 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病病人进行了四瓣膜置换手术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病人 男 ,4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但无症状。 1999年 1月后出现低热 ,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 ,双下肢水肿 ,夜间不能平卧。在外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瓣膜病变、心衰” ,对症处理后转入我院。体温 38 5℃ ,经检查诊断为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室缺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均有赘生物形成 ,并出现中至重度反流。心功能IV级。肝、肾功能减退 ,严重贫血。入院后血培养…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自 1996年至今采用自体心包片行三尖瓣瓣叶加宽或修补方法 ,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 15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6例。年龄 14~ 5 6岁 ,平均(37 1± 12 5 )岁。风湿性三尖瓣病变 11例 ,均有三尖瓣狭窄和重度关闭不全 ,其中 9例以关闭不全为主 ,合并二尖瓣病变 5例 ,合并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 6例 ;感染性三尖瓣病变 3例 ,均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静止期 ) ,其中 2例合并膜周型室间隔缺损 ,1例合并佛氏窦瘤破裂 ,2例为隔瓣叶病变 ,1例为前瓣叶病变 ,2例有三尖瓣关闭不全 ;瓣膜粘液瘤变 1…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6岁.持续发热(38~40℃)43天,以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赘生物收入院.入院前、后3次血培养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曾使用去甲万古霉素、三代头孢菌素及悉复欢等抗生素无效.患者无吸毒史.三尖瓣听诊区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彩色超声心动图发现三尖瓣前瓣穿孔(直径0.5 cm)伴中度反流,前瓣和隔瓣各有一直径1~1.5 cm的赘生物.  相似文献   

11.
三尖瓣替换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结1979年7月至1993年10月期间,31例原发三尖瓣病变病人施行三尖瓣替换术的经验。病人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0~42岁,平均23岁。三尖瓣病变包括下移畸形23例、严重发育不良6例、Uhl's病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术前心功能II级者6例、III级19例和IV级6例。三尖瓣替换术后5例死亡,手术死亡率16.1%;26例顺利康复出院。4例分别于出院后48天、4年半、6年和11年晚期死亡,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力衰竭。术后5年生存率为66.6%,10年生存率63.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单纯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9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纯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0~72岁,平均38岁;平均住院35.8 d.所有患者均以间断发热就诊.术前心功能不全(NYHAⅢ或Ⅳ级)14例,肺栓塞或肺炎25例,血培养阳性18例,超声证实心内赘生物形成27例.所有患者均在心肺转流下行赘生物清除、合并心脏畸形的矫治及三尖瓣手术,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2~3周.结果 术后1例患者二次开胸止血,2例患者因呼吸功能不全呼吸机辅助呼吸超过1周,3例发生肾功能不全,11例患者出院前超声示三尖瓣轻度或中度反流.1例患者术后因重度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7例患者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15年,患者心功能从术前的Ⅱ~Ⅳ级降到术后的Ⅰ~Ⅱ级,手术后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无复发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由先天性心脏病或右心植入物引起的单纯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14年美国心脏瓣膜病指南重要的更新内容之一是更加重视早期干预瓣膜病.本文对该指南中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早期干预相关内容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结合中国的实践经验及自己的体会理解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对心脏瓣膜病应早期干预并关注瓣膜病全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8~41(24.8±11.8)岁。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PDA合并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三尖瓣反流1例。3例行PDA结扎+肺动脉内赘生物清除术,1例行PDA结扎+肺动脉瓣赘生物切除术,1例行PDA结扎+肺动脉瓣赘生物切除术+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置换19 mm CarboMetics环上机械主动脉瓣),1例肺动脉瓣膜破坏严重,行VSD修补+右心室流出道赘生物清除+右心室流出道拓宽+三尖瓣成形术+肺动脉生物瓣置换术(置换27 mm HancockⅡ型生物瓣)。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和心内膜炎复发。所有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未见赘生物、残余漏、瓣周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中,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均无明显不适。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5例,Ⅱ级1例。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正确把握手术时机,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u S  Li Z  Huang Q  Geng X  Sun L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8):464-465
