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氨(NH3)、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凝血功能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变化的价值。方法:测定4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ALT、AST、GGT、NH3、TBiL及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动度(PTA),与治疗后测定值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肝硬化患者ALT、AST、GGT、NH3、TBiL血清含量明显下降,PTA明显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ALT、AST、GGT、NH3、TBiL、PTA值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检测上述各值可为临床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血浆置换治疗对肝功能及预后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重型肝炎患者在PE治疗前后进行生化和凝血指标的检测,观察治疗前、第1次和第2次治疗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凝血酶原(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重症肝炎患者治疗前、第1次和第2次治疗后ALT、AST、TBIL、DBIL和P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CHE和PTA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第2次治疗后与第1次治疗后CH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较第1次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而ALT、AST、TBIL、DBIL和PT均较第1次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TBIL、DBIL、CHE、PT、PTA 是判断PE治疗重症肝炎疗效的敏感指标;ALT、AST因离散度较大不适合作为评判人工肝疗效的指标。PE能够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机能和肝脏功能,对于重型肝炎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E+PBA)与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PE+DPMAS)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型肝炎的最佳人工肝治疗方案。方法统计同期收治的应用人工肝治疗的14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例,按照 PE、PE+PBA、PE+DPMAS 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电解质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PE+DPMAS 组治疗有效率70.8%,稍高于 PE、PE+PBA 两组(60.9%、6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球蛋白(GLB)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01),治疗后 PE 组前清蛋白(PA)较治疗前升高,PE+PBA 组和 PE+DPMAS 组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 组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下降(P <0.05),PE+PBA 组 PT 较治疗前下降,PE+DPMAS 组 PT 较治疗前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 组血清 K+、C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01);PE 组治疗前、后血清 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PBA、PE+DPMAS 组血清 Na+较治疗前降低(P <0.001);3组血清 Ca2+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血常规 WBC、Hb、PLT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E 单独应用和联合 PBA 或 DPMAS,均可有效改善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救治率;联合治疗可节省血浆用量2/3,方便更多患者使用;PE 联合 DPMAS 对患者血清 Cl-、Ca2+及 Hb 下降的影响幅度最小,具有更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蔡俊岭 《中外医疗》2011,30(16):22+24-22,24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采用血浆置换(PE)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5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纽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肝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并对2组治疗前后血脂检测指标的变化、肝功能和并发肝昏迷的存活率进行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的存活率.结果 PE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菩,TBIL、TBA、ALT较治疗前下降(P〈0.05),A、CHO及LDL与治疗前比较上升(P〈0.05),2组患者存活率比较,PE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装置在治疗重型肝炎切实有效,同时,对提高重型肝炎救治存活率、早期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血浆置换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功能改善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青岛市传染病医院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2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凝血功能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肝功能明显改善,PTA及胆碱酯酶(CHE)明显升高,血清胆红素和ALT、AST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提升是重型肝炎患者好转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毕小云  杨春  张睿 《重庆医学》2008,37(6):630-631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前后肝功能、凝血指标的变化特征及意义。方法20例重症肝炎患者先后行血浆置换40次,于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肝功能〔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电解质(K 、Na 、Cl-)、血常规(RBC、WBC、PLT),比较肝衰竭经PE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PE治疗后肝功能TBIL、DBIL、AS、ALT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明显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和血常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好转15例,死亡5例。结论血浆置换术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方法,能改善肝功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早期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评价治疗2周后两组的疗效,并观察血浆置换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浆置换前后血清胆红素(TBil)、ALT、明显下降,血清ALB及CHE升高,PT明显缩短。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早期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肝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重症肝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观察组患者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内毒素(ENDO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两组均未见并发症发生。两组治疗前后白蛋白(ALB)、ENDO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治疗前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ALB外,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人工肝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重症肝炎疗效满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患者310例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10例乙型肝炎病例,根据诊断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检测患者的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做比较,分析各指标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特点.