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趋化因子受体CCR7介导树突状细胞抗凋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CR7对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的抗凋亡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来源DCs,脂多糖诱导成熟。加入CCR7配体CCL21进行刺激,以不加CCL21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Akt蛋白表达,应用Wortmannin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一步观察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在CCL21的作用下,DCs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却明显增高(P〈0.05)。DCs经PI3K抑制剂预处理后,CCR7介导的Akt蛋白磷酸化及抗凋亡作用被阻断。结论在CCL21作用下,CCR7介导了抗凋亡效应,其对DCs的凋亡调控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及 TLR4依赖的 TLR4/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 ,采用不同浓度 HMGB1(0.1~1000.0 ng /mL)处理,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HMGB1组、HMGB1+ TLR4 siRNA转染组、Control siRNA转染组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组,观察各组细胞活性及 HMGB1对 VSMCs 迁移的影响;实时定量 RT‐PCR与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TLR4、Akt、p‐Akt、PI3K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PI3K的活性。结果 HMGB1(0.1~1000.0 ng/mL)呈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迁移(P< 0.05);经细胞活性测定,HMGB1在使用的浓度范围内对 VSMCs未造成细胞毒性作用(P< 0.05);HMGB1(100 ng/mL)处理的 VSMCs细胞组 PI3K 活性及 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 0.05);经 TLR4 siRNA 转染发现, HMGB1引起的VSMCs迁移明显减弱(P<0.05),同样在PI3k抑制剂干预组,PI3K/Akt途径活化和HMGB1介导的VSMCs迁移也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 HMGB1呈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迁移,TLR4依赖的 TLR4/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了此过程,提示以TLR4依赖的PI3K/Akt途径为靶点,可为阻塞性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稳定表达HBx基因的肝癌细胞模型HepG2-HBX、Huh-7-HBX,运用阻断剂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HepG2-HBX和Huh-7-HBX细胞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的情况;采用CCK-8增殖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观测HepG2-HBX和Huh-7-HBX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与阴性对照肝癌细胞相比,稳定转染HBx基因的肝癌细胞中的p-Akt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运用阻断剂LY294002阻断PI3K信号通路后,稳定转染HBx基因的肝癌细胞内的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CCK-8增殖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结果均显示,与阴性对照肝癌细胞相比,稳定转染HBx基因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经阻断剂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后,稳定转染HBX的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减弱(P<0.05).结论 HBx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RK1/2抑制剂PD98059、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EGF组、PD98059(PD)组、SB202190(SB)组。以低血清培养的VSMCs作为对照,采用细胞计数、划痕损伤实验,观察PD98059和SB202190对EGF诱导的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结果:干预后24h,EGF组VSMCs增殖、迁移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加用PD98059和SB202190后,明显抑制了VSMCs的增殖和迁移。结论:EGF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可能是通过p38MAPK和ERK1/2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中人宫颈癌基因(HCCR)蛋白表达的分子信号通路机制。方法 100 ng/ml EGF作用SW1990细胞不同时间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其磷酸化AKT和HCCR蛋白表达情况;用LY294002(PI3K/AKT抑制剂)预处理SW1990细胞后用EGF作用SW1990细胞,观察其HCC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磷酸化AKT表达水平在4h时明显升高(P〈0.05),而HCCR表达水平则随着EGF处理时间增加而升高(P〈0.05);LY294002(PI3K/AKT抑制剂)可阻断EGF诱导的HCCR蛋白表达。结论 EGF通过PI3K/AKT通路诱导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中HCCR蛋白的表达,这一通路可被PI3K/AKT抑制剂阻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V X)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PCR扩增HBVX基因,将目的基因HBVX与空载体PCI-neo连接,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大鼠GMC,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MTT法测定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大鼠系膜细胞中HBV X、Akt、p-Akt和β-ac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PCI-neo-X质粒转染大鼠GMC后,于36 h和48 h时间点可稳定表达HBx,MTT法测得GMC+PCI-neo-X组细胞在36 h和48 h时间点明显增殖,与GMC+pCI-ne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MC+PCI-neo-X组中加入抑制剂LY294002后,与未加抑制剂组相比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Western blotting测得其Akt磷酸化程度显著减弱(P<0.05).结论 HBVX蛋白能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I3K/Akt信号通路是HBV X蛋白调节GMC增殖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癌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CD4~+CD25~+Treg细胞及其免疫功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N-甲基亚硝基脲(MNU)经尿道膀胱灌注法建立SD大鼠膀胱癌模型。PI3K抑制剂Wortmannin处理膀胱癌大鼠。Western-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组胸腺、脾脏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分;Real time-PCR检测大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IL-10 mRNA表达。