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话四则     
医话四则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谢海洲[作者简介]谢海洲(1921-),河北省秦皇岛市人,自学成才。早年从师多位名医,并曾为本草学家赵黄先生助手,学习本草学和文献版本目录学。同时又得识叶橘泉、黄胜白先生,共同探讨学术,考本草源流。19...  相似文献   

2.
谢海洲教授(1921~)出身于中医药世家,自幼勤奋学医,青年时从中药专家赵燏黄先生学习本草文献,并从事中医药教学工作。解放后在北京卫校、护校教中医基础及本草方剂,其间曾在中国药学会创编的《中药通报》工作数年,曾受本草专家黄胜白先生亲传;在陈慎吾、胡希恕先生主办的中医讲习所讲授本草方剂。后入市中医进修班进修,在北京中医学院任中药教学及指导实习工作。1975年至今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临床科研及培养研究生工作,任广安门医院内一科主任医师、研究生部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谢老著作等身,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及科普著作多本,为弘扬中医、中药、养生保  相似文献   

3.
韩仲成 《山西中医》2004,20(5):39-40
颜正华教授 ,今年已 85岁 ,江苏丹阳人。他于 1934年拜孟河名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杨博良为师学医 ,尽得真传 ;194 0年开始行医 ;195 6年结业于南京中医进修学校 ,即留校任教 ;195 7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 ,是中药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颜老是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中医药师带徒老师。1981年 ,我参加了卫生部委托北京中医学院由王绵之老师主办的“全国方剂师资班”的学习。此间 ,颜老给我们讲中药。首次讲的是“中药性味归经理论”,至今记忆犹新。年过花甲的颜老容姿…  相似文献   

4.
张纲 《北京中医》2006,25(1):16-17
谢海洲(1921年3月3日-2005年11月15日),字鸿波,男,汉族,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河北秦皇岛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940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攻读植物学。在燕京大学读书时结识了西医药学家周军生老师,经周老师介绍拜赵烯黄老先生为师。赵先生不仅是本草学大家,而且对文献、版本、文物鉴定颇有研究,他追随赵先生,从事本草学研究,深得教诲,受益良多。1945年毕业于天津河北专门学校。1947年经南京考试院河北山东考诠处录取为中医师。1948年襄助陈慎吾、胡希恕创办中医汇通讲习所(建国前北平三大中医院校之一),为中药方剂教师,后任北京市卫生学校高级教师。1949年拜江南名师徐衡之先生为师,1955年同时受业于章次公先生名下。1956年任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学教师、中药方剂教研组副主任、中药系主任,兼中国药学会《中药通报》编辑。1965年-1971年“文革”期间,坚持下乡为基层群众服务,在北京延庆县、河北遵化县、定县等地巡回医疗,办农村医生学习班,教授农村医生医学知识。1972年-1974年应中国医学科学院之邀,在协和医科大学西学中班担任中药方剂教师及临床辅导。1976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1978年任研究生导师,1985年晋升主任医师。1986年受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兼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5.
<正> 谢海洲老师年逾七旬,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他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技,曾拜著名本草学家赵黄先生为师,行医半个世纪,学验俱丰,著述很多,他不仅是一位临床家,而且是一位教育家。 我与谢老仅一面之识,然神交已久,互相通信2年余,对我的教诲颇多,虽非我的业师,但是我钦望之良师。现将学习谢老著述的体会及其学术思想述要于后。  相似文献   

6.
李保朝 《新中医》1994,26(12):3-3
谢海洲老中医治疗疑难病症验案2则李保朝;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谢海洲,业医50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治疗疑难痼疾,有独到之处,兹举验案2则,以飨同道。例1:刘××,男,27岁,工人,1981年2月15日诊。胸脘满闷,咳嗽多痰日久...  相似文献   

7.
王世民 《山西中医》2002,18(3):47-48
1974年春上 ,由谢海洲老师举荐 ,我高兴地拜刘寿山先生为师学习 ,并且很快即进入“角色”。当时《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第一编出版已10余年 ,第二编 (196 2~ 1974年 )正在编纂中。刘老师每天背着一个旧的军用小黄背包 ,来往于北京宣武区潘家胡同 (刘老师的住所 )与医科院药物所图书馆。我住在宣武医院 ,下午给宣武医院的西学中班讲授中药方剂课 ,上午随刘老在医科院药物所图书馆 ,查摘有关中药研究的文献 ,我主要是摘译日文杂志中有关中药与方剂药理及临床的文献。虽然在大学时我念的外语是日语 ,但由于当时普遍对外语不重视 ,尤其是在 2 0世…  相似文献   