结果 各组乙型肝炎患者ALT、AST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急性肝炎组的ALT、AST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及肝炎肝硬化组间ALT、AS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乙型肝炎患者的HA、Ⅳ-C平均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且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的HA、Ⅳ-C指标平均值较急性肝炎明显升高(P<0.01).HA、Ⅳ-C与ALT、AST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可靠性,有利于疾病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选择性血浆置换技术对8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共计173次人工肝-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2例患者比较肝炎不同时期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ALT、AST、γ-GT、AKP、TBIL、DBIL、TBA等肝功能指标以及PT、INR、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54%,总有效率51.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31.82%和32.69%(P均〈0.05)。结论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对观察组40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对照组为同期38例肝炎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ALT、TBiL、ALB、AM、PT、CHE)的变化。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ALT、TBiL、ALB、AM、PT显著下降,ALB显著提高。④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妊娠并发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妊娠并发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共24例,分为PE和HF联合治疗组(12例)和单纯PE组(12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评价两组住院时间及治疗次数。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住院时间,血浆置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妊娠并发重症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尽早联合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可以促进病人恢复,减少PE次数,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内毒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BIL、ALT、AST水平和IL-8、TNF-α、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肝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予护肝、降酶和对症治疗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日本产全自动多功能人工肝治疗仪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31例,总存活率为81.58%;死亡7例,占18.42%。患者的肝功能、凝血机制得到显著改善,TBIL、ALT、AST、PT、APTT比治疗前降低(P均<0.01)。治疗后红细胞和血小板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所上升(P<0.05或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有效地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症状,是临床治疗中有效的支持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之血浆置换(PE)和血浆灌流(PA)[1]交替联合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之PE+PA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作用机制,从代谢水平、分子水平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探寻重要依据.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交替联合治疗本院重型肝炎46例,检测ALSS治疗前后及四周后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胆碱脂酶(CHE)、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 ALSS之PE+PA联合治疗前后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项目中:ALT、AST、ALP、GGT、ADA、LDH、TBA、明显下降(P<0.05),TB、DB显著下降(P<0.01),PA、CHE、CHOL明显升高(p<0.05),PTA明显延长(P<0.05).ALB无明显变化.四周后ALT、AST、ALP、GGT、ADA、LDH、TBA、TB、DB显著下降(P<0.01),ALB明显升高(P<0.05),PA、CHE、CHOL显著升高(p<0.01),PTA显著延长(P<0.01).结论 重型肝炎经过ALSS之PE+PA联合治疗后,其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尤其是胆红素对机体有毒性的物质得到了大量的清除,同时补充了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等,明显改善了肝细胞的生理环境.因此,ALSS之PE+PA联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重型肝炎的安全、有效的措施.其主要机理为清除毒性物质,补充生物活性物质,为肝细胞的修复及再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较好地恢复了肝脏的各种功能,为进行临床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提高早期、中期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凝血、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5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检测PT、APTT、TT、Fib采用凝固法,AT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D—D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肝功能检测采用速率法;分别应用ACL2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相配套的试剂和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凝血指标PT、APTT、TT在ALSS治疗后缩短,Fib治疗后增加,D-二聚体减少,AT活性增加;ALT、AST和TBIL分别降低,ALB和CHE增加。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病的有效方法,能够改善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抗凝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5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进行123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介质、血氨、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50例病人经人工肝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5);PE治疗前后血清电介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数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E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综合治疗组(54.0%VS75.0%),差异有显著性(x^2=5.5,P〈0.05)。结论 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PE是治疗重型肝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宝剑 《中原医刊》2007,34(19):39-40
目的 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2例重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评价治疗3周后两组的疗效,并观察血浆置换前血清总胆红素(TB il)、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浆置换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 il)、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ALB)及胆碱酯酶(CHE)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重型肝炎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血浆置换,n=89)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7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PT、ALT等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PT、ALT都较治疗前,有所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TBIL、PT、ALT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5.28%显著高于对照组5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DX-10型与KM8800型两种血液净化机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中的疗效.方法 9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时随机应用DX-10型、KM8800型血液净化机分别为60和61例次,每次置换同型血浆3 000 ml,比较每次治疗前后肝功能与脂质代谢等血液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型血液净化机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poA1、ApoB100)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1).两种血液净化机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时,DX-10型与KM8800型两种血液净化机具有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