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阿巴州黑水县为卫生部扶贫县之一,主要聚集藏族居民。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传统文化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需要、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有其特殊性。本文在《黑水县居民健康、疾病和行为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黑水县居民医疗卫生需要量、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利用方面的基本情况及不同人群的医疗卫生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别,目的在于分析黑水县卫生服务的特点,以便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促进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的目的是消除居民利用基本卫生服务的经济障碍,向全体居民提供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及个人承受能力的,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提高。将探索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的分析方法,并以甘肃省为个案,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前后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状况的变化进行测量,评价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卫生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对健康产出的影响。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卫生医疗综合服务指标,再利用我国各地区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用模型。结果: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能够改善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分地区比较发现东部、中部、西部表现出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卫生医疗服务显著改善了该地区居民健康状况,而中、西部地区卫生医疗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不显著。结论:加大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投入,如卫生人员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增加;注重区域均衡分配,特别是增加中、西部地区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医改前后我国居民门诊服务就医行为的变化,分析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对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和201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家户数据和各调查县(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数据对接,采用两水平零膨胀负二项回归分析医疗卫生体系对居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采用两水平多项logit模型分析医疗卫生体系对居民门诊医疗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卫生院(社区中心)和县(区)千人口执业医师的增加会提高患者的就诊次数,卫生院(社区中心)的作用更大。卫生院(社区中心)卫生资源的增加,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率。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投入,对改善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合理引导居民就医机构选择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晨  胡兵 《上海预防医学》2012,(11):623-625
<正>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建设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该平台以资源共享为特征,能为包括卫生监督在内的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标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健康体检、儿童保健、疾病控制、医疗服务数据中含有属于卫生监督业务范围内的管理相对人档案、从业人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采集存储了大量的居民医疗健康数据。宁波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经从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二/三级医院的信息系统中采集了近10年的医疗卫生数据。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汇聚的医疗卫生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背景,阐述了医疗卫生大数据关键技术,探索了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的实施路径,总结了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应用案例。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挖掘结果将对居民健康管理、医疗卫生服务、临床科研、管理决策,特别是慢性病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3年和1998年我国两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目前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需求现状及居民对医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下降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是指城乡居民在接受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时的直接现金支出,与之相对应的是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地区)的卫生总费用,体现了国家(地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程度。如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过高,那就意味着政府和社会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足,换言之就是“看病贵”。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居民医疗卫生费用支出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 1998年安徽省卫生服务调查资料 ,分析居民医疗卫生药品费用、两周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等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情况 ,期望客观反映其医疗卫生的负担能力和负担水平。同时对在居民现有的医疗卫生负担能力和水平下 ,如何改善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出对策和建议。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资料来自 1998年安徽省卫生服务调查资料。综合考虑调查户的社会经济因素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从全省抽取了 12个县 (市区 ) ,60个乡镇(街道 ) ,12 0个村 (居委会 ) ,7193户 ,共 2 7118人。1.2 调查方法采用一次性横断面调查方法 ,入户调…  相似文献   

11.
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年,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淄博市1991~2000年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十年来,依据该规划对卫生资源存量进行了部分调整,对卫生资源增量进行了优化配置,改善和提高了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随着淄博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医疗卫生需要和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形  相似文献   

12.
医院重组是区域卫生规化实施中采取的形式之一。从政府角度看就是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其蓝图是区域卫生规划。而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必须以居民的需求和需要为导向,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健康情况和主要的卫生问题、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状况等问题。从医院的角度看,医院重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为谋求生存与  相似文献   

13.
第一节 平台架构分析 一、平台系统功能 (一)基础功能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医疗卫生人员,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患者。医疗卫生人员为了更好的为居民和患者提供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全国各地区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的分布差异,分析医疗卫生费用充足区域和不足区域居民的健康水平与医疗卫生费用的关系,为我国医疗卫生费用的合理投入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整理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相关和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和居民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总体上,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与期望寿命和死亡率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53和-0.457,但在医疗卫生费用充足区域,医疗卫生费用对死亡率和期望寿命的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卫生费用不足区域,医疗卫生费用与死亡率和期望寿命的回归系数为0.320和-0.589。结论医疗卫生费用的持续增长并不能带来居民健康水平的持续显著性的提高,当人均医疗卫生费用达到一定程度,增加医疗卫生费用对居民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死因资料可以评价一个地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及其他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方针和疾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为了解铜川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因,以指导该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我们对2009-2011年铜川市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28个卫生Ⅷ项目县基本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银行贷款“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简称卫生Ⅷ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卫生项目。其目标是通过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保证当地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健康水平。该项目将在安徽、重庆、甘肃、贵州、河南、青海、山西7个省(...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和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水平,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管理模式,我们对广州市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分布及卫生服务利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了卫生资源,经济因素,医疗费用方式,人口结构中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医务人员素质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乡卫生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综合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又是城乡卫生统筹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立足“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这要求政府打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为城乡居民提供享有其需要的、政府能够承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和原则,逐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总结了一些国内外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和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推进卫生城乡一体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卫生服务主要研究居民的医疗需要、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程度及其相互关系,评价卫生工作的效果及效率①,目的是为了合理组织卫生事业,发挥医学技术及卫生资源的作用,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要求,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医疗需要是在对居民患病状况进行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泰尔指数从人力、物力、财力、城乡和区域5个方面构建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指标,采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对居民健康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城乡卫生财力资源配置失衡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最大,区域卫生财力资源配置失衡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要大于物力和人力。结论:政府要加大农村地区的卫生财政支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