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较为全面,中药现已成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溶解作用和病毒诱导产生对心肌组织的自身免疫损害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发病机制.西药治疗主要针对原发感染和心肌炎症两方面,但现有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不能肯定,中医药在此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2010-09-2011-09,我们应用养心灵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5例,并与生脉饮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以抗病毒、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然而抗病毒药物的长期大量应用,易产生耐药性且复发率高。中医药辨证论治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受到患者青睐。本文将从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摄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经临床观察和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已证明 :很多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 ,其中最常见的是阿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Bvirus,CVB)。目前一致认为病毒的直接溶细胞作用和机体的免疫反应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另外 ,一些细胞因子也参与本病的发生。如白介素 (IL) - 2、肿瘤坏死因子 -r(TNF -r)、干扰素 - 6 (IFN - 6 )等。目前 ,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急性期西医多以对症治疗和卧床休息为主 ,以增加心肌营养、改善心功能、控制心衰、纠正和减轻心律失常为目的 ,但疗效不肯定。近年来 ,中药的抗病毒作用已引起人…  相似文献   

5.
张爱仙  惠爱武 《陕西中医》1998,19(12):563-564
<正> 北京地区研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为多病因性。病毒感染可突然死于急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是由于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其病毒对婴儿及儿童的心肌有亲合力,引起心肌炎。中药剂型心肌片1号其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益气养心。临床用于治疗心悸、气短,胸闷以及病毒性心肌炎,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为给临床提供依据,故对心肌片1号抗柯萨奇病毒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多因病毒感染所致,临床以心肌坏死和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变化,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少数出现心衰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致猝死。西医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效果不显。导师张道亮教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复脉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危害着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以常规治疗为主。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效果较好,本文就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效单味中药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单味中药主要有黄芪、苦瓜、苦参、三七、大蒜、黄芩、高山红景天七味中药。它们主要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肌等方面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其中,黄芪、苦参、三七提取物已经研制成注射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在发生病毒流行时,有病毒感染全身症状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约为5%,有病毒血症患者约12%可表现心脏症状和体征。可呈向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以完全恢复。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充分休息为疗效肯定的措施,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9.
正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病因多为多种病毒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肌炎性疾病。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显著升高,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心肌炎类型~([1])。少数患者逐渐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严重者可致猝死。自2013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加服养心复脉冲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梅凌 《河南中医》2012,32(6):747-747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除常规应用抗病毒药、促心肌细胞代谢药物激素、强心利尿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外,再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41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疗程短,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现代医学未取得较大进展。随着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中药的研究,传统医学的优势得以彰显,使病毒性心肌炎成为传统医药能有所突破的病种之一。基于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治疗理念,优化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案,以期在抗病毒与调节免疫方面形成合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穴位敷贴对小鼠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将小鼠以CVB3病毒感染制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用中药(黄芪、沙参、党参、丹参、冰片)穴位敷贴,对照组不加以治疗,30d后分别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并检测血清中CK-MB含量。结果: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改变均较对照组减轻,血清CK-M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穴位敷贴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大多数心肌炎实际上是病毒性的,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嗜心性病毒如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问质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我院在抗病毒的基础上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为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病之一,近年发病有增高趋势,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抗病毒药物疗效尚不肯定,免疫制剂和激素的应用仍有争议。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缺乏有效而特异的手段。我院从1998年1月-2000年3月,对88例VMC门诊及住院病人分别应用黄芪注射液和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茱萸颗粒对老龄小鼠血中SOD,NO,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茱萸颗粒是江苏省中医院内科李七一主任的经验方 ,由山茱萸、苦参、绞股蓝、昆布等中药组成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证实本方从益心气为主进行治疗 ,通过补益心气、养血活血、清解邪毒 ,产生抗病毒、调节细胞免疫等功效 ,抑制病毒在心肌细胞内的增殖及心肌局部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害 ,减轻了心肌细胞炎症水肿 ,进而使心肌功能得到改善 ,临床取得满意疗效。为进一步证实茱萸颗粒的临床疗效 ,进行以下动物实验 ,现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药物与试剂 茱萸颗粒 ,为中药复方制剂 ,由江苏省中医院制剂部提供。批号 :0 2 1115 ;…  相似文献   

16.
涤痰化瘀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系病毒及毒素侵犯心脏导致的疾病。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感染最为多见^[1]。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呈逐步上升趋势,治疗尚缺乏有效药物,多采用抗病毒、营养心肌及促进细胞代谢等药物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2007—05--2008—06,我们采用涤痰化瘀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2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慧琴  武宇莉 《陕西中医》2010,31(2):143-14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56例已经确认的心肌炎患者,中药给黄芪生脉饮(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配合心肌营养抗病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益气养阴法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常见的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而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VMC常见的4种机制入手,分别阐述中药单体或复方制剂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自由基、抗氧化、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为临床上中药的运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肌泰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心肌泰胶囊及辅酶Ql0胶囊等,观察两组总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咽痛、发热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泰胶囊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药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的用药方案。比较两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乳酸脱氢酶,心肌钙蛋白I、T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中西药治疗组患者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治疗前两组乳酸脱氢酶,心肌钙蛋白I、T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药治疗组乳酸脱氢酶,心肌钙蛋白I、T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的用药方案,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