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有关大柴胡汤证三条,历代医家多认为大柴胡汤证乃少阳经证阳明腑证之合病,然其间疑点颇多。《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后人在研究过程中将太阳、阳明二经之病分为经腑二证,此点从理论及临床来说,均有一定价值,并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所接受。所谓腑证,其病变部位必然在腑,其证候除通过经脉而有全身反映外,并有所在腑之局部反映,如阳明腑证,实为燥屎阻结于肠,除潮热谵语,然汗出外,尚有腹满疼痛,绕脐痛之局部证候,有时甚至可于腹部扪得燥屎之形迹,大便数日不行,更为阳明腑气不通之确据。故笔者认为大柴胡汤证非为少阳阳明合病,而是…  相似文献   

2.
经腑证是后世医家根据《伤寒论》三阳病篇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出的三阳病经腑辨证规律。由于少阳位处半表半里及其主枢的职责,少阳病常兼变他经病证,病情复杂,难以明确病位,故其经腑证难有定论。我们认为少阳病常表现为经腑同病。其经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而化火,治以小柴胡汤;其腑证包括少阳之邪初入胆腑的小柴胡汤证,三焦水饮内停导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在少阳、旁溢三阳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和病在少阳兼有阳明里热的大柴胡汤证。  相似文献   

3.
杨慧  肖映昱 《河南中医》2023,(2):167-170
少阳主枢,不仅是表证传里之枢机,也是三阳证转入三阴证的枢机,故其临床证候复杂且多有兼证。张仲景立调和枢机之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以上五方虽均能和解少阳,调畅枢机,也都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特点,然各有侧重。小柴胡汤证病机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功能为和解少阳,调达枢机,疏利三焦;柴胡桂枝汤证病机为邪犯少阳,太阳表证未解,功能为和解少阳,兼以解表,为解太阳、少阳两感之轻剂;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功能为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病机为邪犯少阳,弥漫三焦,表里俱病,寒热虚实互见,功能为和解少阳,通阳和表,泻热清里,重镇安神;柴胡加芒硝汤证病机为邪犯少阳,兼阳明里实,燥热较甚,正气偏虚,功能为和解少阳,兼以泻热祛实,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4.
大柴胡汤证在仲景书中有四条,一是《伤寒论》的第106条、140条、170条;一是《金匮要略方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的第12条。这四条原文,表面上看,前三条为外感病而设,后一条为杂病而立。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此四条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兹剖析如下。一、原文解说《伤寒论》第106条说:“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太阳病传入少阳,虽迁延多日,既经过误下,又服了小柴胡汤,少阳病仍不解者,是邪热内涉阳明,实热内结,形成少阳与阳明兼病之证。少阳之邪波及阳明,实热壅胃,腑气阻滞,故见“呕不止”和“心下急”(上腹部胀满拘急疼痛)。“郁郁微烦”是少阳气机郁结之象,说明此证以郁郁为重,微烦并非烦之轻微,而是气郁热遏于内,使内心郁闷而烦,但烦扰之象外显反微。以上三症,是小柴胡汤证“胸胁  相似文献   

5.
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多数医家均认为其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但参合《伤寒杂病论》原文、中医多元对称性思想、文献考证、方义分析及现代应用情况,我们认为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为仲景治疗少阳病的对称方,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经证,而大柴胡汤主治少阳腑证。主治少阳胆腑实热(火)证,症状常见有往来寒热、口苦,以及胆经循行路线上出现的上腹部痞满疼痛、黄疸、目热赤痛甚至出血、偏头痛等,或犯肺乘胃而出现咳嗽气喘、呕吐泛酸等,表现为舌红脉洪实滑数的一派实热(火)之象者。  相似文献   

6.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出自《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汤主之";方证定位于少阳病兼证,属经腑同病兼津伤阳损证,原文对太阴虚寒症状未作明示,但结合后世医家补充及临床验案,太阴虚寒为必有兼证。刘渡舟定位于胆火内郁兼太阴脾寒更贴近临床实际。方证应无表证,邪已传入少阳,水饮内停并非其兼证。因柴胡黄芩用量与小柴胡汤相同,故归于柴胡剂已达成共识,争论焦点在栝楼根、牡蛎及桂枝干姜的作用,详辨结构,乃小柴胡汤理中汤、栝楼牡蛎散合方之意。多数医者认同该方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兼津伤阳损,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刘渡舟主张使用本方,论病机为胆热脾寒,抓主证须重视口苦便溏;断病在少阳,以口苦为准,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主要依据,对临床使用影响很大,多按此原则使用,疗效确切,极大地扩大了此方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浅析大柴胡汤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柴胡汤证的古今歧见 ,认为大柴胡汤功能和解少阳 ,通脏泻热 ,其主治证候应是少阳热结胆腑 ,腑气壅滞不通的少阳腑实证。又因其亦具攻下燥结之效 ,故也可用治少阳与阳明腑实同病的证候 ,但临证时要具体辨证 ,合理化裁  相似文献   

8.
论少阳腑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仲景《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论中并无明文提及经证、腑证问题,后人在研究《伤寒论》过程中,将太阳、阳明二经之病,分为经、腑二证。因为从理论来说,阳经既病,自必有偏重在经者,亦必有偏重在腑者,前者谓之经证,后者谓之腑证。从临床角度而言,太阳、阳明之经腑二证并不罕见。因此这一论点,已为多数中医工作者所接受,沿习已久,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惟少阳病亦在三阳之列,胆腑亦为六腑之一,以理推之,其病亦应有经腑之分。然而历来注家,于少阳病中明分经腑者甚少。虽偶有论及,但所论不甚明晰,如张石顽云:“少  相似文献   