8.
“中药基本知识讲座”和“中药应用问答”是北京中医学院翁维健等特为本刊编写的。内容丰富,本刊将逐期刊载供读者参考。文中有些术语对初学者来说不好懂,请同志们查一查《简明中医辞典》这一类工具书,为省篇幅,不作注释了。“古代药学家事略”由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谢海洲撰写,由尚志钧核校,耿鉴庭审订。准备写100个人,全文2~4万字,写成后冉小锋将收入他编的《中药大辞典》(此书82年可出版)。“事略”今后将在本刊连载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9.
杨宏 《山西中医》2001,17(4):44-45
为了释疑解惑 ,仲冬假日的一天 ,我来到山西中医学院王世民教授的寓所。在其简朴而略显零乱的书房里 ,他接待了我 ,循着中心议题的脉络 ,偶尔也旁及其它问题 ,先生耿直豪爽 ,侃侃而谈 ,谈到一些关键的或某些敏感的内容时总不免激昂陈词 ,颇有新意 ,由此我似领略到先生的那点“犟”劲 ,不少人都觉得他有点“犟”,但其立论均源于博学与实践心得 ,分析阐释 ,条理清晰 ,言之有据 ,又不禁令人折服。王氏 196 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同年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他先后得到陆石如、孔嗣伯、孙华士、谢海洲、白清佐、刘寿山等著名中医药专家…  相似文献   

10.
张纲 《北京中医药》2006,25(1):16-17
谢海洲(1921年3月3日-2005年11月15日),字鸿波,男,汉族,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河北秦皇岛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940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攻读植物学.在燕京大学读书时结识了西医药学家周军生老师,经周老师介绍拜赵遹黄老先生为师.赵先生不仅是本草学大家,而且对文献、版本、文物鉴定颇有研究,他追随赵先生,从事本草学研究,深得教诲,受益良多.1945年毕业于天津河北专门学校.1947年经南京考试院河北山东考诠处录取为中医师.  相似文献   

11.
谢海洲教授治疗脑髓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海洲 《河南中医》2003,23(12):16-17
谢海洲教授是中医临床家。对疑难杂病的研究最深 ,尤精于脑髓病的论治。由谢海洲先生编著的《脑髓病论治》(北京·科技出版社 )、《谢海洲临床经验辑要》(全国著名老中医经验丛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临床家谢海洲》(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北京·中国中  相似文献   

12.
韩仲成 《山西中医》2006,22(3):43-44
谢海洲老师于2005年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我因病未能参加谢老师的追悼会,只好发了唁电寄托我的哀思. 谢老师虽已辞世,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时时浮现在我的脑际:高大硬朗的身材,红润的面色,洪钟般的嗓门,耄耄之年仍耳聪目明,精力过人,思维敏捷,亲切接待患者的形象,……桩桩往事令我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甘肃分会和北京中医学院联合发起召开的“首届全国秦伯未、任应秋学术思想研讨会及秦伯未九十岁诞辰纪念会”于1991年9月24日至26日在兰州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广东、江苏、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和甘肃的专家、学者共160余人。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谢海洲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  相似文献   

14.
列举总结近现代名医朱春庐、朱良春、颜德馨、谢海洲、娄多峰等医家运用马钱子治疗痹证经验,为进一步开展马钱子治疗痹证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祖国医学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典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今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翻。中医经典也是如此,谢海洲先生说:“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屠揆先先生回忆其叔父的教导:“为医之道,首先学好四大经典著作,这是根本。而王静斋先生认为:“熟读《内经》则增人智慧,于病理可左右逢源,熟读《本草》则方自我出,不受古方局限,熟读《伤寒》、《金匮》,则辨证施治有法可循。脚学习经典对于每一位中医学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6.
谢海洲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年逾八旬,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著述甚众.笔者通过学习谢老的专著,获益非浅.现将其用药配伍经验归纳选析如下. 一、精研中药知特性  相似文献   

17.
谢海洲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年逾八旬,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著述甚众.笔者通过学习谢老的专著,获益非浅.现将其用药配伍经验归纳选析如下. 一、精研中药知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医研究院谢海洲教授,年逾八秩,在60余载医学生涯中,精研经典著作,热忱本草方剂,攻关疑难病症,撰写医史科普,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4年4月,中医古籍出版社以“中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文库”的形式,隆重推出《谢海洲医学文集》一书,可以说是对谢老学术经验的全面总结。全书130.8万字,16开精装,分为医药丛谈、专病论治、医案医话、方药纵横、养生保健与药膳食疗、序跋书评、从医之路及附录共八篇18章,内容广博,涉及医药领域各个方面。笔者作为谢老的学生,为能承担并始终参与该书整理而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19.
每一学科都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正是该学科存在的基石。本草、本草学、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就是中药学科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对“中药学”的解释为近代中药学科的通称,中国药学古称“本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中国的传播,“本草”或“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这样的解释令人难以满意。下面是笔者对这几个概念的检索(见表1)和探讨,请雅正。  相似文献   

20.
书讯     
《中国中医专家临床用药经验和特色》一书,已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刘渡舟、何任、姜春华、颜正华、谢海洲、焦树德、朱良春、高辉远、俞慎初、杨百弗、朱曾柏、刘炳凡、颜德馨、尚尔康、魏长春、俞长荣、张海峰等百位老中医的临床用药精华精华和针灸、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