目的总结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全组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瓣膜替换24例,室缺修补和三尖瓣成形3例,Bental术1例。其中植入机械瓣17例,同种瓣7例。结果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4例。术后轻度瓣周漏和反流各1例。存活22例,心功能改善。结论内外科联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后长期生存率与预后均明显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影响其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感染复发或再感染、严重心力衰竭等;炎症静止期手术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采用人工机械瓣与人工生物瓣行三尖瓣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单纯或合并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34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227例,年龄8~74(42.0±13.3)岁。将患者分为两组:置换人工机械瓣为机械瓣组,168例(48.8%),年龄(37.0±11.6)岁;置换人工生物瓣为生物瓣组,176例(51.2%),年龄(46.0±13.4)岁。对出院患者采用门诊、电话、邮件等方法进行随访。结果随访时间2个月至12.6年,平均随访5.7年。生物瓣组患者149例生存出院,随访率96.6%(144/149)。30 d内死亡29例(16.5%),30 d后死亡14例(7.9%)。生物瓣组发生退行性变18例,人工生物瓣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机械瓣组患者152例生存出院,随访率93.4%(142/152)。30 d内死亡13例(7.7%),30 d后死亡14例(8.3%)。三尖瓣机械瓣发生不同程度梗阻19例。未出现人工机械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生物瓣组和机械瓣组总死亡率(24.4%vs.16.1%,P=0.054)和再次手术率(4.2%vs.9.9%,P=0.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瓣组和机械瓣组的1年(78%vs.89%)、5年(74%vs.86%)、10年(66%vs.78%)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机械瓣组远期生存率高于生物瓣组。结论在三尖瓣置换术中选择机械瓣或生物瓣对总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无显著影响。机械瓣组远期生存率高于生物瓣组,可能与两组患者年龄结构不同有关。在三尖瓣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方面,生物瓣有高于机械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5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肾损害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肾损害观察陈文淑区咏凝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肾脏损害,主要是免疫性损伤及细菌栓子造成的肾血管栓塞。总结我院1989~1995年感染性心内膜炎50例,观察及分析其肾损害临床表现。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10岁至62岁,...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至2008年8月,收治右心系统心内膜炎病人32例.现就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7~56岁,平均29.5岁.病程10天~21个月.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反复发生肺炎和肺栓塞13例,右心功能不全11例,同时有左心功能衰竭2例.25例经抗生素治疗,手术前体温恢复正常.血培养阳性18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表皮样葡萄球菌2例、草绿色链球菌4例、肠球菌2例、表皮样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混合感染1例、霉菌2例.合并心脏畸形19例;心脏手术后感染心内膜炎4例,介入治疗后心内膜炎4例,其中起搏器安置术后三尖瓣心内膜炎2例、室间隔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三尖瓣心内膜炎各1例;静脉吸毒成瘾者心内膜炎4例;不明原因三尖瓣心内膜炎1例.合并左心瓣膜心内膜炎7例.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术期处理。 方法 回顾分析 2 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因为原发性心内膜炎 2 4例 ,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4例。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2 0例 ,同期施行右冠状窦破裂自体心包修补和经主肺动脉缝闭未闭动脉导管各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7例 ,其中4例行再次二尖瓣置换术 ;肺动脉瓣置换术 1例。 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2例 ,随访 2 6例 ,随访时间 3个月至 12年 ,1例术前合并肺部感染 ,术后 6个月因心内膜炎复发死亡 ,1例再次二尖瓣置换术后 2年出现瓣周漏。其余患者疗效良好。 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合理矫正病变及良好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1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6月至2008年9月共2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21例经手术及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及心衰均控制,体温正常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24个月无死亡及心内膜炎复发病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正确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