9.
柴胡桂枝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桂枝汤新用许文洲(湖北省武汉市空军东湖疗养院430072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的合方,原用于太阳与少阳合病或并病之证。笔者认为疾病之作多为人体失和,临床多用和解之法,本方外解少阳、内调气血,可扩大应用于多种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咽异感...  相似文献   

10.
一近代解《伤寒论》者,一般都把太阳、阳明二经病分为经证和腑证,而对于少阳病则鲜有论及经腑者。非不论也,是不易论也。因为太阳之腑是膀胱,职司排泄小便,只要小便不利又加上小腹满,就可诊知是太阳腑证。阳明之腑是胃与大肠,主司食物的受纳与传导,凡证见腹满、腹痛而又便秘,就可知是阳明腑证。而少阳之腑是胆与三  相似文献   

11.
自古至今,历代注家均认为太阳、阳明有经腑二证之分,而惟独未见少阳有经、腑证之别。笔者通过重温《伤寒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少阳病也应分经腑二证。现就此问题作一探讨,谬误之处敬请同道教正。 一、从经脉与脏腑的关系和受邪的传变来看 经脉在生理上有勾通内外的作用,故《素问·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即任何一条经脉都有与其所属脏腑组织器官相连的关系,如足太阳经与膀胱相连,足阳明经与胃相连等等。生理上如此,在病理上经脉就成  相似文献   

12.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146条,本方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而成,是双解太阳少阳之剂,适用于太阳少阳合病或太阳少阳并病。主治太阳病表证未解,邪已入少阳,症见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等太阳证,又有微呕、心下支结等少阳证。临床用来治疗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常可收到良效,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节、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按仲景原意,发热微恶寒是太阳轻证,微呕心下支结是少阳轻证,故本方为少阳兼太阳表证之主方。但本方经历代医家应用化裁,其价值已远超原书所载条文之意。笔者在江苏省中医院进修期间,有幸侍诊于黄煌教授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是治疗外感表证不解,邪犯少阳,少阳兼太阳证的主方。随着近代各医家对该方认识的深化,根据其主治证的病机及方药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外感、内伤疾病。1感冒患者王某,女,35岁,2014年8月21日来诊。患者因5天前受凉后出现高热、咳嗽,喉咙痛,予以退热、抗  相似文献   

15.
少阳受邪,正邪交争,相火郁遏,枢机不利,则出现一派胆热、气郁之证。耳聋、目赤、胸中满而烦等,为少阳经气不利之证,可看作少阳经证;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胆火上炎之证,可看作少阳腑证,若经腑同病,统治于小柴胡汤一方。然临床所见,典型小柴胡证并不多见,本文另辟一径,结合胡国俊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从外感郁热、脾胃内伤、神志病证三个方面阐述"少阳主枢"临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四、少阳病兼证、夹证及变证的治疗少阳所主的部位在半表半里,外与太阳相连,内与阳明相邻,所以少阳病往往兼有太阳未尽之邪或兼见阳明之症。同时因患者体质、宿疾、误治等因素,都能使病情有不同的变化,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兼、夹、变证,现详细论述如下。 (一)兼证 1.兼太阳少阳外与太阳相连,所以太阳病容易转属少阳,少阳病往往兼有太阳未尽之邪,如146条,证见发热微恶寒、四肢关节烦痛,这是外邪初步向少阳过渡,所以未至喜呕而是微呕,也未至胸胁苦满而是自觉心下支撑满闷。太阳病向少阳过渡,一般是太阳病的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7.
<正>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张仲景《伤寒论》中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说明柴胡桂枝汤主用于太阳少阳并病之轻症。以桂枝汤调和营为,解肌发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达表里。因太、少之证俱微,故各取原  相似文献   

18.
正肿瘤患者经手术及放化疗后常正气不足,如遇外感往往缠绵不愈。我们针对肿瘤患者多为久病体虚体质,外感后或经抗生素等治疗仍反复低热、病情迁延,辨证为太阳少阳合病,使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病机分析一部分肿瘤患者经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后正气在抗病过程中易慢慢消耗,致正气不足、抗病力差,遇气候变化易外感风寒。与常人外感有所不同,其发病后不易恢复,病邪不退,留恋不愈。如患者要求服用中  相似文献   

19.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待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1 46条 :“伤寒六七日 ,发热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按仲景原意 ,此方为少阳兼太阳表证之主方。其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 ,是太阳证而轻 ;微呕、心下支结 ,是少阳柴胡证亦轻。惟病关少阳 ,不宜峻汗 ,故欲解太阳之邪 ,必舍麻黄而取桂枝法。惟二证皆轻 ,故以柴胡、桂枝二方原剂量减半相合 ,名曰柴胡桂枝汤。反之 ,若二证皆重 ,似可依原量相合 ,其大法当无变异 ,乃视病情轻重 ,而为剂量之增减 ,亦仲景心法也。小柴胡汤寒温并用 ,攻补兼施 ,升降协调。外证得之 ,重在和解少阳…  相似文献   

20.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该方适用于太阳表证未解,邪犯少阳的太阳少阳合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