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门脉血癌胚抗原 (CEA)水平 ,并预测结直肠癌转移情况。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放射显影法 ,对 34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时抽取外周血与门脉血作CEA检测。结果 :18例患者外周血CEA值低于门脉血 (P <0 .0 1) ,16例患者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 (P <0 .0 1)。全部患者术后随访 4~ 2 4个月 ,外周血CEA值低于门脉血的患者 ,结直肠癌转移率 2 2 .2 % ,低于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患者的 6 2 .5 % (P =0 .0 349)。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者转移率高 ,术中检测结果能前瞻性预测结直肠癌的术后转移高危患者 ,对临床针对性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微小RNA-34b(miR-34b)表达水平对Ⅲb~Ⅳ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靶向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靶向治疗的10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靶向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40)及无效组(n=64)。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接受1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32)及死亡组(n=72)。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miR-34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iR-34b表达水平对Ⅲb~Ⅳ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外周血miR-34b表达水平与Ⅲb~Ⅳ期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有效组外周血miR-34b表达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miR-34b表达水平评估Ⅲb~Ⅳ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效果的AUC为0.856(P<0.05);存活组外周血miR-34b表达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miR-34b表达水平评估Ⅲb~Ⅳ期NSCLC患者预后的AUC...  相似文献   

3.
癌胚抗原检测预测胃肠道肿瘤转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外周血与门脉血癌胚抗原(CEA)值的差异并用于前瞻性预测胃肠道肿瘤术后转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影法,对6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抽取外周与门脉血作CEA检测.结果64例患者中,38例患者外周血CEA值低于门脉血(P<0.05),26例患者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P<0.05).全部患者术后随访4个月~2年,外周血CEA值低于门脉血的38例患者中,9例发生肿瘤转移,转移率23.6%(9/38).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的26例患者中,两年内共有17例发生肿瘤转移,转移率65.3%(17/26).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肿瘤转移率高,术中行两个系统血样CEA检测结果能前瞻性预测胃肠道肿瘤术后转移的高危患者,对临床上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郭建极 《广西医学》2013,(9):1129-1131
目的探讨外周血黑色素瘤抗原-1(MAGE-1)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56例NSCLC患者,3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液中MAGE-1mRNA表达水平,并对NSCLC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NSCLC组患者外周血中的MAGE-1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86%(29/56),对照组34例均无表达。术后2年,51例无远处转移患者出现复发、转移26例,其中I期1例,Ⅱ期4例,ⅢA期11例,ⅢB期10例。外周血MAGE-1mRNA表达阳性组与MAGE-1mRNA表达阴性组的复发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GE-1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的肿瘤标记物,外周血MAGE-1mRNA表达阳性与NSCLC肿瘤复发(转移)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根治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分为全胸腔镜组与小切口组各25例.全胸腔镜组采用全胸腔镜下根治术,小切口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统计肿瘤复发与转移发生率.于术前2 d与术后2 d检测患者外周血CTC细胞数量,分析外周血CTC细胞数量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全胸腔镜组与小切口组术后2 d外周血CTC细胞数量分别为[19(0,40)]个/5 mL、[17(0,39)]个/5 mL,与术前2 d的[13(0,28)]个/5 mL、[12(0,25)]个/5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为期2年随访中共出现11例肿瘤复发,4例远处转移,两组肿瘤复发率与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术后2 d外周血CTC细胞数量与随访2年内肿瘤复发转移呈正相关(rs=0.529,P<0.05).结论 NSCLC患者全胸腔镜下根治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后外周血CTC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外周血CTC细胞数量与肿瘤复发转移呈正相关,外周血CTC细胞数量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的改变,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胃癌术后化疗中所起作用的机制和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48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组)后,4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未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空白组)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中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 空白组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观察组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其中部分值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下降,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说明该药在胃癌术后化疗的作用机制与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参酮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方案对高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丹参酮联合rhG-CSF和单用rhG-CSF动员方案,动员高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其中丹参酮联合rhG-CSF组34例,单用rhG-CSF组31例;年龄45~60岁,平均49.6岁。中位体质量61.2kg(49.5~79.0kg)。给予丹参酮注射液(40mL/d)联合rhG-CSF 10μg.kg-1.d-1,或单用rhG-CSF 10μg.kg-1.d-1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动员第5天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检测MNC和CD34+细胞数。采集外周血干细胞于当日输注给患者(预处理结束后24h)。结果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中30例供者1次采集充足,4例采集2次,平均采集MNC数6.7(5.9~14.3)×108/kg,CD34+细胞3.9(2.7~8.3)×106/kg;单用rhG-CSF组中22例1次采集充足,9例采集2次及以上,平均采集MNC数5.3(4.6~11.9)×108/kg,CD34+细胞数3.1(2.1~6.7)×106/k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所有患者均达到明显骨髓抑制,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供者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时间为12.4(10~17)d,血小板(PLT)恢复到20×109/L时间为14.2(13~18)d;单用rhG-CSF组供者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时间为12.8(10~18)d,PLT恢复到20×109/L时间为14.8(13~19)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联合rhG-CSF动员方案可显著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高龄健康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果,保证移植后造血功能的重建。对于高龄供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员造血干细胞的方法,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术前外周血NLR,将126例胃癌患者分为低NLR组(NLR<4)和高NLR(NLR≥4)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5年生存率,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低NLR组和高NLR组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9.5%和2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与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NL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RR=2.113,95%CI:1.409~5.185)。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预后指标,NLR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右江医学》2020,(2):115-118
目的探讨CC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肺癌患者外周血、组织mRNA中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8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7例志愿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需接受CCL-18、IL-6、TNF-α检查,分析外周血、组织mRNA中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CL-18、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组织mRNA中CCL-18、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Ⅲ~Ⅳ期患者外周血、组织mRNA中CCL-18、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癌患者组织mRNA与外周血中CCL-18、IL-6、TNF-α均呈高水平表达状态,临床可依据上述指标对患者病情与预后给予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察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8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于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5-FU缓释剂局部植入化疗,对照组于直肠癌根治术后再常规化疗。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观察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术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安全有效,能减少复发和转移,患者耐受性良好,能提高直肠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非治愈性切除后需要追加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8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经ESD非治愈性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的44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ESD病理结果分为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并进一步分析需要追加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44例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97.5%、3年无病生存率为95.0%;ESD病理结果显示切缘阳性10例,切缘阴性34例。与切缘阴性组比较,切缘阳性组的浸润深度更深、更容易出现脉管癌栓(P<0.05);追加外科手术术后病理发现有淋巴结转移9例,无淋巴结转移35例。有淋巴结转移组的患者年龄(63.6±5.2岁)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9±6.6岁),并且出现更深的浸润深度、更差的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P<0.05)。比较两组3年复发转移情况,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22.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0,P=0.038)。两组生...  相似文献   