结果相对于生理盐水对照组,Wortmannin组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而且CD4~+CD25~+Treg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IL-2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膀胱癌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活力、凋亡、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PC-3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PC-3细胞凋亡,吖啶橙染色观察PC-3细胞自噬小泡,GFP-LC3质粒转染分析观察PC-3细胞自噬小体,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融合蛋白(LC3)、Beclin-1和PI3K/Akt/mTOR 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槲皮素以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PC-3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凋亡;能够增加PC-3细胞自噬小泡和自噬小体的数量;能够升高PC-3细胞LC3-Ⅱ/LC3-Ⅰ及Beclin-1表达,同时降低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和磷酸化-mTOR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 信号通路诱导PC-3细胞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研究莪术醇对SGC-7901部分蛋白信号的影响,探讨Akt、P-Akt和BAD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设不同浓度的莪术醇组和对照组,用MTT法、AnnexinV-PI双染、Western blotting法等检测方法,观察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以及Akt、P-Akt、BAD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适当浓度的莪术醇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抑制磷酸化Akt以及增强BAD蛋白表达,其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莪术醇对总Akt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莪术醇能够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抗肿瘤效应与下调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表达以及上调其下游的BAD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片仔癀诱导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途径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片仔癀(0.4,0.8,1.2mg/mL)作用U2OS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片仔癀对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I3K调节亚基p85α(PI3K p85α)、磷酸化PI3K调节亚基p85α(p-PI3K p85α)、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核多聚(ADP-核酶)聚合酶(PARP)、裂解PARP(Cleaved PARP)等PI3K/Akt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片仔癀可明显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诱导U2OS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显示p-PI3K p85α、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Cleaved PARP表达量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片仔癀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途径PI3K p85α、Akt磷酸化,促进PARP裂解,诱导骨肉瘤U2OS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异黄酮(DFMG)是否能干预损伤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且其干预过程是否与 TLR4信号通路相关。方法:采用 CCK-8法和 Transwell 迁移法测定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的损伤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 Western blot 和荧光定量 PCR 测定损伤共培养体系中的内皮细胞 TLR4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表达。运用 TLR4特异性激动剂(LPS)和特异性的抑制剂(CLI095),采用 CCK8法和 Transwell 迁移法测定损伤共培养体系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①随着 LPC 浓度的增加,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效应增强,并且选取30μM 的LPC 作用于内皮细胞并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的损伤共培养模型。②经光密度值分析,LPC 组的内皮细胞TLR4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倍;经荧光定量 PCR 分析,LPC 组的内皮细胞 TLR4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414倍。③相比,损伤组和 LPS 组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更强;相比,CLI095组和 DFMG 组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较损伤组更弱。结论: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以引起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DFMG 可能是通过抑制 TLR4信号阻碍损伤的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Su X  Zhang H  Yu W  Huo J  Guo Y  Wang S  Wang X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976-980
目的探讨KCa3.1通道对增殖表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壁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光学显微镜、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初代和9代平滑肌细胞形态学特征。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初代和9代平滑肌细胞KCa3.1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MTT和Transwell法观察KCa3.1通道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初代和9代平滑肌细胞分别表现出收缩表型和增殖表型特征,9代平滑肌细胞KCa3.1通道mRNA、蛋白表达水平、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初代细胞(P<0.01),KCa3.1通道阻断剂TRAM-34可显著抑制9代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1),对初代细胞无明显影响。结论增殖表型血管平滑肌细胞KCa3.1通道表达增加可能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A对高胰岛素条件下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功能以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 从SD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之后将VSMCs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培养基+对照组干扰siRNA组;②高胰岛素刺激+KDM3A特异siRNA组;③高胰岛素刺激+对照组干扰siRNA组。分别用CCK-8、Transwell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T-PCR检测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KDM3A的表达。