12.
胡传朋  杨俊  汪俊  陈立权  荣枫 《安徽医学》2022,43(2):191-195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对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2例cT1-2N0M0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和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腋窝淋巴结术后病理判断是否有转移,分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患者NLR、PLR、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T分期、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术前外周血NLR和PLR对判断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预测能力并寻找最佳截断值。结果 61例(37.7%)患者术后病理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组术前NLR和PLR平均值为(2.73±1.19)和(166.11±60.12),高于无转移组的(1...  相似文献   

13.
黄永明  杨三英 《四川医学》1993,14(12):756-756
我们从1988年开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3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诊断标准: (一)西医诊断:采取1978年全国消化系会议制定的溃结诊断标准。 (二)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五版)。二、临床资料:将溃结轻型34例、重型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其中轻型18例,重型16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18~56,平均年龄38.4岁;病程1年以内11例,2~8年18例,8年以上5例;中医分型:湿热内蕴型6例,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亚群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3~11月笔者医院慢性HBV感染患者29例,分为HBeAg(-)组13例、HBeAg(+)16例,以1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髓样DC(mDC)和浆细胞样DC(pDC)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 对照组、HBeAg(-)组、HBeAg(+)组中pDC比例分别为0.35%(0.18% ~0.37%)、0.19%(0.10% ~0.25%)、0.06%(0.02%~0.08%),差异两两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者的HBV-DNA复制数的常用对数和外周血pDC存在显著负相关(r2=0.448,P<0.01).结论 慢性HBV感染患者患者外周血pDC的减少可能和病毒载量及HBeAg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以及肿瘤转移潜能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62例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腹腔镜组)患者和83例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通过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水平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通过RT-PCR检测游离外周血GCC-mRNA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肿瘤转移潜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较术前均有降低,术后逐渐恢复,但腹腔镜组恢复显著快于开腹组;NK细胞的水平在术前术后以及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外周血GCC-mRNA阳性率要明显高于术前,但腹腔镜与开腹组GCC-mRNA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结肠癌根治术主要影响患者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系统恢复显著快于开腹手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影响无差异,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张卫  朱进国 《吉林医学》2012,33(19):4056-4058
目的:观测艾迪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Treg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11年9月晚期肺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艾迪治疗组52例,非艾迪治疗组34例,并以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各试验组在使用艾迪15 d、30 d、60 d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淋巴细胞凋亡率及Treg细胞(CD4+CD25+T cell)数量的变化。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艾迪治疗组。经艾迪治疗后的肺癌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下调。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艾迪治疗组,艾迪注射液治疗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数量可明显下调。结论:艾迪注射液能降低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下调CD4+CD25+T细胞的数量,可能有改善晚期肺癌患者免疫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RCC)患者外周血中肾癌相关蛋白G250 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肾RCC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3周、4周采集外周血,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G250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选择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RCC组外周血中G250 mRNA阳性表达率为71.4%(30/42),对照组外周血中G250 mRNA均阴性表达(P<0.01).RCC组术后2~4周外周血中G250 mRNA表达水平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r=-0.76,P<0.05).结论:外周血中G250 mRNA水平可作为肾癌微转移的检测指标用于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李艳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01-1502,1523
目的:从临床观察的角度探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术的优劣。方法:我科于2008年10月-2010年1月将同期救治的近端胃癌需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6例)和开腹组(34例),对两组手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22.6±34.4)min和(174.1±34.8)min(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肿瘤根治程度、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其微创优势明显,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肾癌相关蛋白G250 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34例RCC患者(包括31例肾透明细胞癌和3例非透明细胞癌)外周血及癌组织中G250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选择20例健康人外周血及7例正常肾组织作对照.结果:RCC组外周血及癌组织中G250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6%(23/34)和85.3%(29/34), 对照组均为阴性表达,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外周血及癌组织中G250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23/31),93.5%(29/31),高于非透明细胞癌组(0%(0/3),0%(0/3),P<0.05).RCC组织中Ⅲ~Ⅳ期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G250 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G250 mRNA的表达对肾癌,尤其是对肾透明细胞癌有较好的特异性,且与RCC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6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各80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所有入选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的CK20 mRNA,对其进行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比较腔镜组不同TNM分期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 mRNA的OD值。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CK20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Ⅰ、Ⅱ期与Ⅲ期患者术后外周血CK20 mRNA的OD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Ⅰ、Ⅱ与Ⅲ期CK20 mRNA的OD值均依次递增(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进展期直肠癌的微转移风险,微转移的数量只与肿瘤的进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