结果 高胰岛素刺激可以显著促进VSMCs的增殖和迁移,同时上调KDM3A的表达,并提高IL-6及MCP-1的mRNA水平。然而,使用siRNA下调KDM3A的表达可以显著减少高胰岛素诱导的VSMCs的增殖、迁移及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 KDM3A加重高胰岛素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研究AGEs-RAGE通路阻断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以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抗体预孵VSMCs后,再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刺激VSMCs细胞,Transwell法检测VSMCs迁移能力变化,MTT法及ELISA分别检测VSMCs增殖及p27蛋白表达的变化,DCFH法测定VSMCs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RT-PCR法测定NOX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AGE抗体可以明显抑制AGEs诱导的VSMCs迁移作用(P<0.01),且抑制迁移作用较其抑制增殖作用强,细胞ROS水平降低(P<0.01),NOX1 mRNA表达量下降但P27蛋白表达变化不大。实验结果表明,用RAGE抗体阻断AGEs-RAGE通路可以抑制VSMCs的迁移,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OX1 mRNA表达从而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胶原酶消化法和植块法培养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对细胞收缩表型影响的特点。方法:使用II型胶原酶消化法和植块法分别离体培养原代VSMCs,并获取第1代、第2代、第4代、第8代、第12代VSMCs,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代数表型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α)、调宁蛋白(calponin)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情况;随后检测不同培养方法间表型标志蛋白表达差异,并用划痕实验和MTT实验检测迁移、增殖水平,免疫荧光检测SMA-α胞内表达。结果:消化法最初可获得明显优于植块法的VSMCs收缩表型,表现为SMA-α和calponin高表达,OPN较低表达,增殖、迁移能力相对较弱。培养至第8代后,2种方法的细胞都发生显著的表型改变,增殖、迁移能力增强且消化法细胞呈现更强的去分化表型趋势。结论:II型胶原酶消化法可快速获得良好收缩表型的VSMCs,在第4代前具有优于植块法的收缩表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2型松弛素(Relaxin‐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elaxin‐2对VSMCs的迁移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对细胞信号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因子‐κB(NF‐κB) p65的影响。结果 Relaxin‐2可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的迁移,应用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可阻断Relaxin‐2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和ERK抑制剂 U0126预处理可以降低Relaxin‐2引起的NF‐κB p65的激活。结论 Relaxin‐2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激活NF‐κB p65,进而促进MMP‐9和MMP‐2的表达,从而诱导VSMCs迁移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否存在双向作用,是否通过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SREBPs)调节起作用.方法 ①培养大鼠原代VSMCs,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SREBP-1、SREBP-2 mRNA在VSMCs的表达.②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模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组(n=6)、低剂量辛伐他汀组(n=6)和高剂量辛伐他汀组(n=6);另设正常对照(假手术)组(n=8).低剂量和高剂量辛伐他汀组每天1次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5 mg·kg-1·d-1和2.5 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组喂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动物.酶法测定各组血脂水平,检测胸主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内膜/(内膜+中膜)比值.RT-PCR法检测SREBP-1、SREBP-2 mRNA在血管的表达.结果 细胞及动物实验均证明辛伐他汀对VSMCs增殖和迁移无双向调节作用.低剂量辛伐他汀对VSMCs的增殖和迁移无促进作用,高剂量辛伐他汀抑制VSMCs增殖和迁移,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不依赖他汀的调脂性.辛伐他汀能激活VSMCs的SREBP-1、SREBP-2 mRNA表达,且高浓度辛伐他汀SREBP-1、SREBP-2 mRNA表达显著.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激活SREBPs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Daxx-EGFP,并探讨Daxx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VSMCs增殖的影响。方 法基于PAS(PCR-based Accurate Synthesis)的方法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Daxx-EGFP。经测序和酶切验证后,用重 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Daxx-EGFP与包装辅助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收集病毒液纯化后感染VSMCs, Western blot法鉴定过表达Daxx的VSMCs株。然后将pCDH-EGFP病毒液感染的空载体细胞和pCDH-Daxx-EGFP病毒液的 感染的过表达Daxx细胞都分成无血清培养基孵育组和AngⅡ孵育组。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划 痕法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结果基因测序与双酶切鉴定表明Daxx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 构建成功;与Vector组比,转染Daxx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经AngII处理后,转染Daxx组细胞活性、S期细胞比率 和与细胞迁移率与Vector 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转染Daxx组细胞中p-Akt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 了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Daxx-EGFP和过表达Daxx 的VSMCs株;Daxx能显著抑制AngII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 其机制可能与p-Akt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并以腺病毒介导转染表达p27。方法取大鼠主动脉血管,以常规组织块贴壁法培养VSMC。用位置特异性重组方法构建带p27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CMV-p27),经鉴定、扩增,以获取高滴度AdCMV-p27转染液,体外转染VSMC。用RT-PCR方法检测p27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27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p27细胞表达率。结果构建的AdCMV-p27体外转染培养VSMC表达率为85.81%。以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和RT-PCR检测p27表明,转染后p27表达明显增强,并随表达时间延长而增加,24h达峰值。结论腺病毒载体可较高效率介导p27在体外培养的VSMC转染表达。转染表达p27的VSMC可作为研究有丝分裂原对其增殖、迁移以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影响的良好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